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姜黄挥发油自乳化制剂最佳处方组成和比例.用溶解性实验、正交筛选和伪三相图法进行姜黄挥发油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制备研究,通过评价姜黄挥发油自乳化制剂处方的乳化效果和乳滴粒径大小,优选最佳的处方组成和比例.结果显示姜黄挥发油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处方组成为中碳链甘三酯、聚氧乙烯蓖麻油时,能获得较好的自乳化效果,最佳处方比例为中碳链甘三酯与聚氧乙烯蓖麻油的质量比为7:3、姜黄挥发油质量分数为30%.  相似文献   

2.
用姜渣从姜黄中分离纯化姜黄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用提取姜黄后的残渣从姜黄中分离纯化姜黄油的新工艺,优化了姜黄和姜黄油的工艺条件,并对姜黄油的抗氧性和还原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姜黄油在收率、性能特征等方面与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提制的产品相近,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具有推广潜力;姜黄油中存在还原性羰基,具有抗氧功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姜黄色素提取中因姜黄含有较多的挥发油而影响色素产品外观这一问题,通过几种常用油脂浸提剂对姜黄挥发油的浸提试验比较,从而筛选出较适合于姜黄色素提取中用于浸提姜黄挥发油的浸提剂——石油醚。  相似文献   

4.
在大黄的药理基础上,着重研究姜黄水煎剂和姜黄、大黄混合水煎剂对大鼠的减肥作用.选用雄性大白鼠分成4组,分别胃饲水(对照组)、大黄水煎剂、姜黄水煎剂和姜黄、大黄混合水煎剂,然后测各组的摄食量、体重、体温、甘油三酯含量、胆固醇含量和附睾脂肪垫重量.与对照组相比,其它3组的甘油三酯含量、胆固醇含量、脂肪垫重量都下降;姜黄组的摄食量、体重都增加,大黄组和姜黄一大黄组的摄食量、体重都明显降低;大黄组的粪便明显变稀,姜黄-大组的粪便无明显变化:姜黄-大黄组的脂肪垫重量下降程度介于大黄组和姜黄组之间.因此,大黄、姜黄都有动用脂肪、降血脂作用.姜黄的加入可以改善大黄的药效.姜黄和大黄对减肥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用金属锂-液氨一步还原法合成γ-姜黄烯。实验证实γ-姜黄烯极不稳定,室温下极易芳香化转变成α-姜黄烯。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中耕次数对姜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通过随机区组实验研究了不同中耕次数的姜黄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每周1次中耕处理的姜黄保苗率、株高、每株丛地上植株个数、茎粗、嫩叶数、最长叶长、最长叶宽和产量均高于或大于隔周1次中耕处理和共进行3次中耕处理;每周1次中耕处理的姜黄的总黄酮的含量显著高于隔周1次中耕处理,但不同处理姜黄的姜黄素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每周1次中耕可促进姜黄的生长,提高根茎产量,有效改善根茎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郁金和姜黄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对姜黄属中草药郁金和姜黄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郁金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大根香叶烯D、姜黄二酮和大根香叶酮; 姜黄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黄根醇、樟脑、- 姜黄烯、大根香叶酮、1- 甲基- 2, 3- 亚甲基- 4- 异丙基- 环己醇和桉叶油素.  相似文献   

8.
姜黄色素吸光度的测定及含量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大量试验数据,提出对姜黄色素吸光度的测定及含量计算方法。该方法简便、科学、准确。为姜黄色素测定方法的统一和质量评价提供了实用的靠拢国际公认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姜黄挥发油,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姜黄挥发油提取的最适工艺条件,即加水9.5倍,浸泡3h,加热回流5h,在此工艺条件下,姜黄挥发油实际得率为3.600 2%,预测值为3.638 8%.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优化工艺提取的挥发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鉴定出39个组分,其相对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3.49%,主要化合物为α-姜黄酮(26.43%)、α-姜烯(15.34%)、芳姜黄酮(11.82%)、β-倍半水芹烯(11.52%)、姜黄新酮(9.78%)和α-姜黄烯(3.44%)等.  相似文献   

