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从对历代学者有关《山海经》的不同看法中,就《山海经》的内容(山川、乐园、主神)、语言特点(《〈山海经〉中的上古蜀语新探》已专文发表)与考古资料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山海经》巴蜀图语本成书于西周前期,战国初中期,华文本《山海经》由定居蜀地的楚国贵族后裔综合图语本、口头文学,再加入楚地神话以及中原、海外历史地理知识编译而成。  相似文献   

2.
秦时代,中原文献没有直接记载上古巴国、蜀国历史文化,自然,中原文献是不可能出现巴蜀方言的.只有<山海经>2/3的内容直接、间接书写了巴蜀山川地理、历史文化,因而,上古蜀语基本上保存在其中.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山海经>中的上古蜀语:蜀、巴、禹、葵、羲、娲、氏、寻、仞、沮、荆、枉、风等字,以及相通文字:私、纤、丝、任、苴等与甲骨文、<说文解字>等文献进行对照,来论证上古巴蜀方言与中原华夏语言既有相同之处,且又有较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浙江图书馆善本部所藏<易筋经>抄本,是继国家图书馆的西谛本<易筋经义>和台湾图书馆的述古堂本<易筋经>之后新发现的第三个<易筋经>早期抄本.因该本藏于浙江图书馆,故名为"浙图本<易筋经>".值得关注的是,浙图本无论从格式还是内容都与西谛本及述古堂本有较大区别,而与"道光三年(1823)市隐斋版"傅金铨本及稍后的来章氏本<易筋经>有着明显的关联之处.从版式藏印、文本内容及学术意义等三个方面,对该抄本进行了简要介绍与评述.  相似文献   

4.
今本<古文孝经>孔传流传过程曲折复杂,非日本人伪造,应是魏晋时期所流传的注本,即<家语后序>中所说的"孔安国传"本.从对史籍的记载著录、文本的体例风格等方面分析,此书非孔安国个人所著.考诸孔安国后人对<孝经>的传习,关于<古文孝经>训说的史载及其和<孔子家语>、<古文尚书>两书序言的联系,该书最可能成于孔家学者众人之手,当与汉代孔氏家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先秦文献中,描述西域昆仑的人物中出现频率最高,事迹陈述最详者应属西王母.古代典籍里最能够帮助我们认识神话西王母的首推<山海经>,该文通过分析<山海经>等古籍,从西王母的形象,居处及神职三方面浅析西王母的原型.  相似文献   

6.
《水浒传》牛津残叶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津大学藏<全像水浒>残叶(牛本)属于<水浒传>简本系统,但与同为简本的余象斗"评林"本(余本)、刘兴我刊本(刘本)、梵蒂冈藏本(梵本)行款格式彼此全然不同,异文也比比皆是.四个版本虽有异文,却有着共同的底本(或底本的底本),它们之间为远近不同的兄弟关系,其中余本和梵本关系最亲近.在国外,<水浒传>残叶、残卷基本上保存在欧洲,它们被传教士、商人带回国,因其都具有建阳刊本特有的上图下文的格式而作为美术品被保存到今天,这给我们提供了研究<水浒传>版本演变史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7.
从目前所能见到的明、清时代绘画与流传的 16种版本的《山海经图》入手 ,试图修复“山海经图”的传承之链 ,追溯山海图的原始风貌 ;并探讨山海经图在国内与近邻日本国的流传与变异。  相似文献   

8.
新<大纲>和<英语>教材把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文体意识和阅读鉴赏力放在了特别突出的位置,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重要观点没能很好地体现在<高级英语>教学中.首先讨论了<英语>教材的文体关注和文体分析的方法、内容等问题,然后通过一个样例分析,旨在说明文体分析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语篇分析方法,有助于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文体学模式不但可以有效地应用于<高级英语>教学中,而且对大学英语专业的其他语篇教学课程,如<综合英语>、<文学作品赏析>和<英语写作>教学也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魏清琳 《甘肃科技》2002,18(1):98-98
一、国内外发展状况 气功之用于修持、养生,首见于<山海经>及老庄著作;用于临床首见于<黄帝内经>,而"气功疗法"一词的提法始于1933年董志仁<肺痨病特殊疗养法.简称气功疗法>一书.1956年刘贵珍先生创办了"北戴河气功疗养院",主要弘扬和发展中医学中的养生康复方法,该方法尤其适用于中老年健身祛病、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10.
孔子论"情"     
<论语>从功用的角度出发,将文学视为政治的工具.一般认为,<论语>中的文艺思想奠定了中国文论的基调.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论语>并没有忽视文学中的情感因素,并且将"情"置于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对<论语>概念词的正确解读是<论语>翻译的基础.词义的解读应以语境、互文性参照、查阅比对他人集注为依据.<论语>属于政治伦理哲学书籍,翻译时既要保留其哲学文本性质,又要保证译本的可接受性.概念词的翻译应以"直译"、"音译"为主.  相似文献   

