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分别利用K3Fe(CN)6,CuCl2·2H2O-DMSO,Cu(NO3)2·3H2O-CH3CN,CuCl2·2H2O-DMF,CuCl2·2H2O-NaOCH3,等5种不同催化体系制备了阻燃剂聚二溴苯醚,并详细地研究了其中3种催化体系中的单体浓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找到了合成的最佳条件,并讨论了几种催化体系的反应机理。5种催化体系所得产物存在着分子量由大到小的分布,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氯化乙基铝/给电子体组成的新的烯烃齐聚催化体系。在甲苯溶剂中,以 Et_3Al_2Cl_3/PPh_3为催化剂,在Al/P为 8,反应温度为 80℃,反应时间为2h 条件下,丙烯齐聚转化率为49.5%,二聚选择性为91.3%;催化1-丁烯齐聚反 应,丁烯转化率仅为3.5%;而在临氢条件下催化1-丁烯齐聚反应,可以大幅度提 高1-丁烯的齐聚转化率。使用本催化体系所得丙烯、1-丁烯的二聚物都是具有支链 结构为主的烯烃。对反应条件的影响及氯化乙基铝/给电子体两组分的催化作用进行 了探讨,认为属铝氢化物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
载体MgO/Al2O3比对CH4/CO2重整Ni基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gO、Al2O3以及其混合物为载体,研究MgO/Al2O3mol比对CH4/CO2重整Ni基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O/Al2O3=2(mol比)时其催化性能最好,积炭量最少.现场TPO实验表明CO岐化的积炭量均大于相应催化剂CH4解离的积炭量,表明CH4/CO2重整Ni基催化剂的积炭,CO歧化高于CH4解离  相似文献   

4.
采用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及TPR等技术考察了CaO、Fe2O3及CaO-Fe2O3等氧化物助剂对Ni/Al2O3催化剂的CH4/CO2重整反应制合成气的催化活性和抗积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CaO-Fe2O3助剂的催化剂能最有效地抑制积炭,同时考察了反应温度、原料气配比及空速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无铬中变催化剂的XRD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X光衍射作研究手段,对无铬中变催化剂的氧化态还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铬中变催化剂氧化态是非晶态的r-FeOOH,还原态主要是一种反尖晶石结构,主要物相为Fe3O4,MeO,(Me,Fe),Fe2O4,CeMe5等,并研究了Me(NO3)2助剂的含量对活性XRD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6.
[dpeNi][FcCOSCHCO]NO是黄绿色晶体,溶于CHCl,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它可由α—二戊铁基硫代乙酸[dpeNi][FcCOSCHCOH]和dpeNiCl[PhPCHCH·PPh]NiCl及TINO经长时间搅拌生成,IR谱表明,配合物金属Ni(Ⅱ)分别和dpe中磷,FcCOSCHCOH中硫及羧基中氧结合形成四配位双五员环平面正方形结构。CV法研究表明Ni(Ⅱ)氧化态呈多样性变化。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Ni(naph)2-Al(i-Bu)3-(BF2.OEt2+n-C8H17OH)催化体系的相态。通过Tyndall效应、电镜观察和超过滤实验,证明镍催化体系在溶有丁十烯的加氢汽油中以小颗粒分散和,粒径在1-100nm之间,为胶丛催化剂,属于高度分散的多相催化体系。  相似文献   

8.
由甲醇与丙酮合成甲基乙烯基酮铜基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连续流动微型反应一色谱装置评价由甲醇与丙酮合成甲基乙烯基酮(MVK)铜基催化剂。研究了载体、助催剂、反应温度及时间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SiO2为载体并添加Cr2O3和KOH助催剂,MVK选择性大大提高,催化性能也较稳定。用XPS分析催化剂表面发现铜的化学状态是Cu+,认为Cu2O是催化剂活性相组份并使甲醇脱氢为甲醛,后者是生成MVK的关键中间物。  相似文献   

9.
掺杂金属离子对α-FeOOH的形态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EM、HREM、DTA和XRD等表征方法,研究了掺杂Ni ̄(2+)、Cr ̄(3+)、La ̄(3+)和Ce ̄(3+)四种金属阳离子对α-FeOOH粒子形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掺杂Ni ̄(2+)和Cr ̄(3+)可明显提高α-FeOOH粒子的轴比,而掺杂La ̄(3+)和Ce ̄(3+)则不能;Ni ̄(2+)、La ̄(3+)和Ce ̄(3+)亦可抑制a-FeOOH枝叉的形成。研究发现,杂质离子改变了铁黄表面和本体结构,且提高铁黄粒子轴比的作用源于其抑制α-FeOOH短轴方向(120)晶面的生长速率。  相似文献   

10.
乙苯在Fe_2O_3-K_2O催化剂上的TPD研究表明,新鲜催化剂表面有α和β两种活性位,均具脱氢、脱乙基和裂解活性.乙苯吸附后能脱氢生成苯乙烯和脱乙基生成苯,若预先吸附水亦可脱甲基生成甲苯,新鲜催化剂表面氧化能力较强,脱下的的氢或烷基会立即与表面晶格氧作用生成H_2O和CO_2,并致使催化剂表面被还原产生新的γ活性位.γ位裂解性能较强,但在吸附水后也具有脱氢和脱烷基活性,水对甲苯的生成起着重要的作用,α活性位可能是K_2Fe_2O_4相,β和γ位可能是Fe_2O_3和Fe_3O_4(部分还原的氧化铁)相.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了解氯化镧与联吡啶和邻菲罗啉配合物[La(phen)(bipy)CI3·3H2O]的性质,研究了该配合物的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TG、DTG曲线表明该配合物按4步分解:La(phen)(bipy)C13·3H2OLa(phen)(bipy)OCI·H2OLa(phen)(bipy)O(OH)La(phen)O(OH)LaO3/2.采用微分和积分相结合的方法,推断出它的热分解反应机理,同时给出热力学补偿效应表达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XRD,TPR,TPD-MS,TPSR-MS和IR技术,研究了负载于SiO_2担体上的Ni,Cu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所引起的CO加氢反应性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双金属Ni和Cu之间可以很好地形成合金,Cu的4s电子迁入Ni的3d轨道的电子效应,使双金属催化剂对H_2和CO的吸附能力有别于单金属Ni,Cu催化剂;CO加氢在Ni中心上按“表面碳”机理生成烃类,在Cu中心上通过HCO_(a)活性中间物生成醇类,Ni和Cu的合金化则有利于C_2以上的物质生成。  相似文献   

