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采用微孔曝气与机械搅拌相结合的序批式反应器(SBR),研究了微氧条件(0.3~0.5 mg/L溶解氧)下游离氨(FA)、游离亚硝酸(FNA)的质量浓度和pH对半短程硝化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8±2)℃,进水pH值为7.8~8.3,FA的质量浓度为16~120 mg/L时均可实现稳定的半短程硝化,其中,FA的质量浓度为40 mg/L时亚硝酸盐积累率(NAR)最大,为95%.反应过程中发现,随着反应进行,FA浓度下降,FNA浓度上升,有利于抑制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OB)生长,使实验过程中无需额外持续投加NaHCO_3维持恒定pH,可节约NaHCO_3约40%.反应运行94 d,氨氧化速率由40 mg/(L·h)上升到115 mg/(L·h).高通量测序发现,亚硝化单胞菌占比由32%增至39%;当FA的质量浓度高于40 mg/L时会明显降低氨氧化细菌(AOB)的增长速率,导致Nitrospira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2.
王林红 《甘肃科技》2015,31(2):59-60
常温条件下利用SBR反应器研究了短程硝化的启动与运行特性。接种普通活性污泥,在进水氨氮浓度为50mg/L时,通过控制系统低DO浓度(小于0.8mg/L),运行12d后出水亚硝酸盐积累率达60%以上,实现了短程硝化;通过逐步提高进水氨氮浓度至130mg/L,出水亚硝酸盐积累率稳定维持在90%以上,获得了稳定的短程硝化效果。分析表明,低DO浓度和较高的游离氨浓度是系统获得短程硝化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集入海口河底泥发展嗜盐活性污泥处理高盐生活污水,在SBR工艺连续运行的120d里取得了稳定的短程硝化.为了确定嗜盐污泥短程硝化的成因,研究基于淡水污泥短程硝化理论系统地分析了pH、游离氨(FA)、温度、溶解氧(DO)和曝气时间等关键工艺参数对嗜盐硝化系统内短程硝化的贡献.试验结果表明,嗜盐硝化系统最适宜盐度范围为10—61g/L,最佳pH范围为7.5—9.尽管盐度、温度对氨氧化菌(AOB)和亚硝酸氧化菌(NOB)的活性有一定的影响,但在测试的温度和盐度范围内AOB的活性始终高于NOB的活性.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分析硝化种群结构表明AOB是系统优势生长的主要硝化菌群.嗜盐系统内短程硝化可能和接种的天然环境内的河底泥内NOB数量少而且代谢亚硝酸速率缓慢有关.  相似文献   

4.
提出旁侧污泥消化液处理系统实现短程硝化,该系统中的剩余污泥中氨氧化菌(AOB)含量高,而亚硝酸盐氧化菌(NOB)含量低;将上述剩余污泥投加至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实现生物强化作用,进而实现稳定短程硝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游离氨(FA)和游离亚硝酸盐(FNA)对NOB合成作用的抑制,可稳定实现污泥消化液短程硝化,亚硝酸盐积累率(RNA)平均为97%。通过投加短程硝化污泥结合控制溶解氧浓度可快速启动城市污水短程硝化。在短程硝化污泥投配率为5.6%和溶解氧质量浓度为0.96 mg/L的条件下,运行15 d即可重建城市污水短程硝化,RNA从1%增加至89%。基于生物强化技术实现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稳定短程硝化,使得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脱氮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新型脱氮工艺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ANAMMOX)过程中亚硝氮难以稳定生成的难题, 设计水解酸化+UASB+好氧氧化的处理工艺, 应用于实际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结果表明, 当进水氨氮浓度为610~1900 mg/L, C/N 比为1.8~3.5时, 在进水量为100 m3/d, 回流比为2:1, pH 值为7.5~8.0, DO为2.0 mg/L的调试条件下, O池发生短程硝化, 积累200 mg/L的亚硝氮, 积累率最高达78%。微生物DNA 检测发现, O池中AOB物种丰度是NOB的10倍以上。水解酸化池中存在COD、氨氮和总氮同时去除的现象, COD去除量不能满足全部总氮反硝化, 剩余的总氮通过厌氧氨氧化过程去除, 通过ANAMMOX反应去除的总氮占水解酸化池总氮去除量的35%~67%。在实际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中, 通过控制进水量、回流比、pH和溶解氧等条件, 成功地启动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  相似文献   

