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酸与运动训练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确定血乳酸阈值、控制运动负荷强度、强化训练效果出发,论述了乳酸产生和除去及血乳酸与肌乳酸的关系;分析了乳酸测试对运动训练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乳酸是常用分析指标 血乳酸是运动训练中研究较早的指标,也是现代运动训练科学化应用最广泛的指标之一。血乳酸都作为制定训练方法,掌握适宜的运动强度,评定运动员身体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的主要指标。由于血乳酸在科学化训练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至越来越多的教练员,科研人员开始在训练过程中进行应用,国外有些教练员把血乳酸分析仪作为“分析助手”。  相似文献   

3.
在中长跑训练实践中,掌握运动员乳酸阈变化范围,明确运动员不同强度跑中的乳酸水平,对控制训练强度非常重要,也是了解运动员机能能力和恢复状况的需要,本课题的研究对提高本组训练的针对性有积极意义,同时可以对其他耐力性项目的训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运用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目前有关血乳酸的训练理论及江苏省中长跑组运动员利用血乳酸测试实施训练的过程进行研究.研究显示,江苏中长跑组运用血乳酸测试,阶段性取得了运动成绩的提高,说明用血乳酸测试监控训练强度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有氧与无氧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血乳酸等相关指标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随机选取游泳队运动员,根据个人运动专长,安排相应专项训练,分别在训练前及运动后即刻抽取肘静脉血,检测血乳酸等生化指标及血常规指标.实验研究表明:有氧训练后血清ALB和钠离子显著升高、二氧化碳结合力明显下降;血乳酸变化与呈高度正相关,与二氧化碳结合力、NEUT和钠离子呈高度负相关;无氧训练后血清ALB、LYM和钠离子显著上升,二氧化碳结合力明显下降;血乳酸变化与ALB、LYM、LYM和钠离子呈高度正相关,与二氧化碳结合力、NEUT呈高度负相关;无氧训练后血钾浓度下降,与运动疲劳有关.  相似文献   

5.
无氧训练过程中的乳酸监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无氧训练是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的重要手段之一。血乳酸是评价运动员无氧训练强度的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在无氧训练过程中,如何运用运动员血液中血乳酸值的变化以及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及运动员的具体情况调整训练计划,有针对性地发展运动员的代谢能力,实施科学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有氧耐力训练、亚极量强度训练和超极量强度训练对血乳酸影响的分析,探讨了提高人体耐受最大血乳酸浓度能力的方法。籍以此提高抗疲芳强度能力和运动成绩,无疑对运动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耐力训练中的血乳酸指标及其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确定血乳酸阈值、控制运动负荷强度出发,论述了乳酸的产生、消除及其乳酸阈的确定,分析了血乳酸测试在耐力训练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长期递增负荷训练、力竭训练游泳运动模型,探讨牡蛎提取液对长期训练小鼠运动耐力、血液生化指标影响.研究表明:运动训练的小鼠比安静状态下的小鼠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血中乳酸、肌酸激酶和尿素氮的水平显著升高;而补充牡蛎提取液可使运动训练小鼠血红蛋白的水平显著升高,血中乳酸、肌酸激酶和尿素氮的水平显著下降,并可使小鼠力竭运动时间明显延长.因此,牡蛎提取液可提高机体的造血功能和循环系统功能,增强机体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卢洪利  孙慧峰 《科技信息》2009,(10):194-195
利用血乳酸指标对女子拳击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进行评定,为教练员指导运动员的训练以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二次跑台试验法,测试运动员运动前后血乳酸指标值;通过观察法,跟踪拳击运动员训练;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所得数据进行数理分析。结果:拳击运动员安静时有6名队员的血乳酸值高于正常范围,定量负荷下以及极量负荷下,运动后血乳酸值明显升高且极量负荷下血乳酸峰值基本上出现在运动后的第三分钟到第五分钟。同时运动员的血乳酸指标值个体差异明显。结论:运动员所取得的成绩并不是由单一的血乳酸指标决定的,而是其身体机能和比赛时心理素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以武汉理工大学6名男性大学生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饮用运动饮料)和对照组(饮用矿泉水),监测健身锻炼过程中,运动饮料对大学生血乳酸(BL)、血糖((GLU)和心率的影响,旨在探讨大学生健身锻炼中是否需要补充运动饮料以及合理的补充方法。结果显示:安静状态下,实验组和对照组血乳酸、血糖和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运动过程中血糖水平、运动结束后血乳酸含量和心率恢复状况表现出明显差异性(P〈0.05),说明在同等运动量下,饮用运动饮料能使大学生在健身锻炼过程中保持较好的血糖水平,提高糖原储备,降低血乳酸水平,加快心率恢复。  相似文献   

11.
通过观察对比分析足反射疗法和积极性休息两种方式对游泳运动员运动后血乳酸水平恢复的影响,探讨足部反射疗法对促进运动员训练后血乳酸恢复的作用及机理,从为运动疲劳恢复的方法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依据。研究方法:冬训期间南京体育学院专业游泳队男运动员1 0人;取冬训期间相邻两周(相邻两周的在同一个训练周期内),每一周的周一受试者完成6组50米自由泳,每组包干2.5分钟。第一周让受试者采用积极性休息(包括慢运动、温水浴、按摩等)的方式放松15分钟,第二周让受试者运动后接受足反射疗法15分钟,比较两种方式后血乳酸的恢复水平。结果:足反射疗法和积极性休息一样对游泳运动员运动后血乳酸的恢复有促进作用,而且两种方式对血乳酸恢复情况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足反射疗法可以促进游泳运动员运动后血乳酸清除。  相似文献   

