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丁飞  李成 《科技资讯》2012,(16):24-24,26
本文对一种应用于路政系统的小车平台进行热分析,为小车平台结构设计和热设计提供设计依据。采用双通道风冷散热的方式,能够保证小车平台内的电子设备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2.
声波测井技术是摸清地下岩体构造及裂缝分布规律的有效手段。在深部热储层测井工程中,井下传感器需要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连续工作。高温环境容易使传感器产生热失效,失效率和温度增量呈指数关系。合理的热设计是提升传感器耐高温性能的有效手段,针对超声成像传感器在高温、密闭工作环境中的耐温需求,对数据采集与处理电路进行热设计,给出了传感器内部元件的设计方法。根据传热学理论,建立了电路板的传热耦合模型,采用COMSOL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热分析,为传感器的结构设计、电路布局和耐温性能评估提供了可靠依据。在雄安新区D35井、D22井中进行性能测试,经热设计后的传感器能够在120℃环境下长时间正常工作,高温高压环境下测井效果良好,耐温指标与室内模拟结果一致。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热设计方法能够有效提升传感器的耐温性能,传热模型能够高效仿真实际环境,可广泛应用于热辐射条件下传感器的耐温设计。  相似文献   

3.
热仿真技术在电子设备结构设计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热设计的局限性,提出了借助于热设计仿真分析软件进行“前端热设计”的思想,分析了其实施方案,并通过系统仿真实例,验证了其在电子设备结构设计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电磁感应加热在锻造、热处理、熔炼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大功率电磁感应加热系统中,散热是影响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在分析电磁感应加热系统中的热源与热损耗的基础上,运用仿真的方法对系统中的热损耗进行了估算。在对散热系统中的散热器和风机进行了设计之后,结合热损耗的估算结果,用热仿真软件Flotherm对散热系统进行了仿真。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这种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在航天工业中,空间用百叶窗作为卫星的一种高效温度控制装置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详细描述了结构设计以及功能的实现,并对热控百叶窗模型进行性能分析.空间用百叶窗的有效温度控制是通过可转动叶片覆盖于辐射基板之上以改变有效辐射面积来调整辐射热量的方式实现的.本文设计的热控百叶窗作为星载超高光谱分辨率红外光谱仪的温控系统的一部分,旨在实现其外围温控.  相似文献   

6.
基于DVI接口的图像处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Ti的高性能DSP TMS320VC5509设计了一种便携的图像处理系统,讨论了设计的硬件组成,分析讨论了软件的算法并运用软件进行了仿真,证明了该系统能够实现图像的增强功能.  相似文献   

7.
热控涂层是保证航空器稳定温度值的一个主要热控手段,对于航空器在轨正常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就智能热控涂层展开讨论,对其主要性能、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展望做出叙述。随着航空器种类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热控涂层应运而生,成为航空器尤其是微小型卫星的主要热控材料,具备体积小、质量轻、性能优越等多种优势,能够自动、实时的对飞行时遇到的周围环境和工作条件进行自身温度的调节,最大可能的避免了被动热控所产生的遥控指令干预。智能热控解决了航空器在轨运行期间的热平衡问题,不仅满足了航空器的热控需求,而且在其他方面也能够发挥特定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钱婧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8):2150-2154,2160
小型空间相机的电子、光学和机械器件高度集成于狭小空间,相机成像质量受电子器件发热及机械部件传导入的外热流影响。为确保相机在轨正常运行并拥有较高的成像品质,需要对相机热控设计。对相机各种传热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分析,并通过外热流分析确定辐射散热面,建立了热仿真模型。运用阻容方法分析传导路径上的热阻及热容,证明内部热容可以应对FPGA芯片的短时间功率增加。热平衡试验证明采用的热设计手段可以保证小相机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各了保证高速公路日常养护管理正常有序的进行,本文根据数据为的设计原理,方法及路面管理系统原理,结合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环境和操作业务流程,提出了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的4个阶段-用户实际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设计出适用于各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并建立了通用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使得养护管理系统能够进行路面性能评价、性能预测和养护维修决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仿真逐步成为当今重要研究工具,它为开发者提供强大的可视化功能。仿真技术也在机器人领域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可用于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离线编程,控制算法设计,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机器人工作单元和生产线设计等。Matlab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用于系统建模和仿真的开发平台。本文以一个三自由度机器人作为示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重点介绍了Matlab里有四类仿真工具的功能和特点,最后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刘福平  姜弢 《应用科技》2010,37(2):12-15
基于复合左/右手传输线(compositeright/left-handed transmission line,CRLH)理论,设计了供船舶救险报警系统用的、可工作于1.6GHz和2.4GHz的双频小型化EPIRB(emergency position indicating radio beacon,EPIRB)天线,对所设计天线进行了数学仿真.仿真结果证明,天线符合相关国家和国际标准,并且该天线相对于现有的鞭状EPIRB天线具有结构尺寸小、低剖面、易于制备和易集成等优点.天线能工作于2.4GHz频段,可用于近距离通信,扩展了天线的使用范围,为新型EPIRB天线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型双频微带天线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减少无线通信中的干扰,并满足多个无线通信系统实现多系统共用和收发共用,天线需在宽频带及不同频段下工作。分析并设计了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双频微带天线,采用电磁仿真软件HFSS 10.0对所设计的天线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天线工作的频段分别为1.67~1.84 GHz和233~253 GHz,且天线的相对带宽分别达到9.71%和8.23%,天线可以作双频宽带天线,用于射频通信系统中。  相似文献   

