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应昌院士研究组结合我国资源特点,面向国家需求,重点研究了与磁性相关的稀土金属4f电子的特性.他们研究合成了稀土铁合金新相;研究发现了稀土铁合金中氮的间隙原子效应,并进一步阐明了间隙原子效应的机理;发明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稀土永磁材料--钕铁氮.相关研究成果"新型稀土-铁金属间化合物研究"和"氮的间隙原子效应及新型磁性材料研究"分别于1991和200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2.
杨应昌院士研究组结合我国资源特点,面向国家需求,重点研究了与磁性相关的稀土金属4f电子的特性。他们研究合成了稀土铁合金新相;研究发现了稀土铁合金中氮的间隙原子效应,并进一步阐明了间隙原子效应的机理;发明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稀土永磁材料——钕铁氮。相关研究成果“新型稀土铁金属间化合物研究”和“氮的间隙原子效应及新型磁性材料研究”分别于1991和200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3.
<正>英国《自然》杂志2017年6月19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一项最新成果,该所科研团队首次发现了突破传统分类的新型费米子——三重简并费米子,为固体材料中电子拓扑态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该发现从理论预言、样品制备到实验观测的全过程,均由中国科学家独立完成。组成宇宙的基本粒子可分为玻色子和费米子。费米子是自旋量子数为半整数的基本粒子,遵从泡利不相容原理,即一  相似文献   

4.
高电荷态离子及其在等离子体演化中涉及的能量交换和粒子交换过程,在核爆、可控核聚变、超新星爆炸和恒星吸积盘等极端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和储存环精密谱学技术的新发展,推动了高电荷态离子物理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为研究极端条件下高电荷态离子结构和动力学,获得高精度原子物理参数、探索高电荷态离子在等离子体环境下的非早衡演化理论模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装置,通过研究高电荷态离子精密谱和碰撞反应过程,在原子层面理解高电荷态离子结构和动力学中的量子多体问题,阐明等离子体中的原子物理基元过程;基于获得的高精度原子谱和动力学参数,研究高电荷态离子与不同状态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探索其非平衡演化的微观机制;为聚变能源等国家重大需求提供关键原子物理参数,深化对非平衡等离子体演化的物理认识。  相似文献   

5.
一九一一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极薄的金属箔,发现絕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組成金属箔的原子,而发生或大或小的偏轉。另有約八千分之一的α粒子和原子相碰以后,以与入射方向成θ>90°的角度弹射出去。这就是α散射实驗。它告訴人們:(1)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的α粒子既然能穿透原子,那么原子內部必定是很空的;(2)α粒子的质量約为电子质量的七千多倍,所以α粒子的角度偏轉受电子的影响很小;特別是大角散射只可能是受到一个正电中心的庫仑斥力的結果,这个正电中心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3)产生大角散射的α粒子数目很少,这說明正电中心体积很小,因而α粒子穿过原子时和正电中心靠得很近的机会很少,且α粒子的入射方向离开正电中心的距离越近,被弹射出去时的偏轉角度就越大。如图:  相似文献   

6.
《中国基础科学》2006,8(3):22-22
超大磁电阻(CMR)材料由于具有丰富的物理现象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引起人们的极大研究兴趣。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李庆安与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合作,研究发现当温度降到160K以下时,亚锰酸盐La2-2x也Sr1+2xMn2O7(X=0.6)单晶材料发生从轨道或电荷有序绝缘态向金属态的一级相变,而且其传导率变化超过此前任何单相亚锰酸盐在零磁场下传导变化的100倍。  相似文献   

