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着重介绍了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煤中砷检测过程中从试剂、溶样、显色等操作过程以及对于高砷含量样品的检测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探讨砷钼杂多酸的生成条件及用罗丹明6G─砷钼杂多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无机盐中微量砷的测定条件.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12、10、9—钼砷杂多阴离子在Na_2MoO_4与Na_2HAsO_4的混合液(Mo:As=12:1)中生成或转化的条件。分析了所得产物的组成。用红外、紫外光谱、pH电位滴定及差热、热重分析等研究了它们的性质,并探讨了12—钼砷杂多阴离子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文献中尚未见报导的钸(Ⅳ、Ⅲ)—钼—砷三元杂多酸胍盐。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组成,并用pH电位滴定法加以证实。此外,用红外光谱分析了上述杂多阴离子可能的构型,应用紫外光谱、差熟与热重分析、循环伏安曲线等研究了它们的性质,并初步探索了合成产物的抑菌性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标准煤样中砷的含量,其精密度和准确度都符合要求,测试结果显示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完全可以替代国标GB/T3058-2008《煤中砷的测定方法》,即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且操作方便,数据稳定准确,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用赤霉素作新还原剂,对砷钼杂多酸的还原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在0.66mol/L H2SO4介质中,赤霉素能将砷钼杂多酸还原成十分稳定的砷钼杂多蓝,其最大吸收峰位于835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64×10^4L/mol·cm.As(Ⅴ)浓度在0-1.2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本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应用于钢铁中微量砷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个测定砷的高灵敏度分光光度法。探讨了在阿拉伯树胶存在下定量形成砷钼杂多酸-罗丹明B离子缔合络合物的适宜条件。该显色反应在室温下可稳定25小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99×10~5lmol~(-1)cm~(-1)。在0—8μgAs/25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络合物的组成为[As]:[R]=1∶4。本法满意地用于分析钢铁和锡合金中的痕量砷。  相似文献   

8.
用赤霉素作新还原剂,对砷钼杂多酸的还原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在0.66mol/LH2SO4介质中,赤霉素能将砷钼杂多酸还原成十分稳定的砷钼杂多蓝,其最大吸收峰位于835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64×104L/molcm.As(Ⅴ)浓度在0~1.2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本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应用于钢铁中微量砷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利用离子色谱对锗、硒、砷、铬、钨、钼等元素的含氧阴离子进行了分析研究,实现也在含有阴、阳离子双功能基的色谱术上的对这些离子的同时分离,其最佳流动相组成为7.5mmol/L Na2HPO4(pH9.3);使用紫外检测器消除了其他共存阴离子的影响,最佳检测波长为204nm。本法用于测定工业废水中各种含氧阴离子的含量,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钼硅酸化学吸收同时去除气流中的SO2和NOx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钼硅酸溶液脱除废气中的SO2和NOx及其吸收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钼硅酸能十分有效地吸收SO2并使杂多酸还原为杂多兰;而杂多兰则能还原NOx为N2,从而达到同时去除SO2和NOx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层析γ扫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层析γ扫描技术是放射性材料无损分析技术中最先进的分析技术之一,能够准确定量测量密闭容器内中、高密度非均匀介质中的放射性核素及其含量,它是核设施中可回收物以及核废物测量分析的主要方法.本文较先在国内开展了层析γ扫描技术的研究,对该技术所涉及的探测效率刻度、透射测量图像准确重建和发射测量图像快速重建三个关键技术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研究和实验研究.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层析γ扫描装置的探测效率进行刻度;针对透射测量图像重建,创建了一种新的图像重建算法;针对发射测量图像快速重建,提出线衰减校正因子的计算公式,并采用"预运算"方法,显著提高了发射图像的重建速度.计算机模拟研究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本文提出的图像重建算法,层析γ扫描透射和发射图像重建值与参考值的相对均偏差小于10%,能够满足层析γ扫描装置的实际需要,更好地解决了层析γ扫描技术中的三个关键技术,为我国层析γ扫描装置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亚砷酸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或地区相继报道长期暴露于含砷饮用水中的个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砷中毒症状,或因砷而引起的多种疾病等状况;而我国中医却应用砷剂治疗多种血液肿瘤和实体瘤,特别是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已取得了较好疗效.从治病性和致病性两个角度分别讨论了主要包括亚砷酸在内的多种含砷化物的生物学毒性,对人体各系统的损害和抗肿瘤作用,为临床应用含砷制剂治疗癌症提供借鉴,同时展望了砷制剂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细胞凋亡的相关概念及其三氧化二砷(As203)诱导凋亡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得出,细胞凋亡是细胞与生俱来的一种机制,是最常见的细胞生理性死亡形式,它的异常在肿瘤的发病上具有重要作用.三氧化二砷能够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凋亡,现已用于治疗血液系统肿瘤和实体瘤.其诱导凋亡的机制正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但还远未被研究透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不久的将来三氧化二砷很可能为研究肿瘤治疗新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比较了营养性甜味剂蔗糖、果糖、蛋白糖、木糖醇和非营养性甜味剂糖精、甜菊甙、甘草甙的特性和优缺点、然后重点介绍了新型甜味剂卤代糖的历史及其优点,介绍了合成4,1',6'——三氯——4,1',6'——三去氧半乳蔗糖(TGS)的不同方法并比较了它们各自的优点、展望了这种新型甜味剂的研制、生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金胶光度法测定铜、钴、镍盐中的微量砷。采用氢氧化镧作载体共沉淀砷,Cu~(2+)、Co~(2+)、Ni~(2+)在氨性介质中形成氨配离子被分离除去。砷用锌还原为AsH_3由酸性Au(SCN)_4~-溶液吸收,在保护剂存在下生成红色金溶胶,测量金胶溶液的吸光度便可测定砷。本法测砷,铜、钴、镍试液中含量在0~9μg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砷的最低检出量在硫酸铜、钴、镍盐中分别为0.36、0.40、0.70ppm。测定饲料微量元素添加物硫酸铜试样,十次测定的标准偏差为0.13,相对标准偏差为2.5%,七次测定的平均回收率大于95%。本法简易、决速、准确、灵敏。文献很少见有用简易光度法测定铜、钴、镍盐中微量砷的报导。  相似文献   

