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温度和pH值响应型高分子智能膜在物质分离、控制释放等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温度和pH值响应型高分子智能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现状,阐述了非极性和自支撑温度和pH值响应型高分子智能膜的构筑方法、构效关系及响应机制,展望了对温度和pH值响应型高分子智能膜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摘要:
对山脉型空间膜结构进行数值模拟与比较分析,研究膜帽处开敞与封闭情形、不同风速情形下的膜结构风振响应,包括位移响应、速度响应、加速度响应等.研究显示,膜帽开敞、封闭与否对结构最大位移响应影响较小;结构在膜结构顶帽封闭情形下的最大加速度响应明显大于膜结构顶帽开敞情形;位移瞬态放大系数在膜帽开敞情形下大于封闭情形.在一定风速范围内,开敞情形下结构竖向最大位移响应随风速增大而增大,而结构位移的瞬态放大系数随着风速增大变化不明显.文中的研究成果可供膜结构工程抗风设计参考. 关键词:
膜结构; 流固耦合; 风致动力响应; 位移瞬态放大系数 中图分类号: TU 312.1
文献标志码: A  相似文献   

3.
利用二次均质化的近似理论,研究具有组分梯度复合膜的有效介电响应,推导梯度复合膜的有效介电常数。首先,运用Bruggman有效媒质理论,得到梯度膜的z层的等效介电常数。其次,均质化整个梯度膜,求出整个梯度膜的有效介电常数。为突出梯度效应,研究在相同总体积分数的情况下,梯度构型p(z)=a(z/w)m对梯度复合膜的有效介电常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聚苯胺膜的光电流响应辜志俊,陈衍珍(化学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聚苯胺是重要导电聚合物。近年来,国内外对聚苯胺的电聚合、导电机理、结构特性和氧化还原性能等进行广泛的研究,对聚苯胺的光电流响应的研究也有所报道 ̄[1~3]。本文研究酸性溶液中,...  相似文献   

5.
针对工程常见的八角伞形膜结构,基于ADINA软件开展结构表面风压和结构风振响应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构风致位移响应、速度响应、加速度响应、等效应力等关键风效应,研究膜结构的矢跨比、风向角、膜初始预张力、膜帽处开敞与封闭情形等关键参数对表面风压和结构风振的影响规律,揭示了此类膜结构风振规律和结构风压系数.研究成果可为此类结构的抗风设计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CO_2电极响应过程受半透膜中CO_2扩散步骤控制,可用稳态模型描述之。电极理论动态响应为: 由该式研究了电极响应,回洗等问题,计算结果与实验相一致。深回洗后,电极对低浓度试样响应慢,对高浓度试样响应快,当C_ο~ο≤C_ο时,响应时间短:反之则长。本文还就怎样缩短测量周期,提高动态法测量精度和测量电极动力学参数DΛ/ll′逐一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FET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苯硼钠作为电活性物质制成的 PVC膜离子敏感场效应管化学传感器 ,在 1 .0 0× 1 0 - 3~ 2 .0× 1 0 - 6mol/L的浓度范围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有较好的能斯特响应特性 ,其响应斜率为 60m V/p C,同时该传感器显示了较好的选择性 ,重现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对于两端简支短圆柱壳在余弦脉冲载荷作用下的初始动力响应,着重考虑膜力对其影响.推导了关于周向应力及轴向应力的动力方程,采用双Fourier级数求解动力方程.计算结果表明,圆柱壳长度对膜力响应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通常情况下,膜力随壳长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系统研究了以Nafion112膜为电解质的氢传感器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氢敏感性能. 结果表明,以Nafion112膜为电解质的氢传感器对氢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可以实现微量氢气泄漏的快速检测. 该传感器在氢气体积分数为(500~3000)×10-6时的响应电压与氢气体积分数的对数呈线性关系,为标定不同环境下氢气含量与传感器响应电压的对应关系提供了依据. 在相同湿度条件下,传感器响应电压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湿度对传感器响应电压的影响与温度相关:温度较低时,响应电压随湿度的增加而下降;温度较高时,响应电压随湿度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0.
对辐射致色薄膜剂量计(PVG)的辐照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剂量响应曲线上有一极大点,考查了隐色孔雀绿(LMG)的极大转化率Cext与隐色孔雀绿(LMG)和有机齿代物(RX)量含量的关系,进而讨论了PVG膜剂量计线性响应范围的上限与膜中LMG是含量的关系。在该体系中当LMG量含量在20~100μmol·g^-1范围内时,其线性响应范围时上限估计在140~110kGy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在制得光响应较强且较稳定的镁掺杂氧化铁膜电极的基础上,用锁定放大器测定总光电流I^sph及用直流电表测定稳态光电流I^Rph,研究了镁掺杂氧化铁膜电极的光电流相应波形,提出了物理意义明确的数学表达式及光电化学过程等效电路。  相似文献   

