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FT-IR、UV-Vis和XPS等分子光谱和电子能谱方法研究了铜在Fe(CN)^3-6溶液中的腐蚀过程,表面膜的形成及其改性。结果表明,腐蚀膜主要由Cu^1+4Fe^Ⅱ(CN)6(大量)和Cu^2+2Fe^Ⅱ(CN)6(少量)组成,并夹杂有K4Fe(CN)6和K3Fe(CN)6;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组装(SA)技术制备了正十二硫醇的SA单分子层膜,应用电化学交流固抗及循环伏安研究了12硫醇SA单分子层膜在K3Fe(CN)6/K4Fe(CN)6 的电化学行为,测得了表观电子传递系数α+β≠1,电子隧穿系数为(0.83 ̄1.11)/CH2。  相似文献   

3.
用FT-IR、UV-Vis和XPS等分子光谱和电子能谱方法研究了铜在Fe(CN)溶液中的腐蚀过程,表面膜的形成及其改性。结果表明,腐蚀膜主要由(CN)6(大量)和(CN)6(少量)组成,并夹杂有K4Fe(CN)6和K3Fe(CN)6.  相似文献   

4.
电化学方法估算Au/硫醇/卵磷脂双层膜的表观有效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u/硫醇/卵磷脂双层膜作为生物膜的模型体系,应用交流阻抗及循环伏安技术研究了该双层膜在不同浓度的K3Fe(CN)6/K4Fe(CN)6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硫醇/卵磷脂双层膜没有明显的“针孔”缺陷,电子转移通过电子隧道实现.测得硫醇/卵磷脂双层膜电化学表观有效厚度为16个CH2,低于硫醇分子及卵磷脂分子的链长总和,说明硫醇及卵磷脂分子有倒伏或塌陷  相似文献   

5.
11—系列杂多钨硅酸盐异构体的氧化还原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极谱和循环伏安法,结合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通式为β2—K6—nHn[SiW11M(H2O)O39]·xH2O(M=Mn2+.Fe3+,Co2+,Ni2+Cu2+Zn2+)杂多钨硅酸盐在溶液中的氧化还原性质,杂多阴离子的极谱半波电位E1/2。顺序为Cu2+>Mn2+>Fe2+>Zn2+>Co2+>Ni2+.发现杂多阴离子的半波电位E1/2与其组分中的过渡元素的电负性X有线性关系,讨论了过渡元素对杂多阴离子氧化还原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掠射式椭圆偏振技术对电化学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称之为掠射式椭圆偏振技术的新型测量方法;应用该方法并结合循环伏安技术,对在沉积有氧化铟的玻璃电极上K4[Fe(CN)6]与K3[Fe(CN)6]之间的电化学反应、铜的硼酸缓冲溶液中的腐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述电化学反应过程中,掠射椭圆偏振参数△和它的变化规律与电化学反应和电极附近扩散层性质相对应;应用掠射式椭圆偏振技术对电极体系进行研究,可弥补其它实验技术的一些缺点。  相似文献   

7.
Ni42Cr6Fe合金广泛用于制作显象管玻壳阳极帽。为了改善它作为软玻璃的气密性封接材料的性能,采用TEM、XRD、SEM等技术研究此合金表面氧化膜的组成、结构及其气密性封接性能,以选择合适气密封接的氧化膜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氧化初期以Cr2O3为主,后期以(Fe,Mn)Cr2O4为主。氧化膜表面为(Fe,Mn)Cr2O4,主要起浸润玻璃作用;氧化膜底层为Cr2O3,主要起致密稳定和与基体连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电势跃——计时吸收光谱法(SPS-CA)测量了准可逆体系的电子转移速率常数。首先通过测K3Fe(CN)6—K4Fe(CN)6体系的标准速率常数ks0′,证实了理论公式、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的合理性,而后以SnO2-In2O3膜玻璃电极为工作电极,分别测定了亚甲基蓝还原和无色亚甲蓝氧化的电子转移速率常数及该体系的ks0′,结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应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α-邻卤(F,Cl)代苯基二茂铁甲醇C_5H_5FeC_5H_4CH(OH)C_6H_4X(X=F,Cl)(Ⅰ)及其与丙烯腈的氰乙基化反应产物:α-二茂铁基邻卤(F,Cl)苄基-β-氰乙基醚C_5H_5FeC_5H_4CH(OCH_2CH_2CN)C_6H_4X(X=F,Cl)(Ⅱ)的晶体结构。描述并讨论了(Ⅰ)和(Ⅱ),氟原子和氯原子的变更所引起的分子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取代卤原子(F,Cl)的不同,导致后一种化合物出现两种分子构型。  相似文献   

10.
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制备多层膜,研究了双层膜NiO/NiFe的矫顽力Hc和交换耦合场Hex与反铁磁层NiO、铁磁层NiFe厚度的关系,结果表明:NiO厚度为70nm时,Hex最大;Hc随NiO厚度增大而增大.当NiFe厚度增加时,Hex近似线性减小;而Hc则随NiFe厚度增大开始有缓慢增加,然后才减小.对于NiO(70nm)/NiFe(t1)/Cu(2.2nm)/NiFe(t2)自旋阀多层膜材料(括号内的量表示厚度),研究了NiFe膜厚度对磁阻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被钉扎层NiFe的厚度为3nm,自由层NiFe的厚度为5nm时,MR值最大,约为1.6%.  相似文献   

