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PET纤维上SuMA的紫外光接枝及对蛋白质的固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使用NaIO4而不需除氧的条件下,利用紫外光接枝技术,成功地将SuMA或SuMA和HEMA二元单体共接枝到PET纤维上。在相同SuMA单体浓度下,HEMA的加入能显著提高SuMA的接支率。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脱乙酰度甲壳糖对Au^3+的吸附性能,广角X-射线衍射实验有甲壳糖能把Au^3+还原成Au,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甲壳糖对Au^3+的吸附量随脱惭酰度的增大而升高脱乙酰时间为4h的甲壳糖对Au^3+的吸附量随溶液PH值的同而增加;在PH值等于5.0时吸附量达1173mg/g;另外,随溶液离子强度或高甲壳糖对Au^3+的吸附量减少,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甲壳糖对Au^3+吸附量在120m  相似文献   

3.
单调地次连续半紧1—集压缩映象的耦合不动点定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半序Banach空间获得了单调地次连续半紧1集压缩映象的耦合不动点定理.定理设(X,P)的半序区间[u0,v0]非空,A:[u0,v0]×[u0,v0]→(X,P)是混合单调半紧1集压缩算子,且满足i)A[u0,v0]×[u0,v0]有界;i)u0≤A(u0,v0),A(v0,u0)≤v0;ii)A在x和在y单调地次连续.则A有极大极小耦合不动点(x,y)∈[u0,v0]×[u0,v0],且x=limn→∞limm→∞u(m)ny=limn→∞limm→∞v(m)n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CO氧化模式反应考察CuO/γ-Al2O3,CuO/CeO2/γ-Al2O3,CuO/α-Al2O3和CuO/CeO2/α-Al2O3催化剂的氧化活性,运用TPR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的还原性能,结果表明,CeO2能提高Al2O3负载CuO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抑制CuAl2O3尖晶石的形成,改善催化剂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在铁基底上以Au/Cu为过渡层沉积金刚石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丝法化学气相沉积以碳纳米管为形核剂在Au/Cu 镀膜为过渡层的铁基底上沉积金刚石膜,研究了以Au/Cu 作为过渡层的铁基底上沉积金刚石膜质量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 Au/Cu 过渡层可以在铁基底上沉积出质量很好的金刚石膜,涂料、基底预处理以及沉积工艺对金刚石膜质量的改善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哀牢山金矿带深源流体及其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源流体是一种源于深部的高温高压流体,它富含Cl-、CO2、S2-等矿化剂。金矿床的形成过程是:深源流体从深部沿高渗透断裂带向上运移过程中,从含金岩体中活化出金而形成含金流体。在含金热流体中,Au主要以AuCl-2、AuCl-4、AuS-2、AuS-3、AuSO3-3等形式迁移。当含金流体进入有利的成矿环境中,与围岩发生强烈的交代作用。在交代过程中,金的络合物分解,从而导致金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用射频交流溅射法制备了具有不同层厚的FeSi/Cu多层膜系列样品。通过铁磁共振谱测量发现:当Cu层厚度(dCu)小于15A时,FeSi层间发生交换耦合。室温饱和磁化强度测量发现:dCu<15A,磁化强度随dCu减小而明显下降。磁光克尔谱测量则表明:dCu<15A时,谱线出现异常。将上述三个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如下模型:dCu<15A,Cu层中传导电子被反向极化,并通过RKKY相互作用使FeSi层间  相似文献   

8.
SERS天线共振子模型理论对Ag,Cu和Au增强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SERS天线共振子模型理论计算了Ag,Cu和Au三种金属的SERS增强因子.结果表明Ag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区域的增强因子为104~105,Cu和Au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增强因子较小,而在近红外光区域的增强因子可达105左右.这一结果同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9.
甲醇脱氢制备甲酸甲酯的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浸渍法制备的Cu/SiO2、Cu-ZnO/SiO2、Cu-ZnO-ZrO2/SiO2,以及Cu/γ-Al2O3、Cu-ZnO/γ-Al2O3、Cu-ZnO-ZrO2/γ-A六种催化剂应用于甲醇脱氢制甲酸甲酯反应。实验结果表明,以Al2O3为载体的催化选择性较差且易积炭失活;加有ZnO助催化剂的Cu-ZnO/SiO2性能优于末加助催化剂的Cu/SiO2;加有权助催化剂的Cu-Zn-ZrO2/Si  相似文献   

10.
治岭头金矿矿体主要赋存在中元古界陈蔡群变质岩系和上侏罗统磨石山组火山岩中。成矿元素组合为Au,Ag,Sr,Ti,Co,Sn,Mn,Li,V,Cr,W,Ga,Mn,Ni,Cu,Pb,Zn,Ba,Nb,Fe,S,Si,O等。蚀变带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显示Au与Ag,Cu,Pb,Zn,Sn,Mn异常有较好的相关性。矿床成矿元素侧向综合分带系列为:Au,Ag,Zn,Cu,Pb,Mo,Sn,Cr,Co,Ni,Mn;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演化为Si,Fe ̄(2+)→Fe ̄(2+),Pb,Zn,Cu,Au,Ag,Mn,Sn→Ca,Si,Cr,Co,Ni,Mn,Au是在约200~300℃时,由大量的黄铁矿和金属硫化物沉淀后络合物解离而停积成矿的。  相似文献   

