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合成了两种用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微载体:葡聚糖和明胶微载体。报道了合成方法。将产物初步用于Vero细胞培养,得到了满意的结果。细胞在微载体上的附着生长良好,和目前广泛使用的Cytodex 1微载体效果相仿。当DEAE-Sephadex 1.5微载体浓度为2mg/ml时,在1.5L Celligen细胞培养器中培养120小时,细胞浓度可达1.2×10~6细胞/毫升,为接种浓度的5倍,达到了文献中报道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分步溶胶-凝胶法制备核壳型玻璃珠/聚砜微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玻璃珠/聚砜核壳型微球可用于分离过程中的吸附介质和催化剂的载体.基于相转化原理,提出了向聚砜的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中先加入乙醚再加入水的分步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核壳型玻璃珠/聚砜微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和X光电子能谱检测表明形成了单分散性良好、聚砜膜厚度为几μm的核壳型微球,且聚砜薄膜的表面致密.该制备方法的聚砜利用率高于80%,玻璃珠的利用率接近100%.乙醚加入量对微球性质影响较小,但其与DMF溶液的体积比要求大于4.5.实验结果表明,分步溶胶-凝胶过程是一种高效制备玻璃珠/聚砜核壳型微球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前,商品化的微载体多以干粉状态储存和销售,在细胞培养前需要先进行预处理,即用无Ca2+、Mg2+的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buffered saline,PBS)溶液对干粉微载体进行水合吸胀和洗涤,然后将水合吸胀后的微载体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之后才能够用于细胞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对微载体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细胞的贴壁和生长.作者将Cytodex1微载体用无Ca2+、Mg2+的PBS以50、25、16.7 g·L-13种水合吸胀质量浓度,每种浓度以720、2 400、6 000 mL 3种装量进行预处理.然后置于高压灭菌器中进行121℃高压蒸汽灭菌,观察其水合吸胀浓度及装量差异对灭菌温度造成的影响.灭菌完成后取样对微载体进行显微镜观察,然后将各组微载体样品用于Vero细胞的7 L生物反应器培养,12 h后记录各组的贴壁率.实验证明,对微载体进行预处理时,不同水合吸胀质量浓度和装量会对其灭菌时的升温速率造成影响.预处理时水合吸胀质量浓度不超过50 g·L-1,121℃以上灭菌时间不超过212 min,对Cytodex1微载体物理特性和Vero细胞的贴壁率没有影响(P0.05).同时,在利用生物反应器培养Vero细胞时,除了考虑微载体的水合吸胀浓度和灭菌温度差异对细胞贴壁率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预处理时不同水合吸胀浓度和装量所造成的灭菌温度差异是否能够满足无菌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微球形固定化α-葡萄糖苷酶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粉末状壳聚糖制备成微球形多孔载体 ,采用吸附 -交联的方法将TGL固定化 .研究表明 ,制备微球形多孔壳聚糖载体的关键取决于壳聚糖原料的分子量分布、壳聚糖的稀酸溶液浓度以及凝结液的组成等因素 ;当壳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0× 10 5左右 ,壳聚糖溶液浓度为 2 .5% ,凝结液组成为 2mol/LNaOH∶4 0 %甲醛 =3∶2 (体积比 )或2mol/LNaOH∶甲醇 =3∶1(体积比 )时 ,可制得微球形多孔壳聚糖载体 .最佳固定化条件研究表明 ,对于脱乙酰度为 88%的壳聚糖载体 ,加酶量为 3× 10 5Unit/g时 ,在 pH 6.0条件下 ,室温吸附 8h ,然后用 2 .0 %的戊二醛在 4 5℃交联 9h ,可得到固定化酶的活力为2 .34 2× 10 5Unit/g ,酶活力回收率为 78.1% ,并具有较好的强度 .  相似文献   

5.
用改良的乳化冷凝法制备了大粒径明胶微球,微球平均直径约250μm.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对制备的明胶微球进行后处理,得到表面形貌不同的明胶微球.用形貌各异的明胶微球作为微裁体培养成纤维细胞,结果表明细胞粘附率不同.成纤维细胞在明胶微栽体上生长情况良好,有明显的增殖现象.其中,经冷冻干燥处理得到的明胶微球具有孔道结构,适合成纤维细胞的黏附和生长,作为细胞微裁体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CoFe2O4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TX-10 AEO9/正戊醇/环己烷/水为微乳体系,制备了CoFe2O4纳米颗粒.用X射线、扫描电镜对纳米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配比、盐浓度对微乳区域的影响.所制得的CoFe2O4纳米颗粒均匀,粒径为20~50 nm;最佳工艺条件为:表面活性剂TX-10 AEO9与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2:1,盐溶液为 0.6 mol/L Fe3 和 0.3 mol/L Co2 的混合溶液及0.6 mol/L的NaOH溶液,回流温度为100 ℃,回流时间为2 h.  相似文献   

