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月光花素甲的结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DEPT~(13)C-NMR、~1H-~1H COSY 2D NMR、~1H-~1H NOESY 2D NMR和~(13)C-~1HCOSY 2D NMR二维核磁共振及FAB-MS(快原子轰击质谱)等分析表明:具有明显生理活性的月光花素甲是两个分子量相差28a.m.u.的同系物分子的混合物。这两个分子均属糖甙类物质,分别由4个鼠李糖和2个糖甙配基(即甙元)组成。  相似文献   

2.
月光花叶中一种生理活性物质的分离及其结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月光花叶的乙醇粗提物,经中性氧化铝柱及硅胶柱层析,可得几个有生理活性的组份,其中活性最强的组份之一用稀乙醇重结晶,即得白色针状晶体。熔点161—162℃,[α]_D~(21)—60±2°(在EtOH中)。经定性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及核磁共振谱等的分析结果表明:此结晶体为11-羟基十六烷酸乙酯的低聚糖甙。我们称之为月光花素甲(Calonyctin A),代号DC-2。 酯类糖甙(月光花素甲)经酸降解、分离,可得无色针状甙元,经鉴定为11-羟基十六烷酸乙酯;酯糖甙中的糖是由5克分子己醛糖所组成的。 月光花素甲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相似文献   

3.
《河南科学》2016,(9):1433-1436
对二氢芳基奈型木脂素黄荆种素A[6-Hydroxy-4-(4-hydroxy-3-methoxyphenyl)-3-hydroxy-methyl-7-methoxy-3,4-dihydro-2-naphthaldehyde]进行了~1H和~(13)C NMR检测,通过DEPT、~1H-~1H COSY、HSQC、HMBC等1D,2D NMR技术对该化合物所有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和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4.
测试了氯乙烯(A)-β-丙烯酸羟丙酯(B)二元共聚物的~1H—NMR谱图和~(13)C-NMR谱图,并对两种图谱进行了归属。利用它的~1H—NMR谱图计算了二元共聚物的组成;利用它的~(13)C—NMR谱图中两个-CH_3峰的面积比计算了β-丙烯酸羟丙酯中两个异构体参加共聚的比例,得出两种异构体的反应活性是不同的;还利用~(13)C—NMR谱图计算了该共聚物的链区交替数目R及数均长度nA和nB,指出该二元共聚物为嵌段型的无规共聚物。  相似文献   

5.
常霞  陈飞  陈欣  王韬  张海艳  赵天增 《河南科学》2019,37(7):1090-1094
川续断皂苷乙[Dipsacoside B,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基-常春藤皂苷]进行了1H和13C NMR检测,补充和纠正了文献1H NMR数据,明确区分该化合物13个羟基的归属,通过DEPT、1H-1H COSY、HSQC、HMBC等1D,2D NMR技术对该化合物所有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和详细解析,确定了化学结构与波谱特征.  相似文献   

6.
以1-(2,6-二甲基苯基)-1H-咪唑与2-溴乙基葡萄糖苷为原料,一步合成了新化合物溴化1-(2,6-二甲基苯基)-3-[2-(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氧基)-乙基]-咪唑盐(化合物1),是一种咪唑啉盐表面活性剂。化合物1的结构中存在糖基,含有多个手性碳原子,导致其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较为复杂。我们运用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LC-HRMS)和元素分析(EA)确定了其化学组成,随后通过液体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包括1D和2D核磁共振手段,如~1H NMR、~(13)C NMR、DEPT90、DEPT135、~1H-~1H COSY、~1H-~(13)C HSQC、~1H-~(13)C HMBC)对化合物1的氢谱和碳谱信号进行了表征,通过解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详尽归属。  相似文献   

7.
从麝香草的甲醇萃取物中分离出三个配糖物,用~1H—NMR,~(13)C-NMR核磁共振光谱确定了它们的结构为(-)-angelicoidenol-2-O-β-D-glucopyranoside(2),熊果苷(Arbutin)(3)和圣草枸橼酸苷(Eriocitrin)(4a).比较了它们的消除甲基硫醇能力,对甲基硫醇消除能力大小顺序为圣草枸橼酸苷>叶绿酸铜钠(Sodium copper chiorophyllin)>圣草酚(Eriodictyol)>熊果苷.化合物(R)-对伞花-9-基-卢-D-葡糖苷[(R)p-cymin-9-yl-β-D-glucopyranoside](1)和(2)完全没有消除甲基硫醇臭气能力.  相似文献   