12.
“巴蜀图语”符号“”与半坡彩陶图纹“”同义,即抽象鱼纹,表示极数“五”,隐含“鱼生人”的生殖崇拜意识。大溪遗址口衔鱼之葬式以实物形式呈现了半坡“人面鱼纹”图式,其唇形图纹“”与“巴蜀图语”符号“”都是生命永恒的象征,灵魂不灭的标志。鱼纹、水纹、羽毛纹、生死出入口符号相结合的一组图语,是《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蛇乃化为鱼,颛顼死即复苏”神话的象征性呈述,透露了鱼凫氏西进入蜀的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13.
<宗鉴堂法帖>六卷,集摹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书法之丛帖,清雍正三年乙巳(1725)摹刻,匡山(江西庐山)金轮(姑音)辑,慈水(浙江慈溪)王文光(字公亮)摹勒,近人容庚<丛帖目>第四册卷十八著录.据原石可知,本丛帖山两部分组成,即<右军六十帖>(晋王羲之书)三卷和<大令鹅群帖>(王献之书)三卷,各卷隶书题首,正书标臀卷次,卷首加钤"宗鉴堂"朱文椭圆章.  相似文献   

14.
<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不仅曲折地反映出上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状态.也反映了中华先民的原始生态意识.这种意识在物我混同、图腾信仰、天人共生三个方面表现得相当突出.  相似文献   

15.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和<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对孔子弟子梁鳣均有记载,但对其年龄的记述却存在分歧.通过对相关材料的分析可知,<家语>关于梁鳣"少孔子三十九岁"的说法更为可靠.<家语>中对梁鳣和商瞿"出妻"的记载表明,不仅两汉时期存在大量"无子出妻"的情形,在先秦时期也不鲜见.  相似文献   

16.
日本战前德育教育从1872年开始,直到<教育敕语>发布之前主要以儒教思想为德育教育基准,并强调忠君爱国.但<教育敕语>发布之后,以<教育敕语>为德育教育目标,大力强化培养忠君爱国的臣民,最终目的是造就能够为保卫天皇和皇国而献身的"良民".这种教育剥夺了国民的基本人权,阻碍了民主主义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甲戌本是乾隆十九年(甲戌年)脂砚斋的抄本.脂砚斋为了纪念曹棠村,因袭了曹棠村初评石头记的体例与次序,称自己的甲戌年初评为脂砚斋再评石头记,书名则定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曹雪芹新成之书已定名<金陵十二钗>,因为脂砚斋要纪念曹棠村,曹雪芹仍用本名<石头记>.这样原来删去的石头的神话及曹棠村的原序就在甲戌本保留了下来.  相似文献   

18.
我们经常说到的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指的是金本.毛泽东一直很喜欢阅读<水浒传>,他一辈子(除晚年外)所读的<水浒传>都是金本.从政治到哲学,从思想到实践,毛泽东都结合金本<水浒传>中的事例作了极大的开掘和发挥,展现了毛泽东思想的光辉.长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的人民群众,在毛泽东的启发、教导下,从<水浒传>中学到了不少有益的东西.1975年8月14日权威报刊发表的毛泽东关于<水浒传>的谈话,是针对100回和120回的<水浒传>的.毛泽东在晚年仍然钟爱金本<水浒传>,金本<水浒传>陪伴毛泽东走完他伟大生命的最后一程.我们应该深入研究<水浒传>400多年的传播历史,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金本<水浒传>,开创水浒研究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山海经》是《五藏山经》《禹本纪》《秦水经》的合编,刘向、刘歆(秀)父子校书之时才题名为《山海经》。《禹本纪》是《海经》部分(不包括《秦水经》),包括两个版本。刘歆等人的校进本只有13篇,即《七略》和《汉书·艺文志》中著录的篇数。《大荒经》等5篇是晋代郭璞注《山海经》时才收录进来的,《山海经》由此变成了18篇,后人根据这个篇数把刘歆《上山海经表》中的数字“一十三篇”改成了“一十八篇”。《山经》与《海经》是不同时代的作品,不能等同对待。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团簇Mo3S4的成键作用及电子性质,以密度泛函理论为基础,在B3LYP水平上进行优化计算,得到8种稳定构型,其中单、三重态各4种.对键长、键级、电荷量以及电子自旋密度分布分析表明,各构型中成键强度由大到小为:金属-非金属键(Mo-S)>金属-金属键(Mo-Mo)>非金属-非金属键(S-S);其中Mo-S键作为稳定性的主要贡献者,具有较强的成键作用.团簇呈电中性,且电子均由Mo原子流向S原子,电子流动性的大小为:3(1)<4(3)<2(3)<2(1)<1(3)<1(1)<4(1)<3(3).构型1(3)的电子自旋密度图的对称性与重叠程度均优于其他三重态构型,由此说明构型1(3)的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