6.
利用SBR反应器,探讨了不同溶解氧(DO)浓度和污泥浓度条件下,游离氨(FA)对晚期垃圾渗滤短程硝化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当DO浓度从0.5 mg/L增加到0.75 mg/L时,最大氨氧化速率有较大的增加,且较高的亚硝酸菌活性可以减弱FA对其的抑制作用,FA对硝酸菌的抑制浓度约为4.2~8.1 mg/L;限制DO实现短程硝化比控制FA更为稳定;污泥浓度也是短程硝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当DO浓度控制在0.75 mg/L时,较佳的污泥浓度约为6 800~8 100 mg/L.此时亚硝酸菌活性较强,且由于FA在污泥絮体内的扩散限制,亚硝酸菌可"适应"更高的FA浓度.图5,表2,参10.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水部分亚硝化的实现与稳定运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常温(16.4~25.5℃)限氧(溶解氧DO质量浓度为0~0.60 mg/L)条件下,以A/O除磷工艺二级出水为原水,采用中试规模(容积1.14m3)的推流式反应器进行部分亚硝化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较低的DO质量浓度(<0.60mg/L)、沿程交替好氧缺氧的运行模式及较恒定的氨氮污泥去除负荷是实现部分亚硝化的关键因素;通过调整反应器4个格室的曝气量分别为4~8,3~4,0和3~5 L/min,沿程形成好氧、好氧、缺氧、好氧的环境,DO质量浓度分别为0.40~0.60,0.25~0.45,0.05~0.10和0.40~0.60 mg/L,水力停留时间(HRT)为7~9h,污泥回流比为40%~60%,氨氧化率控制在55%左右,出水m(NO2-N)/m(NH4+-N)平均为1.11,部分亚硝化效果稳定,亚硝化率超过95%,达到后续厌氧氨氧化(ANAMMOX)生物滤池进水要求;整个运行阶段污泥沉降性能良好,污泥容积指数(SVI)为60~100 mL/g,未出现污泥膨胀现象.  相似文献   

8.
王江宽  于德爽  杨传修  卢苇 《科技信息》2011,(7):I0008-I0008,I0012
简要地介绍了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的机理,从温度、DO浓度、pH值与游离氨浓度、运行条件等方面对影响亚硝酸盐积累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这些影响因素对于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并通过相应的实验进行了研究论证。此外,还论述了多因素联合控制以及实时控制对维持短程硝化反硝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稳定的短程硝化, 通过使用 NaCl 作为一种选择抑制剂(只抑制亚硝酸氧化菌(NOB)的生长而不会以抑制氨氧化菌(AOB) 的生长) 在序批式反应器处理含盐生活污水过程中实现硝化种群的优化。实验考察了不同盐度对 AOB 和 NOB 的抑制程度以及对系统硝化性能的影响, 选择 7. 6 g/ L的盐度作为种群优化的最佳盐度。长期抑制实验实施 4 个月后, 亚硝酸盐积累稳定在 95% 以上, 短程硝化稳定。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 检测到AOB (Nitrosospira) 已经成为硝化菌群的主导菌种, NOB(Nitrobacter)基本检测不出, 证明 NOB 已经被淘洗出系统,硝化种群得到优化。同时讨论了盐度对 NOB 的选择抑制机理。  相似文献   

10.
不同曝气量对短程硝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控制SBR反应器内的温度为35±0.1℃、初始pH为8.0~8.4、初始游离氨(FA)浓度为19~35mg·L-1,在两周内实现了短程硝化的快速启动,并在稳定期考察了曝气量(24、36、48、60 L·h-1)对短程硝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线监测pH的"氨谷"和DO"跳跃点"可判断短程硝化反应的终点,从而控制曝气时间;不同曝气量下,出水亚硝态氮积累率均维持在95%以上,氨氮去除率为100%,反应器内亚硝态氮浓度变化均呈零级反应,其生成速率常数随曝气量增大而增大;当曝气量由低到高时,单位曝气量亚硝态氮比生成速率常数先增大后减小,曝气量为36 L·h-1时最小;综合考虑,短程硝化的曝气量为36 L·h-1时最为经济.  相似文献   

11.
悬浮填料生物反应器石化废水生物硝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自行研制的悬浮填料生物反应器中试装置对石油化工废水进行处理.通过6、8、10和12h四个不同水力停留时间的硝化过程取得了不同运行条件下的氨氮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悬浮填料生物反应器完全可以达到生物硝化的目的.当进水中BOD  相似文献   

