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从基本电路的稳定度公式出发 ,讨论了采用恒流源负载和辅助电源的稳定度表达式 .用恒流源负载代替比较放大管的集电极电阻 ,使放大级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并辅以稳定的电源供电 ,使所设计的具有截止式保护的稳压电源达到了 10 - 5数量级的高精度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是对电阻性负载与恒流源为负载的差动放大器,利用混合h参数等效电路对其放大倍数进行分析计算与比较。通过详细分析计算论证恒流源为负载的差动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要比电阻性为负载的差动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大2倍以上。因此利用恒流源为负载的可得到增益高功耗低和性能优良的差动放大电路,所以它在很多集成电路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种新型LED恒流源电路.根据LED在低电流驱动时端电压与PN结温度成线性的特点,采用"低电流测压法"间接测量LED的结温,防止LED结温过高,延长LED寿命.采用LT3755为LED恒流驱动芯片简化电路,并采用无电解电容的DC/DC电路延长恒流源寿命.实验结果表明:LED恒流源电路工作稳定,效率高.  相似文献   

4.
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双LCC谐振补偿电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双LCC谐振补偿电路结构的研究中缺乏考虑系统增益特性,忽略电路整体的输出特性的不足,提出采用基于互感模型的阻抗特性分析法,该方法兼顾谐振系统的输出特性,确定一个与负载和耦合系数无关的固定频率点,在此频率点下发现了谐振电路具有纯阻性和恒流源输出的特性.提出两种实现前级H桥变换器ZVS的参数优化方法,从谐振电路增益角度对比分析了这两种优化参数方法对谐振系统输出特性不同的影响.设计了一台3.3kW的基于双LCC谐振补偿电路的变换器,仿真和实验验证了针对谐振补偿电路特性的分析及优化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新型半导体激光器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新型的数控可调的脉冲电流源,其核心部分是精密恒流源电路和脉冲电流镜电路。精密恒流源电路采用基于运算放大器的深度负反馈技术,提供一个精度高、稳定性好、幅值连续可调的恒定电流输出;脉冲电流镜电路采用高速场效应管实现对恒流源电流的复制和倍乘,降低脉冲电流源输出负载对前级深度负反馈部分的影响,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并利用模拟多路复用器对电流镜栅极的控制,将脉冲信号传递到脉冲电流中,从而输出脉冲电流。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脉冲电流源运行稳定可靠,输出的脉冲电流的幅值、重复频率和脉冲宽度均可数控调节,电流幅值稳定,脉冲前沿陡峭,可满足不同的激光器驱动和测试需求。  相似文献   

6.
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可以在保证差模信号放大倍数的前提下,有效地抑制共模信号。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主要有两种负反馈形式:电阻负反馈和恒流源负反馈。文中从Multisim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两个方面对比分析了这两种不同负反馈电路对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从Multisim仿真结果可以得出:电阻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的单端输出共模抑制比受负反馈电阻值约束,电阻值越大,共模抑制比越高,但该电阻值的大小也会影响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恒流源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的恒流源负反馈电路的等效电阻趋于无穷大,因此其单端输出共模抑制比趋于无穷大。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7.
详细介绍了程控恒流源电路的设计,分析了电路原理.程控恒流源电路是由单片机片内定时器输出的脉宽调制信号来控制,并用该电压控制恒流源产生可控电流.通过单片机的键盘接口对输出电流进行设定,实现输出电流的连续调节及电流的动态测量.由MSP430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经过巧妙的设计构成,电路的性能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8.
用运算放大器构成压控恒流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用运算放大器构成压控恒流源负载电流公式,从恒流源内阻和形成输出电流误差两个方面,给出了用运算放大器构成恒流源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
晶体管放大电路是电子电路综合实验课程的重难点,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对提高学生的电子系统设计和实践能力起着重要作用。该文提出了一个利用晶体管制作运算放大器的选题,将模拟电子技术中典型的晶体管放大电路基本囊括,包括恒流源差放电路、恒流源电路、共射放大电路、互补输出电路等;然后通过理论计算与Multisim仿真设计了系统方案和电路参数;最后实测和分析了各项技术指标。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案清晰,展现了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原理以及工作过程,教学效果良好,可为其他高校开设相关课程提供一定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一、高稳定度集成稳压电源设计XWY-8型集成稳压电源是一种具有极高稳定度的中规模线性集成电路。该电路是作者与袁贞丰同志合作设计,与691厂合作研制成功的。在这个集成块的线路中,采用了不对称输入阻抗的双端输出差分放大器,零温漂基准电路和动态内阻极大的恒流源电路;版图设计和工艺参数选择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恒流源电路中横向PNP管的动态内阻很大,因而恒流性能极好;二是集成块外延层电阻率取得了  相似文献   

