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较侧入法腰椎穿刺和直入法腰椎穿刺的优劣。方法:对收治的需行腰穿的病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侧入法和直入法进行腰推穿刺,统计穿刺成败结果,达到穿刺成功时的穿刺次数,及穿刺的并发症。结果:侧入法腰椎穿刺方法简单,穿刺103例,成功率达98.05%,直入法182例,成功率87.41%,且侧入法穿刺成功所需穿刺次数明显少于直入法,并发症明显低于直入法。结论:侧入法腰椎穿刺优于直入法腰椎穿刺。  相似文献   

2.
左肝管定向穿刺胆管造影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左肝管定向穿刺胆管造影术的方法。方法:本组70例行左肝管定向穿刺胆管造影术(其中22例肝门胆管癌),61例穿刺成功,成功率87.14%,手术证实无出血及胆漏并发症。结果:总成功率98.57%,全组无住院死亡病例。结论:左肝管定向穿刺胆管造影术可作为PTC的首选方法,能有效防止出血和胆漏,但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右侧径路PTC,左肝管定向穿刺PTC有助于肝门胆管癌的诊断和分型诊断,应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直视下对尿毒症患者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监测效果。方法尿毒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彩超定位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彩超定位组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定位后穿刺,对照组采用体表标志定位穿刺,分别记录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次数及操作时间,并发症,穿刺置管成功后定期监控。结果彩超定位组首次穿刺的成功率,穿刺次数,操作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术后定期监控,可了解导管位置是否保持准确及有无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直视下行颈内静脉穿刺定位准确,成功率高,操作时简便而且安全,且术后可定期监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氨甲喋呤-四氢叶酸(MTX-CF)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应用MTX-CF肌肉注射治疗38例异位妊娠患者。结果:该法治疗异位妊娠具有明显疗效,成功率为81.58%,其中患侧卵管通畅率为65.8%,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本法简便,无创伤,成功率高,能保留患者生育的能力,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将头皮静脉穿刺息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一次性头皮静脉穿刺辅助器进行穿刺,对照组用传统的头皮静脉穿刺方法进行穿刺。由一位固定护士操作,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使用一次性头皮静脉穿刺辅助器进行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的头皮静脉穿刺法。结论:一次性头皮静脉穿刺辅助器能有效的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低瓶法配合变换手法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本院住院患儿1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改良方法)和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每组600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均由同一操作者进行。结果实验组一针成功率93.9%,对照组一针成功率87%,(z=17.098,P=0.002),实验组液体外渗率3.0%,对照组液体外渗率11%(x=29.490,P=0.000);实验组针头脱管率1.0%,对照组针头脱管率8.9%,两者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z=238.570,P〈0.01)。结论采用低瓶法配合变换手法进行头皮静脉穿刺,使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一针穿刺完成输液计划明显提高,提高了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和护理人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提高手背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的握拳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0例患者同时采用传统握拳法和握手式握拳法实施操作,分析比较结果。结果握手式握拳法在手背静脉穿刺时能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传统握拳法更具优势(P〈0.05)。结论握手式握拳法能克服传统握拳法中的诸多不足,有效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是手背静脉穿刺时值得推行的一种握拳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32例高位颈椎侧方穿刺术的操作方法.并介绍该穿刺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及优点.操作简单、安全,弥补了传统腰椎穿刺之不足,是腰椎穿刺的重要替代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09年5月拟诊或确诊冠心病患者122例进行经桡动脉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成功实施经桡动脉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121例,成功率99.18%;冠脉正常31例(25.41%);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38例(31.15%),其中37例经桡动脉完成;11例为门诊患者,当日离院回家,占9.02%。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外科搭桥术及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无穿刺点血肿、动脉瘤、栓塞及桡动脉搏动消失病例。结论在基层医院开展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术,只要方法得当,安全可行;经桡动脉途径是行冠脉造影检查尤其是门诊患者的冠脉造影检查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腔镜代替经阴道注水腹腔镜对输卵管不孕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THL联合宫腔镜对23例输卵管不孕患者实施宫腔及盆腔检查。结果:注水腹腔镜穿刺成功率100%,宫腔病变15例占65.2%,输卵管病变21例占91.3%。