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科学学的视角,在研究传统工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传统工艺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从科学学的角度讲,传统工艺发展滞后引发的濒危现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传统工艺所依赖的技术基础本身的问题;二是传统工艺技术应用的社会方面问题;三是产业化的管理和战略发展问题.作者主张用现代的管理模式运作传统工艺产业,技术进化传统工艺制作,以产业化的科学发展战略来消解传统工艺发展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振兴传统工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成为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传统工艺特点的深入分析,认为传统工艺体现了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载体.它的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民族性、经济性适应了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国家建设"文化强国"背景下,传统工艺在传播中国文化、创造有影响的中国文化产品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学界关于"传统工艺"的定义概念并没取得完全一致,但从两个分类标准来看,其研究的对象基本是一致的,而传统工艺研究的内容则主要包括传统工艺的工艺研究及其文化外延研究;通过对广西宜州传统水车调查研究案例的实际情况分析,总结了传统工艺研究的基本调查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同时探讨了目前传统工艺研究可能存着的局限性,并提出了传统工艺研究方法上的建议:使用多元视角的综合性研究方法,以及进行传统工艺科学化的可行性尝试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面型历史状态及其原因,在已有的工艺史结构研究方法基础之上提出解构研究方法,并指出解构研究方法的目的是为了使传统工艺资源恰当地运用于现代中国设计中,将传统工艺的地域结构发展到现代设计的国际结构.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进程中怎样保存包括传统工艺在内的珍贵文化遗产并予传承发扬,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在我国.由于长期没有行政主管部门的归属.导致传统工艺的生态环境较诸野生动物和中草药资源更为严峻.一些有代表性的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传统工艺沦于濒危状态.有的已经湮没失传.当前应有步骤有组织地对传统工艺作系统的调查研究.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云南少数民族民间传统工艺为个案,分析民间传统工艺的特点,以及为什么要留住工艺、如何留住工艺的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谈谈如何来保护民族文化,特别是对民间工艺在今天都市化的过程中,以休闲方式予以传习的现象倍加关注.通过分析,以期对如何保护和创新民族文化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采用新型预混-母料工艺制备出了性能优良的胶粉改性沥青,并成功地进行了中试和放大生产.分别考察了新工艺和传统工艺所制备的胶粉改性沥青的常规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工艺相比,预混-母料工艺能够显著提高胶粉改性沥青的各项常规性能.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中国的传统工艺正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采用传统工艺生产的日用产品已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中国传统工艺的保护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以传统染织工艺为例,就其当前的保护现状及保护困境展开分析,对两种不同形态的传统染织工艺,即原生态和次生态的传统染织工艺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同样适用于其他传统工艺生存与发展的保护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SS活性染料对纯棉筒子纱进行染色,评价了染色纱线的内-中-外层色差、水洗牢度、摩擦牢度、单纱强力等指标.结果表明,使用匀染剂WXQ进行染色,染料的上染速率比传统工艺明显减缓,上染率、固色率、水洗牢度和摩擦牢度及强力与传统工艺相当,并通过对小样和大样的匀染性测试,匀染剂WXQ可以显著改善纯棉筒子纱在染色特别是在敏感色光染色过程中产生的内-中-外层色差,并且匀染剂WXQ对纯棉纱染色与传统工艺色牢度相当.  相似文献   

10.
传统工艺是具身化的地方性知识,这一基本属性的界定,强调传统工艺是一种具身技术,是一项充满人性的工作,代表着个体化和地方性的生活方式,表达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为此,传统工艺的传承,首先需要从认识论角度强调这种具身化的地方性知识的哲学意义,进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恢复与此知识类型直接相关的文化、社会、宗教、美学方面的价值及其地方性、情境性本质,强调传统工艺传承的整体性,并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让以机器为主导的现代技术社会重获温情.  相似文献   

11.
基于系统论的观点,分析农业高新技术系统的内涵、特征、结构和功能,以及可持续运行的条件,阐述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实质。要完成农业高新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必须加大政府对我国农业科技的投资力度、进行科技运行体制改革、采取合适的模式让农业高新技术走进农家和因地制宜采取合适的农业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城市污水消毒是保障水质安全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城市污水消毒方法主要为氯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紫外消毒和臭氧消毒等,传统氯消毒由于产生有毒副产物而逐步为其他消毒方法所取代,阐述了各种消毒方式的消毒原理及应用,联合消毒技术将成为近几年发展较快的城市污水消毒技术。  相似文献   

