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离子选择性电极是近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它是一种以电势法来测量溶液中某一离子活度的指示器。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应用涉及到化工、冶金、海洋、地质、生物医学、农业以及环境监测等各个领域,由于它的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测量连续快速自动,因此在工业自动控制和环境监测中是一种很出色的分析工具,很有发展前途。现将有关离子选择性电极在工业分析中测量原理、电极种类、电极应用以及工业模式作一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2.
离子选择性电极是近年来获得广泛应用的电化学传感器。特别是到六十年代中期,由于化工领域中有机合成和无机单晶拉制技术的发展,给寻找新的离子选择性电极开拓了广阔的途径。短短十几年,混晶陶瓷膜、液膜、气敏和酶膜电极等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制成的各类电极先后出现,又促进了离子选择性电极理论研究和应用的开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七十年代分析化学领域中与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一样,是发展较快的一门新技术。现有的商品离子选择性电极,国内外已达30余种,可以直接或间接测定50多种离子并应用于各个  相似文献   

3.
用锌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锌离子的浓度是一种较新的分析手段.锌电极的制备一般有固体膜和液体膜两种.固体膜中,以硫属化锌—硫属化银体系为膜的电极性能稍好.我们试制了此种体系为膜的电极,实验结果较为理想,其中电极响应斜率比专利中报道的结果更接近理论值.  相似文献   

4.
“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一种以电势法测量溶液中某一特定离子活度的指示电极,测定离子与干扰离子一般不需进行化学分离,是一种直接测定分析组分的工具。所需仪器设备简单、价廉、轻便,适用于现场测量,较常用的容量分析,比色分析方法优越。但用离子选择电极直接电位误差较大,对价数较高的离子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铜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固体膜常用硫化铜为电活性物贸。我们合成铜的硒化物或碲化物,分别制备了性能较好的固体膜铜离子选择性电极。该电极与用硫化铜为电活性物质制备的电极相比,能斯特响应的浓度范围宽,其斜率接近理论值,响应时间、选择性以及电极的寿命等性能都较为优越。该电极正试用于污染土壤或石油化工催化剂等样品中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针对连铸保护渣中氟含量的测定,实验采用了选择性电极测量的方法,该法测量氟离子含量的准确性高,且操作简便.实验通过测量不同pH、温度和熔样熔剂条件下电极电势,讨论了三个单一变量对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量结果的影响,从而得出最佳的测量条件,进一步降低连铸保护渣中氟化物的测定误差,为选择性电极测量法在连铸保护渣中氟含量测定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离子选择性电极是近年来所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工具,它能够快速、简便地测定溶液中若干离子的活度。它的灵敏度可以低于1ppb,因此,它已广泛地用于海洋、土壤、地质、化工、医学等各个领域中。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重要问题是选择性的问题,近年来有不少文章对选择性和响应机理作了理论上的探讨,现将这些文章予以总结。二、电极的选择性离子选择性电极作为分析的—工具,主要是通过离子选择性电极作指示电极与另一参比电极组成—电池。通过测定电池的电功势,可得出溶液中离子的活度,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电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得聚吡咯(PPy)膜修饰电极,经不同的化学方法处理,此类电极对溴(Br-)离子具有选择性效应,分别研究了溴(Br-)离子的掺杂效应及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9.
以多排石墨芯(MRGC)为基体材料, 采用阴极沉积法制备了具有电化学控制离子分离(ECIS)性能的电活性NiHCF膜电极.采用SEM和XPS分析考察了NiHCF薄膜的形貌与组成;在1 mol/L的NaNO3溶液中通过循环伏安法可逆地置入与释放Na+, 考察NiHCF膜电极的离子交换容量、再生性能;在1 mol/L(NaNO3+CsNO3)混合溶液中比较不同混合浓度下膜电极的伏安特性曲线, 分析了膜电极对Cs+/Na+的选择性.同时采用离子色谱测定了氧化态NiHCF膜电极在初始[Cs+]为10 mg/L模拟液中进行ECIS过程的Cs+浓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 MRGC基体NiHCF膜电极离子交换容量大、再生能力好, 对Cs+有较强的选择性, 可用于Cs+的电控离子分离过程.  相似文献   

