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轴流风机与离心风机串联吸气特性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轴流风机与离心风机串联吸气性能进行了试验,得到了两种异类风机串联工作时的吸气性能曲线。试验结果表明,串联吸气全压与单风机全压相比在小流量区域全压显著增大,改善了风机的性能;串联后的效率曲线也得到改善,高效率区域增大,且两种风机在串联系统中的先后位置对吸气性能影响很小,提高了串联系统的适应范围。因此,轴流风机和离心风机串联适用于管道系统阻力大的情况,可以发挥离心风机压力高、轴流风机结构简单且易于串联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对离心风机单机吸气性能和双风机串联吸气临界点进行了试验研究,绘制了离心风机串联临界曲线。研究结果表明,离心风机串联后,风机临界曲线随固定级风机转速的增高而呈规律性下降;两风机的转速互相影响,单提高一台风机的转速不一定能改善风机的串联效果。本文的研究为离心风机串联运行时的参数选择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把风机串联运行时的动压-静压差曲线与理论叠加曲线进行比较,发现两风机串联时不一定符合串联叠加原理;不同种类风机串联时,风机前后位置不同,所得到的系统性能也不相同;离心风机作为前级风机时,系统静压变化较为缓慢,流量增加迅速;横流风机作为前级风机时,系统静压变化迅速,相对动压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4.
双风机圆筒筛清选机构离心风机位置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将双风机圆筒筛清选机构作为联合收割机清选系统时清选质量不理想的原因在于离心风机位置参数未达到台架试验最优值,为此本文在试验基础上建立了双风机圆筒筛清选机构的清选性能数学模型。在确定最佳运动、结构参数的基础上,给出了通过调整离心、横流风机运动参数来适应离心风机位置参数变化的具体方案。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满足清选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5.
以横流风机的壳体为研究对象,在试验基础上建立了该风机吸气能力数学模型,优化确定了壳体最佳结构参数,分析了壳体结构参数对风机吸气能力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6.
在一定工况下,横流风机在高转速时存在不稳定工作区.本研究在风机试验台上对7种工况,7种转速下的不同压力、风速、流量进行了研究,详细记录了横流风机喘振现象并探讨了工况、转速对喘振现象的影响,为横流风机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频谱分析和优化技术,对横流风机的噪声源作了理论分析,并对结构参数与噪声及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一种低噪声、高性能的横流风机模型。  相似文献   

8.
结合国内某离心风机,在分析其结构特点性能的基础上,建立了离心风机的有限元模型,并借鉴国内外的风机技术标准和风机入系统后运行状态,分析了风机内部流场情况以及双出风口空气流动情况并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小型前弯离心风机的气动性能,以汽车座椅通风用离心风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叶片数、叶片出口角、叶片进口角以及叶片厚度对离心风机气动性能的影响. 基于小风量风机性能实验台,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 选取三水平正交表L9(34)进行此次试验,建立了9种不同参数组合下的叶轮模型,以最大静压为优化目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得到了最佳离心风机参数组合. 对优化前、后离心风机内部流场的压力与速度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 由正交试验结果分析可知,各参数对离心风机最大静压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叶片出口角、叶片进口角、叶片数和叶片厚度;达到最大静压的参数组合为:叶片数55,叶片进口角95°,叶片出口角125°,叶片厚度0.8 mm. 优化后离心风机的无因次特性曲线优于原有风机,在高效率区域静压可提高3.78%~10.67%,具有更好的气动性能. 对比优化前、后离心风机内部流场的压力与速度分布可知,优化后的离心风机内部流场分布更加均匀,在叶轮进口处低压区的压力更低,速度更大,更有利于气流的进入.  相似文献   

10.
离心风机作为广泛使用的通用机械,是各大型企业生产环节中的主要耗能设备之一,因此每1%的效率提升,都对节能减排具有极大的意义;针对目前大型企业中存在大量离心风机运行时性能曲线向大流量、高比转速方向偏移而导致运行效率降低的情况,提出基于均匀试验设计法的适合于高比转速工况的高效离心叶轮的研究;以比转速为79的常用离心系列风机...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一种工程上实用的离心风机叶轮的准三元设计法。子午面采用无限多叶片概念,从而可在该面解轴对称问题。回转面的叶片成型,是由选择所希望的负荷分布或给定叶片吸力面速度分布来决定叶片角随半径的分布。  相似文献   

12.
范蠡是中国早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远见卓识而又善于审时度势。范蠡又是先秦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他主张天道人事相和谐,强调人的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才能事业有成。范蠡还是难得的商业家和实业家,他弃发出光,亦没有消极退,而是冲破传统的轻商观念,治产经商,继续为社会做贡献。他的思想和人格对后世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电风扇的动力学模型是我们身边真实的物理问题,也是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案例,建立了电风扇的3种动力学模型——线性功率模型、线性力矩模型和广义驰豫模型,实验表明广义驰豫模型拟合结果最佳。从研究方法、概念规律和素质培养三个方面对此做了探析。  相似文献   

14.
以风机抽检产品的风机流量、压力、效率等关键性能指标的测试结果进行不确定度分析,确定本次测试的不确定度,对各个仪表在测试过程中对不确定度的影响进行评估,得出关键性能测试过程中主要测试仪表选取的指导意见.对风机流量、压力和效率进行了公式推算,对风机性能测试过程中的各个基本测量量进行不确定度分析.  相似文献   

15.
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振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叶片的振动失效关系到整台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的问题,基于振动分析理论,在风扇叶片模态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叶片振动分析模型;考虑气体与叶片的耦合作用,建立了旋转叶片流道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计算了额定工况下的叶片表面气动载荷,并将其引入旋转叶片有限元振动分析中进行了叶片静频、动频和振动响应分析,从而得到叶片在不同转速下的动态响应。分析发现,叶片转速在2 000~3 600r/min范围内的10个转速点存在谐共振。通过进一步分析10个转速下的叶片振型与动态应力得出:临界转速工况下的振动应力明显高于相邻转速,但共振应力峰值与临界转速并无正相关性;共振应力集中位置受叶片模态振型影响较大,始终出现于叶片前缘并沿叶高方向变化,表明叶片前缘最易发生振动疲劳。研究结果对叶片振动疲劳设计和维护维、修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图的标号问题在编码设计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求出一个特殊图类的所有优美编号是一种新的尝试.对扇图Fn的优美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详尽的证明过程,通过建立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算法求得了扇图的所有优美标号.  相似文献   

17.
范丹,是东汉时期的一个廉吏典范,桓帝时为"莱芜长",因母丧未到任,一生清高耿介、清贫自守,有民谣"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称之。《后汉书》卷八十一《独行列传》本传对其事迹有比较详细的记述,从他的耻迎督邮、绝交王奂和穷居自若的表现,展示了一个古代廉吏的德行和操守,对今世也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斜流叶轮准三元设计法,设计并研制出了具有大倾斜流面和轴向速度变化的后置导叶型斜流通风机.性能试验与应用结果表明该设计法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