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古代玻璃的起源和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干福熹 《自然杂志》2006,28(4):187-193
本文对中国古代玻璃的研究概况以及近半个多世纪来科技考古的结果作了简要的阐述。中国内地的古代玻璃技术产生于公元前500年春秋末战国初期。从中国出土的古代玻璃的化学成分的演变,阐明了中国古代玻璃的发展特点,并分析了中国内地的古代玻璃与西方古代玻璃的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正>古代中国人表现出一种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动力,他们是优秀的实用科学家。中国人在许多实用技术方面获得了极大进展,在很多机械方面的创造均先于西方,有的甚至要早一千多年。在丝绸之路的交流中,中国的许多先进科学技术传播到其他地区,这些技术对当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国作为技术的发源地,也名震世界。推动世界文明的四大发明众所周知,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你是否知道,它们是怎样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的呢?  相似文献   

3.
世界各地散落着许多古代人类文明留下的神秘物品,其精巧绝伦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常人的想象。它们引起了无数人的好奇与猜测,连一些考古专家和科学家也对这些物品叹为观止,也许有一天,学者能彻底解开这些物品背后的历史谜团。  相似文献   

4.
世界各地散落着许多古代人类文明留下的神秘物品,其精巧绝伦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常人的想象.  相似文献   

5.
史志诚 《科学》2005,57(3):36-39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些国家和地区毒性灾害肆起,突发性中毒事件、环境污染、生化恐怖以及有毒生物入侵、烟草危害、毒品泛滥等,使国家安全、生态安全、生物安全、食品安全受到严重挑战,人民的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为此,研究中国古代对毒物的认识史与哲学观,从毒物学发展的历史遗产中得到一些启迪,古为今用,嘉惠未来,防止历史重演,确保国家安全和人民健康,正是研究中国古代毒物学发展历史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工程制图的数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工程制图的形成和发展,历经了数千年的岁月,有着自身独立的学术系统和图学理论系统。自远古以来,中国古代的图学家们成功地运用数学的方法,指导工程图样的绘制,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此为题论述了中国古代工程制图理论中的数学基础,第一,比例在工程制图中的应用;第二,投影方法的应用及其总结;第三,对基本视图的认识与运用。  相似文献   

7.
广西北流型古代铜鼓的铅同位素考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子成 《科学通报》1988,33(5):360-360
近10年来应用铅同位素来研究古代器物,如青铜器、钱币、玻璃、颜料和陶釉等,在国外已有了积极的开展。人们利用古物中铅同位素比值的分布特征、相互联系,以及与矿料产地的关系,并结合文史资料,为研究古代社会的制造业、贸易、交通和文化交流等问题开拓了一条新的途径。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一批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的学者,已用了此种方法来研究我国的古玻璃和青铜器,并取得了十分有意义的成果,这应引起我国的科技史界、考古学界和史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对含碳量很高的钢的研究引发了对古代大马士革钢和其他古代钢研究,这种古代钢蕴涵的文化发展了高碳钢的制备技术。在与此相关的研究中,为提高韧性而设计的现代层片状钢的研究工作引发了对用古代层片状钢制备的古器物的研究。由于这些器物的年代不确定,所以需要用放射性碳定年法来测定这些古器物的年代。本文介绍现代钢及其层片状合成物,以及与之相应的古代钢的历史演化过程,并且给出了古器物的碳定年法研究的最新结果。  相似文献   

9.
火箭是依靠发动机产生的反作用推进的无翼飞行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现代火箭是实现快速远距离运载的工具,在发射人造卫星、载人飞船与航天站等航天器,以及在国防建设中屡建奇功。火箭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历史告诉我们:发明火药的中国是火箭的开拓者。宋代“飞火”横空出世我国古代自发明火药后,很快在军事上得到实际应用,最早的火药武器是火箭、火炮和火枪,祖先称之为“飞火”。在火药发明以前,我国古代军事家就用火攻战术来克敌制胜。据史书记载,那时的火箭是用草艾裹着麻布、松香之类易燃物,浇上油点火后,由弓弩手用弓…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历法与星占术——兼论如何认识中国古代天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历法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一点为专家们所公认:“它包括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许多重要内容.它的发展是中国天文学史的一条主线.”有的论述更为直截了当:“中国古代天文学史,实际上可以说就是历法史.”而历法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服务于农业生产,这个观点也是长期以来众口一词,从无异议的.这就与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的一句话相得益彰了:“首先是天文学——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为了定季节,就已经绝对需要它.”中国古代天文学同样被纳入了这一模式,历法为农业服务这一观点因而更显得根据十足  相似文献   

