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提出了基于WiFi的四轮定位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改变了传统的四轮定位系统的测量方法,使系统的测量速度大幅提高,是一种稳定性高、传输速度快、可靠性好、抗高频信号和强光线干扰强的汽车四轮定位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2.
四轮定位是目前机动车检测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本文通过阐述该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研究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了美国JOHN BEAN战车系列四轮定位系统,并指出了当前我国尚需对四轮定位检测技术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基于横摆角速度反馈的汽车四轮转向控制系统.首先把汽车简化成一个二自由度的两轮车模型,建立了线性二自由度四轮转向车辆的动力学模型.然后设计了基于横摆角速度反馈控制四轮转向系统,并给出了控制算法.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对其进行了仿真验证,相比较两轮转向,四轮转向控制的汽车系统具有更好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室内定位系统结构复杂、误差大、无法及时获取位置信息等问题,提出了一套基于C/S架构的RSSI定位算法的室内定位系统。该系统由射频识别节点、RFID接收上位机以及监测程序组成。射频识别节点和RFID接收上位机均采用NORDIC提供的解决方案,监测程序使用Java语言编写。通过实地实验获取的测试数据显示该室内定位系统的精准度高,实时性强,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PLC模糊控制的液压同步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风扇磨打击轮拆装车四轮转向的同步控制提出了PLC与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方法 ,并设计出了具有动态响应快、稳态误差小、同步精度高等特点的四轮转向同步系统  相似文献   

6.
针对四轮全向机器人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控制问题,以ARM嵌入式微处理器STM32F405为主控制器,提出了基于变论域模糊PI的稳定控制策略,实现了在线实时调整PI控制器的参数,提高了机器人整体的控制精度和鲁棒性。分别对常规PI算法和变论域模糊PI算法的机器人底盘电机进行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变论域模糊PI控制的四轮机器人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能够更好的减小超调量,提高系统的动静态特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轮边电机驱动和线控转向系统的结构,建立了电动汽车的线控转向系统和轮边电机的数学模型。采用Carsim与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联合仿真,建立了基于线控转向的四轮轮边电机独立驱动的电动汽车整车动力学仿真研究的平台;通过选择典型的New York和开环控制的稳态圆周转向试验工况仿真工况,对所搭建的电动汽车的驱动和转向特性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所搭建的电动汽车动力学仿真平台在两种典型工况下均能较为合理地反映出四轮独立驱动的电动汽车的轮边电机输出转矩和转向系统响应特性,为开展四轮轮边电机独立驱动的电动汽车动力学控制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个磁道密度为每毫米八道的磁头定位系统,该系统是将每毫米四道的系统加以改进而得.文中给出了该系统的主要电路,并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蜂窝系统中无线定位系统的选择,包括基于移动台的定位系统、基于网络的定位系统以及混合定位系统.分析了几类常用的无线定位方法的确定以及产生定位误差的原因,分别阐述了GSM和CDMA两种蜂窝系统中无线定位的应用特点,最后还介绍了无线定位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轮式物流机器人的全场定位、位姿控制等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陀螺仪、编码器、灰度传感器与激光测距仪的麦克纳姆轮物流机器人全场定位系统.建立麦克纳姆轮底盘运动模型并进行运动学分析,研究基于此系统的全场定位算法,以STM32单片机为主控制器,结合多种传感器,实现机器人的全场定位、运动控制、任务识别、物料颜色识别.对于物料颜色识别提出了一种根据边缘检测算法思想改进的扫描算法来提高检测效率.试验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可满足物流机器人精准定位、准确识别等控制需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交流调速系统存在结构复杂及系统性能受不确定性影响严重等缺点,采用磁场定向控制的交流调速系统可以获得与直流调速系统相媲美的静动态特性.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交流调速系统,应用灰色预测控制进一步改善了磁场定向控制的异步电机调速系统的控制性能.经过仿真实验表明,灰色预测控制能明显改善交流调速系统的控制性能.从而为交流调速系统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白杰  朱日兴  王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4):14308-14312
针对转速传感器失效时航空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的输出响应会严重偏离设定点。在传感器失效下,提出将限制保护控制技术用于转速控制系统输出响应的控制。依次向系统注入偏置、漂移、开路、短路及周期性干扰等故障,在传感器失效下对比转速控制与限制保护控制的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传感器失效后,限制保护控制的系统,其输出响应并未受到严重影响,转速响应及燃油流量始终维持在设定值附近。  相似文献   

13.
驼峰连点连式调速制式是根据减速器和减速顶的不同性能和特长,合理地运用到调速系统的不同位置上,完成不同的高速任务,使系统更加完善的一种适应中小驼峰现代化的新型自动调速系统。利用减速顶的“连续式”控制能适应间隔调速的功能,且在某些方面优于其他制式。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节流调速系统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动态特性,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调速阀出口节流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分析不同开口面积和不同外负载对系统启动及速度切换时动态特性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在不同开口面积和外负载工况下启动时,液压缸均会有不同程度的速度超调,尤其是在低速和轻载的工况下更为明显;(2)外负载一定时,液压缸速度与调速阀的开口面积成比例,表现为开口面积越小启动时的超调量越大;(3)在同一调速阀开口面积、不同外负载情况下,系统启动后的速度稳态值基本一致,表明该回油调速系统具有良好的速度刚度特性;(4)外负载主要影响系统的瞬态响应过程,在小负载情况下,系统超调量和速度达到稳定值所经历时间较大负载时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为了设计简单可靠的直流电机测速装置,提出基于单片机为核心的电机速带测量系统。整个系统的构架包括转速信号的采集,转速信号的处理,转速的计算与显示。信号处理电路主要是将传感器输出的带有外界噪声的不稳定的电信号转化成理想的方波;转速的计算利用单片机AT89C51的定时器和计数器。根据系统编写源程序,并通过运行试验证明,该系统结构简单,测量结果稳定可靠,满足电机的测速要求。  相似文献   

16.
双转子多盘转子系统的动态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双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计算分析了轴承支承刚度和内外转子的转速比对系统临界转速的影响,并对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各支承位置支承刚度的增大将使系统临界转速逐渐增大,当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对临界转速的影响并不大,各支承刚度对各阶临界转速的影响程度并不一致;另外,中介轴承对系统临界转速的影响并不大;以内转子为主激励的同步反进动时,系统临界转速随着转速比的升高而降低,正进动临界转速随着转速比的升高而增大;而以外转子为主激励的同步反进动时的临界转速表现出相反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直流调速系统对转速的控制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CNC的直流调速系统。该系统运用PID算法的数字化方法及最优PID参数的设定方法,提高了调速系统对转速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8.
比较了发电机—电动机组直流调速系统、可控硅直流调速系统、交流变频调速系统这3种调速系统在矿用挖掘机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注射速度的精确控制,针对其非线性时变的动态特性,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的控制方法.采用M.Rafizadeh模型描述注射速度系统特性,通过求解该系统的相对阶证明了系统的可逆性.由于注射速度系统逆模型的解析形式难以获得,因此构造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注射速度逆系统,并将该系统与常规PID控制相结合,对注射速度实现复合控制,解决了基于RBF神经网络逆系统的开环控制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仿真实验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及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