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煤炭资源开采历史的增加和开采强度的加大,赋存条件好的煤层逐渐减少。随着矿井生产水平不断往深部延伸,地层深处地质条件由简单到复杂,断层构造越来越多,矿井地压也显著增大,煤炭开采难度明显增大。本文针对急倾斜薄煤层的开采方法作出了分析,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煤矿行业的纵深发展,和煤矿企业集约化、集团化道路的深入,煤炭企业规模不断膨大,煤炭产量的加大,必将导致了矿井开采深度的延伸.然而.如何随着矿井向深度的延伸,逐渐开采周边遗留煤炭资源,及时封闭已采采区、减少通风阻力、漏风和巷道维修量,减  相似文献   

3.
加强煤炭资源管理,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大同煤矿煤炭资源现状的分析,总结了煤炭资源迅速减少的原因,提出了加强煤炭资源管理,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延长矿井寿命的重要性及开采对策.  相似文献   

4.
 世界煤炭储量十分丰富,居各能源之首。煤炭资源的开发,有效缓解了社会发展中的能源压力,但煤层开采中存在矿井坍塌、瓦斯泄漏、矿井火灾等隐患。煤层开采过程中上覆煤层形成的塌坑及裂隙成为供氧通道,氧气与空气接触后发生氧化作用,积热增温易发生煤自燃并发展为火区。  相似文献   