12.
两端简支圆柱壳在径向冲击下的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于两端简支短圆柱在余弦脉冲载荷作用下的初始动力响应,着重考虑膜力对其影响。推导了了关于周向应力及轴向应力的动力方程,采用双Fourier级数求解动力方程。计算结果表明,圆柱壳长度对膜为响应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通常民政部下,膜力随壳长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基于钴希夫碱双水杨醛缩二亚丙基三胺合钴(II)(Co(II)-BSADDPA)为载体的溶剂聚合膜阴离子选择性电极,该电极对高氯酸根离子的电位响应具有优良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在pH值为5 5的缓冲溶液中,电极电位呈现近能斯特响应,线性响应范围为8×10-6~1×10-1mol/L,斜率为59 4mV/dec,检测下限为5×10-6mol/L.采用交流阻抗和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了电极的响应机理并将电极用于花炮中高氯酸根离子的检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用光电响应方法测量了pH=8.4硼砂-硼酸缓冲溶液中碳钢电极上钝化膜的光电化学行为,通过研究光响应电流iph与入射光能量hv(波长λ)和外加扫描电位U的关系,指出碳钢电极在中性溶液中形成的钝化膜具有n型半导体的性质,半导体特征参数(禁带能量Eg和平带电们和Ufb)表明,钝化膜为晶形和无定形(主要为无定形)γ-Fe2O3组成的无序结构,其禁带能量为2.01eV(晶形)和2.34eV(无定形),平带电位为-0.10V,这和钝化膜的X射线衍射(XRD)实验结果一致,并导出了无定形半导体材料的光响应电流iph与外加电位U之间的一般关系式。  相似文献   

15.
北大西洋热盐环流对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海?气耦合模式模拟了北大西洋热盐环流对外强迫的平衡响应。大气中CO2浓度加倍后, 热盐环流强度将减弱约20%; 大气中CO2浓度减半后, 热盐环流将增强约13%。研究结果表明, 热盐环流对外强迫的响应有两个阶段: 瞬变阶段和平衡阶段。瞬变响应主要取决于局地海表热通量和淡水通量的变化, 平衡响应还与非局地热量输送和淡水输送过程有关, 两个过程作用相互竞争。在CO2加倍实验中, 与淡水输送相关联的正反馈作用更强, 导致热盐环流略有恢复; 在CO2减半实验中, 热量输送与淡水输送作用相抵, 热盐环流没有明显的恢复。此外, 海水密度与其温度的非线性关系导致CO2加倍和减半实验中热盐环流的响应大小是非对称的。  相似文献   

16.
以电化学方法得到一系列的萘衍生物聚合膜。通过X-光电子能谱,反射红外光谱方法研究了聚(1-萘胺)的聚合形式。采用量子化学计算得到本文所研究的萘衍生物的电荷密度、分子总能量等电子结构参数。发现这些聚合物pH响应与其电子结构参数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紫外接枝技术对高分子膜表面进行改性可以得到具有环境响应性能的智能高分子膜.本实验使用液相光接枝法,由V(丁酮)∶V(水)∶V(乙醇)=1∶8∶1混合体系引发丙烯酸(AA)单体接枝到聚乙烯膜上.用红外光谱(FTIR)对改性后的聚乙烯膜进行了表征.重量法和红外分析均表明接枝时间越长聚乙烯膜接枝单体的量越多.测定了接枝膜的吸水性和对pH的敏感性,结果显示接枝膜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平衡溶胀率RES可达100以上)和很快的pH响应(20s左右).  相似文献   

18.
利用响应面法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壳聚糖/TiO2杂化膜强度的反应参数进行优化,并利用FT-IR、XRD和SEM等方法对膜材料进行表征.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全因子试验法对壳聚糖的量、乙酸的量、钛酸四丁酯和正丁醇混合液的量三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对二次项回归方程求解得出三种因素的最佳配比分别是壳聚糖为0.27 g、冰乙酸为11.6 mL、混合液的量为0.54 mL,试验结果表明此条件下杂化膜的强度预测值为1 731 cN,与实验值接近.FT-IR图谱表明杂化膜有新键的产生,改变了原有的结构;XRD分析说明TiO2在杂化膜中为无定型态;SEM图表明杂化膜中有机相和无机相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复数响应法,研究日本大阪上町逆断层地表地震响应,根据谐波震动分析和阪神地震实测地震波非线性动力计算,得到深部断层影响下的地震响应分布规律及频率特性,研究表明:深部断层对地震响应产生影响,使地表出现地震响应“增强带”及“干扰带”。  相似文献   

20.
彩色油墨的填充与封装工艺是电润湿显示制造技术的核心,如何提高填充均匀性和制程效率仍然是电润湿显示技术量产的关键挑战之一。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相变操控的电润湿显示油墨创新填充和封装方法,即在空气环境中完成油墨液相填充,经低温凝固后投入液体环境完成封装。该方法有效规避了在传统液下环境中填充涉及的油/水/固三相界面操控的复杂性,提高了填充工艺的兼容性和稳定性。对油墨厚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相变操控填充油墨厚度与像素墙高度的相关性更好,较传统自组装填充具有更好的膜厚控制性。相变操控填充电润湿显示器件的光电响应处于合理水平。本研究有效解决了电润湿显示油墨填充的技术瓶颈,对推进电润湿显示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