13.
一类新型负载钯催化剂:[(N,N-二膦酸亚甲基)甘氨酸-磷酸氢]锆-钯催化剂由Zr(HPO4)2-x[(O3PCH2)2NCH2CO2H]x·H2O与PdCl2在甲醇中络合和水台胼还原制得.研究了催化剂在常压下对取代烯烃和硝基苯的加氢反应,催化剂的x值、Pd%含量,>NCH2CO2H/Pd比值、反应温度、溶剂和底物对催化加氢活性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催化剂可重复使用8次而无显著失活.[(N,N-二膦酸亚甲基)甘氨酸-磷酸氢]锆;氯化钯;负载;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平果铝厂赤泥的物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等离子光谱、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平果铝厂赤泥的化学组成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平果铝土矿拜耳法处理后的赤泥中含赤铁矿(α-Fe2O3)、针铁矿(α-FeOOH)、水化石榴石(Ca3AlFe(SiO4)(OH)8)、一水硬铝石(Al2O3·H2O)、含水铝硅酸钠(Na2O·Al2O3·1.68SiO2·1.73H2O)、钙钛矿(CaTiO3)、羟钙石(Ca(OH)2)、方解石(CaCO3)等物相,其中赤铁矿和水化石榴石含量较高,赤泥中还含有可供工业提纯价值的Zr,V,Nb,Ta,Sc.研究结果为今后开发利用平果铝厂赤泥提供了理论和实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自合成的3种含Ln^3+的二聚物晶体Nd2(CH3COO)4(ONO2)2(C12H8N2)2(A),Sm2(C6H5COO)6(C12H8N2)2(B),Eu2(C6H5COO)6(C12H8N2)2(C)的UV-VIS-NIR光谱数据,依据Ln^3+能级图以及相应光谱项和选律,对各谱带进行了分析指认,并与Ln^3+离子和简单化合物Ln(NO3).6H2HO光谱的对比,讨论了配位场对二聚物  相似文献   

16.
己证明在加氢汽油介质中Ziegler-Natta镍体系「Ni(naph)2-Al(i-Bu)3-(BF3OEt2+C8H17OH)」为胶体催化剂。本工作按多相 化反应动力学理论处理体催化丁二烯聚合反应体系,提出了催化机理,认为链引发反应是催化剂各组份相互作用,在胶粒表面形成的活性位,再与单体反应形成活性种的过程,且后者为速率控制步骤;在链增长反应中,丁二烯在胶粒表面服从Langmuir吸附规律,且  相似文献   

17.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Ni/Sepioite及Ni-Sm/Sepiolie催化剂,并测定了催化剂的CO和CO2甲烷化活性。用TPR,H2-TPD,CO化学吸附和XPS等手段研究了催化剂的表面性质。结果表明,Sm2O3和加入提高了Ni/Sepiolie催化剂的CO和CO2甲烷化活性,增加了催化剂中Ni的分散度,活性表面积,降低了电子结合能。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不同Ni含量的Ni/ZrO2催化剂在微波场中的升温行为及10%Ni/ZrO2催化氧化甲烷制合成气的反应活性,并与常规加热条件下的反应活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四种Ni含量的Ni/ZrO2催化剂在微波场中均能够升温;在达到桢的C论率时,微波活化方式下催化剂床层温度比常规加热低得多,且产物中H2和CO明显主于后者。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配合物[ML]3[Cr(CN)6]2·xH2O(M二Ni,L=三(2-胺基乙基)胺(tren),x= O; M= Cu, L=二丙烯三胺( dpt), x= 8)和[ M( tn)2]2[Cr( CN)6 ]CIO4· XH2 O( tn= 1, 3-丙二胺,M= Ni,x= O;M= Cu,x= 2).用元素分析、ICP分析、IR光谱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它们的磁性质.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Cu(dpt)]3[Cr(CN)6]2·8H2O中存在弱的铁磁(T> 16.63K)和反铁磁(T< 16.63K)相互作用;[Cu(tn)2]2[Cr(CN)6]CIO4·2H2O中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T<5.86K).研究发现,这些配合物有两种结构类型:氰基桥联结构和双配合盐结构.  相似文献   

20.
甲苯—丙烯烷基化合成异丙基甲苯新型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考察了用MgO、CaO、NiO、TiO2、Fe2O3、P2O5、SiO2、F和La2O3改性的HM分子筛对甲苯-丙烯烷基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O、CaO改性导致活性和异丙基甲苯选择性降低;NiO、TiO2、Fe2O3改性主要影响选择性;SiO2、La2O3改性在含量较低时基本不影响活性和选择性,含量高时活性降低,邻异丙基甲苯选择性增加.影响活性和选择性的主要因素可能是分子筛的骨架硅铝比和钠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