10.
金属基复合材料固/液反应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属基复合材料固/液反应制备技术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原位反应合成技术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文中对放热弥散复合技术、接触反应涂层制备技术、液相接触反应合成技术、熔体浸渍技术和固/液反应喷射沉积复合技术等几种典型的固/液反应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总结和分析了放热弥散复合技术、接触反应涂层制备技术和液相接触反应合成技术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各种固/液反应制备技术的工艺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利用价格便宜的纯铝制备氢氧化铝溶胶.采用丁达尔现象和过滤观测法判定制备液是否为溶胶,采用离心沉降光度法研究分析溶胶的颗粒大小和稳定性,来研究制备稳定涂膜液的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用硝酸溶解纯铝后得到的纯铝处理液制备涂膜液的最佳选择条件为氨水:纯铝处理液=1∶1,加液速度为10ml/min,搅拌时间为6~12h.制备出的氢氧化铝溶胶比较稳定,可用于制备氧化铝超滤膜涂膜液.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CO2静动态结合萃取姜黄油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姜黄为原料,研究超临界CO2流体梯度升压与静动态结合萃取姜黄油的工艺研究,并利用均匀试验与正交试验进行优化. 实验得出超临界流体萃取姜黄油的优化工艺为:原料含水率5.5%~6.0%之间,先在压力10MPa、温度30℃的状态下静态预置15min,后在压力30MPa,温度45℃,CO2流量40L/h的条件下动态循环萃取120min. 结果表明,姜黄油的萃取率可达8.95%,比水蒸气蒸馏法提高了4倍,且香气纯正,证明超临界CO2流体静动态结合萃取姜黄油的工艺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3.
以姜黄为原料,在338K,超声功率0.25W·cm-2,超声频率50kHz条件下,研究了姜黄的粒度、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对姜黄素超声间歇浸取过程的影响.基于Fick定律,采用分离变量法建立了包含粒度、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影响的姜黄素超声间歇浸取动力学方程,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与常规浸取相比,在姜黄素超声间歇浸取中液料比的影响作用降低了6.22%,粒度、乙醇体积分数的影响作用则分别提高29.9%和8.18%.探讨了粒度、液料比和乙醇体积分数影响超声浸取效果的原因,超声的特殊性质使得粒度、液料比和乙醇体积分数对浸取的影响发生变化.为超声强化姜黄素等植物有效成分的浸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姜黄烯类倍半萜进行了研究。全合成得到(±)α-姜黄烯、(±)β-姜黄烯,脱氢-α-姜黄烯三个倍半萜类化合物。经药理初筛,表明都具有一定的抗早孕生物活性,还探索了倍半萜姜烯的合成,由6-(4′-甲氧基-1′,4′-环己二烯)-2-甲基-2-庚烯经酸性水解得重要中间体6-(4′-羰基-1′-环己烯)-2-甲基-2-庚烯(姜烯酮)。经光谱解析,确证在所用酸性水解条件下,β,γ-碳碳双键并不随同转位。这与甾体合成中,相应的酸性水解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种制备用于模拟液测量的各向同性小球的新方法,对制备小球的出射光能流率测量的结果表明,其角分布平均误差小于10%;用我们制备的各向同性小球测量了生物组织模拟液Intralipid-10%溶液中的光能流率,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姜黄( Curcumae longae rhizoma)乙醇提取液对实验动物皮肤的毒性反应,探讨用姜黄染色标认啮齿类实验动物的可行性。 方法 姜黄粉加入适量 75%乙醇,蘸取上清液标认白化豚鼠,记录随时间而变化的颜色,并用上清液进行多次皮肤刺激性实验、皮肤光毒实验及皮肤变态反应实验。 结果 经姜黄提取液染色标认后第 21 天,动物着色仍清晰可见;皮肤反应评分表明姜黄无明显皮肤刺激性、光毒性及变态反应。 结论 姜黄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其黄色食用染料,适用于染色标认啮齿类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中药类风湿复方提取工艺,为剂型研究奠定基础,以指标成分含量与固含物量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和正交设计对中药类风湿复方的提取工艺进行考察,优选最佳工艺.结果显示,最佳工艺为,青风藤、延胡索、海桐皮用8倍量50%乙醇提取3次,每次40 min;片姜黄以60%乙醇渗漉提取,流速3m L/min,收集8倍量渗漉液.结果表明: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的青风藤、延胡索、海桐皮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拟合结果合理、可靠;正交设计优选片姜黄的最佳工艺亦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8.
对巢蜜蜂饲料专用糖液的制备进行了研究,筛选出该糖液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经检测糖液的重金属含量明显低于国家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9.
重点探讨了一种制备 Si 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新的工艺方法 ,即粉末预制块重熔稀释法。利用普通设备 ,探索了制备工艺过程 ,分析了金相组织。同时与粉末冶金法制备的组织作了比较。结果表明 ,采用粉末预制块重熔稀释、铝液中加活性元素 (Mg)、适当提高铝液温度和机械搅拌等方法有效地改善了 Si C颗粒与铝基体的润湿性 ,制备了较为满意的 Si Cp/ Al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20.
制备通脉软膏并评价其体外经皮渗透特性及皮肤安全性.以物理性状为指标,参考姜黄素含量筛选通脉软膏辅料比例,选择君药姜黄的主要有效成分姜黄素进行经皮评价,选用Thermo 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4%冰乙酸溶液(48∶5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25 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