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巯基酸是一种常用的量子点表面配体,对量子点的光电属性和催化活性具有重要影响.用宽带和频光谱(BBSFG)研究巯基酸分子(HS-(CH2)n-COOH,n=2,5,10)在Au膜和CdS量子点表面的排列方式.结果表明:在Au膜表面,3种自组装巯基酸单分子膜都是较有序的排列,可以检测到与巯基和羧基相连的2个亚甲基的C—H振动和频谱峰.而在CdS量子点表面,短链的巯基丙酸和巯基己酸处于较无序的混乱包覆状态,检测不到C—H振动和频谱峰;但长链的巯基十一烷基酸在CdS量子点表面呈较有序的类似反胶束状的排列,可以检测到与羧基相连的亚甲基的C—H振动和频谱峰.  相似文献   

2.
利用苄硫醇、溴十一酸、4,7,10-三氧-1,13-十三烷二胺等原料,通过活化酯法和NH3/Na还原脱苄基,合成了一种含巯基的生物素衍生物——11-巯基十一酸-(13-生物素酰胺基-4,7,10-三氧十三烷基)酰胺,并用1 H NMR、IR对产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11-巯基十一酸-(13-生物素酰胺基-4,7,10-三氧十三烷基)酰胺可以在金表面自组装,而自组装膜在分子器件、生物与化学传感器、生物膜等很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手性方酰氨基醇配体的设计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酸与不同烃基结构的醇反应生成相应的方酸二酯,继而与手性氨基醇作用合成了方酸C-3位含酯氧基的手性方酰氨基醇配体。手性方酰胺正丁脂经水解或与硫氢化钠作用分别得到C-3位含羟基和巯基的手性方酰氨基醇配体。上述新型配体与硼烷作用形成的手性E唑硼烷可用于前手性酮的不对称催化还原反应。所有新型配体的结构已被IR,^1H NMR,MS 和元素分析所确证。  相似文献   

4.
用巯基丙酸(MPA)作为稳定剂,合成了水溶性的MPA-CdSe量子点,研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量子点性能的影响.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RD等方法分别对其结构、分散性及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5h时,所合成的MPA-CdSe量子点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纳米尺寸约2~3nm),且具有优异的发光特性,其量子产率可达83%.  相似文献   

5.
以CdCl2·2.5H2O,Na2SeO3和NaBH4为反应物,制备3-巯基丙酸稳定的CdSe量子点.研究了加热回流时间、镉和硒的物质的量及镉和3-巯基丙酸的物质的量之比等实验条件对CdSe量子点光谱性能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高分辨透射电镜等分析手段,对量子点的光学性能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时间、镉和硒的物质的量及镉和3-巯基丙酸的物质的量之比等实验条件对CdSe量子点的光谱性能有明显影响;不同条件下制备的量子点的荧光发射峰的半峰宽保持在35~40 nm范围内;所得CdSe量子点为立方晶型.在pH值为11.0,且nCd∶nSe∶nMPA=1∶0.2∶1.1的条件下,回流90 min制备的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值可达16.1%.  相似文献   

6.
电腐蚀法是以金属腐蚀原理为基础的。它是一种极为简便的制备光电报的方法。对于n—Bi_2S_3光电极的制备,只要将镀有铋的金属或导电膜放在电腐蚀液(硫化物电解质溶液)中,加上一定的电压,便可在金属基板或导电膜上形成一层具有光电性的硫化物沉积物,此即n—Bi_2S_3,且有半导体性能,其禁带宽度为1.22ev。它在一定的电解液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我们对n—Bi_2S_3电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发现在光的长期照射下,光电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7.
以单-(6-巯基)-β-环糊精作为修饰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稳定的CdSe量子点(CdSe/CD QDs),并系统考察了溶剂的种类及加入量对量子点纯化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该量子点在2种细菌标记及分子识别的应用.结果表明:2倍体积的乙腈完全沉淀CdSe/CD QDs所用的时间最短,纯化后荧光强度略有增强.CdSe/CD ...  相似文献   

8.
通过合理设计钙钛矿量子点(Quantum Dots,QDs)的表面配体,采用在大气水氧暴露的环境中一步合成钙钛矿量子点的制备方法,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表面配体,采用热注入法直接制备二氧化硅包裹的溴铅铯量子点(CsPbBr3@SiO2 QDs)核壳结构. 研究反应时间对二氧化硅壳层厚度的影响,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表征量子点核壳结构的形貌,分析材料的元素组成. 利用光谱仪表征材料在水、氧、光照等环境下的发光光谱,分析和讨论光谱的时间稳定性. 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为30 min时,可成功制备壳层均匀、形貌良好的CsPbBr3@SiO2 QDs. 得益于二氧化硅壳层的包裹和高分子膜的封装,量子点在刮涂成膜后,其光学薄膜仍保持优越的光致发光性能;在水氧环境下的稳定性得到了改善,置于水中180 d仍可保持较高的光致发光强度;进一步将量子点溶液应用于发光二极管器件,可实现较窄的发光峰和较高的光谱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选用巯基乙酸、巯基丙酸,以及两者一定比例的混合物作为稳定剂,分别在水相中合成表面带负电荷的水溶性CdTe量子点,并对其性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以巯基乙酸和巯基丙酸混合物(摩尔比为1∶4)作稳定剂合成的CdTe量子点,比单独采用巯基乙酸或巯基丙酸作稳定剂制备的CdTe量子点具有粒径可控、尺寸均一,更易获得长波长的量子点,而且有相对较窄的荧光半峰宽和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  相似文献   

