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建筑物顶升纠倾扶正虽然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得到一定程度应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的复杂性,因此选择合理的设计与施工是工程成功的关键所在。本文以“云南大理登龙街商住楼顶升纠倾扶正工程”为例,浅谈建筑物顶升纠倾扶正的设计与施工,为同类型建筑物顸升纠倾提供一点经验,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兰州某低层住宅楼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结构双向倾斜变形为工程背景,分析倾斜因为.针对建筑物地基应力低、结构刚度弱的特点,研究黄土湿陷性的固有特点,用塑性理论确定开孔间距、开孔高度等参数,设计迫降纠倾的技术方案.采用动态设计的思想,经过4个循环耗时90 d,成功实现住宅楼的双向纠倾.工程结论表明,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在迫降...  相似文献   

3.
李清泉  吴彦章  刘飞 《甘肃科技》2015,31(3):111-115
湿陷性黄土地区,由于勘察、设计、施工等方面原因或者使用过程中地基的浸水,可能造成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倾斜。针对湿陷性黄土的特性,采用"地基加固与钻孔取土纠倾"的综合纠倾方法,在建筑物沉降量较少一侧采用钻孔取土迫降纠倾,在沉降量较大一侧进行地基加固止倾,可以恢复大楼的正常使用功能。不同的加固措施加固效果不同,对比两项工程地质条件相似的建筑物纠倾加固工程,采用锚杆静压桩加固的建筑物加固止倾侧最大沉降量仅16.11mm,采用灰土桩加固的建筑物止倾侧最大沉降量高达到53.72mm。锚杆静压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区钻孔取土纠倾加固工程中的加固效果良好,为相似工程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4.
整体顶升法在栈桥走廊下沉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煤矿栈桥发生较大量下沉、倾斜的问题,采用了综合纠倾法和综合顶升法。文中主要介绍栈桥走廊整体顶升的方案设计及施工工法要点。由顶升成果分析,证明设计确定的顶升面、顶升体系、顶升加载量和顶升位移量及采用的施工工法是切实可行的;验证了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既有构件的实际承载力进行评判的正确性,为特种结构病害治理提供了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建筑物中,由于地基土具有湿陷性、且地基土长期浸水导致基础不均匀沉降的产生,常引起建筑物的倾斜,当倾斜不满足有关规范要求时必须纠倾,以满足建筑物的安全性、适用性的要求。通过对采用掏土与浸水相结合技术在某办公楼纠倾中的研究,该方法具有控制沉降速度、调节不均匀沉降、安全可靠的效果。经过工程实践,该砖混办公楼经采用掏土与浸水相结合的技术纠倾,使倾斜率满足规范要求,并且该楼没有发现因纠倾而产生的裂缝,且该楼原有裂缝没有因为此次纠倾而变大。掏土与浸水相结合的技术纠倾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方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双控法以建筑结构理论和模糊综合评判理论为依据,利用位移与荷栽的协调性,实现建筑物顶升纠偏过程中结构变形的严格控制,从而完成建筑物纠倾扶正的目的。笔者主要介绍双控法的基本要点、双控量值的确定方法。通过工程实例及用ANSYS对顶升纠偏的过程进行模拟,进一步证明双控法用于病害工程的顶升纠偏是行之有效和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煤矿栈桥发生较大量下沉、倾斜的问题,采用了综合纠倾法和综合预升法。文中主要介绍栈桥走廊整体顶升的方案设计及施工工法要点。由顶升成果分析,证明设计确定的顶升面、顶升体系、顶升加载量和顶升位移量及采用的施工工法是切实可行的;验证了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既有构件的实际承载力进行评判的正确性,为特种结构病害治理提供了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太原某3层楼房倾斜的主要原因为地基土浸水湿陷,根据勘察结果采取相应加固并和纠倾方法,讨论了楼房的加固纠倾结果。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古建筑大部分因各种原因存在倾斜等破坏,古建筑的纠倾是保护的重中之重. 本文以广西贵港市石达开纪念碑为研究对象,通过工程勘察,并利用手算和计算机数值相结合的手段,对纪念碑的倾斜原因进行了分析,手算和数值模拟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分析表明,台风是引起纪念碑倾斜的主要因素.另外,给出了初步的纠倾方案,为纪念碑的纠倾工程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层建筑纠偏工程风险性较大的特点,为确保纠倾过程中的万无一失,建立多监测手段相结合的全方位动态监测体系,除传统的水准仪沉降监测外,引入水平管连通器及锚索监测等新手段,多种监测结果相互印证,对比分析,能够及时发现监测结果中可能的意外发生,为决策人员进行下一步措施提供了可靠的信息,确保了整个纠倾期间大楼"线性、平稳、安全"的回归。多种监测结果对比表明,监测结果间数据基本吻合,说明动态监测系统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对踢脚线和窗台板做成散热器后的热工性能进行分析,并将其与常用的长翼型散热器的散热量作了比较。在不加肋的情况下,其每片的散热量约为长翼型散热器每片散热量的1/3左右。若通过表面涂层和加肋处理等措施改变其热工性能,使其散热量增加到长翼型散热器散热量的1/2左右,那么它在采暖中的实际应用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在海淤泥层采用半机械化半人工顶管的一些施工经验,论述了如何合理确定顶力、顶进过程中顶管的纠偏以及如何防止地面沉降,解决了在海淤泥层不宜顶管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桥梁项升技术作为一项理想的加固纠偏新技术,业已广泛地应用于旧桥改造等工程实践。与传统方法比较,基于项升技术的支座更换方法可减少中断交通时间,缩短工期,降低造价。结合某连续箱梁桥工程实例,对支座更换的施工方案、控制要求进行总结和探讨,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钢顶管直径和顶进距离的不断增大,复杂受力条件下的钢顶管屈曲破坏成为了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隐患.通过简化长径比超过100的钢顶管受力模型,探讨了长钢顶管稳定特性有限元分析方法.首先进行钢顶管管道的特征值屈曲计算,得到管道的一阶屈曲模态.再将一阶模态作为初始缺陷引入到钢管,进行弹塑性屈曲极限分析.通过算例分析了钢顶管在各种基本荷载及不同组合荷载下的屈曲模态,并探讨了其弹塑性稳定极限荷载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反映了钢顶管屈曲工程案例现象,并建议通过控制注浆效果和顶进措施来提高管道的稳定安全性,对于高围压下的钢顶管尤其需要注重顶力控制.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熔体处理过程中的声流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CFD软件Fluent对坩埚中进行超声处理的铝合金熔体流场进行模拟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在由于黏滞衰减产生声压梯度而形成的超声辐射力的作用下,工具杆端面下液相区域内的熔体形成大规模的Eckart声流现象,熔体的最大轴向速度幅值出现在工具杆端面中心轴线下液相区域的中心点附近,其值并不随着驱动力值的增大呈线性增大. 铸造实验结果表明,声流作用使铸锭在工具杆端面至铸锭壁面之间形成一条作用区域分界线,分界线两端凝固组织呈现完全不同的样貌,工具杆端面下一侧组织在空化和声流的双重作用下得到细化,呈等轴晶状,而上端组织则呈枝状晶形态.  相似文献   

