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8 毫秒
1.
王继红  康宁  艾莉 《甘肃科技》2002,18(6):16-16
1 概述齿轮分流器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液压元件 ,不仅用于液压系统的分流或集流 ,而且具有增压作用。因其较其它分流阀具有分流精度高、泄漏少 ,极易实现多执行元件等流量的同步动作 ,因此 ,其与分流阀相比有着更广泛的用途。2 结构原理齿轮分流器是齿轮马达的一种发展产品。其内部结构类似于同类型的齿轮马达 ,只是没有输出轴。它分为三联齿轮式和多联齿轮式。由彼此具有刚性运动约束的两对以上齿轮啮合组件—齿轮室及端盖等 ,通过螺栓连接而成。一般齿轮分流器 ,进油口为一个 ,特殊的两个 ,出油口数与分流器联数相同。齿轮分流器不是负载 ,…  相似文献   

2.
大摆臂分流器作为行李处理系统的新型设备,在机场应用中非常罕见。它除了具有一般分流器的分流行李功能外,还具有行李跟踪等功能。该论文主要解决了大摆臂分流器在应用和升级改造中的难点问题。文中介绍了PLC控制系统的硬件网络配置,详细描述大摆臂分流器的特殊电气、程序设计、功能优化及结构化模块编程。改造后不仅满足了系统功能需求,并且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容错性。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利用汽车尾气中的废热以提高其燃油经济性,构建了汽车尾气余热热电转换台架试验装置,通过初期试验分析了在汽车发动机不同转速下分流器对出口尾气温度的影响因素,并测试了不同气体流场结构下的集热器表面温度分布情况和热电转换模块的输出性能.结果表明,分流器在尾气热传输方面构成了很大的热阻,延长尾气在集热器内部的流动时间和路径可以有效提高其表面温度和热电转换装置的输出能力,采用蛇形流道结构的集热器表面温度分布比空腔结构更加均匀.结合初期试验结果和实际经验提出了系统设计与集成的改进措施,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研制“大型多功能自循环电控变底坡水力实验槽”的设计思想及理论依据,简述了该水力实验槽的结构及功能特点,结合实例证明了水力实验槽符合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5.
盘式分流器具有极佳的方波响应特性,适宜于测量强流陡脉冲或作为标准测量装置校准其他同类型测量装置。本文从理论和试验两方面介绍以金属薄膜为电阻体的盘式分流器的方波响应特性的主要研究结果。理论分析表明,当被测方波前沿极陡时,即使电阻薄膜厚度为μm级,也要注意对波形的畸变。试验研究证实了理论研究结果。经陕西省计量部门标定,研制的盘式分流器方波响应上升时间小于0.3ns。文章还介绍了以盘式分流器为标准,校准其它强流脉冲测量装置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以近年来国内外头水力学研究的文献为基础,综合论述了PDC钻头水力学中钻头井底流场和水力结构优化研究的新方法、新动态和新成果,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展望。分析表明,示踪颗粒轨迹测法和井底测压法是目前研究PDC钻头井底速度场和井底压力场的比较有效和可行的方法,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来描述PDC钻头井底流场,进行钻头水力结构优化将是PDC钻头水力学研究的一个方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评价PDC钻头水力结构和井底流场优劣的合适的定量标准,因而,水力结构设计很难谈得上优化,今后应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对新研制的无感电阻网络分流器进行了测量重复性,线性度试验和阶跃波响应试验,试验证明所研制的无感电阻网络分流器可用于kV级脉冲大电流的测量和雷电浪涌(冲击)模拟器短路电的波形校准。  相似文献   

8.
水力旋流器是应用离心分离原理进行油水分离的重要部件之一,在我国石油行业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该文利用RNGK-ε模型和ANSYS软件及理论,建立了水力旋流器的结构模型,经分析得出在操作参数变化时水力旋流器分离效率的变化规律,从而确定各影响因素的关系及适用范围,为实际操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水力压裂用喷嘴在喷砂压裂过程中的喷射性能,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建立了喷嘴流场模型,分析了喷嘴直圆柱段长度、收缩角和喷嘴全长对水力喷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喷嘴直圆柱段长度的增加,喷射流体速度增加,能量损失减小;收缩角较小的喷嘴喷射动能较大且能量损失较小;喷嘴总长越长,流体速度保持越好。在井底空间条件限制下,通过分析3种结构参数的变化对水力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最优喷嘴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10.
对《灵敏电流计特性研究》实验指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灵敏电流计特性研究》实验中存在的疑难点,从灵敏电流计的结构特点出发,补充强调了电流计与一般的指针磁电式电表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其活动部分没有产生电磁阻尼矩的铝制框架,电磁阻尼矩只能由动圈和外电路闭合后产生;并补充说明了为什么对电流计机械调零时应使外电阻等于电流计的临界电阻.为了让学生正确使用电流计,介绍了电流计的分流器结构.最后强调说明了应使电流计工作在甚过阻尼状态下,才能精确测量其内阻.  相似文献   