11.
等点时Cu(Ⅱ)与HSA与BSA结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平衡透析法研究了等电点时Cu(Ⅱ)与人血清白蛋白(HSA)或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Scatchard图分析表明,HSA和BSA对Cu(Ⅱ)各有1个强结合部位,它可能位于白蛋白分子的N-端三肽段上,为全面反映Cu(Ⅱ)与HSA或BSA的结合情况,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Bjerrum方程,首次报道了等电点时Cu(Ⅱ)-HSA和Cu(Ⅱ)-BSA体系的逐级稳定常数值,其K1的数量级为10^4.Hil  相似文献   

12.
考察了A1Et2C1/t-BuC1引发体系的α-蒎烯阳离子聚合反应行为。结果表明,A1Et2C1单独不能引发α-蒎烯聚合,与t-BuC1复合后才具有引发活性。其引发活性随t-BuC1/A1Et2C1的不同而变化,质谱分析表明α-蒎烯聚合产物中存在t-BuC1和基(CH3)3C,证明t-BuC1参与了链的引发反应。进一步实验还有表明:t-BuC1与A1Et2C1相互作用除生成活性物质Bu^+AlEt  相似文献   

13.
利用嵌入原子势方法,完成了Au/Ni多层膜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研究了Au/Ni多层膜中原子层数对多层膜界面的影响。探讨了原子层厚度和多层膜膜面取向对原子层间距、Au/Ni界面影响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该文证明一类非线性抛物型方程u_t+A(u)+g(z,u,Du)=f(z)的解之存在性,其中A是一个Leray-Lions型算子,g(z,u,ξ)除了满足符号条件g(z,u,ξ)·u≥0外,对u的增长没有限制,关于|Du|自然增长,即|g(z,u,ξ)|≤b(|u|)(|ξ| ̄p+c(z))。  相似文献   

15.
α-次积分半群的Trotter-Kato定理与完全二阶Cauchy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α-一次积分半群的Trotter-Kato定理讨论Banach空间中完全二阶Cauchy问题,当(A,B)双闭时获得u″(t)-Bu′(t)-Au(t)-0,u(0)=x,u′(0)=y的解。  相似文献   

16.
证明了R^3中一次齐次向量场Ax延拓到射影空间P^3仍然是一次齐次向量场,当且仅当A相似于对角型矩阵,此外,证明Ax在R^3中无穷远的流拓扑等价于其切向量场Ar(u1,u2,u3)有单位球面S^2上的流;Ax有26种不同的全局拓扑相图。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出四种催化剂,CuMn1.36Ox、Ce/CuMn1.36Ox、Au/CuMn1.36Ox和Au-Ce/CuMn1.36Ox。在200℃时,对催化剂进行 了6h的氧所氛处理;用扫描电镜和比表面测定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对CO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CuMn1.36Ox中掺入稀土元素Ce大大增加了催化剂的比表面,Au在催化剂表面的分散度越高其活性越好,氧气氛  相似文献   

18.
研究Banach空间中椭圆变分不等式的扰动问题,得到了扰动问题存在唯一解的一个充分条件;并用它处理了一类半线性微分积分方程的边值问题.设V是可分自反Banach空间,V′是V的对偶空间,K是V中非空闭凸子集,则有定理1设T:V→V′,A:K→V′,且满足(i)T是有界线性算子,存在常数α>0,使得(Tv,v)≥αv2,v∈V;(i)A是伪单调算子,存在常数λ>0,使得(Au-Av,u-v)≤λu-v2,u,v∈K;(ii)α>λ.则存在唯一的u∈K,使得(Tu,v-u)+(Au,v-u)≥(f,v-u),u∈K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AlEt_2Cl/t-BuCl引发体系的α-蒎烯阳离子聚合反应行为。结果表明,AIEt_2Cl单独不能引发α-蒎烯聚合,与t-BuCl复合后才具有引发活性,其引发活性随t-BuCl/AlEt_2Cl的不同而变化,质谱分析表明α-蒎烯聚合产物中存在t-BuCl残基(CH_3)_3C,证明t-BuCl参与了链的引发反应。进一步实验还表明,t-BuCl与AlEt_2Cl相互作用除生成活性物质BuAlEt_2Cl_2外,还有烷基化的产物AlEtCl_2,AlCl_3生成,聚合反应条件及引发剂加料方式对α-蒎烯转化率及聚合产物组成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用氯化铕与苯甲酰丙酮(BA)、邻菲咯啉(Phen)和丙烯酸(AA)在乙醇溶液中反应,合成了铕(Ⅲ)的 相应四元配合物Eu(BA)2(AA)Phen.用EDTA容量法测定了Eu3+的浓度,元素分析测定了C、H、N的质量 浓度,结合红外光谱确定了四元配合物的组成.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四元配合物的SiO2基质复合材料, SiO2:Eu(BA)2(AA)Phen.研究了该四元配合物和其 SiO2复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光致发 光性能,重点分析了四元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机理.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中的配体吸收激发光的能量后,能 有效地传递给中心Eu3+,发出强的Eu3+的特征荧光.并考查了SiO2:Eu(BA)2(AA)Phen复合材料的荧光寿命 及其热稳定性,SiO2基质的包裹作用延长了配合物中Eu3+的荧光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