16.
介绍地下管线顶管施工中泥水平衡顶管设备的应用技巧,以期帮助正确处理地下管线施工期间出现的泥水管线堵塞、刀盘卡死、机头自转、纠偏失控、泥水冒顶、管材爆裂、顶不动、后座墙顶裂等各种问题,充分发挥顶管设备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在软土地层中顶管施工所引起的地面沉降常常会造成邻近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移动甚至破坏- 通过对土与顶管的受力及变形的分析,在施工前预测特定顶管工程可能引起的地面沉降的幅度及其形态- 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显示,顶管施工时管节周围土的运动是三维的- 建立了处理上述三维问题的简便计算方法- 基于半解析元法将顶管施工中三维土运动问题转换成一维数值计算- 在轴向离散而在环向和径向取解析函数,建立了半解析单元的位移函数- 给出了包括位移函数、刚度矩阵和荷载矩阵在内的理论分析过程- 计算结果表明,半解析元法对于计算顶管施工中的地面沉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根据分析与计算结果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包括结构与土的相互作用而言,顶管管节相当于隧道的衬砌- 虽然顶管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的沉降槽也近似于误差曲线,由于土的粘塑性变形,地面沉降的幅度在施工过程中是变化的-  相似文献   

18.
微重力条件下管肋式空间辐射器的传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航天器上常用的管肋式空间辐射器在微重力条件下的导热、对流和辐射相互耦合的复杂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并考虑了管壁与肋片表面之间相互辐射的影响。整个模型的求解采用迭代法,管内流体的速度场和温度场的求解用SIMPLE算法,分别计算了肋片上的温度分布、管壁与肋片上的热流分布与管内对流换热的平均Nu数,得出了进行管肋式空间辐射器优化设计所必需的重要参数,同时还研究了重力场对辐射器传热的影响,对在地面上进行空间辐射器的模拟实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微重力环境下管肋式空间辐射器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求解了处于导热和辐射相耦合的复杂边界条件下的管内热载体的对流换热、管肋式空间辐射器的传热热阻、有太阳垂直照射和无太阳照射情况下单位长度辐射器的散热量及单位质量的散热量随肋片宽度的变化等。分析了管肋式空间辐射器的强化传热措施及其必要性,并以单位质量的散热量为优化目标,对管肋式空间辐射器的结构尺寸进行了优化分析,提出了强化传热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矩形辐射体夹心式复频超声换能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具有多个共振频率的矩形辐射体夹心式复频超声换能器.换能器由圆柱形后盖板、压电陶瓷晶堆及矩形六面体前盖板组合而成.根据表观弹性法和一维纵向振动理论。给出了此类复频超声换能器横向(x,y方向)及纵向(z方向)共振频率方程.用有限元法对给定具体尺寸的此类换能器进行了模态和谐响应分析,得出了其频率输入导纳曲线.理论和数值计算分析表明。此类超声换能器具有多个共振频率,可在不同振动模态上工作,达到了利用同一尺寸超声换能器产生多个共振频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