8.
对去甲基姜黄素(Demethoxycurcumin)进行了~1H和~(13)C NMR检测,补充和纠正了文献~1H NMR数据,通过DEPT、~1H-~1H COSY、HSQC、HMBC等1D、2D NMR技术对该化合物所有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和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9.
灰毡毛忍冬皂苷乙{Macranthoidin B,3-O-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基-常春藤皂苷}进行了~1H和~(13)C NMR检测,纠正了文献结构式错误,补充和纠正了文献~1HNMR数据,明确区分该化合物19个羟基的归属,通过DEPT、~1H-~1H COSY、HSQC、HMBC等1D、2D NMR技术,对该化合物所有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和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10.
1β,2β,8α,15-四乙酰氧基-9β-苯甲酰氧基-4α,6α-二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1β,2β,8α,15-tetraacetoxy-9β-benzoxy-4α,6α-dihydroxy-β-dihydroagrofuran]进行了~1H和~(13)C NMR检测,通过DEPT、~1H-~1H COSY、HSQC、HMBC等1D,2D NMR技术对该化合物所有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和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11.
月光花叶中一种生长调节物的分离及其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月光花叶以乙醇粗提,經丁醇(或乙酸乙酯)萃取,再經氧化铝及硅胶柱层析,可得几个有生理活性的組分,其中活性最强的組分用稀乙醇重結晶,得出白色棒状晶体(m.p. 161—162℃)。定性分析及紅外光譜檢查表明:此晶体为还原性內酯糖甙。此糖甙经降解处理后,得出蜡状甙元,具有还原性酯(内酯)类特性。酯甙中的糖,經鉴定表明为6-去氧已醛糖类。据此,认为月光花叶中强生理活性的組分应是一种还原性的酯(内酯)类6-去氧已醛糖甙。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解析植物药淫羊藿中2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方法利用核磁共振波谱(NMR)解析化合物分子结构,利用一维谱1 H-NMR、13C-NMR和DEPT联合推断出氢与碳的原子个数与类型,并初步确定分子中部分官能团及结构片段,继而由二维谱HSQC确定碳氢直接相关关系、1 H-1 H COSY确定氢氢相关及二者结合进一步推断结构片段。最后通过二维碳氢长程相关谱HMBC拼接结构单元得到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果与结论通过NMR波谱分析确定淫羊藿中2种黄酮类化合物为脱水淫羊藿素(Anhydroicaritin,1)和宝藿苷Ⅱ(Ikarisoside A,2)。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从云南西双版纳采集的毛麻楝茎皮干粉中分离鉴定的12个化合物.经IR,MS,~1H NMR,~(13)C NMR及衍生物制备等方法,确定其结构为:正十六酸(1)、正二十四酸(2)、正二十六酸(3)、正二十九酸(4)、正三十酸(5)、正二十一烷(6)、正三十二烷(7)、β-谷甾醇(8)、胡萝卜甙(9)、甘油-1-十六碳酸酯(10),16-羟基-9-十六碳烯酸(2)及甘油-1-十八碳烯酸(△~(9,10),z)-3-葡萄糖甙(12).其中(12)是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刺果苏木(Caesalpinia cristal)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北部湾采集的剌果苏木(Caesalpinia cristal)中分离得到4个结晶化合物,通过 IR、~1H NMR,~(13)C NMR,MS以及元素分析等手段鉴定了它们的结构。本文报道(D)-4-O-甲基-肌-肌醇和24,26-甲基-3β-羟基-5-烯胆甾醇。前者是一种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以3,4-二羟基苯丙烯酸(咖啡酸)为原料,经酯化和仿生氧化偶联反应得到苯并呋喃类化合物2-(3′,4′-二羟基苯基)-3-甲氧羰基-5-甲氧羰基乙烯基-7-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1)和苯并二氧六环类化合物2-(3′,4′-二羟基苯基)-3-甲氧羰基-6-甲氧羰基乙烯基-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然后经乙酰化、DDQ氧化脱氢、Pd/C催化氢化、氢化铝锂还原、碱性条件下脱乙酰基等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苯并呋喃新木脂素类化合物3~7和苯并二氧六环新木脂素类化合物8~10.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已由核磁共振法(1 H NMR,13 C NMR)、质谱法(MS)进行了表征.其中5~7,9和10是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8为天然产物异美商陆醇A.采用MTT法对所合成的苯并呋喃新木脂素类化合物1,3~5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3,4和5对白血病细胞(HL-60)、肺癌细胞(A-549)、乳腺癌细胞(MCF-7)、结肠癌细胞(SW-480)、肝癌细胞(SMMC-7721)有良好的体外生长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导一种新C_(12)-四酰胺(L_7),命名为戚氏豆荚酰胺(Chevalieramide)和内消旋赤藓醇(L_1)(meso-erythritol),通过IR,MS,~1H NMR和~(13)C NMR及元素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石香薷中的黄酮体化合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石香薷中分出四个黄酮类化合物 ,通过光谱分析及结合标样对照 ,确定其结构分别为 5 ,7 二甲氧基 4’ 羟基黄酮 (1) ,芹菜素 7 O а L鼠李糖 (1→ 4 ) 6” O 乙酰基 β D 葡萄糖甙 (2 ) ,5、7 二甲氧基 4’ O α L 鼠李糖 (1→ 2 ) β D 葡萄糖甙 (3)及金合欢素 7 O 芸香甙 (4) .  相似文献   

18.
海洋药物海蛾(Pegasus laternarius Cuvier)化学成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海蛾(Pegasus laternarius Cuvier)分离得10种结晶物质,本文报导7个化合物,经IR、MS、~1H NMR 和~(13)C NMR 谱分析、元素分析以及其它方法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
采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等分离方法对新鲜霸王鞭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通过1H NMR和13C NMR的方式鉴出其结构分别为蒲公英赛醇(1),大戟醇(2),木栓酮(3),乙酰表木栓醇(4),西米杜鹃醇(5),α-菠甾醇(6),山柰酚-3-O-α-L-鼠李糖甙(7),槲皮素-3-O-α-L-鼠李糖甙(8)。化合物4,5,7,8为首次从霸王鞭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赵天增  张海艳  魏悦  李倩  张城达 《河南科学》2011,29(10):1168-1171
对苦皮素A进行了1H和13C MNR检测,通过DEPT和1H-1H COSY、HSQC、HMBC等2 D NMR技术对该化合物所有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和详细解析,并采用HMBC技术对文献中与苦皮素A化学结构相关的错误报道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