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研究少儿口腔卫生状况与龋病的关系.方法:用龋患率、龋均(dft)、龋蚀程度、龋蚀重度指数(CSI)及口腔卫生指数(OHI)对武汉市一所小学957名小学生的龋病及口腔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平均龋患率为48.98%,龋患率、dft及CSI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男女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OHI与龋患率、dft、CSI间无相关关系(P>0.05).龋蚀程度以Ⅱ-Ⅲ 度最多,占68.01%,平均CS17.32.结论:少年儿童龋病率较高,菌斑程度不能完全反映龋蚀状况,改善口腔卫生状况对预防龋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新疆兵团农九师中学儿童龋病调查,在于了解当地儿童龋病状况,针对性的开展龋病防治工作,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显示:检查1822名儿童患龋齿总数2443颗,乳牙龋1522颗,恒牙龋921颗,患龋率为52.85%,10岁儿童患龋率最高,女性患龋率(57.09%)高于男性患龋率(48.88%),龋均1.34。农九师中学儿童乳、恒牙患龋率均较高,因加强相关的口腔健康教育和龋病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3.
调查分析儿童龋齿形成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回顾性分析本城区856例儿童的口腔资料,根据患龋与否划分成患龋组、未患龋组,对两组儿童及家长开展问卷调查,单因素分析导致儿童龋齿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856例儿童中,325例患龋,患龋率37.97%;年龄、每日早晚刷牙、正确刷牙、使用含氟牙膏、餐后漱口、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限制甜食摄入、睡前进食与儿童患龋与否密切相关(P0.05);儿童患龋的危险因素有不限制甜食摄入、睡前进食,而通过每日早晚刷牙、正确刷牙、使用含氟牙膏、餐后漱口、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等可对儿童患龋起到预防作用。本城区儿童患龋率较高,形成原因包括不限制甜食摄入、睡前进食等,故应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饮食行为,并使其养成每日早晚刷牙、正确刷牙、使用含氟牙膏、餐后漱口、定期口腔检查等口腔卫生习惯,以降低儿童患龋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了解甘肃省迭部县12~15岁藏族青少年恒牙患龋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和方法,随机选取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563名12~15岁藏族青少年进行龋病检查,并采取问卷调查分析龋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迭部县12~15岁藏族青少年恒牙患龋率及龋均分别为49.56%、1.42,患龋率及龋均在男性与女性、城镇与农村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近40%的青少年摄入含糖食品≥1次/d,但只有32%的青少年知道吃糖可导致龋损;超过20%的青少年刷牙<1次/d或从不刷牙,84%的青少年从未使用过牙线;只有13%的青少年认为口腔健康很重要.结论:迭部县12~15岁藏族青少年龋病发病率高,口腔卫生状况较差,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低,应及早采取龋病防治措施,切实提高该地区青少年的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武汉市幼儿园3~6岁幼儿口腔卫生状况,提出改善建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法从武汉市市直机关幼儿园、示范园共15所幼儿园中选取6所幼儿园,并对其3~6岁的1296名幼儿进行口腔卫生调查,由专业口腔医师检查并记录.对于幼儿家长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等.结果:3~6岁幼儿患龋率为35.65%,6岁年龄段幼儿患龋率最高,为42.86%,前牙患龋率高于后牙患龋率;不良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习惯对龋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影响.结论:幼儿口腔卫生状况的改善有待家长及幼师的配合和努力.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北京地区古代人群的龋病罹患特点及发展趋势,观察和统计了北京西屯墓地318例个体4888枚牙齿的龋病情况,人骨标本分别属于汉代、北朝和明清时期.对西屯汉代人群的龋患牙位进行具体分析,并选取了6个古代组(新石器时代、殷商时期、三燕文化时期)同汉代组进行牙患率的比较.结果表明,汉代组和北朝组的牙患率都较高,明清组则远低于前两组;汉代组的龋均远高于北朝组和明清组,后两者相近.西屯汉代人群的下颌磨牙发病率最高;其次是前磨牙和尖牙;上颌中切牙与侧切牙的发病率最低.同其他古代组牙患率的比较结果表明,西屯汉代的牙患率处于较低水平.西屯汉代和北朝组的牙患率接近农牧兼营文化人群的数值,明清组的牙患率则接近以游牧为主的文化人群的数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分析南疆维吾尔民族成人高龋无牙周炎人群与无龋重度牙周炎人群口腔微生物多样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南疆第三师51团309户居民,符合纳入标准的635人为研究对象,分析该人群龋病、牙周炎流行病学特点。筛查出高龋无牙周炎人群与无龋重度牙周炎组人群,利用垂直凝胶电泳技术分析其口腔微生物多样性。结果南疆第三师51团中成年人龋病和牙周健康基本状况龋均DMFT=5. 12±2. 07,患龋率为92. 28%;慢性牙周炎患病率为38. 11%。高龋无牙周炎组与无龋重度牙周炎组流行病学分布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 277,P=0. 000)。通过垂直凝胶电泳技术显示健康人群口腔微生物多样性高于高龋无牙周炎人群及无龋重度牙周炎人群。将抽取的高龋无牙周炎样本与无龋重度牙周炎样本切胶回收,测序同源性比较显示高龋无牙周炎组中Streptococcaceae、Prevotellaceae、Lactobacillales、Veillonellaceae、Flavobacteriaceae比例最高,无龋重度牙周炎组以Porphyromonadaceae、Unclassfiled、Leptotrichosis、Spirochaetaceae、Fusobacteriaceae为主。结论南疆地区维吾尔族成年人龋敏感性高,牙周炎患病率较低。高龋无牙周炎人群与无龋重度慢性牙周炎人群口腔微生物结构存在差异,相互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在我国其感染率为60%左右,病毒携带率(即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10%左右,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现在我国多数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而乙型肝炎的易感人群又恰恰是儿童,因而如何预防乙型肝炎的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目前注射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手段,我市从九十年代初就按国家规定实行了孩子一出生就注射乙肝疫苗的措施,为观察其成效,我室于1997年9月一12月对黑河市某四所小学1638名学生进行了乙肝系列检测。我室采用的检测方法是当前最灵敏的放射免疫分析法,使用的试剂…  相似文献   