11.
在温度为295K~80K范围内,应用穆斯堡尔效应方法,测量了Er2Fe17CxNy系稀土化合物Er2Fe17CN的穆斯堡尔谱.结果表明,用C,N原子掺杂渗入Er2Fe17化合物替换Er3+离子后形成的Er2Fe17CN化合物,影响了Er2Fe17化合物原来的自旋重定转换温度TC,并使自旋重定转换角度θ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两个自旋重定转换温度TC1,TC2.TC1200K,TC280K.这说明稀土化合物Er2Fe17CN磁矩是突变的(一级相变).  相似文献   

12.
用CNDO/2M方法计算了(C6Me6)2Fe.PCNP2和(1,3,5-Me3C6H3)2Fe.PCNP2有机导体分子的电荷密度、键级等量子化学参数。计算表明,(C6Me6)2Fe.PCNP2分子中两个苯环骨架C原子和Fe所带的电荷密度分别大于(1,3,5-Me3C6H3)2Fe.PCNP2分子的。  相似文献   

13.
以5,6二氯2,3二氰基氢醌为底物,在pH=4.40条件下,用分光光度法考察了11种生命金属离子(Na+、K+、Ca2+、Mg2+、Mn2+、Fe2+、Co2+、Cu2+、Cr6+、Ni2+、Zn2+)存在下的漆酶催化氧化反应,发现Fe2+离子对漆酶的催化活性显示出抑制作用,探讨了其抑制特征、抑制位点和作用方式.结果表明,Fe2+离子对漆酶催化活性抑制属竞争性抑制过程,Fe2+离子的抑制作用是通过还原漆酶反应产物半醌自由基阴离子来完成的.Fe2+离子漆酶复合物的解离常数(Ki)经测定为17.5×10-6mol·L-1.  相似文献   

14.
用金相试验、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4种镍基钎料钎焊1Cr18Ni9Ti的钎缝组织特征和相组成及其随热处理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用BNi1a和BNi2钎料钎焊(1120℃,10min)的缝宽为0.10mm的钎缝由αNi、Ni5Si2,CrB和Fe4.5Ni18.5B6组成,近缝区扩散层由αFe,γFe和Fe2B组成。用BNi5钎料钎焊(1175℃,10min)的缝宽为0.05mm的钎缝由αNi,Ni5Si2和Ni16Cr6Si7组成。用BNi7钎料钎焊(1050℃,10min)的缝宽为0.05mm的钎缝由αNi,Ni2P和(Fe,Ni)3P组成。  相似文献   

15.
以电沉积方法制备了非晶态Ni-S合金,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X-射线衍射(XRD)方法是晶态Ni-S合金的晶化温度、晶化过程和晶体结构的转化等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镀层在380K有少量Ni发生晶化,在440K发生3Ni+2S生成3Ni+25生成Ni2S2的反应和大量Ni的结晶;最终在镀层中形成了热稳定性较高的Ni+Ni3S2混晶结构。  相似文献   

16.
(N(P(C6H5)3)2(HFe3(CO)11)与异氰酸苯酯反应,酸化后给出了簇合物Fe6(CO)14(μ-CO)3-(μ-η^2-OOCNC6H11)异氰酸苯酯的C=O双键劈开加氧,以(μ-η^2-OOCNC6H11)形式配位于2个铁原子,异氰酸苯酯的苯加氢还原子为环己烷,同时表征了产物的IR,^1HNMR和MS谱。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配合物[ML]3[Cr(CN)6]2·xH2O(M二Ni,L=三(2-胺基乙基)胺(tren),x= O; M= Cu, L=二丙烯三胺( dpt), x= 8)和[ M( tn)2]2[Cr( CN)6 ]CIO4· XH2 O( tn= 1, 3-丙二胺,M= Ni,x= O;M= Cu,x= 2).用元素分析、ICP分析、IR光谱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它们的磁性质.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Cu(dpt)]3[Cr(CN)6]2·8H2O中存在弱的铁磁(T> 16.63K)和反铁磁(T< 16.63K)相互作用;[Cu(tn)2]2[Cr(CN)6]CIO4·2H2O中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T<5.86K).研究发现,这些配合物有两种结构类型:氰基桥联结构和双配合盐结构.  相似文献   

18.
分别利用K3Fe(CN)6,CuCl2·2H2O-DMSO,Cu(NO3)2·3H2O-CH3CN,CuCl2·2H2O-DMF,CuCl2·2H2O-NaOCH3,等5种不同催化体系制备了阻燃剂聚二溴苯醚,并详细地研究了其中3种催化体系中的单体浓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找到了合成的最佳条件,并讨论了几种催化体系的反应机理。5种催化体系所得产物存在着分子量由大到小的分布,  相似文献   

19.
低饱和场巨磁电阻金属多层膜Ni80Fe20/Cu的结构与磁电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获得了具有低饱和场巨磁电阻的Ni80Fe20/Cu金属多层膜,在室温下,其磁电阻和层间耦合状态随Cu层厚度的增加呈振荡变化,在Cu层厚度tCu=1.0nm,2.2nm时磁电阻出现2个峰值分别为19.4%和11.7%,饱和场约为6.4×10^4A/m和8×10^3A/m低温下(77K)磁电阻为33.2%和27.6%,系统地研究了NiFe层厚度和周期数对多层膜磁电阻的影响,用真空退火  相似文献   

20.
应用XRD,TEM,DSC等实验方法研究了第三组元Ni对Fe-Ti二元混合元素粉机械合金化反应的影响.试验中原子数百分比分别以5%和15%Ni取代部分Fe元素.研究结果表明固态合金化合成晶粒尺寸分别为12nm和6nm的纳米晶B2相.合金化中经历球磨“退火”过程,微观点阵畸变逐渐减弱,晶粒长大.Ni元素能使合成的B2结构纳米晶TiFe相的点阵畸变减小.合成的纳米晶相在973K产生相分解,析出低温马氏体TiNi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