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采用正交试验对3种不同组织结构(经缎组织、经平与经缎复合组织、变化经平组织)的聚丙烯疝修补片进行热定型处理,探讨了热定型温度、时间和外加张力对补片力学性能(拉伸强力、撕裂强力、顶破强力和缝合线抗拉强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3种不同组织结构补片的力学性能影响均最大,时间和外加张力的影响相对较小。通过极差与水平和的分析发现,对于补片的力学性能而言,经缎组织结构、经平与经缎复合组织结构、变化经平组织结构补片获得较好力学性能的热定型工艺参数均为温度130℃、时间10min以及外加张力为零。  相似文献   

2.
聚乳酸(PLA)生物相容性较好,在人体内可降解且产物的安全性较高。采用直径为0.138mm的国产PLA单丝,选用编链衬纬的经编网孔组织结构,在机号为E20的经编小样机上进行编织,制备得到可降解的PLA盆底修补网片。探讨了热定型工艺中的时间、温度对PLA网片的结构参数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定型温度的升高,网片的断裂强力增加,顶破强力降低,抗弯刚度增加,缝线拉脱力降低。网片在过高温度定型后性能改变明显,即网片变得更加脆硬并且易受冲击影响而发生断裂。网片在120和130℃下热定型后力学性能相近,但是高温更有利于稳定网片的尺寸和形状。热定型时间对网片的性能的影响基本无固定规律可寻,但是时间过长易导致网片的纵向弯曲刚度增加。因此基于稳定的强力和较低的弯曲刚度,PLA网片的热定型工艺选择温度为130℃,热定型时间为10min。以此工艺定型后的网片生物相容性显示:PLA网片厚重的结构和刚硬的性能特点导致网片暴露(发生率为13.33%),但是也使网片具有较低的收缩率(2.15±0.26)%。  相似文献   

3.
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热定型工艺(温度、时间、热定型方式)对聚乙交酯(PGA)单丝及编织线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将经过热定型(55℃、拉伸定型5min)和未经热定型的PGA肌腱支架增强体置于温度为37℃、pH值为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进行4星期的体外降解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热定型温度和时间对PGA单丝及编织线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对于PGA单丝及编织线,当热定型温度为40~60℃、时间为3~5 min、采用拉伸定型方式时,其力学性能较好;体外降解试验表明,经过热定型的PGA肌腱支架增强体的力学性能优于未经热定型的肌腱支架增强体.  相似文献   

4.
以医用聚乳酸(PLA)切片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LA纤维膜,然后将其作为隔离层直接喷到两种不同的聚丙烯(PP)经编网眼结构网片上,制备PP/PLA盆底复合补片.对PP/PLA复合补片的表观形态、纤维直径、孔径、亲水性、断裂强力,以及PLA纤维膜与PP补片间的剥离强度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补片中PLA纤维的直径较均匀,PP网片的结构对静电纺纤维膜的形态有很大影响,纤维膜趋于模仿接收网片的形态结构;两种结构的PP/PLA复合补片的水接触角均大于90°,即亲水性较差;PP补片和PLA纤维膜之间的剥离强度主要依靠物理吸附作用;PLA纤维膜的断裂强度较大、而断裂伸长率较小.  相似文献   

5.
将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纤维在不同温度、牵伸倍数和热定型时间下热处理后,分别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台偏光显微镜(POM)、强力仪等测试其聚集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热处理条件下,PBST纤维的聚集态结构和力学性能随着牵伸倍数、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纤维聚集态结构的变化是纤维力学性能变化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6.
文章探讨了染整加工过程中各主要工艺参数(如温度、时间、碱浓度等)对含氨纶弹力织物的各项性能的影响,并分析染整加工与其弹性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含氨纶弹力织物在高温碱性条件下,弹性损伤较为严重;双氧水漂白后织物的强力和弹性损伤较次氯酸钠漂白小;丝光烧碱浓度以不大于240 g/L为宜,此时,织物弹性损伤较小,织物的弹性回复率保持在85%左右.热定型可使含氨纶弹力织物获得较好的定形效果,但当定形温度上升到180℃时,对织物弹性回复率和强力损伤很大,且随定型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织物有明显的泛黄现象,热定型以温度不大于180℃,时间30~90 s为宜.  相似文献   