9.
李泽  张惠敏 《科技信息》2013,(1):475-475
了解高校大学生龋病发病情况和口腔卫生知识知晓情况,以指导学生的口腔卫生保健及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在调查万杰医学院2011级口腔系学生646人的基础上,对他们的患龋人数、患龋率、患龋牙数、龋均以及患龋与性别、城乡等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0.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存与健康的恶性疾病之一,而肺癌是癌症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由于癌症难于治愈,死亡率极高,因此,预防是目前应对癌症的一个有效途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广泛存在于人类基因组中,可作为检测癌易感基因的一个有效遗传标记。通过检查病例-对照人群的SNP差异来确定易感癌症的高危人群,起到预防癌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旨在探究不同刺激强度对小学儿童情绪调节策略选择偏向的影响.通过情绪调节选择任务分别考察小学二年级27名、四年级25名和六年级26名儿童在面对高低强度的消极图片刺激时,对认知重评和注意分散两种情绪调节策略的选择偏向.在高强度的消极刺激下,小学儿童对于认知重评和注意分散的策略选择上没有偏向,但是在低强度的消极刺激下,更偏向选择认知重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小学儿童已经形成了较稳定和有效的情绪策略的选择偏向.  相似文献   

12.
小学儿童思维能力团体测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自编的<小学儿童思维能力团体测验>对重庆市912名小学1~6年级学生进行了测试,并对测验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初步检验.结果表明,该测验不仅可测量和评价小学生的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能力,更能用以测量小学儿童"假设-检验”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儿童孤独症的染色体脆性位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探索儿童孤独症与染色体脆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低叶酸TC199培养诱导法,对80名孤独症儿童和80名正常儿童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脆性位点表达检测和断裂点频率统计.结果:孤独症组染色体断裂或裂隙的频率为16.2%,普通型脆性位点表达15例(18.75%),遗传型脆性位点表达8例(1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认为较高脆性位点表达率和断裂点频率,是儿童孤独症患者发病的物质基础和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袁克奇  马延超 《科技资讯》2007,(14):236-23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近十年间学龄前儿童和小学一年级学生视力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小学一年级视力和学龄前儿童视力在10年间均显著下降,提出加强对学龄前儿童视力保护是保护青少年视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被动吸烟与儿童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对496名2~6岁的厦门市湖里区儿童家长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方法.结果:儿童的家庭被动吸烟率为59.27%,被动吸烟的儿童患呼吸道感染率、龋齿率、注意力不集中发生率分别为69.9%、56.5%和30.1%,均显著高于无被动吸烟儿童;母亲怀孕时被动吸烟,出生后一直被动吸烟的儿童的平均身高低于那些即无被动吸烟其母亲怀孕时也无被动吸烟的儿童的平均身高(P0.01).结论:被动吸烟明显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价本实验室建立的快速全血凝集法检测HBsAg的效果,检测了河北省不同人群534份全血样品,得到了满意结果.来自不同人群的369份样品(其中62份来自乙肝患者,180份来自献血者,127份来自正常人群),经快速全血凝集法和国家认证的市售ELISA试剂盒平行检测后,总符合率为96.7%,灵敏度为90.99%,特异性为98.7%.乙肝患者、献血者和正常人群中阳性率分别为52.6%,4.3%和8.9%.实验结果说明快速全血凝集法不仅简单快速、不需要特殊设备,而且具有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基层卫生机构和临床HBsAg的检测,尤其适用于病人的床边诊断.  相似文献   

17.
对120名老年人牙体病进行调查.受检者中,有105名患者有牙龋坏,龋坏率为87.7%.平均龋坏数为每人3.5个.有81名患者牙齿有缺失,缺失牙数为383个.龋病、缺失牙仍是老年人的主要口腔疾患,其患病率随年龄递增,治疗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IL-23R基因rs7517847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IL-23R基因多态性检测,并与35例健康者对照分析.结果 rs7517847位点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AS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在假设遗传方式下,rs7517847位点的纯合突变GG基因型与(TG+TT)基因型比较,其频率分布差异在AS组与对照组之间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23R基因rs7517847位点的多态性与吉林地区人群AS易感性有关;携带G等位基因且为GG基因型的个体患AS的危险性增大,这可能是患AS的易感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综合干预对桐城市男性肥胖儿童身体形态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从安徽省桐城市市区某五所小学三~六年级随机选取9—11周岁男性肥胖儿童40名(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0名),干预组进行为期4个月的综合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措施.综合干预前后测试40名男性肥胖儿童的体重、BMI等身体形态指标以及血脂、Glu等血液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4个月综合干预后,干预组儿童除瘦体重略有上升,其余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下降均值为0.26%;对照组儿童的体重、瘦体重、臀围具差异性(P0.05),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4个月的综合干预对男性肥胖儿童的健康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在男性肥胖儿童减肥治疗中得以运用.  相似文献   

20.
考虑到迁入人群和当地人群对血吸虫病传播不同的影响,建立了血吸虫病在两类易感群体中传播的数学模型,讨论了系统的稳定性以及阈值.利用灵敏度分析研究两类易感人群初始值对阈值的影响,并通过数值模拟进行理论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