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热电厂负荷分配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供热机组的热耗分解为凝汽发电部分和热化发电部分,从而将热电厂负荷分配简化成电负荷和热负荷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供热机组的热耗分解为凝汽发电部分和热化发电部分,从而将热电厂负荷分配简化成电负荷和热负荷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同时给出了该方法的具体内容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
热电厂中凝汽发电的分配只能在凝汽机组和抽凝机组之间进行,对其分配之前首先要确定各个凝汽机组和抽凝机组的凝汽发电热耗量与其凝汽发电功率的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可以利用现在凝汽式电厂的各种成熟的负荷分配方法进行最优分配。本文讨论采用等微增热耗方法进行热电厂凝汽发电的分配发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粒子群算法的热电厂热电负荷分配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优化热电厂内多台机组的热电负荷分配以提高热电厂的经济效益,建立了热电联产机组能耗分析模型和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热电厂热电负荷优化分配模型,研究获得了某330 MW热电联产机组的运行区间及运行区间内能量利用效率和■效率的分布规律,进而研究热电负荷分配对热电厂整体能耗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单台机组在供热机组的运行区间内,供热量是影响能量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能量利用效率最大、最小值分别为72.11%和34.08%,发电量是影响■效率的主要因素,■效率最大、最小值分别为38.51%和29.97%;通过合理的热电负荷分配,热电厂总煤耗降低,■效率提高。以某热电厂热电负荷边界为例,通过负荷分配优化,热电厂的总煤耗量降低了49.17 t/d,发电标准煤耗率降低了2.56 g/(kW·h)。  相似文献   

5.
结合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的实际,分别针对全电量竞价模式和部分电量竞价模式分析了竞价开机、合同开机2种机组开停机规约;为协调发、购电双方的利益要求,提出了根据竞价机组可用发电量的比例或竞价上网电量的比例等2种在发电公司(厂)内部分配各竞价机组合同电量的方法;为协调边际机组间的边际负荷分配问题,提出了比例分配法、依次分配法2种分配边际负荷的基本方法;根据机组发电计划的组成特点,提出并分析了日合同计划不可调、日合同计划可调2种机组发电计划调整规约。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热电厂热力设备的多种多变量特性方程,为电厂实现应用计算机进行优化运行和管理创造了条件,为建立负荷分配的优化数学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热电厂锅炉汽轮机的优化调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建立锅炉、汽轮机优化调度所需数学模型的方法,以及锅炉和汽轮机分别设立优化目标两级优化的原则.在满足外界所需的热电厂汽轮机的总电功率和热网的总供汽量的前提下,以使所需的锅炉总供汽量最小为原则来分配各台汽轮机的电、热负荷;锅炉则在满足所需的总产汽量的前提下,优化分配各台锅炉的热负荷,使锅炉的总燃料消耗量最低.汽轮机的负荷分配采用分枝限界反向跟踪的优化算法来求解,锅炉的负荷分配采用转动坐标轴直接搜索可行方向法来求解.经在热电厂试算有良好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D.Sutanto的Z-变换法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电网内各系统发电单元强迫停运事件之间以及互联系统电网内各系统的时序负荷曲线的相互独立性,将两域互联系统的失负荷概率LOLP的计算,用各系统的发电单元有效容量概率密度函数(pdf)的一系列代数组合来表示,严格地处理了发电单元支援容量的随机性质和联络线的容量约束,为互联电力系统可靠性指标的计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优化电厂负荷的分配,有效提高发电厂的经济效益,在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结合混沌优化等算法对电厂负荷的分配进行了改进研究。该方法从火电厂的实际发电情况出发,考虑了阀点效应和机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约束条件,建立了发电机组负荷优化分配模型,并利用罚函数法将此模型转化为非约束问题求解,实现了利用混沌粒子群算法来优化发电机组负荷,解决了局部最优和收敛速度慢等问题。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石有忱 《科技资讯》2006,(24):40-40
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果对电力系统的分配进行优化,就可以提高发电总效率,减少电网损耗,节约发电量可达0.6%至2%。过去有些人对这种观点还不置信,但经过与实际运行情况反复对比,现在已深信不疑。要想将电力系统的负荷分配进行合理的优化。那么就要对电力负荷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1.
定量分析了热电厂间接与直接供汽这2种供热方式下的热经济性及其差异,提出了将间接供汽方式下的煤耗率转换为直接供汽方式下煤耗主的基本原则及计算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热电厂的设计和运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当前火电厂低压加热器疏水系统通常采用疏水逐级方式,这是因为其实现过程较为简单,然而疏水逐级回流需排挤低压抽汽,会导致不可逆损失的产生。因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等效热降法的火电厂低压加热器疏水系统改进设计方法,介绍了当前火电厂低压加热器疏水系统选择的逐级回流运行形式,对其弊端进行分析。介绍了等效热降法,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分析了选用疏水泵和疏水冷却器的火电厂低压加热器疏水改进系统。将某火电厂作为研究对象,给出原始数据和等效热降计算结果,依据该结果,通过计算加热器的热经济性确定最终的改进方案。将改进后系统和改进前系统电能损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系统节能性高,成本低。  相似文献   