11.
新型井泵水力设计及内部流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在改进QJ型深井离心泵结构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一种SJB型新结构深井离心泵及其特殊的水力设计方法,即叶轮的极大扬程设计法和扭曲反导叶法.将叶轮外径延伸至泵筒内壁,采用斜切叶轮出口.导叶进口边扭曲,其余部分为圆柱叶片.运用CFD软件Fluent 6.0对模型100SJB8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流场并预报其水力性能,经试制100SJB8样机并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模拟能较好地预测水力性能,为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基于重整化群湍流模型的双向轴流泵出水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双向轴流泵装置是一种特殊的泵站形式.结合某泵站技术改造,运用三维湍流数值模拟技术对其出水结构进行研究.基于定常不可压流体的控制方程和重整化群湍流模型,应用SIMPLEC算法,数值模拟了X型双向流道泵装置三种出水结构方案内三维湍流流场.通过给出计算流速矢量分布图、流速等值线图,直观地显示了出水结构内水流流场情况.分析表明,设计控制参数不合理是导致出水结构内部流态较差的主要原因,不良流态引起水力损失增加.文中依据数值模拟结果,预测出水结构水力损失,并与实验进行了比较,表明通过采用重整化群湍流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双向泵出水结构的水力性能.重整化群湍流模型在泵装置内特性数值模拟和外特性预测研究方面中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研制"大型多功能自循环电控式变底坡水力实验槽"的设计思想及理论依据,简述了该水力实验槽的结构及功能特点,结合实例证明了水力实验槽符合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深井上部大直径井段中牙轮钻头机械钻速低的问题,从设计角度对目前大尺寸牙轮钻头的齿面结构和水力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脱水型动态水力旋流器结构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动态水力旋流器性能的结构问题,针对其振动、机械密封泄漏、轴承润滑不良等问题进行结构设计;对改进后样机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改进设计解决了结构问题,改善了动态水力旋流器性能。  相似文献   

16.
水力旋流器利用密度差实现两相分离,具有结构简单、分离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在原油预脱水处理等油水分离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鉴于此,通过分析和收集水力旋流器相关文献,对油水分离领域水力旋流分离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包括水力旋流分离器的发展历程、基本结构、内部流场和工作原理等相关方面;同时,对油水分离领域不同类型的水力旋流分离器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在水力旋流器的结构参数优化以及内部液体流动规律等方面,单一结构的参数优化或单一、静态的系统分析不能系统全面地反映实际复杂工况。 因此,将计算机仿真模拟和相关先进检测技术相结合,用于旋流器的参数优化、内部液体流动规律分析以及构建预测模型等方面,对于旋流器的结构设计优化、分离效率提升等方面意义重大;另外,目前的研究多着重于旋流器的结构和流体特性等方面,对于旋流器内部的磨损、疲劳损伤等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最后,对水力旋流分离器在油水分离方面研究的不足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喷嘴倾角对PDC钻头齿水射流清洗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PDC钻头水力结构及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和优选,对不同喷嘴倾角下射流钻头齿清洗力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装置的测量杆件是根据悬原理设计的,用均布于模拟钻头刀翼上的五根测杆,可以测出水射流对模拟钻头齿上的水力清洗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箱涵式双向进水室的泵站,水泵进水喇叭口直接伸入进水室吸水,其结构型式存在产生涡带的条件。根据蛇山泵站水力模型试验成果,分析了进水室中的流态,提出消涡的措施,获得了该站双向进水室最优的结构型式。  相似文献   

19.
常见的水力自动控制水设施是以水力自动门为代表,水力自动闸门的启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依靠传动部件的机械运动来带动闸门上下移动,闸门存在启闭失灵、闸后漏水等隐患。在流体动力学理论上研究的水力自动真空抽吸装置则不存在闸门的缺陷,不仅设施的启闭是其各部件在静止状态下完成,而且泄水流道喉坎高于控制水位,不存在漏水现象。并能在低落差条件下实现自控,最大流速可达10m/s以上,有一定泄水能力。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大大减轻守闸人员的劳劝强度,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水力旋流器的结构参数、操作参数和物性参数对水力旋流器分离性能产生的重要影响,并对其参数进行研究,为水力旋流器的进一步优化作铺垫。与此同时对其迄今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评述,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