10.
6,6-二氢青霉烷酸二苯甲酯1β-氧化物同2-巯基苯并噻唑反应后,与硫酰氯作用得2β-氯甲基青霉烷酸二苯甲酯.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相合成法合成了Mn2+掺杂CdTe量子点(Mn:CdTe d-dots).通过荧光光谱(PL)分析、原子力显微镜(AFM)和X线粉末衍射(XRD)分析、电子能谱(EDS)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Mn2+掺杂量、pH值及巯基丙酸(MPA)与镉离子的比例对掺杂量子点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剂热法一步合成了三维海胆状Bi_2S_3纳米结构组装体,并通过调节溶剂体系,研究了其由一维结构到三维结构的组装过程。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Bi_2S_3结构与形貌,并使用紫外可见光谱仪表征其光学性质。同时研究了不同形貌的Bi_2S_3样品对亚甲基蓝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三维海胆状Bi_2S_3组装体具有最好的降解能力,降解率为97.4%。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多支化苯甲酸配体,并且以该配体作为第一配体,1,10-邻菲罗琳作为第二配体、Eu3+离子作为发光中心,合成了多支化稀土光能转换材料.通过IR、元素分析、DSC、TG和荧光光谱对有机稀土光能转换材料的结构以及热性能和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红外光谱表明配体和phen与稀土Eu3+进行了配位.荧光光谱表明该稀土光能转换材料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金属硫化矿物-水系热力学平衡原理,探讨了金属硫化矿床氧化带中所发生的电化学作用,提出了金属硫化矿物交代反应的电位序:HgS→Ag_2S→Cu_2S→CuS→Cu_5FeS_4→CuFeS_2→FeS_2→CdS→PbS→Bi_2S_3→ZnS→NiS→CoS→FeS→MnS。硫化矿床氧化带所揭露的大量实际地质资料可用该电位序得到圆满解释。  相似文献   

15.
基于硫化钼量子点(MoS_2 QDs)/过二硫酸钾(K_2S_2O_8)电化学发光(ECL)体系,构建了灵敏检测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无标记型免疫传感器新方法.将发光材料MoS_2 QDs与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复合形成MoS_2 QDs-rGO纳米复合物,然后组装构建传感器.在优化条件下,对cTnI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0×10~(-9)~1.0×10~(-4) g/L(R=0.998),检出限为4.9×10~(-10) g/L(R_(SN)=3).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实际人血清样品中cTnⅠ含量的测定,RSD在1.0%~2.6%范围,加标回收率在98.0%~110.0%之间.讨论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6.
分别合成了3-巯基丙酸稳定的CdTe@SiO2量子点和双臂香豆素金属离子荧光探针前体(BCP),并将BCP固定于CdTe@SiO2表面上形成Hg2+探针-CdTe@SiO2@BCP,建立了基于Hg2+对CdTe@SiO2@BCP量子点的荧光猝灭定量检测Hg2+的新方法。考察了pH值等因素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可测定5.0×10-8~1.0×10-4mol·L-1的Hg2+,检出限为6.7×10-9mol·L-1,可应用于实际样品中超痕量Hg2+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以硝酸铋、钨酸铵为起始原料,分别采用水热法和沉淀法合成了三维分级结构的Bi_2WO_6微球;在此基础上采用沉积-沉淀法的,成功获得了Ag_3PO_4量子点表面修饰Ag_3PO_4/Bi_2WO_6异质催化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谱(UV-Vis-DRS)、冷场发射电子扫描电镜(FE-SEM)、投射电镜(TEM/HRTEM)对所得样品的物相组成、光吸收特性和表面形貌等进行了表征,并以偶氮类污染物罗丹明B(Rh B)为模型污染物,探讨了该异质结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可见光照射下Ag_3PO_4/Bi_2WO_6异质催化材料对RhB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且其活性与Ag_3PO_4和Bi_2WO_6复合比例有关,当二者等摩尔比复合时,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相合成技术制备出CdS量子点(QDs),并将其与Bi_2MoO_6复合制备出高活性的CdS QDs/Bi_2MoO_6异质结光催化剂.通过XRD、XPS、UV-Vis DRS、TEM、PL等手段对所得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及光电性能进行表征.在300 W氙灯照射下,以Na_2S和Na_2SO_3为牺牲剂,评价了不同条件下所得样品的光解水制氢性能.结果表明,Bi_2MoO_6的引入能显著提高CdS QDs的产氢效率.当Bi_2MoO_6的质量分数为7%时所得CdS QDs/Bi_2MoO_6复合光催化剂的性能最佳,6 h内的产氢效率为727μmol·h~(-1)·g~(-1),比纯CdS QDs的产氢效率提升了3.36倍.CdS QDs和Bi_2MoO_6形成的异质结结构不仅提高了光吸收效率,还明显促进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有效分离,进而提高了CdS QDs/Bi_2MoO_6异质结光催化剂的产氢性能.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水中污染物(有机染料等)的排放和处理问题日趋严峻。利用廉价、绿色的光催化技术对污染物进行降解,符合当今"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因而开发高效、稳定和价廉的可见光驱动的光催化材料成为关键所在~([1-4])。硫化铋(Bi_2S_3),是一种窄带隙(1.3~1.7eV)半导体,无毒、对可见光有较强的吸收,具有担当高效可见光催化材料的有利条件~([5-7])。迄今为止,国内外研究者已报道了不同形貌(如:纳米线、纳米管等)  相似文献   

20.
以N-乙酰-L-半胱氨酸为配体,采用水热法一步合成了掺杂型ZnAgInS_2四元量子点,系统地考察了不同合成条件对所制备的量子点荧光性能的影响,运用紫外、荧光、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图谱及X射线能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查了常见金属离子对于检测体系的干扰情况.结果表明:以该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实现了对痕量铜离子的选择性检测,线性范围是0.15~1.5μmol·L~(-1),该方法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