11.
尚玉昌 《自然杂志》2013,35(4):258-263
动物有4 种不同类型的婚配体制:(1)一雄一雌制或单配制;(2)一雄多雌制;(3)一雌多雄制;(4)混交制。一 雄一雌制是指在同一个生殖季节或同一个生殖周期内一只雄性个体只与一只雌性个体配对并生活在一起。一雄多雌 制和一雌多雄制都属于多配制,它们是多配制的两种不同形式。混交制则是指包括多个雄性个体和多个雌性个体的 一种婚配体制,这种婚配体制也有两种不同的亚型。该文简要介绍近期关于动物婚配体制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提出铁合金(生铁、铸铁、球铁)中钼、镍、锰、硅、磷快速测定方法:采用混酸快速溶解样品并制成系统分析母液,然后从中分取部分试液分别进行快速、简便、准确的单项测定,实现铁合金厂及铁铸件加工厂的生产例行分析及材料的快速检验,从而达到控制产品质量、降低化验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结合公路工程的安全防范,重点介绍了在桥梁、涵洞施工现场、超深挖孔桩施工、深基坑支护、高支模架、汽车吊等施工机械作业、防火防汛、施工用电安全、水电气等管网的保护等分项工程的安全,从安全技术保证措施、组织思想保证措施、安全施工措施上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吕宝忠 《自然杂志》2012,34(5):294-298
演化为人的进化长河至少可追溯到500万年前,对该长河中的两个缺失环节,即“根人”和“南方古猿源泉种”的仔细分析再次证实了达尔文的渐变理论。现代人起源的“走出非洲”和多地域假说争论不休,对尼安德特人和丹尼沙瓦人全基因组草图测序和分析表明,混合上述两个假说的提议似乎更可取。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解释,今已聚焦到开创文化的大脑上。大量证据表明,智能进化支持了四个等级语言和三个世界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5.
林银银  巫金波 《自然杂志》2017,39(2):103-114
随着微流控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传统实验方法所暴露出的种种弊端,人们迫切希望微流控技术可以将传统实验室中的实验操作过程如样品预处理、混合、反应、萃取、分离、表征和检测等集中在一个芯片上,以微流控芯片代替传统实验室。这种高通量的实验方法将显著提高反应效率,增加产量,从而不但实现高通量材料的合成、表征与检测,也进一步促进了平台的集成化、微型化、自动化和便携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纳米毒理学与安全性中的纳米尺寸与纳米结构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常雪灵  祖艳  赵宇亮 《科学通报》2011,56(2):108-118
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是纳米科学中既具有基础科学意义, 又事关纳米科技应用前景的关键问题, 是纳米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国际上普遍认为, 纳米技术的未来发展取决于两大主要瓶颈能否取得突破: 一是纳米尺度上的可控加工与大规模生产技术; 二是纳米安全性知识体系与评价方法. 针对后者, 欧洲和美国都提出了“没有安全数据, 就没有市场”(“No Data,No Market”)的方针. 为了保障科技和市场的优先权, “科技要领先, 产品要安全”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国家战略. 为此, 在短短5 年内已经形成纳米毒理学这个新兴学科, 阐明在纳米尺度下物质的毒理学效应. 本文重点分析纳米毒理学与纳米安全性中的纳米尺寸效应、纳米结构效应这两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及其研究结果, 同时简单讨论剂量-效应关系这个传统毒理学的中心法则在纳米毒理学中的变化情况, 讨论未来的相应研究内容和方向, 同时也帮助读者更为科学、理性地认识和理解物质在新的纳米尺度下所固有的生物学特性, 包括毒理学特性.  相似文献   

17.
刘建妮 《自然杂志》2014,36(1):10-13
叶足动物是寒武纪海洋中非常特殊的类群,它们因为具有柔软的叶片状附肢而得名,而这柔软的叶片状附肢正是地球历史上的“第一对腿”。这对腿的出现,使地球进入了全新的“步行”时代,并且继而开启了地球上最大优势类群节肢动物的演化之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以澄江化石库中的叶足动物为主线,浅析寒武纪叶足动物的起源和演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大碎石沥青混合料(LSM)柔性基层在高速公路路面基层中的广泛应用,它在提高路面使用功能,降低因超重、超载等原因造成的路面损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排水性能也越来越引起业界人士的广泛重视,做好施工质量控制,是减少通车后养护费用、确保行车通畅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室内给排水的能源浪费较为严重,进行节能措施刻不容缓。文章介绍了现阶段室内给排水工程节水节能的几种主要方法,希望有所作用。  相似文献   

20.
查传捷  李琦 《自然杂志》2012,34(6):318-326
科学界有一种不成文的法则:物理是具体模式,其原始术语摘自于真实世界的对象与关系。数学则是理想模式,其原始术语来自于对猜想的演绎。一般说来,物理学以观察、测量与实验为现象辩护。数学则是以推理演绎为物本身辩护。前者是对物理现象的诠释,后者是阐述事物隐含的本质。显而易见,这两种知识有本质上的差异,亦各有先天的盲点与缺陷。因此在入门的瞬间,彼此不一致的裂痕业已出现,并延续下来。这就是千百年来科学知识疑窦丛生的肇因。这篇论文秉持真理,根据宇宙时空结构转换所遵循的自然律为立足点,更为数学打开了通往物理公设化(axiomatisation)的门扉,进而令数学与物理学一致,以破解千百年来科学界“悬而未解”的种种问题,从根本上彻底消弭了自古以来令数学与物理陷于严重困扰的基础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