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园的山地生态适应性规划理念注重顺应环境、塑造环境、强调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其目的在于减少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合理利用山地环境,提高校园文化品质的同时降低维护费用,期望构建一个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型校园.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巴南校区总体规划充分发掘了山地自然环境和艺术文化的潜力,秉承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的理念,通过"一轴、一环、五空间、六分区、八景点"的功能区规划,以及对总体规划、景观环境、路网构建、建筑设计等方面的生态适应性应用研究,在山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及校园文化的塑造方面进行了实践性探索.  相似文献   

2.
结合景观生态学原理和GIS技术,在提取乡村景观类型的基础上,对福州郊区乡村旅游景观特色及其组合形成的空间分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丘陵山地针叶林景观构成了福州郊区乡村景观的基质;丘陵山地农田景观与森林基质构成有特色的山岳森林田园风光;乡村景观多样性高,可满足多种乡村景观旅游审美需求;平原城市景观和丘陵山地人工马尾松林景观...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于山地校园总体的景观规划已经有了诸多的研究与实例建设经验,但针对其中绿地的景观建设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以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绿地的景观建设为例,在校园总体规划、建筑及功能分区已经成型的框架下,从绿地规划的原则、景观要素的运用和设计中来讨论山地校园绿地的景观建设。  相似文献   

4.
张娟 《科技信息》2013,(2):99-99
目前,对于山地校园总体的景观规划已经有了诸多的研究与实例建设经验,但针对其中绿地的景观建设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以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绿地的景观建设为例,在校园总体规划、建筑及功能分区已经成型的框架下,从绿地规划的原则、景观要素的运用和设计中来讨论山地校园绿地的景观建设。  相似文献   

5.
高校校园纪念性景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物化形式,反映着高校校园景观的个性特色与文化内涵,具有延续校园文脉、强化环境育人、凝聚校园空间和展示校园整体形象的重要作用.在解析校园纪念性景观的内涵与作用的基础上,从纪念对象、选址、空间布局与表现手法等方面着手,对重庆高校纪念性景观进行调查研究,归纳了高校校园纪念性景观的主要类型及其表现形式,明确了重庆高校现存校园纪念性景观的主题分类,并指出当前重庆高校纪念性景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以期能为之后的校园纪念性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熊砥柱 《科技信息》2008,(29):47-48
本文介绍了广东省粤东高级技工学校规划设计过程,从规划主题、规划布局、交通组织、基地地形处理、校园空间及建筑风格、校园景观等几方面,探讨如何结合现有环境、合理组织校园空间,与山水相融,形成具有特色的现代化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7.
漳州师范学院校园景观环境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强调校园景观环境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营造特色校园景观应具备的特征,从总体布局、建筑、景观绿化、植物配置、道路交通、水体和校园文化等七个方面,分析总结了漳州师范学院校园景观环境建设中的特色和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将富有盐城地区特色的红色文化与校园景观整合,打造出连续性、文化性、思想性相融合的有盐城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这种有盐城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景观能辅助学生认知的提高,同时对提高学生行为习惯、健康品格及人文素养等方面的营造起积极、重要作用。而将盐城红色文化融入在校园景观营造中,可以使盐城红色文化的精神影响、传承渗透到校园文化的内容与主题之中,引领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塑造校园文化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9.
城市河道水滨环境再开发及城市特色环境塑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春  张云海 《工程与建设》2007,21(3):265-267
通过对城市主要河道沿岸水域的景观现状、历史文化、及建筑环境塑造的调查,阐述了水滨环境凭借优越、特有的地理位置,成为城市特色环境塑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合肥环东景区的案例,从水滨再开发来探索塑造城市特色空间环境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0.
漳州师范学院新校区校园景观环境规划中注重城市历史文化渊源及地域特征,充分挖掘校园文化内涵,通过艺术化、人性化空间的塑造来构建自然与人文融合的高校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1.
於海华 《科技信息》2010,(27):379-379
因势利导、灵活布局;以人为本、塑造山地特色,从整体入手,解读地形,营造出了富有山地特色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2.
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以柞水县下梁镇为例对秦巴山地农业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动态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表明,地形和人类活动是影响山地农业景观空间格局的两个主要因素,人类活动是景观空间格局动态的主要驱动因子,农业景观的生态重建必须考虑规范人类活动的性质,程度,本研究可对优化山地农业景观结构及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农业资源的持续利用作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基于城市景观视觉的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城市公园的植物景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公园的植物景观规划应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从重庆市山地公园入手,以城市意象的构成要素和山地城市突出的地势特色为出发点,结合视觉景观的相关理论和现场调研数据,从城市景观要素和城市景观立面两个层次解析基于城市景观视觉的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要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基于城市景观视觉的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优化策略和从中观尺度完善山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规划理论.  相似文献   