12.
研究模拟污水处理厂进水以非稳态正弦曲线波动,通过调整非稳态进水平衡位置时好氧段不同的初始DO浓度,研究非稳态进水对分段进水工艺污染物去除的影响及控制策略控制参数.结果表明,通过恒定曝气量并控制好氧段初始DO浓度为2mg·L-1,出水平均COD、氨氮、总氮、总磷浓度最佳,分别为21.82,0.59,11.87和0.26mg·L-1;随着进水流量的非稳态波动,周期内出水COD以分段函数规律变化,出水氨氮、总氮和总磷以正弦曲线波动;从改良A/O 4点分段进水工程化设计角度考虑,设计总处理量的变化系数为1.25时可认为在安全系数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以模拟废水为对象,在传统的流化床反应器内,将活性污泥和经驯化的反硝化污泥按适当比例混合后,用聚乙烯醇(PVA)加适当添加剂将其包埋,并对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NH4+-N平均为53.60mg/L,COD为281.19mg/L,HRT12h,调控温度、溶解氧、pH等,出水亚硝化率和TN去除率分别可达95%和85%以上,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较理想.当进水COD含量从150mg/L增加到750mg/L,TN去除率从73.66%提高到96.79%.适合包埋颗粒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的最佳溶解氧浓度约为4.0mg/L.当pH一直维持在8.0左右,温度从30℃降到25℃过程中,短程硝化反硝化并未遭破坏.当温度维持在25℃,pH从8.0降到7.5,连续运行约5个周期后,短程硝化反硝转变为全程的硝化反硝化.  相似文献   

14.
温度和溶解氧对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研究了不同温度、溶解氧(DO)条件下的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SND)过程特征及处理效果.本试验最佳温度控制范围在15~25℃,当DO在0.5~1.0 mg·L-1时,氨氮(NH4+-N)去除率均在95%~98%,总氮(TN)去除率为85%~87%,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5.
不同曝气工况对养殖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套优化组合的水处理系统,主要由下行生物膜池、上行生物膜池、下行牡蛎壳滤池和上行牡蛎壳滤池4个单元串联构成,各单元底部均设置了曝气装置.设计了仅其中1个单元或者3个单元曝气的4种工况,来研究不同曝气工况对养殖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系统进水总氨氮质量浓度为0.52~0.72 mg·L-1,亚硝酸盐氮质量浓...  相似文献   

16.
集约化养猪场冲栏水的达标处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厌氧ABR反应器与好氧-缺氧ICEAS反应器串联工艺处理养猪场冲栏废水,在无外加碱度条件下,由于进水中的碱度不够补偿硝化过程中碱度的消耗,而使ICEAS反应器中的PH降低至5.5左右,严重抑制了硝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的活性,导致了NH^+4-N的去除率小于60%,出水中NH^+4-N的浓度为600mg/L左右,无法达到排放标准。在外加CaCO3(3.9g/L)的条件下,NH^+4-N的浓度为600  相似文献   

17.
贝壳与球形塑料填料曝气生物滤池的硝化特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考察贝壳与球形塑料填料的硝化特性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贝壳填料曝气生物滤池因贝壳中CaCO3的溶解为硝化反应提供碱度.硝化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而球形塑料填料曝气生物滤池因碱度不足.硝化率处于较低的水平.贝壳填料曝气生物滤池内pH值沿池深方向呈逐渐升高趋势.而球形塑料填料滤池则相反.外加碱度可以提高曝气生物滤池的氨氮去除率.贝壳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相比于传统的塑料填料曝气生物滤池具有明显的硝化处理优势.  相似文献   

18.
A combined system consisting of hydrolysisacidification, denitrification and nitrification reactors wasused to remove carbon and nitrogen from the nylon - 6production wastewater, which was characterized by goodbiodegradability and high nitrogen concentration. Theinfluences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 in theinfluent, recirculation ratio, Hydraulic Residence Time(HRT) and Dissolved Oxygen(DO) concentration on thesystem performances were investigated. From results itcould be seen that good performances have been achievedduring the overall experiments periods, and COD, TotalNitrogen(TN), NH -N and Suspended Solids(SS) in theeffluent were 53, 16, 2 and 24 mg·L-1, respectively,which has satisfied the first standard of wastewaterdischarge established b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 of China. Furthermore, results showed thatoperation factors, viz. COD in the influent, recirculationratio, HRT and DO concentration, all had importantinfluences on the system performances.  相似文献   

19.
碱度对SBR中氨氮硝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试验的进水总氮约200mg/L,当进水碱度为1000mg/L左右时,达到100%的氨氮去除,出水中存在剩余碱度,pH在6.8以上;当进水碱度为600mg/L左右时,氨氮去除只达到83%左右,出水中碱度耗尽,pH在5左右。试验并对一次操作过程进行了跟踪测试,测试指标有COD,NH3,NO2^-,NO3^-,碱度和pH。在碱度耗尽时,氨氮向亚硝酸盐氮的转化被抑制,但亚硝酸盐氮向硝酸盐氮的转化仍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