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能力的增强使得生活质量日益改善,但长期以来过于倚重投资和出口的高速增长模式,使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偏低,地区、城乡和阶层之间的消费差距持续扩大,居民消费结构失调,制约了需求导向型的市场经济发展。深入研究湖北省应城市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和结构变化规律,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挖掘县域经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潜力,推进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和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绿色消费正在形成消费热点,绿色食品经济必将成为21世纪的食品经济发展模式。本文主要论述了发展绿色食品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发展与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已经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对文化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影响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文化消费对经济增长起到了较为显著的推动作用。据此,提出了提升安徽省城镇文化消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和促进厦门经济增长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章指出,为了保证厦门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确定合适的经济增长目标。适当增加对基础设施和科研教育的投入。抓住有利时机,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新消费热点的形成。大力开拓新的海外市场和国内市场。同时,还要制定合适政策,提高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想方设法减少"漏出效应"。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工业化和信息化加快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与此同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无线电频谱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资源,其稀缺性和有限性日益凸显。无线电管理工作在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升。信息消费的生产要素作用当前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快,信息领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不断激发新的消费需求,成为日益活跃的消费热点。  相似文献   

6.
权威说法     
《信息化建设》2013,(6):5-5
5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浙江进行信息消费专题调研时指出:“近年来,信息网络新枝术、新产品、新服务层出不穷,信息消费发展非常迅猛。信息消费发展潜力大、带劝性强,要高度重视信息消费的作用,用信息消费拉动内需扩大、经济增长。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品和服务将推动信息消费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成为新一轮消费热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对辽宁当前的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计算了居民消费中各项支出的比例,分析了辽宁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及各项支出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当前辽宁消费中的热点和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促进辽宁消费升级和拉动辽宁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现已成为首都的支柱产业。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是北京作为国际一流都市的重要举措,也是带动经济整体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首都旅游业正在进入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新常态。近年来,北京市旅游业总体保持稳定健康发展,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逐年增长,在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上发挥着独特作用。目前,北京旅游不仅是消费热点,也是投资热点和出口热点,拉动着消费、投资、出口三大市场。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首都旅游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形形色色的消费现象对中小学生稚嫩心灵形成的冲击和影响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对中小学生进行健康消费教育已经成为中小学德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小学生由于消费知识薄弱、消费观念尚未成熟,很容易被一些不良消费观念诱导,他们的消费行为需要正确引导和规范。  相似文献   

10.
信息消费成为当前一种时尚,本刊紧跟热点,在2013年10月对信息消费进行了多角度的专题报道,杂志刊出后,收到了不少读者的反馈。本文是一名读者对信息消费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在此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户生活消费指标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主要是从食品、衣着、居住等8个指标来反映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本文选取了1978~2002年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这8个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得到第一主成分,根据这一主成分可以得到居住和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这两项指标的系数最大(达到了0.997),提示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更倾向于这两方面.在此基础上,对完善几项服务性消费提出了措施及建议,为促进农民消费及完善其结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农村人口综合素质整体不高,日益成为西藏农村反贫困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日益迫切.文章提出没有基于本地化的农村办学思路,师资队伍整体落后与教育质量不高长期并存,教育投资观念偏差根深蒂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薄弱及健康知识普及严重不足等是当前西藏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诸多困境,并指出尽快优化教育发展结构、突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成人培训力度、关注妇女儿童健康是提高农村人口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从我国城镇和农村投资和消费的实际数据出发,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分析研究了我国城镇和农村的投资、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到的主要结论有:尽管农村的投资、消费绝对额相对来讲较少,但其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城镇投资、消费的拉动作用要大,进而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2015年1月至8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基本稳定在10%以上。其中,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继续反超城镇;餐饮、信息、文化产业相关商品消费增幅显著;汽车销售和石油及制品类消费增速都显著回落;居民消费意愿及对当前和未来消费形势不太乐观。未来一段时间,经济下行将对消费者购买力有所影响;信息、文化以及高档商品消费等有望持续较高增长;消费者满意指数和房地产销售趋势向好。政府可以通过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扶持服务业的发展,引导海外消费回流;通过扶持绿色消费、网络消费,严格监管消费环境等方式使居民消费方式更加合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相对落后的农村金融,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发展村镇银行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村镇银行的健康发展,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最重要的是准人制度的构建。为了有效地提出村镇银行准人制度构建意见,本文以我国农村经济整体作为背景,采用法社会学和规范分析方法,对现行法律制度和村镇银行实践情况进行综合的考察,对村镇银行在市场准人方面面l临的困境进行总结,分析实践中出现这些困境的原因,指出了我国村镇银行准入在制度和实践层面上的不足,为完善我国村镇银行准人制度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昆明城市化进程动力机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昆明城市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用灰关联法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分析了影响昆明城市化进程的动力机制,根据昆明市存在的问题、存在的制约因素及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快昆明城市化进程的有力措施,为制定昆明持续、高速发展战略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改革开放的带动下,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迅速拉大,所以如何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三农"问题的焦点是农民收入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找出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乡村地域多功能时空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13 个区县为研究对象, 通过构建乡村地域多功能评价模型, 分析乡村经济发展、农产品生产、社会保障、生态服务及旅游休闲五项功能的时空分异特征, 并探讨其未来的功能定位。结果表明, 乡村地域各类功能空间分布差异明显: 经济发展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集中于近郊平原区, 农产品生产功能集中于远郊平原区, 生态服务与旅游休闲功能集中于远郊山区。受经济发展基础、地理区位、地形条件及相关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近郊平原区、远郊平原区和远郊山区三类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的五项功能的发展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未来将结合地区资源现状及发展差异, 围绕区县乡村地域功能定位合理配置资源, 促进各区县乡村功能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制约河北省农村消费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主要有农民收入增长幅度降低 ,农村消费环境欠佳 ,商品流通不畅 ,有效供给不足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等。为此 ,开拓河北省农村市场 ,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是通过增加收入来促进农民消费 ;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三是全面搞活市场流通 ,健全销售服务网络 ;四是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信息“反馈”系统 ,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五是正确引导和鼓励农民消费 ;六是大力开拓农村社会服务业 ;七是发展民办教育 ,扩大社会投资 ;八是加强对开拓农村市场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中国投资增速放缓、出口受阻,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然而,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倾向较低导致农村居民消费较为谨慎。认为导致农村居民消费倾向下降的根本原因是消费习惯的作用,是在人类社会变迁中形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产生的。因而,政府应当采取措施,转变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