11.
针对普通的恒流源等宽反馈方案存在的不足,研究了一种改进的恒流源等宽反馈,在保证电路分辨率不变的前提下,恒流源反馈宽度提高了1.8倍,从而提高了电路的精度及稳定性.在满量程输出频率为-200~200kHz情况下,利用该方法设计V/F转换电路,线性度可以达到0.005 0%.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激光器已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驱动电源是决定激光器整体性能的重要因素.针对大功率机载激光器对驱动电源的要求,采用RLC谐振变换技术及全桥拓扑结构,设计出用恒流源驱动的激光器电源,系统采用恒流源、软启动,限流及限压等保护措施,实现对激光器的有效保护,并采用温度控制电路,对激光器进行温度控制,从而使得电源的输出功率稳定.文中同时给出了输入滤波电路、主电源电路、控制电路及保护电路的原理图.最后,通过实验测试证明了文中所设计的电源具有高稳定性和强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单相负载三相均衡供电电路的设计实验,是在模拟某工厂一单相大功率电阻性负载下,为实现三相电源均衡供电进行电路设计的过程,要求努力做到功率因数接近1。实验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电路设计,独立分析电感参数L和电容参数C与负载R的关系,计算参数;进行计算机仿真实验,调试参数,直到达到设计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让学生加深对三相电路的学习,理解功率因数及单相负载三相均衡供电的实际意义。最后,再用实际元件实现三相均衡供电电路,初步锻炼同学们的工程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半导体激光器的激励源系统和温控系统的设计原理,关于激励源,详细介绍了恒流源和软启动电路;在温控系统中,提出了采用恒流源来设定温度限的设计思想,最后分析了系统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恒流源偏置磁轴承的研究进展,并设计一种新型恒流源偏置电磁轴承控制方案。该方案以TMS320F28335 DSP芯片为控制核心,详细介绍了所用开关功放的电路原理图以及新型恒流源偏置磁轴承的绕组结构与控制原理。研究表明,新型控制方案有助于提高恒流源偏置磁轴承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海洋环境监测中广泛应用的铂电阻和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设计了一种以恒流源激励的温度测量电路,解决了因传感器自加热和恒流源波动产生的测量误差。经现场测试,温度测量的精度、一致性都达到设计要求,满足海洋环境监测的实际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发动机点火工作中需要的大电流脉冲恒流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应用PID控制算法,通过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实现了脉冲电流上升时间小于200 μs、脉宽50 ms~150 ms可调[3]、电流0 A-12 A连续可调,可连接0.5 Ω-4 Ω小负载的脉冲恒流源系统.传统恒流源系统提供的电流一般情况下小于12 A.或者电流不是连续可调、或者电流上升时间不满足要求,或者连接的负载过大,都不能满足本系统关于发动机点火要求.与传统恒流源系统相比,本系统具有上升时间短、脉宽可调、电流连续可调、负载小、可靠稳定、可控性好、结构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电磁探测设备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分析频域电磁探测发射机的拓扑结构,设计了具有上升、下降沿均钳位,且输出电流阶段连接恒流源的发射电路,以及钳位电压源电容、恒流电感值,并建立了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频域电磁探测发射机能在感性负载较大、发射频率较高的情况下,输出电流幅值大且为常规桥式发射电路3倍,具有交流方波稳定、线性度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恒流源是半导体激光器正常稳定工作的重要保证。根据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的技术指标要求,设计了基于ADuC812的数控恒流源方案。该恒流源采用大功率MOSFET作为调整管,以霍尔电流传感器作为电流采样反馈,实现了对输出电流的0-50A的线性控制,稳流精度为0.1A。并设计了过流保护电路以及软件上的中值滤波算法,提高了半导体激光器的抗冲击能力和工作稳定性。通过与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联调测试,证明了恒流源的稳定性.达到了设计要求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20.
李玉伟 《科技信息》2013,(6):141-141,143
针对传统数控恒流源恒流校正方法复杂、调整时间较长等缺点,在线性负反馈恒流源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数控高精度恒流源。该恒流源使用新型微处理器对电流源负载电流进行采样,使用模糊逻辑控制在数字域对采样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结果转换为模拟信号,反馈到恒流源调整器,实现快速数字闭环反馈控制。测试结果表明,在输出电流10mA~2010mA范围内,电流纹波≤0.06mA,输出电流与设定电流相对误差≤1%,电流调节最小步进值为1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