结论:注水腹腔镜联合宫腔镜对输卵管性不孕的检查具有准确、微创、安全的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重症克感敏中毒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方法:在一般性抢救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等血液净化技术抢救治疗急重症克感敏中毒患者18例。结果:抢救成功17例(94.4%),且无并发症、后遗症;1例因凝血功能障碍,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结论:血液净化是抢救急重症克感敏中毒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治疗周期短、效果好、副作用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介入性超声对腹部肿块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在B超引导下对39例腹部肿块患进行穿刺诊治。结果:39例腹部肿块全部一次穿刺成功;半数脓肿和囊肿患一次穿刺后囊腔吸收、消失或缩小,经二次穿刺后均消失或明显缩小,总有效率100%。结论:介入性超声对腹部肿块穿刺诊断具有操作安全,简便准确,损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颅脑损伤患儿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颅脑损伤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行浅静脉留置针的颅脑损伤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对比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在颅脑损伤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其他部位的浅静脉留置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异物内镜治疗的疗效。方法:在内镜直视下根据不同类型的异物应用不同的器械将异物取出。结果:经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45例,成功42例,成功率93.3%,3例转外科手术,无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经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外周型肺病变及胸腔肿瘤中的诊断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多种肺及胸腔病变共30例,在超声引导下用Bard弹射式自动活检枪和18G活检针、配合使用ALOKA9133小凸阵探头进行经皮穿刺活检。标本送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的最后诊断进行比较。结果30例患者,穿刺活检成功率为100%,组织取材满意率93.5%,诊断准确性为100%,穿刺后并发症共2例、咯血2例。结论超声引导下对外周型肺病变及胸腔肿瘤穿刺活检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安全性好、并发症少及确诊率高等优点,使多数病变获得了明确诊断,有助于临床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周围性肺部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2年6月~2005年1月周围性肺部病变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64例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中穿刺成功率100%,活检诊断准确率969%,3例发生气胸、1例发生痰中带血。结论 周围性肺部病变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创伤小、准确率高、并发症少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和甲氨喋吟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对36例异位妊娠患采用口服米非司酮及肌注甲氨喋吟方案治疗,定时监测血β—HCG,直至正常。结果:35例成功,成功率97.2%。结论:米非司酮和甲氨喋吟联合治疗异位妊娠,能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成功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脊髓造影动力相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腰腿痛患者进行腰段脊髓造影,作过伸过屈位的侧位对比动力片观察其改变,开放手术患者观察术中椎间盘突出类型,穿刺切吸术患者复查CT观察椎间盘突出回纳情况。结果69例脊髓造影中6例为腰椎滑脱并椎间盘突出,提示不能回纳型准确率达100%,提示回纳型准确率有84%。结论脊髓造影动力相改变对判断椎间盘突出能否回纳和判断腰椎稳定性等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叶世勤  王春兰 《甘肃科技》2005,21(7):170-171
目的:分析总结本院106例介入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获得了很好疗效,输卵管再通率达88.04%。对80位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受孕率达28.3%,手术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方法:采用在电视屏幕下同轴导管系统将导丝直接引入输卵管腔内,必要时加压通液或选择性输卵管造影。结果:介入治疗输卵管梗阻,国外已开展十余年,再通率达80%以上。国内开始于92年,再通率达80%到90%不等。我院自99年开始此项技术,对106例输卵管梗阻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106例患者中梗阻输卵管184支,疏通162支,成功率为88.04%,成功妊娠30例,妊娠率为28.3%。结论:介入治疗输卵管梗阻,疗效肯定,与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简便、安全、经济、患者痛苦不大、均在门诊进行、多次操作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流变血栓清除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流变除栓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25例12d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采用经皮穿刺方法置入6F或8F两种型号Oasis流变溶栓导管并与高压注射器连接,将生理盐水以2.5mL/s的流率和5171kPa的压力注入,行流变血栓清除术,并辅以球囊扩张、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观察血管开通、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流变血栓清除术后,25例重建了前向血流,并清除了绝大部分血栓物质,技术成功率(残留狭窄<50%)为72%(18/25);8例附加球囊扩张,其中7例附加内支架治疗;3、6个月的初始血管开放率均为100%,经平均8.5个月的随访,治愈率为84%(21/25),后遗症发生率16%(4/25);本组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流变血栓清除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