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宜宾地区地热资源丰富,现已勘查开发的温泉井具有流量大、温度高、水质好,以含锶、氟、偏硅酸等较多有益物质的理疗热矿水为主等特征。该区域地热水主要发育于二叠系、三叠系的厚层石灰岩地层中,为深埋藏型岩溶水,热量主要来源于地温梯度增温,水质、水温动态变化不明显,其分布产出受北东向构造控制。针对宜宾地区地质、构造、埋深、循环条件等情况,研究该地区地热资源的形成条件、分布特征、地热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水化学特征等,为该区域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地热资源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的新能源。大庆长垣西部地区地处松辽盆地地温梯度的高值构造带,属于典型的沉积盆地型中低温地热资源。该区地温场受到莫霍面埋深浅、深大断裂发育等因素的影响,中部含油气组合等热储层温度较高,通过对各个热储的物性特征以及地温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了三类热储,并估算了控制资源量,有效地指导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区域地质背景及地热资源赋存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浙江省地热资源概况,结合浙江省区域地质背景探讨其地热资源赋存特征。浙江位于我国东部薄壳地带,莫霍面的起伏控制着省内大地热流值的分布趋势,省内地热井(泉)多分布于莫霍面埋深浅且热流值高的地区。省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为深部岩层的富水及导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以江山-绍兴深大断裂为界,浙西北地区地热资源以沉积盆地型为主,热储岩性主要为灰岩、砂岩,热储类型为上部孔隙型下部岩溶型层状,其褶皱山区则为隆起山地型,热储类型为岩溶型层状兼带状;浙东南地区主要为大面积的丘陵山区,地热资源类型以隆起山地型为主,热储岩性主要为岩浆岩、火山岩,热储类型为裂隙型带状。浙江省热水主要为偏硅酸-氟热矿水,受赋存环境影响,浙东南地热水偏硅酸、氟、氡等含量普遍高于浙西北。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禹城市地热田被齐河-广饶断裂将其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地区位于临邑凹陷(Ⅴ级),南部地区位于阳谷-齐河凸起(Ⅴ级)中,面积为990km2。通过已有钻探资料及近年的勘查项目研究成果,对禹城市地热田的地热资源的地质背景、水文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化学特征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认为,禹城市地热田属于层控型低温地热田,在凹陷区热储层主要为新近纪明化镇组下段、馆陶组、古近纪东营组地层;隆起区热储层主要为新近纪馆陶组及下古生界寒武-奥陶纪地层。该区的地温梯度主要受构造控制,地下热水矿化度较大,成因主要为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深部地温的分布规律和矿井热害防治工作,在系统分析淮南煤田22个井田钻孔井温测井数据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该区现今地温梯度及各水平地温的分布特征,并对该区地热资源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淮南煤田现今地温梯度众值介于0.25~0.35℃/km之间,平均地温梯度为0.29℃/km,高于同处华北板块东南缘的淮北煤田;温度与埋藏深度呈明显的正相关性,各个水平地温分布受地温梯度控制明显,其变化特征和地温梯度分布较为相似,整体表现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特征;根据地热资源评价结果,该区热储层资源总量为2.52×10~(15)kcal,可采热能储量为6.31×10~(14)kcal,合标准煤0.9亿吨,开展地热资源利用能够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矿井热害是目前淮南煤田煤矿地质工作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文中在汇总和分析井田内32个地面钻孔井温测井数据和2个井下巷道岩温测试数据的基础上,绘制了地温-深度关系图、地温梯度-深度关系图以及井田现今地温梯度分布图,并探讨了该区现今地温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朱集井田现今地温梯度介于1.7~3.8℃/hm,平均2.83℃/hm,地温整体较高,在垂向上表现为传导型增温特点,在平面上表现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特点;地质构造对区内现今地温场起着主要控制作用,岩性特征和地下水活动对地温场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四川盆地古地温梯度和中-新生代构造热历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27口井的镜质体反射率剖面,恢复了四川盆地早白垩世末—古新世时的古地温梯度.结果表明,古地温梯度介于20~25℃.km-1,总体呈南部略大于北部、东部大于西部的分布特征.根据古今地温梯度的对比,川西坳陷新生代早期以来地温梯度没有明显的变化,川东和川东北地区晚中生代以来地温梯度下降,而川中和川南地区晚中生代以来地温梯度升高.结合构造演化背景分析,盆地中新生代热历史主要受二叠纪末期的构造热事件、中生代晚期以来岩石圈厚度演化以及现今活动构造的影响.其中,二叠纪末期的构造热事件波及盆地大部分地区;现今活动构造对川南地区有明显的影响;中生代晚期以来的岩石圈厚度演化,可能是控制中新生代盆地大部分地区热历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贵阳安井-新添寨地热田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 0 0 1年 1月在贵阳市郊新 1号井打出一口 58℃、流量 160 0m3/d的高温热矿水 ,证明贵阳市东北郊存在一热储构造面积至少 8km2 的地热田。热储构造与长期活动的地震断裂带及逆冲推覆构造有关 ,属传导对流型地热田。其主要隔热保温盖层为志留系高寨田群 (S1g)和奥陶系湄潭组 ( 0 1m)泥页岩 ,主要热储层为寒武娄山关群 (∈2 - 3ls)碳酸盐岩 ,根据地下热水水质化学成份特征及钻探资料 ,其深度为 130 0 - 2 50 0m ,地温梯度 2 4 4 - 2 84℃ /10 0m ;指出乌当背斜东翼倾伏端有另一地热田存在可能性 ;以及对地热田研究开发、保护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罗文广  李百祥 《甘肃科技》2006,22(9):112-116
甘肃陇东地区属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赋存白垩系自流盆地型和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型地下热水。本文从基底构造、深部构造、盆地结构、地温场特征对地热赋存条件、影响温度的因素和热源机制进行了分析,由于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发育,是很好的热储层,据此对平凉地热开发可行性及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汝城热水镇出露98℃天然热泉,该地区深部干热岩地热资源相当可观。通过大量钻孔地温测量和大地热流测试等勘探工作,评估了该地区干热岩地热资源的基本情况。勘探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平均地温增温梯度为18.7℃/100 m,最高值达35.2℃/100 m,主要高温钻孔的大地热流量介于60~170 MW/m2,地热资源较为可观。该地热田的热源来自深部岩浆余热,热储主要是F1、F3断裂带上盘及其他次级断层派生的密集裂隙系统。区内热水河以东花岗岩体为浅部水热热储盖层;热水河以西震旦系的板岩为深部热源盖层。模拟结果表明,研究区地热田热储层下底面温度为260℃,热储层上顶面温度为255℃,热储层以上厚度为3500~4000 m。汝城地区热储埋藏深度较浅,热储温度较高,是较好的干热岩开发靶区。  相似文献   