7.
非平衡等离子体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概述了高气压下电场电离气体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着重研究了高气压下强电离放电的理论与方法。采用极端的物理方法和特殊的工艺手段 ,在放电间隙中形成折合电场强度E/n >3 5 0Td、电子平均能量Te >10eV的介质阻挡强电离放电 ,足以使大部分的气体分子分解、电离成电子、光子、离子、自由基以及活性原子、激发态原子和活性分子碎片等 ,为单分子化学提供活性粒子 ;再在分子层次上按预先设计模型加工新物质、新材料 ,为其在化学工业、环境工程和材料工业等方面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皮尔士提出的回溯推理是根据事实尝试性地提出理论假说,应用演绎推理从前提推出一些结论,作出预言,然后,根据实验来验证.如果预言得到实验的证实,那么,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这一假说,把它转化为理论.回溯推理是一类独立的逻辑推理形式,其特点在于作出最佳解释.最佳解释推理要求具备一致性、简单性、类比性等特点.回溯推理在经济解释和经济学方法论中比归纳和演绎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以后,微观物理学开始出现一系列边缘化现象。由于物理模型的发展与确证理论陈述的实验迹象逐渐趋向现象世界的边缘,实验越来越难以为理论预言提供实证检验。一些重要的前沿理论长期处于经验未确证状态,这使得其作为科学理论的资格受到严峻挑战。在直接经验证据空缺的情况下,由其他相关理论确证的归纳论证,戴维德的无替代性选择论证、意外解释性融贯论证所构成的评估策略,从非实证性角度为间接评估理论的可行性概率提供了某种依据。微观物理学理论评估特点的这一转变也许会最终影响物理理论与世界之间的哲学关系,所以应给予深刻分析。  相似文献   

10.
狄拉克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他对量子力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所建立的相对论性电子理论,预言了反物质(正电子)的存在,从而改变了人们对物质和真空的认识,使二十世纪的自然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狄拉克在现代物理学史上占有极为崇高的地位,是一件举世公认的事实。比如,海森伯认为:“对于本世纪本质上崭新的物理图象的建立来说,是普朗克发现作用量子的贡献大,还是狄拉  相似文献   

11.
古代金属中的合金元素--铜、锡、铅、砷、锑等的数值大小和变化常被用来标识合金化水平和冶炼工艺以揭示技术进步的过程.然而,这些合金元素的含量在特殊情况下会高到超出普通铜合金的正常值或在金属表面富集,技术本身很难清楚地解释这类现象.文章通过系统总结、比较、分析了世界各地有关锡、铅、砷、锑等合金元素在金属中出现的特别用意,试图从视觉效果--对颜色追求的角度来理解有关合金和表面处理技术产生的意识形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对出土及传世先秦文献中“金”的含义进行了考察,表明至晚在西周早期“金”的广义含义已包含红铜、青铜、锡(或铅)等多种金属或金属材料在内,形成了古代的金属概念.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新金属或金属材料的使用,广义的“金”,即古代的金属概念的内涵也在扩展和变化.古代金属概念的形成及其内涵的嬗变反映了古人对物质世界认知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新疆奴拉赛古铜矿冶遗址冶炼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新疆尼勒克县奴拉赛古铜矿冶遗址的矿石,炉渣,金属样品初步研究表明,该遗址开采,冶炼的是硫化矿石,使用了“硫化矿-冰铜-铜”工艺,流程经历了一次冰铜熔炼和一次还原熔炼。  相似文献   

14.
二异丙胺系列高温分子铁电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对材料兼顾高性能、柔性、环保、质量轻、低矫顽场、可靠性等诸多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传统的陶瓷铁电材料提出了新的挑战。陶瓷材料虽然性能好却含重金属,还存在密度大、重污染、生产耗能高、材料矫顽场高、刚性强等不足。目前陶瓷铁电材料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电子信息工业发展对材料的需求,急需寻找新材料去弥补传统陶瓷材料的不足。在此背景下,分子铁电材料由于自身的诸多特点重新受到重视,其质量轻、柔性高、环保、无重金属、能耗低。因此,我们将分子铁电材料与陶瓷铁电材料进行对比研究,借鉴相关研究的新发现、相关理论、重要方法,依托晶体工程和化学多样性为分子铁电材料研究提供有效帮助并构筑分子模型和设计调控结构,以寻求在性能、能耗、环保、柔性等多个角度实现突破,进而合成新型分子铁电材料,为其将来实用化和系统的科学研究提供指导和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认知科学中,"现象"一词指人类在感知外部事物或内在状态时,于意识中直接呈现的纯粹经验。受到一种可以称之为"概念全能主义"的观念影响,当代哲学和认知科学普遍坚持,现象的存在必须依赖其他更重要的认知能力,也即注意力或概念能力,纯粹现象因而遭到否定。然而通过对"斯佩林-兰德曼实验"的数据与结果进行分析权衡,可以在经验科学的意义上证明纯粹现象的存在,进而揭露概念全能主义的谬误。纯粹现象及其证明过程揭示出:处在人类认知界限之外的经验与世界是不能被摒弃和偷换的,它们是实在论链条的必要环节,并且能够在经验科学中得到认真的研究和对待。  相似文献   