16.
测量了TGS、ATGSP两种晶体在室温至20K温度范围内的介电常数K_(22)和热电系数p_2。这两种参数都随温度降低而单调下降,不显示相变的迹象。在此范围内的任一温度,ATGSP的热电系数p_2和优值p_2/K_(22)均较TGS的大。优值p_2/K_(22)随温度下降而减小,与自发极化的温度特性不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微分电滞回线谱方法可分出铁电体中漏电导、非铁电性电容的影响而得到纯铁电机构运动的信息.采用该方法对硫酸三甘肽(TGS)单晶进行研究,确认单晶铁电畴的生长速度与外加电压的峰值大小和周期都密切相关.要想得到给定样品的完整电滞回线,外加电压需大于样品的矫顽电压,信号频率应尽可能小.否则,根据不完整电滞回线得到的极化强度、矫顽场等信息是错误的.对于厚度为0.50mm的TGS样品,频率需小于10Hz,电场峰值需大于1.2kV/cm,比矫顽场大30%.  相似文献   

18.
从有机胂的角度出发,结合丹皮酚的抗炎、活血和抗肿瘤等特性,合成了一系列的有关丹皮酚和有机胂的衍生物,均为创新化合物;采用正交实验和方差分析对合成化合物的条件进行了探讨,同时对丹皮酚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以创新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筛选,获得效果较佳的化合物和最佳的试验浓度,通过对HepG2细胞生长抑制实验、诱导HepG2细胞凋亡分析及机制等的探讨,探索了一类结构简单、较低浓度下可以诱导体外及体内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的新型有机胂药物.  相似文献   

19.
丹皮酚及其衍生物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有机胂的角度出发,结合丹皮酚的抗炎、活血和抗肿瘤等特性,合成了一系列的有关丹皮酚和有机胂的衍生物,均为创新化合物;采用正交实验和方差分析对合成化合物的条件进行了探讨,同时对丹皮酚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以创新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筛选,获得效果较佳的化合物和最佳的试验浓度,通过对HepG2细胞生长抑制实验、诱导HepG2细胞凋亡分析及机制等的探讨,探索了一类结构简单、较低浓度下可以诱导体外及体内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的新型有机胂药物.  相似文献   

20.
基于As( III)在碱性介质中对Luminol -KMnO4体系化学发光抑制作用,建立一种测定湖水中As ( III)的新方法。工作中,对泵速、光电倍增管高压、Luminol和KMnO4的浓度等实验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1×10-4~1.2×10-2 mg/L的As(III)对Luminol-KMnO4发光的减弱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70),检出限为8.2×10-5mg/L,相对标准偏差(RSD)(n=11,c =5×10-3mg/L)为0.5%.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等特点,可用于湖水中As(III)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