11.
渤海湾盆地天然气聚集带特征及形成条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根据渤海湾富油盆地天然气的分布特征,探讨了该盆地主要天然气聚集带的地质特征及形成条件。该盆地较大规模的天然气聚集带均与石炭-二迭系煤成气有关;油型气聚集带主要是石油沿断裂向上运移过程中溶解气析离形成的浅层次生气。天然气聚集带的分布受二级构造带背景控制,主要天然气聚集带可归为隆起带型,凸起型,斜坡带型,断阶带型等。继承性发育的构造背景、有利的气源条件、良好的封盖保存等是控制天然气聚集带形成的主要地质  相似文献   

12.
根据渤海湾富油盆地天然气的分布特征,探讨了该盆地主要天然气聚集带的地质特征及形成条件。该盆地较大规模的天然气聚集带均与石炭 二迭系煤成气有关;油型气聚集带主要是石油沿断裂向上运移过程中溶解气析离形成的浅层次生气。天然气聚集带的分布受二级构造带背景控制,主要天然气聚集带可归为隆起带型、凸起型、斜坡带型、断阶带型等。继承性发育的构造背景、有利的气源条件、良好的封盖保存等是控制天然气聚集带形成的主要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13.
《科技潮》2004,(1):50-50
北京是世界上拥有地热资源的6个首都之一,赋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根据北京平原区地热地质构造格局、主要断裂构造展布方向、热储层埋深及地温场特征,北京市平原具备地热开发利用条件的地区分为:延庆、沙河、小汤山、北京城区、良乡、天竺、后沙峪、李遂、双桥、凤河营等10个地热  相似文献   

