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分布式漏洞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主流的漏洞检测工具检测时间长、误报率高以及使用攻击代码影响系统运行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OVAL的分布式漏洞检测系统,采用基于主机的漏洞检测方法发现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该系统由检测代理和中心管理子系统组成,其中检测代理执行检测插件对目标主机系统进行漏洞检测,而中心管理子系统提供安全知识定义和检测算法.经实验测试,与其他漏洞检测工具相比,具有检测速度快、精度高、对网络运行状况影响小和可扩展性强的优点.适用于检测大规模局域网中各主机系统的漏洞状况.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成熟和Internet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信息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各种各样的软件漏洞可能会被病毒、木马利用而产生各种各样的信息安全问题.在所有的软件漏洞中,数据驱动型漏洞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被利用的漏洞之一.目前的检测工具往往不够深入,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分析的数据驱动型漏洞的静态检测算法.该算法定义了漏洞的词法成分和语法成分,在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了对漏洞的语义层次检测.与传统的采用编译原理方法实现的静态检测工具相比,本算法实现了对数据驱动型漏洞更准确的检测.最后,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静态检测原型系统,并通过实验证明了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主机安全评估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大多数安全评估系统不能评估漏洞的组合对网络安全危害的缺陷 ,提出采用粗糙集理论进行主机安全评估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历史评估记录 ,把漏洞作为安全要素 ,在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属性约简能力上 ,建立了安全评估模型以及具有安全要素、服务和主机 3个层次的安全风险度量模型 ,再结合安全要素和服务重要性因子进行加权 ,计算主机的安全风险 ,进而评估、分析系统的安全态势 .与其他方法相比 ,该方法能够自动建立基于规则的安全评估模型 ,评估单个安全要素和安全要素的组合对系统安全的威胁 ,且能够监控因系统配置改变引起的系统安全状态的变化 .通过仿真实验建立了系统安全态势曲线 ,从 7天的实验记录中还发现了 9条有用的评估规则 ,这表明采用该方法的评估结果更加准确、直观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安全漏洞威胁日益加深,网络空间安全形势愈加严峻,掌控漏洞威胁信息、负责漏洞风险管理的漏洞管理机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漏洞数据的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管理是有效开展漏洞威胁消控的重要基石.研究了目前管理机制较为完善的漏洞管理机构,提出了一套普适性的漏洞管理流程,并结合工作流技术进行业务建模和系统实现.实践表明,将工作流技术应用于漏洞管理工作中,可以协助漏洞管理机构提高漏洞管理效率,有效开展漏洞威胁消控工作.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安全策略在面对当前网络中层出不穷的攻击手段和入侵行为程度、规模不断加大的环境下,逐渐显露出其自身的局限性及实现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入侵检测以一种主动的,动态的防御技术出现,弥补了传统被动的,静态防御体系的不足,从而能够全面的实时监控网络,主机及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发现并分析可疑事件,主动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内的入侵行为进行识别并作出响应,实现对内外部攻击及误操作的实时监测,构建动态的安全循环,最大程度上减少安全威胁,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及应变能力.利用Petri网来描述入侵行为,并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6.
针对基于8031单片机系统软件的安全问题,对各权威漏洞数据库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一种基于ECV规则的攻击分析方法从攻击事件中提取漏洞知识,根据漏洞种类及特征将漏洞从代码安全的角度分类,设计了三层结构的漏洞知识库,并根据漏洞知识库的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漏洞检测算法,用于检测8031单片机系统漏洞。基于上述方法设计并实现了软件安全性逆向分析系统,对8031单片机系统进行漏洞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该漏洞知识库的漏洞检测算法可以对目标程序正确进行漏洞检测,有利于降低软件代码漏洞量,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和资源消耗。   相似文献   

7.
结合fuzzing技术、API序列特征匹配技术及特征函数参数检测技术等,开发研究了一种新的软件漏洞检测系统。能有效发掘Window环境下的软件中潜在的未知安全漏洞,提高了软件漏洞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已有很多Android应用软件的自动化漏洞检测方法,针对现有漏洞检测方案仍然依赖于先验知识并且误报率较高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机器学习的Android应用软件组件暴露漏洞的分析方法.在对Android应用软件结构进行全方位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组件暴露漏洞模型,建立了相应的机器学习系统,并能够对Android漏洞特征进行提取、数据清理和向量化.结合人工分析与验证,建立了1 000个Android APK样本集,并通过训练实现了组件暴露漏洞的自动化识别,达到了90%以上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9.
传统网络安全漏洞侦测技术无法准确得到攻击注入点,和服务器交互频繁,导致侦测结果不可靠、效率低下。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渗透测试的网络安全漏洞实时侦测技术。设计了渗透测试下网络安全漏洞实时侦测系统,构建系统架构,在生成攻击图时,将网络当前节点漏洞看作单位编码,利用进化计算对不同漏洞属性权重进行调整,获取攻击图库。在设计攻击注入点分析模块时,利用广度优先爬取法,依据网页目录层次实现网络页面爬取;通过爬取过程获取网络全部页面攻击注入点,根据Bloom Filter对重复的URL进行去重处理。利用渗透测试实现攻击和分析模块设计,以此生成攻击图对注入点注入攻击;对攻击反馈进行研究,判断注入点是否存在网络安全漏洞。渗透测试时为了降低交互频率,通过探子请求技术完成探测,对是否进行进一步侦测进行判断。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技术侦测结果可靠,效率高。  相似文献   