12.
力竭性运动影响血液流变性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了一次性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同时测定心率、血乳酸、血氧饱和度、血清丙二醛和最大吸氧量等指标,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最大吸氧量、血乳酸、心率等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力竭运动引起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增加等血液流变性质的改变,运动后心率、血乳酸、血氧饱和度、血清丙二醛浓度的变化与血液流变性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动物的基础性研究,测得小鼠在不同游泳时间、不同运动强度下血乳酸的变化及不同取血时间对血乳酸测定值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小鼠在运动时随游泳时间延长及运动强度增大,血乳酸浓度逐渐升高,而后缓慢下降,随运动强度继续增大,血乳酸浓度继续升高,此结果与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血乳酸变化的规律基本一致;相同运动时间,运动强度越大,血乳酸水平越高;随运动强度增大,血乳酸清除率下降;长时间运动后即刻取血,测得的血乳酸浓度显著高于运动后15分钟取血  相似文献   

14.
对枣庄学院参加2006年山东省大学生运动会中长跑队的8名男运动员运动后的血乳酸、血尿素等指标进行了测试,采用数理统计、实验研究等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量化分析.从结果看,运动员完成相应负荷强度后即刻至次日晨(12小时后),血乳酸和血尿素水平均高于运动前安静值(P〈0.01),表现出与负荷强度和负荷量的高度相关性和个体差异.依据上述指标及时更正训练方案,结果表明:血乳酸与血尿素指标的联合应用能较准确监测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和训练水平,从而科学地指导训练.  相似文献   

15.
以昆明种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观察了核黄素合剂对运动训练小鼠运动能力的影响。将小鼠(30只)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运动训练,普通饲料和正常饮水),实验组(给予运动训练,普通饲料,核黄素合剂),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耗竭游泳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血乳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核黄素合剂具有改善训练小鼠整体状况,提高小鼠运动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山地越野自行车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运动生理生化指标在山地越野自行车运动员训练监控中的应用方法和规律,监控训练强度和运动员的训练适应与恢复.方法:以江苏自行车队山地越野自行车运动员(男3名,女3名)为研究对象,在2年多的运动员训练中进行纵向观察和数据积累,在不同类型的专项训练课中使用心率和血乳酸监控训练负荷强度,在阶段性训练中,选择血睾酮、皮质醇、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晨起心率、最大摄氧量监控训练负荷适应与恢复.结果:运动员训练中的血乳酸和心率能够较好地监控和评价山地自行车项目中不同训练手段的训练效果,在山地越野自行车专项训练中,糖酵解供能占有较大的比例;在评价和监控运动员对训练负荷量的适应和机能恢复中,生理生化指标一般比较合理的变化值范围为:晨脉高出最低心率6-8次,血尿素3-6 mM左右,血清肌酸激酶150-500IU左右,血睾酮不低于400 ng/dl (男)和20 ng/dl(女)左右,血红蛋白保持基本稳定并且不低于14g/dl(男)和13 g/dl(女),男女运动员血红蛋白均高于15 g/dl时运动员训练中体能状态较好;生理生化监控指标的个体差异和个体数据对应的运动员运动能力表现的差异,使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不能很好地反映训练监控的规律和运动员个体的运动能力表现,宜重视优秀运动员个体生理生化监控指标的纵向比较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7.
观察海参提取物对网球运动后血乳酸及酸碱代谢的影响.随机挑选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系学生20名,随机分为运动组(n=10)和对照组(n=10).实验组服用海参提取物,每日1次,每日35克,持续2周.对照组服用等量的安慰剂.运动方案为一次训练比赛.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在运动后血乳酸上升幅度及BE、HCO3-的下降幅度明显减小(P<0.05).本实验提示,海参提取物对网球运动后血乳酸及酸碱代谢产生明显的影响,对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马齿苋对力竭小鼠血乳酸的动态干预作用及其量效关系。方法:将72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个组,对照组(蒸馏水)、实验Ⅰ组(2.5%马齿苋水溶液)、实验Ⅱ组(5%马齿苋水溶液)、实验Ⅲ组(10%马齿苋水溶液),每组18只小鼠。每次按剂量10 mL/kg,令小鼠在4 h内饮用,每天2次,连续7 d。于实验第8 d,行力竭游泳实验,记录每只小鼠的无负重力竭游泳时间,测定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 h、运动后24 h每只小鼠的血乳酸含量。结果:实验Ⅰ组和实验Ⅱ组可明显延长力竭游泳时间(P0.05),减小游泳后即刻血乳酸含量(P0.05)和运动时相血乳酸每分平均蓄积率,提高运动后3 h和24 h血乳酸每小时平均清除率;实验Ⅲ组可显著缩短力竭游泳时间(P0.05),对运动时相乳酸蓄积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能轻度提高运动后3 h和24 h血乳酸每小时平均清除率(P0.05)。结论:1)马齿苋水溶液浓度在2.5%~5%之间可产生确切的提高运动耐力、促进疲劳恢复的效应,其最佳效应浓度为5%。2)马齿苋是对力竭小鼠运动时相乳酸蓄积和恢复时相的乳酸清除具有双重改善作用的抗疲劳药物。  相似文献   

19.
低氧下运动时补液对血清乳酸脱氢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氧和常氧环境下,通过对运动员进行一次性力竭运动后补液或不补液的实验,观察其运动后机体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心率、血压、体重、血乳酸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补液对在低氧和常氧环境下运动时LDH的影响,为低氧训练过程中的合理补液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乳酸是人体内无氧代谢的重要产物,血乳酸的上升往往标志着乳酸能系统参与工作。测定这一指标可了解人体实际运动时的强度、能量代谢情况,从而为平时的身体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着重报导了对95名拳击运动员进行赛后血乳酸变化的观察结果,并对该项运动员乳酸升高的机制和量值变化范围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