13.
真空是影响汽轮机带负荷和热效率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数,传热效能又直接影响真空的运行高低,从传热学的角度分析,结合唐山开滦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林西电厂凝汽器运行情况,提出从该厂凝汽器传热效能,改善交换工况,提升凝汽器真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供热汽轮机利用冷源节能增效原理;提出“NCB”新型供热汽轮机,其供热能力、热效率和发电功率均有大幅度提高;并以300MW供热汽轮机为例进行比较,供热能力提高30%,达到最大,热效率提高12 %,供热高峰时发电功率可增加15 MW  相似文献   

15.
火电厂热力系统定量分析通用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等效热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2个新的分析参量--抽汽热流与抽汽热流系数,使得实际循环内功和循环吸热量的计算公式具有同一形式,且公式的物理意义明确,并由此导得热力系统定量分析的通用模型,其分析方法及导出的通用模型,可方便地应用于热力系统的节能潜力诊断与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本着生产、科研和设计相结合的原则,针对火电厂冷却池排水口泄流情况,通过系统的模型试验,研究了由排水口泄出的热水流经前池过堰后尽量减小混掺深度的问题。给出了促使冷却池形成面流散热的工程设施和必要的试验数据。从而对充分挖掘冷却池的散热能力,增大火电厂的装机容量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压水堆核电机组二回路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压水堆核电机组采用新蒸汽再热的特点,利用压水堆二回路加热器抽汽效率的概念,提出了带工质热量进出热力系统的定理分析方法,建立了压水堆二回路热力系统的经济性定量分析数学模型,得出了一套概念清晰、计算简捷的压水堆核电机组二回路路的定量分析方法,为优化设计、经济运行、经济性诊断提供了有力的工具。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所提理论模型的准确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18.
电厂循环冷却水中含有大量的低位热能,采用热泵技术,可以将这部分热能回收利用.结合实际,分析了热泵技术在热电厂余热利用中的实际应用,通过此项技术,可使电厂节能率达32.8%,年节省蒸汽折算效益达2580万元,静态成本回收期仅为2.4a;同时每年冬季可节省标煤16360t,大量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可以有效地实现电厂的经济效益与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9.
改进的全局能量集成法及其在炼油联合装置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过程的全局夹点分析基础上,引入了全局组合曲线上的蒸汽负荷加减原则和负荷移动原则,对多个过程及其换热网络与公用工程系统进行全局能量集成,以具有三个炼油过程的联合装置为例,在实现各单过程内部换热的夹点分析基础上,进行全局过程的剩余热阱和热源与公用工程系统的能量集成,并采用全局热负荷加减原则进行了能量集成改造研究,由于考虑了各个过程之间及其与换热网络和公用工程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全局系统协调优化,可以显著地减少燃料消耗,具有提高能量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减少热污染排放的多重效果。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内火电生产中,还存在着可以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在热能。本文对背压式汽轮机组排汽热度和供热汽轮机组抽汽过热度就地转化利用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提高火电厂热电联产经济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