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探究老年慢性病患者接受门诊护理干预效果.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间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门诊护理干预,对比2组干预后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能力、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能力、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门诊护理干预可以根据每位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基本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认知水平以及行为动机,还能够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张红梅 《甘肃科技》2013,29(1):123-124
探讨了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将甘肃省榆中县中医院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经过精心的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从药物依从性、住院天数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监测血糖,积极控制并发症,根据患者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状况对其进行相应的健康知识宣教及心理护理是有效治疗老年糖尿病成功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理市社区老年护理需求现状,为大理市社区老年护理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式随机对大理市凤仪、古城、下关三城区内60岁以上居民的健康状况及护理需求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380人中,202人患有慢性病占53.16%,有71.61%的老年人从不进行体格检查,76%的老年人从未听说过老年社区护理,有81.84%的老年人需要老年社区护理服务项目,其中39.75%需要健康指导,31.06%需要体格检查,14.6%需要家庭病床及上门护理,11.18%需要康复服务,3.42%的老年人认为不需要老年社区护理服务项目.结论:大理市社区老年慢性病的患病率高,对预防保健知识及社区护理服务的认知率低,在大理市积极开展服务项目健全、体系完整的老年社区护理服务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效果的影响。选取2013年1月-2016年2月临洮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出院前常规护理及健康知识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饮食行为及血糖指标。观察组患者饮食行为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FBG、2h PBG、Hb 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结构合理水平,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在青年人流患者的护理应用价值。方法:将250例未婚人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25例,前者采用舒适护理结合心理干预进行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宣教前后焦虑(SAS评分)及抑郁(SDS评分)程度的变化,观察人工流产综合征症状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宣教前两组患者均合并较严重的焦虑及抑郁,宣教后均SAS及SDS评分有所下降,且观察组SAS及SD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结合心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程度,从而保证人流术顺利进行,降低其人流综合征症状的出现,从而提高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慢性病已成为影响民众生命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首先对慢性病社区护理的状况的调查分析与研究,然后提出了改进社区慢性病护理的建议与思考,为提高社区慢性病护理水平提供可行性的思路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吉林市社区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生活满意度指数LSIA量表对484名社区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吉林市社区老年人群生活满意度指数(LSIA)平均得分为(22.94±8.65)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是经济收入、心理状况、健康自评、行动能力、消极感受、食欲等.结论应从心理、躯体和社会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提高社区老年人的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快捷护理路径在重型外伤急救中的应用。方法将205例急救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100例采用改革前的抢救流程,实验组(B组)105例运用自行拟订的重症外伤临床快捷护理路径对病人进行急救护理,对两组病人的死亡率及抢救所用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B组)的死亡率及抢救所用的时间均比对照组(A组)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救过程中运用临床快捷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急救水平,降低病人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曹玲  刘芳  侯亚萍 《甘肃科技》2012,(22):155-156
探讨了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和血压变化的影响。11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社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的行为和血糖变化。经社区护理干预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控制率、遵医嘱率、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率等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同时,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社区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行为,降低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即补钙+止疼+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如心理疏导、生活方式指导、健康教育和防跌倒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股骨不同位置骨密度变化和随访一年的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连续变量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a=0.05.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股骨粗隆处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其他部位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一年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骨折1次与2次统计分析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只有疼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观察组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提高股骨的骨密度、降低疼痛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推行健康宣教,维护人类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亚健康人群日益增多,中国老龄化现象日益凸显,为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社区护理势在必行,而健康宣教乃是投入最少收益最多的一种社区护理手段,它可作为完善当前医疗体系很好的一种补充元素。本文着重强调健康宣教的重要性,同时根据笔者的亲身经验叙述了如何开展健康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12.
探讨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患者结构式心理护理方法,并就其对患者心理不确定感及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在行开颅手术夹闭术的动脉瘤患者92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个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结构式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不良情绪、疾病不确定感、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干预后两组患者SAS及SDS得分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降幅更大(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不明确性、复杂性、信息缺乏性及不可靠性方面不确定得分感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降幅更大(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观察组患者护患沟通、病房环境、健康教育、护理技术等护理满意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构式心理护理较常规护理可明显改善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患者负性情绪、降低患者不确定感、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对150例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n=75)和安全管理组(n=75)两组,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安全管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安全管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手术时间、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全管理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76.0%,P0.05),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4.0%)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25.3%,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风险包括压力性损伤、跌倒坠床、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安全管理能够减少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还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观察家庭访视护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将2017年3月~2019年5月本社区医疗机构收治的1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对照组(n=63例)与护理组(n=63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在此基础上的家庭访视护理。比较两组遵医用药行为、自我效能、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护理后,护理组遵医率92.06%较对照组的68.25%高(P0.05);两组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健康调查简表(SF-36)与护理前相比均增高(P0.05),且护理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与护理前相比均降低(P0.05),且护理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家庭访视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遵医用药行为,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显著提升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90例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后临床治疗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治疗情况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7.8%)明显低于对照组(42.2%),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明显优于对照组(73.3%),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对临床应用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一步研究门诊健康教育在不孕不育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对180例不孕不育患者进行回顾研究,按照所选择护理手段不同将其均分至仅采用常规护理A组与常规辅以健康教育护理B组,对比分析A、B两组不孕不育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A组不孕不育患者的妊娠率仅为14.44%(13/90),而采用健康教育及常规治疗手段的B组妊娠率达35.56%(32/90)。同时,B组不孕不育患者的总满意度96.67%,也远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护理手段的A组83.33%。A、B两组妊娠率及患者满意度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门诊不孕不育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妊娠率,而且患者满意度高,因此应予以重视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7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护理(遵医嘱用药、降颅内压、改善脑循环和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等),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处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治疗依从率,通过问卷方式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上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态度、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心理护理可减轻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改善遵医行为,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研究有关手术室患者使用全期护理的效果。以甘肃省榆中县中医院2014年3月份到2015年6月份共计200名手术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00名。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进行,观察组采取手术室全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对照组在访视之后,抑郁评分,焦虑明显高于观察组,术中肌肉紧张程度,手术室耐受性明显低观察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多于观察组,护理效果,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均低于观察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身心需求都能被手术全期细节护理所满足,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患者的满意度也大大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以提高社区健康教育护理水平.方法在吉林市丰满区的11个社区内随机选取148名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组中开展控制高血压知识讲座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健康教育前后两组的认知得分、健康相关行为得分及血压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后,干预组的认知得分和健康相关行为得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1),舒张压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的认知得分、健康相关行为得分、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自我管理水平及有效控制血压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观察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用于急诊创伤骨科患者对疼痛控制和满意度的实际影响,探讨该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兰州市西固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86例急诊创伤骨科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n=93)及对照组(n=93),其中观察组采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达到护理满意87例,满意率93.5%(87/93),对照组达到护理满意75例,满意率80.6%(75/9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用于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显著缓解了疼痛,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