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振玲 《科技信息》2007,(2):106-106
《机械制图》课程的难点是学生识图、绘图技能的培养,在复杂的立体转化为平面和平面转化为立体的空间认识、立体思维活动中,大多数的学生都存在难以适应的情况。要实现《机械制图》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学好课程的信心,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对空间物体的感觉能力,并通过手脑并用的练习促进学生立体思维能力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机械制图》课的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2.
韩玉勇  李慧 《科技信息》2009,(6):160-161
《机械制图》课的难点是对学生识图、绘图技能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对复杂的立体转化为平面和平面转化为立体的空间认识、立体思维活动等都存在难以适应的情况。要实现《机械制图》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好课程的信心,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和手脑并用的练习手段促进学生立体思维能力的发展,并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原由,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3.
《机械制图》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识图和绘图能力,在复杂的空间(立体)与平面(图形)相互转化过程中,许多学生存在难以适应的情况。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空间物体的感知能力,并通过手脑并用的练习促进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小强 《科技资讯》2010,(34):183-183
机械制图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机械类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在复杂立体与平面间进行相互转化的能力要求较高。文章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详细论述了如何优化教学内容设置、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读图绘图能力。  相似文献   

5.
幸小燕 《科技资讯》2010,(15):206-206
机械制图课程是高职院校机械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在复杂立体与平面间进行相互转化的能力要求较高,文章针对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方法,引入设计式作业,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读图绘图能力,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赵娇  杨波 《科技资讯》2014,12(24):157-157
《建筑识图与绘图》是土建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建筑识图能力.本文从现阶段的教学现状入手,从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模式的转变、课程考核形式、行业人才需求等方面,探索了高职院校《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的改革内容和改革方向,以适应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穆会群 《科技资讯》2006,(19):109-109
《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教师应把握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特点,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采用生动灵活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宽松环境下,充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训练学生绘图、识图的技能,从而提高他们解决生产和施工中处理工程图纸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李凌云 《科技资讯》2013,(34):190-190
读图是由平面向空间立体转化的过程,而制图是空间立体向平面的转化过程。读图与制图与空间立体相关,空间概念是机械制图课程学习需具备的基础要求也是重要要求。学生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才能理解简单的平面三视图,才能在大脑中形成完整的立体图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好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并能利用好多媒体与实物,同时合理安排学生多做练习,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涛  徐萍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19):82-83
机械制图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机械类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在复杂立体与平面图形间进行相互转化的能力要求较高。文章从教学内容、能力培养、教学方法等方面论述了高职机械制图课应如何适应专业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0.
组合体教学的成败关系到制图课教学的全局。组合体教学的关键在于:掌握正投影规律,培养空间感,使开立体到平面和由平面到立体的转换,即“形”和“图”的转换;培养分析能力,牢固树立组合概念,用“形体分析法”这一基本分析方法识图绘图。  相似文献   

11.
如何用较少学时迅速提高学生的绘图、识图能力,是高职教育机械制图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教学实践表明,利用MasterCAM软件演示,使学生迅速建立空间零件的立体概念,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李超伦 《科技资讯》2014,(36):157-157
对于一些初学者学完AutoCAD基础知识后,在绘制符合国标要求的机械工程图时依然感到无从下手。主要原因就是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掌握不足,虽然CAD软件的操作课程是机械制造专业的必修课,但是机械制图却是该软件操作课程的基础课程,不可或缺。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在机械设计中运用计算机制图软件通过对制图的绘图原理、绘图技巧和相关制图国家标准等内容的正确熟练地使用才能把计算机制图的学习和实践紧密结合,走出校门才能更快的适应工作环境,具备绘图、识图及设计的综合素质的高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王晓光 《科技信息》2012,(5):354-354
结合机械制图课程与AutoCAD课程的特点,以优化教学为突破口,将机械制图与AutoCAD绘图进行有机的融合,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识图能力和绘图能力,提高了机械制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工程图学属于工程学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基础性学科,集科学性、实践性、应用性及培养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于一体,培养学生的绘图和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然而,多年来,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把教学重点放在平面投影和图样表达以及制图技能上,致使许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因所学知识和自身技能与工作需要存在很大差距,缺乏结合形象思维、立体构思和创造性设计的综合能力,而不能胜任其工作。因此,工程图学的教学需要进行改革,这也必将引起其教学手段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针对民办高等职业教育性质的不同和学生群体基础素质的不同,对《机械制图》的学习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所采取的措施应进行转变。该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识图能力,而影响这两方面能力的主要因素是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对其每一知识点进行灵活的学习与掌握。  相似文献   

16.
史向荣  王前  朱冬梅  岳晓蕾 《科技信息》2009,(27):I0164-I0164
针对小学时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特点,采取由立体到平面的教学思路,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努力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17.
韦远飞 《科技资讯》2023,(9):153-157+163
“AutoCAD”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AutoCAD软件进行工程设计和专业绘图能力。该文依据安全工程的专业特点,分析了“AutoCAD”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通过AutoCAD软件绘图和工程图形学的融合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而且提高和拓展了学生读图、识图及工程设计能力,为安全工程专业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就业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类及相关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随着社会对计算机绘图技术的需求和AutoCAD计算机绘图课程的开设,需要在教学中将传统的制图和计算机绘图教学两者有机的结合,进行必要的改革,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和目的,实现学生的技能培养。  相似文献   

19.
高白川 《科技信息》2010,(21):I0304-I0304,I0386
在新课改下,对于职业学校的教学要求是以素质为基础,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注重学生的能力提高和素质培养。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围绕着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岗位的能力。《机械制图》是一门机械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绘图、识图、用图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由于一些原因,目前的教学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笔者从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认真总结经验,得出一些关于如何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改革思路,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画法几何与制图这门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读图和绘图的能力,培养学生从空间的具体形体到平面图形、从平面图形到空间形体的想象,这就需要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如下三点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