14.
西南大学崇德湖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对校园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水体作为灵性与智慧的象征,被广泛应用在现代校园景观建设中.通过对西南大学崇德湖的基址条件、空间布局、水体、植物和文化小品5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初步归纳总结出山地高校依托自然冲沟地形的沟谷型水体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原则、生态性原则、特色性原则、文化性原则和亲水性原则,以及因地制宜,合理选址布局;巧借地形,打造立体空间;曲中有直,增强水岸亲和力;注重层次,体现立体绿化;文化互融,传承校园文脉等5种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桂北地区夏秋过渡季校园景观对局地微气候的影响,选取桂林市某高校校园内具有典型代表的水域、林地、草地和架空楼层为校园微气候研究的监测对象,通过实测数据对比了不同景观类型对营造局地微气候的差异,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景观布局对校园微气候热舒适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景观类型下垫面的形成肌理,是造成其局部微气候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相比其他园林景观,架空楼层底部能营造一个更为舒适稳定的空间环境;草地景观对于营造校园微气候环境和提高人群活动空间的舒适性效果最为显著.研究结果对于桂北地区校园景观设计和校园微气候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可为改善校园微气候和提高校园人群活动空间的舒适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城乡规划法第四条对城市特色做了明确规定。在对现状解读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特色营造潜力,文章从自然环境、历史环境、人文环境、人工环境等方面建构了目标体系,继而对安徽省怀宁县空间环境进行了特色定位。最后,从打造山水生态牌、颂古韵遗风经、筑万家灯火梦、塑造情景交融场所、重构城市景观控制体系等方面,积极探索了特色塑造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研究区域2014年秋季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平均降水量图、地势等一般情况,通过景观格局指数进行山地森林景观空间格局演化分析。随着年平均温度的逐渐增加,山地森林景观空间格局破碎度FN也逐渐增加,而SHEI逐渐降低,优势度指数DO、Shannon多样性指数SHDI无规律性变化。随着研究区域降水量的逐渐降低,景观优势度指数DO也逐渐降低,景观均匀度指数SHDI逐渐升高,其他两种景观空间格局指数无规律性变化。研究区域景观均匀度SHEI和景观多样性SHDI随日照时长的增加而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和日照时长呈正相关,景观优势度DO随日照时长的增加而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和日照时长呈负相关,景观破碎度和日照时长无明显的相关关系。气温升高能够导致山地森林被分离程度越来越大,使得山地森林景观整体破碎化程度增加。当气温升高时,斑块分布均匀性降低,多样性减少。随着降水量的逐渐降低,降水量对研究区域山地森林景观的控制力逐渐降低,但斑块类型逐渐增加,不同类型斑块在景观中的分布更加均匀。随着日照时长的逐渐减少,斑块分布均匀性降低、多样性减少,日照时长对研究区域山地森林景观的控制力逐渐降低,斑块类型逐渐减少,不同类型斑块在景观中的分布均匀性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梳理山地乡村景观研究的相关成果,分析山地乡村景观研究进展。【方法】在系统分析山地乡村景观相关文献基础上,基于乡村景观分类方法,主要从山地乡村的垂直生态景观、山地乡村农业景观、山地乡村聚落景观、山地乡村景观文化等研究方向综述了山地乡村景观的垂直分异性、生态脆弱性、多功能性、立体农业景观、梯田文化、传统聚落文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山地乡村景观研究重格局轻功能等不足。【结果】借鉴景观生态学的思想和方法提出了山地乡村系统多维景观格局演变趋势、山地乡村景观格局演变驱动机制和山地乡村景观多功能权衡等重点研究方向。【结论】研究结果对山地乡村景观的理论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地调查结合广泛查阅文献的研究方法,选取东北地区建校60年以上的,具备一定规模的,在农业教育发展上有一定建树的3所农业院校:东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的校园植物景观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农业院校校园植物景观的优势,并通过充分利用校园植物景观的优势,总结出东北地区农业院校校园植物景观特色与创新的营造手法是:突出农业教育、农业现代化体现的基本功能;将农业实验田园与景观环境设计有机融合;体现浓郁的乡土地域性,让师生自然情感有所寄托;增加可参与性,将农业劳动教育融入景观.同时,为北方寒冷地区其他农业院校校园植物景观特色的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余声 《科技信息》2010,(36):102-103
道路设计在景观规划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一种线型景观,能直接反映某一空间环境的景观特色和景观效果,因此道路景观构成对景观空间塑造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本文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园艺基地道路设计为例,从基地道路绿化的作用,道路景观的营造等方面阐述道路景观植物材料的应用与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