14.
《科技资讯》2004,(1):50
北京是世界上拥有地热资源的6个首都之一,赋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根据北京平原区地热地质构造格局、主要断裂构造展布方向、热储层埋深及地温场特征,北京市平原具备地热开发利用条件的地区分为:延庆、沙河、小汤山、北京城区、良乡、天竺、后沙峪、李遂、双桥、凤河营等10个地热田.……  相似文献   

15.
试论济阳坳陷的地温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收集、整理和分析了济阳坳陷166口井的地温资料,由此确定的区域地温梯度值为3.45℃/100米。论述了济阳坳陷地温场的基本特征。指出地温梯度的变化在纵向上大致可划分为七段,其中以沙三段地温梯度最高,这主要是由于岩石热导率的差异而造成的。地温异常的平面展布明显地受到区域构造与基底起伏的控制,并与大断裂密切相关。文中讨论了济阳坳陷地温场与油气生成以及地温场与地热资源之间的关系。指出本区较高的地温背景对油气的生成十分有利,本区的古潜山热水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该文利用油层温度和井温资料建立了江汉盆地拖市现代地温场分布,并估算了大地热流;采用镜质体反射率积分法计算了两期古地温梯度;用均一法实测硬石膏包裹体捕获古温度数据。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的热演化反映区域构造活动具有从东北向西南迁移的规律。根据热历史与成岩及构造演化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导致该区域储层致密的主要因素硬石膏的充填与沉淀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地热能开发是利用其产生的热水或热汽.文章通过研究对流循环型、传导埋藏型地下热水系统等天然地热资源的特征及利用模式,探索热干岩型地热资源通过深地钻探、水力碎裂等"人工激发"途径加以利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在对平庄盆地地质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从断层的切割深度、导水性及补给水源等方面论述了该盆地具有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发育的良好条件;阐明了宁城热水热田的控热导水构造、补水水源及地温场特征;最后,根据地热地质条件、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信息,在该盆地北部确定了新的地热勘查靶区,并提出相关的勘查步骤、方法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地热地质内容.  相似文献   

19.
南海是世界上第三大边缘海,也是中国最大的边缘海。复杂的构造应力和演化过程成就了该区域优质的地热背景条件。本文以南海海域大地热流、热储、流体地热数据为依据,基于南中国海的热历史、热状态以及流体地热特征认识基础上,分析研究莺-琼盆地11个地层水样和13件样品岩石热物性参数,从盆地热演化、岩石圈热结构、构造背景、热源、热储、盖层条件等方面探讨了南海盆地地热地质条件,对地热资源形成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是5 Ma以来活动构造最为活跃的地带,发育海山、高压流体底辟、气烟囱等,是热事件最活跃区;地幔热流与地表热流之比为0.59,具有“冷壳热幔”的岩石圈热结构特征;洋中脊、红河断裂等深大断裂带、以伸展构造为主的断块、底辟核心影响区等,提供了深部热物质上涌“热通道”,造成现今地温异常;以莺-琼盆地为例,按热储区域封盖组合特点,由浅层乐东组到深层崖城组,划分了浅层中-低温地热系统,中深层高温地热系统、深层超温地热系统。南中国海地热资源的勘探和利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结合海洋地热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对比南海地热资源优势,从技术、经济角度探讨海洋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山东半岛温泉的分布规律与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山东半岛地热场特征,区域地质构造,岩浆活动与温泉分布关系的研究以及地热水化学特征的分析,认为温泉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断裂构造的控制。温泉的形成机理为深循环-地热增温,即大气降水或第四系潜水断裂带深循环,在正常地温梯度下吸收地球内热增温形成热水,再沿断裂破碎带上涌至地表而形成温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