10.
Android应用程序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安全威胁,针对如何在黑客利用Android程序漏洞攻击前发现潜在漏洞的漏洞检测技术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APK逆向分析的应用漏洞检测技术.在逆向反编译APK静态代码的基础上,运用特征提取算法将smali静态代码解析转换为函数调用图作为特征来源,建立原始特征集合提取模型,继而通过改进ReliefF特征选择算法对原始特征集合进行数据降维,提取APK包中的漏洞特征向量,依次构建漏洞的检测规则.再结合Android漏洞库收录的漏洞特征对特征向量进行正则匹配,以挖掘其中潜在的安全漏洞.基于该检测方法实现了系统模型并进行对比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此检测方法的漏洞检出率达91%以上.因此,该漏洞检测技术能够有效挖掘Android应用中常见的安全漏洞.  相似文献   

11.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technology, software vulnerability has become a major threat to computer security. The timely detection and repair of potential vulnerabilities in software,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reducing system crashes and maintaining system security and integrity. This paper focuses on detecting three common types of vulnerabilities: Unused_Variable, Use_of_Uninitialized_Variable, and Use_After_ Free. We propose a method for software vulnerability detection based on an improved control flow graph(ICFG) and several predicates of vulnerability properties for each type of vulnerability. We also define a set of grammar rules for analyzing and deriving the three mentioned types of vulnerabilities, and design three vulnerability detection algorithms to guide the process of vulnerability detection. In addition, we conduct cases studies of the three mentioned types of vulnerabilities with real vulnerability program segments from Common Weakness Enumeration(CWE). The results of the studie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detect the vulnerability in the tested program segments. Finally, we conduct manu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s on detecting the three types of vulnerability program segments(30 examples for each type) from CWE, to compare the vulnerability detection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with that of the existing detection tool Cpp Check.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performs better. In summary,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has certain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in detecting the three mentioned types of vulnerabilities, and it will also have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detection of other common vulnerabilities.  相似文献   

12.
基于UNIX主机系统的漏洞扫描器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不断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分析UNIX主机系统安全漏洞存在的必然性,提出基于UNIX主机系统的漏洞扫描器的设计思想.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基于UNIX主机系统的漏洞扫描器,阐述其系统模型和工作原理.该扫描器可以从外部和内部对目标服务器进行扫描.实验表明,通过使用该扫描器,用户可以不留痕迹地发现一台本地或远程服务器的安全性弱点.  相似文献   

13.
在利用安全漏洞扫描工具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扫描时,能够发现大量的安全漏洞,但是目前对漏洞严重性的划分没有和应用环境相结合,划分的也不够细致。分析了一个电力企业网内部安全漏洞的状况,提出了与应用环境相结合的漏洞严重性的划分方法。该方法使漏洞严重性划分得更加细致,从而使系统安全管理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修补更严重的安全漏洞。  相似文献   

14.
目前的源代码漏洞检测方法大多仅依靠单一特征进行检测,表征的维度单一导致方法效率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化文本及代码度量的漏洞检测方法,在函数级粒度进行漏洞检测.利用源代码结构化文本信息及代码度量结果作为特征,通过构造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神经网络捕获结构化文本信息中的长期依赖关系,以拟合结构化文本和漏洞存在之间的联系并转化为漏洞存在的概率.采用深度神经网络对代码度量的结果进行特征学习以拟合代码度量值与漏洞存在的关系,并将其拟合的结果转化为漏洞存在的概率.采用支持向量机对由上述两种表征方式获得的漏洞存在概率做进一步的决策分类并获得漏洞检测的最终结果.为验证该方法的漏洞检测性能,针对存在不同类型漏洞的11种源代码样本进行漏洞检测实验,该方法对每种漏洞的平均检测准确率为97.96%,与现有基于单一表征的漏洞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的检测准确率提高了4.89%~12.21%,同时,该方法的漏报率和误报率均保持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15.
谢帆  蒋熔  彭玉涛 《科技信息》2007,(36):88-89
本文通过对漏洞扫描技术和中间件技术的研究,结合两者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漏洞扫描的安全中间件的系统结构。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封装性和可扩充。通过使用漏洞检测技术可以检测网络系统潜在的安全漏洞,使网络管理员可以预先了解网络的脆弱性所在,从而确保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17.
18.
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的脆弱性评估系统的研究,综合了基于网络和基于主机的两种扫描系统的优点,提出一种改进架构的网络安全评估系统(Improved Network Security Assessm ent System,INSAS)。本系统旨在探测已知的安全漏洞,对网络主机的安全等进行有效的检查。通过实验室内网段上的扫描实验表明了INSAS在运行效率和对网络带宽的影响上,均优于现有的扫描系统。  相似文献   

19.
基于IEC61850的智能变电站严重依赖于信息和通信技术,信息安全成为不得不面对的新问题。从智能变电站信息安全脆弱性和传统信息安全评估手段的局限性2个方面对智能变电站的安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可覆盖智能变电站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安全脆弱性评估方法。该方法分别采用已知漏洞扫描技术、未知漏洞挖掘技术以及静态评估方法,分别对智能变电站的各层设备和日常管理进行安全评估工作。通过对智能变电站实验环境的现场实际测试,发现了存在于信息系统、自动化设备中的系统漏洞,验证了该方法评估智能变电站信息安全脆弱性的有效性。应用该方法可以实现对智能变电站信息和控制系统潜在安全漏洞的多方位管控,提升智能变电站的整体安全。  相似文献   

20.
snort规则语法在基于CVE特征的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昆 《应用科技》2004,31(6):41-43
针对人侵检测专家系统的不足,通过对CVE标准漏洞列表进行深人的研究,采用新型规则结构及snort规则描述语法,建立基于CVE特征的人侵检测专家系统规则库,它具有结构简洁、易于更新的特点.另外,以CVE标准为建立人侵检测专家系统规则库的基准,使得人侵检测专家系统规则库升级有了可靠的国际权威标准可以依据,对人侵检测系统的标准化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