7.
葡聚糖微球自开发以来,已广泛地应用于组织工程、细胞培养、蛋白分离纯化等方面.其既可以作为药物的控释载体,又可以作为种子细胞扩增培养的载体.目前,在生物制药领域下游分离纯化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作为柱层析凝胶和分离层析介质的葡聚糖微球也越来越受到科学家的青睐.文章对葡聚糖微球自研究以来的重大历史性突破及当代科学前沿的应用成果加以总结和介绍,着重介绍了葡聚糖微球在医药、疫苗开发、凝胶层析三个方面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8.
甲壳胺微载体培养Vero细胞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以甲壳胺为基质合成的CX-1型微载体,进行Vero细胞悬浮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在1mg/ml甲壳胺微载体浓度下,使用RPMI1640培养基,添加10%新生牛血清,37℃培养3h,传代Vero细胞能够快速贴附于微载体上,悬浮培养24h时,细胞浓度达到2.26×10^5个/ml;培养72h时,细胞浓度达到6.89×10^5个/ml;培养120h时,细胞浓度达到7.12×10^5个/ml。电镜观察表明细胞在微载体上长势良好。说明甲壳胺微载体适合Vero细胞高密度悬浮培养。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影响化工原料CS微球生产工艺中,本文系统地研究了CS溶液浓度及其分子量、NaOH浓度、HAc浓度和落差高度等因素对CS微球形态、规则度、球径等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CS溶液浓度为5%(w/w)、HAc溶液浓度为0.5mol/L、落差高度为25cm,NaOH浓度为0.4mol/L时,制备得到的CS微球的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0.
将纳米TiO2吸附溶液中的BSA由水包油包固体乳化法用PLGA包裹药物粒子.通过紫外和SEM等检测手段,考察纳米TiO2在不同条件下对BSA吸附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制备工艺下PLGA包裹药物粒子对载药量和包封率及体外释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溶液的pH值接近蛋白质等电点、温度在20 ℃左右、反应24 h时,TiO2吸附BSA量最大,药物粒子分布均匀,尺寸在40 nm左右.在制备微球时,当初乳体积降低、PVA浓度降低及PLGA与药物粉末的质量比增大时,载药量和包封率都有提高,且微球体外释放较小.微球表面光滑,尺寸为4 μm左右.  相似文献   

11.
用化学法对PTFE微孔膜表面进行亲水改性,利用红外光谱(ATR—FTIR)和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改性膜表面形态和微观结构的变化,FTIR图表明膜的表面产生了极性基团,SEM图显示膜的孔径和孔隙率发生了变化。研究了钠萘处理液浓度与膜改性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钠萘处理液浓度的提高,膜表面接触角减小,亲水性增强。钠萘处理液浓度以0.6mol/L为最佳。  相似文献   

12.
核壳式磁性微球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因其兼具高分子微球的众多特性,近年来被广泛研究,特别是在生物医学、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磁微球根据其结构可分为三类.本文中综述了磁性高分子微球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和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李蕾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9):2352-2356
采用填砂管岩心流动实验,通过在模拟油层渗透率情况下测定一定浓度聚合物溶液、微球悬浮溶液、聚合物与弹性微球复合体系在岩心中调剖时的阻力系数变化过程,探究聚合物与弹性微球二元复合段塞的调剖效果。结果表明,弹性微球在注入过程中阻力系数呈波动式上升,具有很高的残余阻力系数,其调剖效果好于聚合物。聚合物/弹性微球二元复合段塞中,聚合物主要起到增加黏度的作用,携带微球溶液进入地层。微球溶液起到深部调剖的主导作用。实验得出聚合物(浓度500 mg/L)/弹性微球(浓度1 000~2 000 mg/L)的复合段塞调剖能够发挥较好的封堵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壳聚糖-海藻酸钙载药微球给药后的体内检测为研究背景,探讨不同反应条件下壳聚糖-海藻酸钙微球荧光标记反应对微球膜在模拟体液中的强度影响.以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微球制备载体材料,以异硫氰酸酯(FITC)为荧光标记物对微球进行荧光标记.采用标记了FITC的微球在模拟体液中的膨胀率来表征微球膜的相对强度.采用相对分子质量为50 000、脱乙酰度85%、荧光标记浓度0.01 g/mL的壳聚糖,成膜液浓度0.015 g/mL,成膜时间30 min制备出的荧光微球在模拟胃、肠液中表现出良好的膜强度及稳定性.为研究壳聚糖-海藻酸钙载药微球在体内的分布、吸收、降解特性提供了适宜的入体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15.
Chitosan/heparin microspheres were prepared using the water-in-oil emulsification solvent evapo- ration technique. The microsphere diameters were controlled by selecting the fabrication process parame- ter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s showed that the chitosan/heparin microspheres were regular and the surface morphology was smooth.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howed that the chitosan amino groups reacted with heparin carboxylic groups to form acylamides in the microspheres. Analysis of the microsphere cytotox- icity showed that they had no cytotoxic effect and behaved very similar to the negative control (polystyrene). To analyze the protein drug release profiles of the microspheres, bovine serum albumin was loaded as a model drug into the microspheres and released in vitro. Marked retarda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BSA re- lease profil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tosan/heparin microspheres may provide a useful controlled release protein drug system for used in pharmaceutics.  相似文献   