13.
印染废水生物法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传统生物处理技术和现代生物处理技术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石斛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斛是重要的观赏和药用植物,当前石斛繁殖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文章对目前石斛繁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现用的石斛繁殖方式进行了比较和总结,以求为石斛繁殖提供方法和依据,并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从而有效提高石斛繁殖的效率,达到保护濒危物种和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Magnesium(Mg) alloys, as the lightest metal engineering materials, have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However, the strength and ductility of traditional Mg alloys are still relativity low and difficult to improve simultaneously.Refining grain size via the deformation process based on the grain boundary strengthening and the transition of deformation mechanisms is one of the feasible strategies to prepare Mg alloys with high strength and high ductility.In this review, the effects of grain size on the strength and ductility of Mg alloys are summarized, and fine-grained Mg alloys with high strength and high ductility developed by various severe plastic deformation technologies and improved traditional deformation technologies are introduced.Although som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the effects of grain size on various Mg alloys are rarely discussed systematically and some key mechanisms are unclear or lack direct microscopic evidence.This review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high-performance fine-grained Mg alloys.  相似文献   

16.
通过剖析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的种类和研究现状,结合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生产过程,包括发酵工艺、复杂环境、混菌体系、感官评定等技术特点,进一步挖掘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的前沿应用技术,如人工感知技术的应用、发酵食品微生物新技术的应用、发酵食品感知新技术的应用等。探讨将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等前沿生物技术应用于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的生产中,通过对微生物的筛选与改造使发酵过程更智能、可控。并基于人体感官及大数据,建立感知新技术(如基于神经生物学的发酵调控、基于大数据的风味网络技术等),进而从风味、营养、安全、稳定性等方面促使中国传统发酵产品更美味、更健康、更安全。未来,应以改善中国传统发酵食品为抓手,进一步加速开发发酵食品的关键共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推动我国整体食品发酵产业的创新式发展,引领世界食品发酵产业的发展迭代。  相似文献   

17.
电子测配色和分色制版技术在纺织印染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纺织印染、染料等学科中,颜色的度量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和广泛的用途。纺织是最古老的行业之一,新的纺织技术不同于传统纺织技术,电脑测色与配色、电子分色制版等新技术又赋予了它新的内容。同时,古老的纺织业又为最现代的纺织技术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相似文献   

18.
纤维包埋技术对单中空纤维截面特征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的火棉胶包埋技术经截面切片后,挤压作用使纤维的截面变形,不能准确提取纤维的截面特征参数.选择合适的树脂包埋技术,使纤维具有较好的保形性.分析了不同包埋技术及切片技术对单中空纤维(中空涤纶和木棉纤维)截面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树脂包埋技术能明显减小纤维截面的变形程度,对胞壁较薄的纤维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上海物流系统中的GIS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海市物流技术开发、研究处国内领先水平,但是由于技术、资金和技术人才等原因,多种现代化物流技术的功能和优势没有得以发挥,从而严重影响了上海市物流效益;为了从整体上提升上海市物流技术水平,提高物流效益,应用现代先进技术改进上海市传统物流技术成为发展的趋势.探讨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核心技术,结合遥感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其他现代远程通信技术,建立基于GIS的物流系统,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数学模型、动态监测等技术优势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整体效益、实现物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蔗种的育成与管理、整地与种植方法、苗期与生长期管理、灌溉、收获与原料蔗的选择、轮作间种、病虫害防治、肥料施用等八个方面,论述了民国时期广东甘蔗栽培技术的先进水平.认为广东“糖业复兴”运动前后的甘蔗栽培技术,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大步跨入了常规农业阶段.由于近代农学理论的指导,学者们对本地特色传统栽培技术作了科学的阐述,使近代技术向传统技术渗透并结合;同时又根椐本地风土,将外来的栽培技术揉合于本地技术之中,从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甘蔗栽培技术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