5.
向国兵 《广东科技》2013,(22):181-182
煤炭是我国主要的一次性能源,在国民经济中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煤矿短壁机械化开采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回收不可再生的煤炭资源,保证矿井安全正常生产,延长矿井服务年限,不断提高煤炭企业经济效益。重点介绍了短壁机械化开采的优势、发展现状,配套设备和回采工艺。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煤炭企业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最突出的问题是煤炭企业人多、效率低,下岗再就业的难度大。随着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力度的加大,这个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笔者认为,要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加大转岗培训力度,促进非煤产业的发展是煤炭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一、煤炭企业转岗培训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煤炭行业的特点看,煤炭属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能源,矿井的开采必然存在建设期、发展期、稳定期、衰老期和矿井关闭的阶段,这是矿井发展的客观规律。矿井在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企业转产的要求,也决定了煤炭企业实施转岗培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刘月玲  牟宗文 《科技资讯》2008,(30):127-127
新疆煤炭资源储量十分丰富,煤炭资源储量约在中国煤炭资源的40%。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对新疆的经济发展力度的增强,中央提出要将新疆建成为国家的“能源基地”,尤其要加大新疆的煤炭资源开发力度。众多周知,煤炭资源开发会对煤炭开发区域造成众多环境问题。文章对现行生态补偿措施进行了评价,分析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带来的生态问题,并提出了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8.
邯郸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的涵义及特点,从地质环境抗扰动能力和煤炭开采压力两个方面,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值.对邯郸矿区进行系统的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矿井的矿山地质条件、开采方法、开采技术水平及对环境的保护力度有差异,矿山地质环境抗扰动能力和煤炭开采压力有差异.研究结果对矿业开发、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不均,东部大部分浅部煤炭资源基本开发殆尽,而西部煤炭资源勘探程度仍然偏低,中国煤炭资源的禀赋特点决定了中国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西部地区一方面要向东部输出资源,以承接东部资源产能的不足,另一方面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在加大。更为重要的是国家对"山水林田湖海"等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煤炭资源的保障能力与勘查工作也需要探索新时代下新的思路和方法。从保障中国主体能源安全的角度出发,基于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及勘查现状,分析了煤炭资源接续潜力和保障能力,认为新形势下煤炭资源勘查工作仍然需要加强,未来煤炭资源勘查工作要加大对中东部深部资源的勘查,以保障资源持续接续,同时,勘查工作的重心需要有序向西部转移。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后中国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发展的思路,应重点加大对绿色煤炭资源评价和深部煤炭资源勘查、矿井隐蔽地质灾害探测、煤系共伴生矿产协同勘查、矿区环境承载能力与矿山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等方向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煤炭的生产与利用在给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矿区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清洁开采就是在生产高质量煤炭的同时,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使煤炭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减小到最低程度。本文着重介绍了矿井水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及其特点。通过进行工艺及效益分析,认为该矿矿井水处理技术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李显斌 《科技资讯》2006,(32):17-17
矿井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有:矿井煤炭储量的计算,煤炭产量的统计检查,煤炭损失量的统计和动态与回采率的分析。实现煤炭资源的科学合理开采。应加强技术与管理责任制,合理选择采煤方法,减少煤炭损失,科学进行巷道布置,充分回收资源,依靠员工搞好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2.
刘现朝 《科技资讯》2013,(15):106-106
当前,煤矿开采期间重大安全事故频发,首当其冲的是瓦斯事故,因此高瓦斯矿井瓦斯治理问题是摆在煤碳行业必须面对的严肃问题。煤炭在生产过程中,回收率、煤质的好坏关系到矿井能否创造更高的价值,采用大采高综采装备,不仅提高产量,也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及煤质,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文红 《科技信息》2011,(26):303-303
我国是世界产煤大国,煤炭资源的开采为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煤炭开采强度和延伸速度的不断加大提高,矿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质量急剧下降,而作为生态环境质量中首当其冲的地下水环境更是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对采矿引起的地下水水环境问题的研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煤炭资源需求量在逐步增加。煤炭资源开发开采过程中对周边地区自然环境会产生不同程度影响。随着社会各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开始重视煤炭开采之后的环境修复工作。针对采煤塌陷区基本现状,要拟定科学合理的重建方法,主要以修复为主发展农业型绿色景观再造,保障煤炭开发区域生态平衡,努力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表明,我国将坚持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战略,2050年以前以煤炭为主导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我国煤炭资源总量相对丰富,已查明储量1.3万亿t,预测总量5.57万亿t,但是能够满足煤矿安全、技术、经济、环境等综合约束条件以及支撑煤炭科学产能和科学开发的绿色煤炭资源量约0.5万亿~0.6万亿t,只占煤炭预测总量的10%。若不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绿色煤炭资源量仅可开采40~50年,未来或将大面积进入非绿色煤炭资源赋存区开采。我国煤层赋存条件差异大,地质构造复杂,开采深度快速向深部延伸,深地煤岩体面临高地应力、高瓦斯、高温、高渗透压,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问题更加严重,大部分煤矿煤炭开采存在信息化程度不高、用人多、效率低及安全不可靠等问题。不仅如此,煤炭开采还能引起采矿区地表沉陷、水污染、植被破坏等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煤矿企业煤炭开采深度的加大,高产高效矿井的不断发展,煤矿又面临着许多新的安全技术问题,而国家对安全生产的要求不断提高,企业自身也逐步向本质安全型矿井转型发展,如何预防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是当前的最主要研究课题。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监测系统的在线监测手段推广应用,对煤矿的工作环境和生产过程很好得到监测、预防和控制,极大提高了矿井安全生产水平和安全生产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天然气大规模推广利用,对煤炭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尤其是美国页岩气开始步入规模性开发利用,国外煤炭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如何提高煤炭采出率、降低煤炭生产成本是摆在国内煤炭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文章探讨了如何提高煤炭资源的采出率与矿井建设的对策,从而有效提高煤炭资源开采的效率,进一步提高煤炭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促进企业快速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综采放顶煤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综放技术中的顶煤回收率等问题是制约综放开采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综放开采煤炭损失的原因进行分析,以达到提高回收率,实现合理开采煤炭资源、保证矿井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数量众多,长期的掠夺式的煤炭开采造成了矿区严重的环境问题,成为城市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制约了这些煤炭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寻求各种途径解决由于煤炭开发利用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在总结我国煤炭城市及煤炭矿区分布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分析了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了解决煤炭矿区环境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宋晓洪 《当代地方科技》2011,(20):107-107,109
恒源煤矿采用煤炭开采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实现了矿井开采的高产高效和资源的高回收率;通过对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及矿井水的资源化利用,既避免了工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又实现了企业的增产增效,还大大地节约了水资源;科学合理的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技术,为矿区环境的恢复及治理创造了典范。通过化害为利的绿色环保生产方式,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同类型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和良性发展,探索出一条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