16.
磁性高分子微球是利用微胶囊化方法,使有机高分子与无机磁性粒子Fe3O4结合起来形成的具有磁响应性的高分子微球.对以聚(甲基丙烯酸-co-丙烯酰胺)(P(MAA-co-AAm))为高分子基材、四氧化三体(Fe3O4)为磁性内核通过化学方法制备的 P(MAA-co-AAm)/Fe3O4磁性复合微球性能进行了表征.扫描电镜(SEM)照片显示,复合微球呈现明显的交联结构特征,分散性较好.将茶碱负载到P(MAA-co-AAm)/Fe3O4磁性交联复合微球上,对其药物释放情况研究表明,在pH值为7.4的碱性缓冲溶液及去离子水中茶碱释放速率较快,在8 h左右达到释放平衡; 而在pH值为1.4的酸性缓冲溶液中,茶碱的释放缓慢,表明P(MAA-co-AAm)/Fe3O4磁性复合微球有很好的pH值响应性.因此,载药交联微球在酸性胃液和碱性肠道液中能够自动调节药物释放速率,具有靶向药物释放效果,P(MAA-co-AAm)/Fe3O4交联磁性微球可做为靶向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17.
根据岩芯孔喉基本计算公式,计算岩芯的平均孔喉直径,通过吸水膨胀后不同大小聚合物微球在岩芯中的封 堵效果,研究了聚合物微球大小与岩芯孔喉的匹配关系,确定了聚合物微球在岩芯中具有稳定封堵性能时微球粒径与 岩芯孔喉直径的比值范围。从聚合物微球吸水膨胀性能、剪切前后微球粒径变化、不同大小聚合物微球在岩芯中的封 堵效果、与岩芯匹配后的聚合物微球调剖作用对水驱采收率的影响几个方面,研究了聚合物微球大小与岩芯孔喉的匹 配关系,从而为聚合物微球调剖体系大小选择提供实验依据。研究表明,当聚合物微球粒径与岩芯孔喉直径比值在 0.33~1.50 时,聚合物微球可以在岩芯中形成稳定的封堵能力,当聚合物微球粒径与孔喉直径比值在1.20~1.50 时,聚 合物微球兼具良好的运移能力和封堵效果。  相似文献   

18.
AT PRESENT, ALMOST ALL PROTEIN DRUGS HAVE TO BE CLINI- CALLY ADMINISTERED VIA INJECTION ROUTES SUCH AS INTRAVE- NOUS INJECTION. ONE OF THE IMPORTANT PROBLEMS CON- FRONTED IS THAT THESE DRUGS SHOULD BE INJECTED REPEATEDLY DUE TO SHORT HALF-LIFE IN BLOOD. I…  相似文献   

19.
在生物高分子海藻酸钠的辅助下,采用水热合成的方法制备了具有三维分层超结构的Ag/ZnO中空微球,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和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最后对其抗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所制的样品为直径3~5μm的中空微球,其球壁是由直径约100 nm、长度约1μm的Ag/ZnO纳米棒沿着其生长方向并垂直于微球表面的定向排列所组成。抗菌研究结果表明:Ag的质量分数为2.13%的Ag/ZnO中空微球复合材料表现出了协同的高效抗菌性能,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 IC值分别为600μg/mL和400μg/mL。  相似文献   

20.
亚微米级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和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合成条件对快速法合成的聚苯乙烯(PS)微球粒径和分散系数的影响。方法:在保持其它影响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分别改变温度、引发剂浓度、离子强度,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PS微球。结果:通过扫描电镜(SEM)观测合成的PS微球的形貌,并据此测算微球粒径和分散系数。结论:温度是影响微球粒径的重要因素,在反应温度为55~80℃之间,以水为分散介质的无皂乳液聚合法可制备出单分散性很好的亚微米PS球;引发剂浓度增加,微球粒径先减小,后增大,当引发剂浓度过大时(≥9.93×10^-3mol·L^-1),分散系数变大,微球粒径不均匀;微球粒径随离子强度的增加呈增大趋势,但离子强度的增大容易导致微球粒径分布变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