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与推动下,由各高校组织实施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已成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载体。西藏大学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依托,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保障体系,搭建了成果展示、学习交流平台,创建了大学生创新实验室,使项目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物理的创新实验项目,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引导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概述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在本科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创新意识、科研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及发挥教师在科技创新中的指导作用,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目的出发,分别讨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在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团队精神和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创新思维意识与创新实践能力是精英人才的重要特征,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近年来指导"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经历,介绍项目选题、指导实施、检查验收等方面的相关经验;并从大学生主体地位、教师指导作用、学校考核与评价等角度总结实践体会,以期对提高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质量,进而对实现"培养精英人才"的教育理念起到促进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工业4.0"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该文首先开展了校企合作共建"嵌入式系统应用"校内大学生创新基地的探索;其次在"嵌入式系统应用"创新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研究;最后以学生创新基地为平台组织学生开展MCU模型车竞赛。实践结果表明,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促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要求,提出了"教-学-做-研"一体化的单片机教学模式,设计了一款以ADu C848为核心的功能强、成本低的单片机系统,形成了单片机口袋实验室,在后续教学进程中,每个任务与项目边教、边学、边做,并应用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科竞赛的培训与创新设计,使教、学、实验项目、创新训练的实施一气呵成,促进了大学生的实践兴趣,培养了大学生的研发意识,对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新的塑料建筑材料ETFE膜,系统地介绍了ETFE膜的应用背景,性能以及在安联体育场和水立方应用中表现出的艺术效果,分析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与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兴明  张鑫  王荣  魏德强 《科技信息》2011,(19):I0031-I0031,I0033
培养和教育应用型创新实践人才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本文针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结合指导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经验,从对参与创新实验计划的学指导教师的作用,实验计划实施质量监控,过程管理等方面展开探讨,最后对指导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认识和体会进行了讨论,本研究可为创新实践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做好本科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合肥工业大学结合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以及实际教学情况,围绕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申请、指导和监督、结题等教学环节,探讨了申请动员、实验内容及方案设计、科研带动作用、数据成果化等教学内容及方法;利用教师科研平台支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其结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献查阅、实验方案设计和实施的能力,充分锻炼自身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结合当前正在全国进行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设计并实施了乡镇级测土施肥分区创新实验。实验引导学生综合应用G IS和GPS技术,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作物施肥等专业知识,面向乡镇、面向作物,为农户提供具体作物的施肥指导。通过实验,提高了学生服务"三农"的意识,锻炼了学生应用交叉学科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柔性非晶硅薄膜光伏电池-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简称PV-ETFE)气枕结构的温度特征,设计了由三层ETFE气枕与集成于其中层膜上表面PV组成的气枕1及由双层ETFE气枕与集成于其上层膜上表面PV组成的气枕2,实测了两种气枕的PV和ETFE薄膜的夏季温度数据.通过分析得到:两种气枕的PV和ETFE薄膜温度差分别为35.4℃和26.2℃;气枕1和气枕2ETFE薄膜受气枕内空气温度和气枕外空气流动影响明显;PV温度受阴影及太阳光入射角影响.  相似文献   

11.
CDIO教育理念在工程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方式和培养标准等方面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的宗旨相吻合,引入CDIO理念对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开发与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广西大学基于CDIO理念,指导大学生开展了一套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教学设备研制工作。在模型设计过程中,坚持遵循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实验设备设计为导向,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由学生独立构思与设计,实现了被动接受教育到自主创新、设计和实施的转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研究性学习能力。实践表明:引入CDIO模式切实提高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质量,有效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勤工助学不仅可以缓解贫困大学生经济上的困难,而且对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及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以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图书馆服务管理为例,对勤工助学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因材施教原则将信息类专业学生按兴趣和能力特点吸引进入不同的创新团队,每个团队由专业课教师组织,由优秀学生管理运行,团队的目标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利用校企深度联合培养等模式,加强工程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学生生产训练计划,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总结出新世纪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就业和创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导热系数是冻土热学性质中一项重要物理指标,它反映了土体传递温度的能力,是管道温度场以及下覆冻土融化圈的重要影响因素。导热系数的测量方法有很多,但不同试验方法对同一种土所测得的结果却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分别采用热线法、热流计法和比较法对中俄原油管道沿线的冻土原状样与扰动样进行了导热系数的测定,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通过对比不同试验方法、不同土质类别等因素对导热系数的影响,分析对中俄原油管道工程沿线不同类型的管道地基土所采用的每种测量方法的适用范围。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种土,热线法的导热系数试验结果最大,热流计法的试验结果最小,而原状土样的试验结果则大于扰动土样的试验结果。可见,对细粒土扰动样的导热系数测量宜采用热线法,对细粒土原状样的导热系数测量宜采用比较法;而粗粒土由于受含泥量的影响,对扰动样的导热系数测量宜采用热流计法,对原状样的导热系数测量宜采用比较法。  相似文献   

15.
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模式。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必须进行实践教学的改革。文中从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管理,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重视实践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探讨面临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高校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的作用,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途径。这为现时的旅游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同时对相关新专业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实验课是医学院校开展教学活动和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对学生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手段。以酶的特征性常数Km值的测定实验设计为例,研究生物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构成、内容选择和模式建立。通过实验构建了特定的教学开展形式,促进了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通过实验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生化实验教学领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针对有机相变蓄冷材料导热系数低、传热性能差的缺点,采用向其中添加纳米石墨,通过超声分散法及添加分散剂制备稳定分散液来改善其导热性能。对分散剂的种类、纳米石墨的质量浓度、超声时间和分散剂浓度对纳米石墨分散稳定性的影响及添加纳米石墨对导热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开设综合创新实践项目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文中以浙江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综合创新实践项目建设为例,介绍了针对性的综合训练创新实践项目设计、课程体系,以及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如何运用教学方法,引入创新内容,并通过营造创新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总结了综合创新实践项目在工程训练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素质方面所取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培养创新型和实践型石油工程人才迫切需要构建大学生创新实验教学平台。从硬环境、软环境、运行模式等方面对石油工程专业提高原油采收率大学生创新实验教学平台建设进行了探讨。实践表明,石油工程专业提高原油采收率创新实验平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研兴趣营造了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相似文献   

20.
王江  张海燕  王梅 《高等职业教育》2009,18(4):65-66,76
以天津职业大学为例,分析我国高职示范校建设工作的现状,重点阐述如何提升教师创新能力,以推动高职示范校建设的顺利进行。从专业创新、课程创新与课堂教学创新三个维度展开高职示范校教师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的论述,得出结论,并提出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