16.
在科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长期的反复的哲学争论中,二十世纪初创建的结构实在论(Structur-alrealism)的学说,最近已成为"科学实在论最有辩护力的形式"(〔1〕,p.1),且"近年来重新进入科学哲学的主流"(〔2〕,p.151)。结构实在论被公认的创始人是著名哲学家罗素。他认为客观事物,特别是不可观察的客体的内部性质是不可认识的,但它的结构可以通过同构关系被人们的感性经验和科学模型认识。本文作者对事物的内部性质不可知持一种保留态度,但对他的通过同构关系认识物质世界的结构持一种赞成的态度,并依罗素的主张将这个观点称为同构实在论,从现象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同构关系,同态对应在科学理论的模型中的作用和通过建模认识世界的模型这三个方面为罗素的同构实在论和由此决定的认识论辩护,并将它改进为同态实在论,以便更好地说明模型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17.
技术传统与技术哲学视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个理解和描述各种传统技术的基本概念——技术传统。技术传统的最直接含义是一个技术能够存在的最小单位,由一个操作规则系统、一套工艺学知识所构成,同时还要有稳定的可传习性。技术传统构成着我们人类的生存方式。在我们生存方式的构成中技术传统不仅是一个技能共同体,而且还是生存共同体,它所完成的是文明的伦理功能,是支撑德性社会的世俗基础。考察技术传统能够给知识、技术、世界、生存等概念带来富有意义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was written with two aims in mind. A large part of it is just an exposition of Tarski's theory of truth. Philosophers do not agree on how Tarski's theory is related to their investigations. Some of them doubt whether that theory has any relevance to philosophical issues and in particular whether it can be applied in dealing with the problems of philosophy (theory) of science.In this paper I argue that Tarski's chief concern was the following question. Suppose a language L belongs to the class of languages for which, in full accordance with some formal conditions set in advance, we are able to define the class of all the semantic interpretations the language may acquire. Every interpretation of L can be viewed as a certain structure to which the expressions of the language may refer. Suppose that a specif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language L was singled out as the intended one. Suppose, moreover, that the intended interpretation can be characterized in a metalanguage L +. If the above assumptions are satisfied, can the notion of truth for L be defined in the metalanguage L + and, if it can, how can this be done?  相似文献   

19.
对于功能性规律陈述的形式特征,可以给出三种方式的逻辑解读及可检验性分析,由此与具有“如果……则”形式的因果性陈述相联系,从而可以得出结论:没有理由把因果性规律与功能性规律的根本区别根植于时间正向的因果性关系和时间逆向的因果性关系的语义区别上,两类规律陈述的区别实际上与条件句中的前件子句与后件子句之间的充分性关系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20.
复杂术语通常作为整体使用,具有词的特征,其中包含的其他术语或通用词的词汇地位下降为语素,即语素化。在该视角下,具体学科的复杂术语构词可描述为三层模型:首先学科基本概念由学科基元语素表征,然后由学科基元语素扩展构成固有语素组,最终由固有语素组扩展构成复杂术语。统计显示,在通信学科中超过80%的术语均包含学科基元语素,几乎所有术语均包含固有语素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