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载:美国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是给学生每人发一个,让学生自己照着画;日本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是把苹果向学生展示一下,讲上三言两语,让学生自己想着画;中国教师教学生画苹果,则是讲一节课的比例、透视、明暗等有关理论,第二节课一边在黑板上打九宫格,一边要求学生在画纸上打上同样的格子,教师画一笔学生画一笔。结果呢?自然是美国的学生画得像葫芦,日本的学生画得像鸭梨,只有咱们中国的学生旗开得胜,画得最像苹果了。后来呢?后来是美国、日本的学校培养了大批画家,而中国的学校却培养出大批的画匠。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课堂教学是学生增长知识、了解社会、发展能力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传授知识,教导学生的主要舞台,在学生增长知识的过程中占绝对的主体地位。因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相似文献   

3.
一、创造教育的原则 (一)学生主体性原则 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在培养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即教师力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创新、自主发展,教师则是角色定位在“合作者、指导者”的身份,鼓励学生创新,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蒋金辉 《科技信息》2011,(31):I0117-I0117
课堂管理是指对课堂教学中学生行为的管理,是建立在教师学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我们的管理不能只从教师单方面的来提出对学生的要求,还应该考虑学生在课堂中的需求。健康课堂管理是建立在对学生情感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理解、满足基础之上的.通过表扬和批评、材料的调控、课堂纪律的建立等方式,最终使学生在课堂中学会承担责任,养成自律,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本文从学生课堂常规管理和学生不良行为管理两个方面说明科学课堂中的一些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随着“二期课改”的全面推进,各种教育成果不断涌现,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由为之心动。老师不再是把知识装进学生头脑中,而是让学生“自己”“亲自”获取。在新的课程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体育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能极大限度地给学生自由。活泼的空间以利于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以及终身锻炼的能力。体育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在教学中,信息传递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6.
刘洪伟 《科技信息》2010,(1):212-212
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训练学生的默读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习惯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更好的阅读、理解课文,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默读训练要有要求、有方法、有目的、有思考的任务,有检查。教师在训练学生默读时,要求学生做到:心到、眼到、手到,引导学生边默读边思考,或者启发学生质疑等,从而让学生真正掌握默读的方法和技巧,达到默读是快乐的心灵之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娟 《当代地方科技》2012,(16):157-157
英语是一门实践课,高职英语更是如此。学生要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除了要认真学习英语的有关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亲自实践。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衡量教学效果的最终尺度是学生对英语掌握的程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提高其英语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工作主要是与学生打交道。如何与学生相处,是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不断在变化。教师只有掌握现在学生的特点,了解他们,才能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工作中我注意在感情上与学生接近,寻找共同语言,学生出现问题、犯错误时,先从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如果我是他们我会怎样做,进而因势利导,晓之以理、心平气和地处理问题,效果还是很好的。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育不仅是教学生学习唱歌,还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因此,音乐教育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最好形式。然而,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却遇到过不少对音乐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  相似文献   

10.
传统教学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传授知识,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主要是发展学生的智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素质教育要求教学的本质是对学生德、智、体、美素质的全面激发。而教学的核心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是学生的主心骨。在受教育阶段,学生正处在身心快速成长,人格和个性逐渐养成的时期。因此,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启发和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语感是对文字的感知,既包括对口语的感知,也包括对文字、口语等所有形式语言的感知。语感的培养,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感知口语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字感知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促成学生对语言的驾驭技巧、能力的形成,就是要培养学生在口语、阅读、写作方面的技巧与能力,形成技巧、能力,是我们进行语感培养的最终目的。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语感进行培养呢?  相似文献   

13.
张艳萍 《科技资讯》2009,(14):184-184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有效提问就是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问。  相似文献   

14.
郑绍玲 《科技信息》2009,(3):319-319
教师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教学交往中起着主导地位,其教育情感也是影响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客观因素,尤其是教师的关怀意识,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学需要教师发挥关怀精神,突出学生的主体价值.正确处理教师的主体作用,尊重、理解、欣赏、宽容学生,在教学中加强师生对话与合作,尽心尽力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相似文献   

15.
周德喜 《科技信息》2012,(36):235-235
高校职业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干部,学生干部是活跃在大学校园的一支有生力量,他们在师生中起着积极的桥梁纽带作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由于所带学生情况多样、学生住宿分布场所不集中等原因,造成工作量大、学生管理困难。如何培养及管理出一支好的队伍,是我们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校园应该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和谐家园。在校园里,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教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应该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关键。但是,在校园中,尤其是在一些学生行为习惯相对差的学校,师生在教学行为中会出现一系列的冲突。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一些问题:第一,有些学生自身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第二,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在学业的压力下易暴易怒;第三,不容置疑,某些教师在和学生的相处、交流、互动中也存在诸如观念滞后、行为不规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具有良好的素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教师的任务。在小学这个基础性阶段,教师要有意识的在课堂上和课后实践中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成为一个自尊、自信、自爱的人。  相似文献   

18.
胡英 《科技信息》2011,(17):196-196
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成长有很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助推剂。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和感情关系,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求的、具有创造能力人才的关键,是“教育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律”。教师在调适师生关系中处于优势和主动地位,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热爱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才能赢得学生信赖,激发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从而在和谐中达到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告诉我们,探究意识是人所具有的愿意并能够多方面寻求答案解决疑问的心理特征,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发生的前提。成功的教育实践证明,只有那些能唤起学生求知欲、放飞学生想象、切入学生心智的教育才能给学生以足够的发展时空。在初中语文课的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成为真正的思想者、探索者和研究者,既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需要,也与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相契合,是课程改革的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评价是推进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以教师为中心,主要从教师的角度来评定一堂课的好坏。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则是在强调老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尤其注重学生参与的质量。因为学生参与课堂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决定着学生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增长、情感的体验、正确观点的树立,其实,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节课的好坏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