7.
李丽萍  高峻  杨毓琴  曹玲 《甘肃科技》2012,28(5):135-136
观察应用网片的盆底重建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6月26例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施行补片盆底重建术的生殖器官脱垂患者,患者平均年龄(60±9)岁,均为绝经后患者,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分.术前盆底功能影响评分、盆底功能障碍评分及性生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盆底功能影响评分及盆底功能障碍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生活评分较术前略有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补片的盆底重建术疗效肯定,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近期生活质量,对性功能的影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前处理工艺对蚕蛹蛋白纤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染整加工前处理工艺条件对蚕蛹蛋白纤维长丝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pH值溶液中蚕蛹蛋白长丝的强力变化;研究NaCIO漂白和H2O2漂白的工艺参数(pH值、温度、漂白剂质量浓度)对蚕蛹蛋白长丝强力及蛋白质含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蚕蛹蛋白纤维在热定型温度范围内,稳定性较好;pH=5时,纤维的强力损失最小,pH在4~10时,纤维的损伤较小;蚕蛹蛋白纤维较适合用H2O2漂白,较适合的漂白工艺参数为:温度不官超过80℃.pH为10左右,H2O2(30%)质量浓度在4~6 g/L.  相似文献   

9.
利用配有加温箱的强力机研究了用于袋式除尘的PTFE,PPS,芳纶,PAN,PET缝纫线在20~300℃范围内,温度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态拉伸相对烘后冷却再拉伸的实验更能说明实际工况下温度对缝线的影响;PTFE缝纫线受温度影响显著;PPS缝纫线在240℃下热稳定性仍良好;芳纶缝纫线耐热性良好,强力变化小,但本身强力略低;PAN缝纫线在120℃以上的高温下强力大幅下降;PET缝纫线的力学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小,但不能用于高温.热态下缝纫线的力学性能各有优缺,整体强力较低,高温烟尘捕集中滤袋受过滤及脉冲喷吹外力影响,极可能造成缝纫线断裂,导致滤袋失效.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几种熔喷保暖材料的透气率、克罗值、热导率、传导系数及顶破强力与其厚度及平方米克重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材料的厚度对其透气性、保温性和顶破强力均有显著影响:材料的透气性随着厚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保暖性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到达一定值后基本保持不变;顶破强力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增加.材料的平方米克重与透气性及顶破强力之间无明显关系,而对材料的保暖性影响显著:材料的保暖性随材料的平方米克重先显著增加,之后基本不变.该结果对于保暖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中性纤维素酶整理丝光棉织物后对其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分析酶用量、pH值、整理温度和时间对织物失重率、顶破强力、硬挺度及抗起毛起球性的影响,并最终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中性纤维素酶整理丝光棉织物的最佳工艺为酶用量2%(0.w.f),pH值为7.5,整理温度50℃,整理时间55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整理的丝光棉织物,各方面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并且,顶破强力控制在220N以上,仍能保持织物应有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2.
选用PET(POY)长丝通过空气变形加工缝纫线,为了提高缝纫线的强力和降低其热收缩率,对拉伸倍数、空气变形超喂率、热定型区温度和超喂率以及稳定区拉伸倍数进行了系统的实验,并分析了以上工艺参数对缝纫线的强力和热收缩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飞机蒙皮连接强度,采用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RFSSW)技术对飞机蒙皮材料2524-T3进行了焊接试验。采用体式显微镜和金相显微镜对接头组织进行观察,通过拉剪试验和拉脱试验对接头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对断口进行扫描分析。结果表明:接头成形良好,无明显缺陷,RFSSW接头在热机耦合作用下,焊点形成4个不同显微组织区域;RFSSW接头力学性能普遍高于铆接,焊接接头剪切性能达到7.233 kN,较铆接提高113.4%,焊接接头拉脱性能达到3.172 kN,较铆接提高6.16%;接头断裂呈现为焊核剥离断裂和塞型断裂两种模式,当接头下扎深度较浅,焊点内部搅拌不足时产生焊核剥离断裂,随着套筒下扎深度的增加,塞型断裂由上板塞型断裂转变为下板塞型断裂,拉剪和拉脱焊核剥离断裂均为韧性断裂,塞型断裂均为混合型断裂。通过对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接头力学性能的分析,为搅拌摩擦点焊代替铆接在航空结构件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针对酸溶液处理对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PCT)纤维的影响,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单纤维强力机、同步热分析仪(ST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对硫酸和硝酸处理前后PCT纤维的表面形貌、力学性能、老化反应活化能、红外光谱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酸液浸泡处理会造成PCT纤维发生收缩,导致纤维表面腐蚀出现凹痕和裂纹;水分子进入纤维大分子间隙造成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同步下降;PCT纤维的断裂强力随酸质量分数的增加、处理时间的延长和处理温度的提高而降低;除非处于质量分数和温度较低的情况下,PCT纤维的耐硫酸能力好于硝酸;PCT纤维耐硫酸性能弱于聚苯硫醚(PPS)、聚四氟乙烯(PTFE)纤维,好于聚酰亚胺(PI)、芳纶1313纤维;酸溶液处理造成PCT纤维老化反应活化能降低,分子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15.
对具有三针开口经缎组织的疝修复补片进行抗张强度、延伸性和刚度的测试与评价,提出临床应用的建议.在强度与延伸性方面,由顶破测试结果表明,该结构补片的强度远大于腹壁的生理要求,但伸长率不能满足腹壁弹性要求.单向拉伸测试表明,密度对比系数K影响该结构补片力学各向异性,K值较高时更符合腹壁的各向异性特点.缝合牵拉和纵向撕裂性能符合腹壁的力学要求,但当横向线圈被破坏时,横向撕裂强力显著降低.该结构补片的弯曲刚度有正反面差异,临床学者应重视材料的正反面刚度与纵横向的力学差异,在进行剪裁时应避免破坏横向线圈.  相似文献   