13.
为了优化当前通信系统运行参数、 提高通信性能, 提出基于 Matlab 的数字通信系统原理与控制仿真实验方法。 构建数字通信系统仿真模型, 并分析其运行的基本特性。 将数字通信系统仿真程序划分为仿真建模、实验以及分析 3 个步骤, 并分别进行分析。 在数字通信系统和通信仿真技术基础上, 引入 Matlab 实现数字通信系统原理与控制仿真实验。 依据 Matlab 软件中通信工具箱设计界面, 将 Matlab 的仿真实验划分为基于Simulink 平台的时间流仿真实验和基于 Matlab 工作空间的数据流仿真实验。 选择数字信号基带在传输过程中的误码率作为实例开展数据流仿真实验。 将自适应天线研究作为实例开展时间流仿真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Matlab 工具能在数字通信系统仿真测试中灵活调整系统参数, 使系统运行效果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地分析卫星在轨运行期间天线主反射面热变形对天线性能的影响,应用PCL,对MSC.PATRAN/NASTRAN进行二次开发,将参数化建模、抛物面拟合、型面精度分析引入有限元计算,并对某大口径复合材料天线主反射面在均匀温度场下的热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优选出合理的铺层方式,获得了变形后的天线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探索出适合于在轨卫星天线减少热变形的铺层设计方法,所获变形值、抛物面拟合参数、型面精度误差等结果符合设计要求,为复合材料天线主反射面的设计应用提供了依据,同时解决了通用CAE软件无法预估热变形对天线性能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一种自动天线测试转台的设计,解决了天线测试中重复性的工作。设计主要采用了交流电机驱动的测试转台,安捷伦的8563EC频谱仪以及利用监控计算机的VC平台环境开发测试系统软件,编写了系统的通信、控制、测量等应用程序。  相似文献   

16.
基于2DPSK的井下短程通讯系统的仿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旋转导向钻井工具的井下短程通讯为研究背景,根据二进制差分编码移相键控(2DPSK)工作原理,利用MATLAB软件实现了2DPSK通讯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其子模块的仿真设计.通过仿真,研究了影响井下短程通讯误码率的因素,以寻求井下最优工作频率时码元速率及滤波器截止频率的最佳值.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达到了井下短程通讯的基本要求,在传输信道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具有较好的抗噪性能.2DPSK通讯系统的仿真设计与分析,为下一步全数字井下短程通讯系统的实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沈细荣  郭爱煌 《应用科技》2009,36(10):27-30
多频天线能适应不同网络的要求,是无线通信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为达到产品设计及成本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型WLAN宽带双频平板天线,天线以FR4为基材,采用寄生振子与开矩形槽.应用Ansoft HFSS软件,对天线尺寸进行设计和优化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天线在IEEE802.11b/g(2.4GHz)相对带宽为33%,IEEE802.11a(5GHz)相对带宽为28%;而且缩减了天线尺寸,提升了使用带宽,达到了宽频天线的要求,完全适于WLAN系统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双正交振子的圆极化,正交同相馈电双振子天线的研究为设计圆极化的天线提供了依据,使振子天线在通信领域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通过对同相馈电双正交振子结构的理论分析,研究了同相馈电双正交振子天线实现圆极化的基本原理,得出振子的长度与半径和轴比之间的关系,继而实现了双正交振子天线的圆极化。利用HFSS软件进行仿真以验证矩量法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结果显示,通过改变振子的长度和半径,可以改善天线的轴比,实现天线的圆极化。  相似文献   

19.
在两信源均配置多天线的双向放大转发中继通信系统中,两个信源分别采用存在反馈延迟的部分信道状态信息(CSI)设计发射波束形成向量,分析了反馈延迟对系统性能产生的影响,在瑞利衰落信道下推导了系统中断概率和平均误符号率的解析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天线数的增加会改善系统性能,但反馈延迟的增大会使系统性能恶化,且无反馈延迟时系统分集阶数大于存在反馈延迟时的分集阶数.数值仿真结果与解析曲线吻合验证了分析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在十二相整流器设计中,实现仿真计算二极管功耗和结壳温升,保证其在高温的环境中可靠地工作,对非常规小型散热器,选用大容量二极管在中小电流条件下工作,以降低功耗和热阻,充分保证整流器有较高的过载能力,实现高可靠性的设计,提出了特殊要求的整流器体积可以做得更小,为解决目前十二相整流器设计中功耗和结壳温升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