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6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进一步提高谷氨酸棒杆菌在工业生产中的利用效率,根据其好氧环境下可发酵生产氨基酸,厌氧条件下可积累有机酸的特性,建立了好氧、厌氧两阶段生产氨基酸及有机酸的串联发酵工艺。研究表明:在好氧条件下谷氨酸棒杆菌以80 g/L葡萄糖为碳源生产L-鸟氨酸15 g/L,糖酸转化率为18.75%;好氧发酵结束后收集菌体转入厌氧发酵工艺,以40 g/L葡萄糖为碳源,发酵液中积累乳酸19.58 g/L、乙酸1.34 g/L、丁二酸18.37 g/L,综合糖酸转化率达到98.88%。整个串联发酵工艺的实现,有效地利用了生物质资源、降低了生产能耗、减小了环境污染,有助于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后续利用代谢工程进一步改造谷氨酸棒杆菌,并将其应用于更广泛的氨基酸、有机酸联合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废润滑油的再生利用,对于缓解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的压力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从传统抽提溶剂、抽提溶剂助剂、新型抽提溶剂等方面阐述了国内外基于抽提过程的废油再生技术及工艺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抽提溶剂复配是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多种产物释放促进剂对海藻胶包埋的紫草细胞生产紫草色素的效果。结果表明,在色素生产培养基中加入合适的产物释放促进剂可显著地刺激紫草色素的分泌及合成,并且该种处理方式的作用效果明显优于细胞透性预处理方式的效果。将固定化紫草细胞培养在质量分数为0.08%、 0.24% Tween 80和0.2% Tween 20培养基中,培养12 d紫草色素产量分别为每克干细胞含42.20、62.52和38.73 mg,比对照分别提高2.82、 4.66和2.51倍。在质量分数为0.2% Tween 20培养基中培养35 d时,细胞合成色素总产量达每克干细胞含181.5 mg,比对照提高4.2倍。  相似文献   
4.
采用四步法合成一种新型功能化双核磺酸类咪唑离子液体,并考察其在催化丁二酸与丁二醇缩聚合成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性能。用红外光谱仪(FT-IR)和核磁共振仪(1H NMR)对双核离子液体催化剂及PBS进行表征,考察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PBS黏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催化剂)∶m(丁二酸)=1∶40,反应温度230℃,反应5 h,PBS的黏均相对分子质量达到最高值8.1×104,熔点为113~119℃。  相似文献   
5.
6.
同步测定了金川河上不同河段河水的CODCr(x)与BOD5(y),通过回归分析,发现这两种数值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即:y=0.668x-11.1  相似文献   
7.
对丙酮丁醇梭菌在以葡萄糖、木糖、蔗糖、混合糖、玉米芯酸解糖液分别作C源的P2培养基中的产丁醇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C源对丙酮丁醇梭菌发酵产丁醇有显著的影响;葡萄糖为底物时,丁醇产量最高达到13.50g/L,总溶剂为19.66 g/L;蔗糖为底物时,丁醇所占比例都在70%以上,丁醇产量可达12 g/L;木糖、混合糖为底物时,丁醇产量在10 g/L左右;只有丙酮丁醇梭菌14-28能利用玉米芯酸解糖液发酵产丁醇,丁醇产量为7 g/L.  相似文献   
8.
银杏萜内酯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中保留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甲醇为流动相和IntertsilODS3为固定相,系统地研究了银杏萜内酯的反高效液相色谱上保留行为。研究表明,角杏萜内酯容量因子的对数和流动相中甲醇含量呈线形关系,其相关系数γ大于0.965。  相似文献   
9.
对镁合金疲劳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包括镁合金的低周疲劳行为、高周疲劳行为、腐蚀环境下的疲劳行为以及镁合金疲劳寿命的预测方法,并归纳了镁合金疲劳性能强化的主要方法,包括添加稀土元素、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在此基础上,对镁合金疲劳研究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对镁合金疲劳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在拟低共熔体系中酶促拆分反应新技术的优越性和应用,并分析了在拟低共熔体系中酶促拆分过程的影响因素以及拆分热力学、动力学、反应器的设计与放大及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