10.
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具有操作简便、快速、设备简单廉价,利于实现连续和自动分析,及对有色、混浊和粘稠液也可直接进行测定等特点,目前已制成几十种离子电极可测定数十种离子,故已成为分析测定和某些研究中的一种新型重要工具。 根据工作原理之不同,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分为直接电位法和电位滴定法两类。在此只讨论直接电位法。 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离子浓度是将它与参比电极通常是饱和甘汞电极(简写SCE)  相似文献   

11.
以钴膜修饰碳纤维微电极为离子选择性电极建立了一种测定磷酸盐的新方法.利用该选择性微电极探讨测定磷酸盐的条件,并测定该电极的性能参数,在1.0×10-6~1.0×10-3mol·L-1范围,磷酸盐溶液浓度的对数与电位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和能斯特响应,检出限为6.0×10-7mol·L-1,并且该电极有良好的重现性、稳定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
以三辛基十二烷基碘化铵为活性物质,分别以聚氟乙烯(PVC)和壳聚糖(CS)为聚合物支持体,制备了两种铝酸根阴离子选择性膜电极,并研究了它们的基本性能,结果表明,两种膜电极均对铝酸根离子有较好的响应,而CS膜电极的耐碱性和耐热性优于PVC膜电极。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以5种新型酰胺型三脚架有机化合物为载体的PVC膜电极对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阳离子的响应行为。比较了,这5种三脚架化合物的结构对电极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含较大萘环的配体适于作为离子选择电极的载体,所制电极可作为Li^ 或Ca^2 选择性电极,当电极膜中增塑剂的极性较大时,有利于电极对二价离子的响应,若配体中基团的体积较大时,则不利于配体对金属阳离子的络合及所形成络合物在膜相中的流动。  相似文献   

14.
用碘化银(Agl)膜离子选择性电极为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对焦化污水以及镀锌废水K中氰含量的测定已有报导,其准确度可与容量分析方法相比,是一种简便、快速的分析方法。然而由于碘化银膜电极使用时间过久,电极性能下降,电极“寿命”不长,给分析结果带来误差。本法采用电极性能比较稳定的硫化银膜(Ag_2S)电极为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对镀铜、镀锌废水中氰含量进行测定,实验证明Ag_2S膜电极性能稳定,使用“寿命”较长,对氰含量测定下限可达10~(-7)M。  相似文献   

15.
季铵—水杨酸根电极的研制与应用已有报导,本文研制了PVC膜乙基紫—水杨根酸离子选择性电极。实验证明:以乙基紫阳离子作为离子交换定域体,可与季铵离子相媲美。而三苯甲烷染料分子中的取代基的π值可作为评价离子交换定域体性能优劣的一种参数。  相似文献   

16.
以2-氨基口白啶与SO2-4缔合物为电活性物质,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增塑剂,制作PVC膜硫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实验结果表明,电极对硫酸根离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灵敏度,其线性响应范围为5.0×10-7~1.0×10-1mol·L-1.用该电极测定水中的硫酸根离子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利用油/水界面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液膜离子选择性电极的能斯特响应机理,并以苦味酸根在硝基苯/水液膜上的电位响应为例来说明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根据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测量原理,采用一次性氯离子卡片电极,对人体血液中的Cl~-含量现实自动分析,电极的校正和测试能一次完成。该方法具有取样量少、精度高、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等特点,为我国临床检测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导以Er(PMBP)_3和Pr(PMBP)_3为敏感活性物质的PVC液膜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制奋、电极性能及其在稀土定量分析中的初步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上述电极具有响应快、稳定性好和寿命较长等优点,并且在对稀土离子Re~(3+)的定量分析中有一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用循环伏安法(CV)制备了聚吡咯亚硝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表征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在1.0x10-1~5.0x10-5mol/L浓度范围内,电极电位与亚硝酸根离子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Nernst响应科率为51mv/PNO2-。观察了NO2-在PPy膜中掺杂=去掺杂过程,从而验证了电极响应是基于掺杂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