16.
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模拟机织物的顶破过程,采用宏观、细观两种建模方法分析了顶破过程中机织物的应力应变分布、能量吸收机制以及摩擦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宏观建模方法能简单、快捷地预测机织物的顶破性能;细观建模方法可以详细地描述顶破过程中的纱线伸直、纱线滑移、纱线断裂和裂口延伸.模拟结果表明,织物主应变分布决定了顶破的破坏位置;主应力分布决定了破坏延伸方向.顶破发生前,纱线应变能是主要的能量转化方式;纱线发生断裂后,应变能部分转化为摩擦耗散能和纱线动能.另外,提高织物与顶破弹子之间的摩擦作用可以显著提升织物的顶破性能.  相似文献   

17.
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进样器(HS-SPME)对卷烟主流烟气剑桥滤片中的游离烟碱进行萃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进行外标法定量分析,对溶剂、萃取纤维、预平衡时间、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脱附时间等分析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建立了滤片不同含水量对游离烟碱测定影响的校正曲线,根据实际样品主流烟气粒相物水分的含量对游离烟碱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Lyocell长丝热定型工艺尚不明确的问题,采用干喷湿纺技术制备Lyocell水洗丝,研究热定型张力、温度和时间等工艺参数对Lyocell长丝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并结合广角X射线衍射、小角X射线散射以及双折射率等测试分析了不同条件下长丝结晶、取向以及微孔等结构的变化规律,阐明了热定型条件下长丝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为110~130℃时,3 min的热定型可保证长丝中水分的去除,在热定型过程中长丝的晶区结构基本不变,微孔尺寸的减小以及非晶区纤维素分子链段的收缩,提高了长丝的致密化程度并降低了取向程度;施加0.5~2.3 cN/dtex的张力,长丝的断裂强度、初始模量不易发生弱化,且干热收缩率低于0.7%。施加适当张力的热定型有效抑制了非晶区链段的解取向,保持了纤维高结晶、高取向的结构特点,从而保证了Lyocell长丝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正交实验,分析了酸介质处理后对芳纶纤维表面结构、拉伸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处理前后芳纶纤维的表面形态特征.实验得到硫酸处理条件(浓度、温度、时间)对芳纶纤维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程度;通过电镜观测得到,硫酸处理后芳纶纤维表面被不均匀剥离,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大.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纯棉针织物练漂温度高、能耗大等问题,制备了能用于低温漂白的锰配合物MnⅡ(L) (ClO4)2(其中L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并研究了双氧水用量、配合物浓度、NaOH用量、练漂温度和练漂时间共5个工艺因素对漂白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DM-1361用量为0.5 g/L,DM-1408用量为1 g/L,H2O2(35%)用量为8g/L,NaOH用量为6 g/L,配合物浓度为20 μmol/L,练漂温度为70℃,练漂时间为50 min,浴比为1∶10.结果表明:低温优化工艺整理后织物的白度和毛效略差于传统工艺,但达到服用要求;顶破强力与织物失重率均优于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