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三相交-交变频电源在低频拖动控制中有广泛的应用.利用MATLAB软件中的Simlink仿真工具来实现三相交-交变频电源的仿真设计和分析,能做到省时、省成本、易于操作,在静止式变频电源设计中有很好的使用价值.本文采用MATLAB仿真工具完成了一个全数字控制的三相交-交变频电源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一种以交-交变频器供电,并以一台16位单片机8097为控制工具来完成矢量及各调节器的计算的同步机矢量控制系统,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从结果中看出,该系统可以在1—18Hz范围内连续平滑调速,且波形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交-交变频电力推进系统的谐波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目前阻碍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更广泛应用的谐波问题,简述了电力系统的谐波危害,并对交一交变频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谐波生成原因,以及系统输入电流的谐波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该类系统的谐波补偿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选用交一交变频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时,应采用有源电力滤波器;选型时,应综合考虑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和谐波抑制装置两个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VRML建立的虚拟环境下,通过VC 编程和VRML的插补器及Script节点来求解并动态显示两立体之间交线的方法,并应用VC 与MATLAB混合编程求解得出交线的方法,实现了交线的动态随机生成和各种相交立体交线的自由控制,从而建立了基于VRML的、具有交互式动态三维显示交线功能的软件开发平台.  相似文献   

5.
分析几种相互作用系统的构成,推导出包括引力相互作用和电相互作用等几种相互作用系统的射影几何特征———交比不变性- 从射影几何的角度分析这几种相互作用的交比不变性所具有的特点;依据交比不变性,提出几种相互作用规律的统一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6.
对交流调速传动和直流调速传动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交-交变频调速技术的特点、应用范围及所用电机的情况,并对交-交变频调速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ACS6000中压交直交变频系统具有功率大、运行元件少、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功率因数为1、谐波小噪声低、对电网冲击小、能耗低等特点,且其控制、保护、操作、维护功能齐全,动态、静态控制性能优越,故障自诊断系统完善,查找故障简单方便,多重保护系统保证提升机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8.
以柠檬酸三丁酯(TBC)引发D,L-丙交酯(DLLA)开环,聚合合成了柠檬酸三丁酯封端的低分子量聚D,L-丙交酯(PBLA).并以此聚合物为增塑剂,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与高分子量聚L-丙交酯(PLLA)的共混膜,研究了增塑剂用量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动态热机械性能(DTMA)和DSC分析结果表明:随着PBLA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物T_g下降,结晶度降低,柔性提高.机械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与PLLA相比,随着PBLA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物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有一定程度降低,但断裂伸长率有较大程度提高,力学性能得到较好平衡.体外人体肾胚胎细胞培养结果显示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未见统计学意义上的改变,体现出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双馈电机交/直/交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比了不同的定向矢量控制方式的优缺点,采用定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方式来控制双馈电机,双馈电机的控制主回路采用交/直/交的形式,电机的转速在一定范围内从亚同步到超同步速任意可调,无功功率可调,可以为正亦可为负,根据设计,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控制策略及主电路拓朴结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性能完备的交-直变流器需要提供良好的功率因数,以及很低的电流谐波,同时要求能量回馈电网。本文介绍的PWM控制方式下的电压型变流器具有上述优点,在幅相控制(PAC)方式下的电压源变流器的静态模型、动态模型、输入电流谐波和输出电压脉动等,并给出实现的方案及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无刷直流电机(BLDCM)以其可靠性高、动态性能好等优越的性能,使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一些控制系统中,外加干扰、参数摄动等因素影响了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和鲁棒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将反演设计与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来控制无刷直流电机的速度控制器,从而实现对总的不确定性f的估计,使系统的不确定性具有鲁棒性。所用的控制算法提高系统的稳态跟踪精度,并且使整个的闭环系统满足期望的动静态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一类混杂系统的优化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混合逻辑动态的建模方法,将系统的连续动态过程、逻辑部分和操作约束表示为带有混合整数不等式约束的线性状态方程的形式.在混合逻辑动态建模原理基础上,采用二次型的性能指标,将混杂系统的优化控制问题归结为求解一个混合整数二次规划(mixed integer quadratic pro-gramming,MIQP)问题.最后,针对混杂系统的优化控制问题,作了数值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优化控制能够满足控制要求,并且进一步说明MIQP方法是解决一类混杂系统优化控制问题有效的且具有发展前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在无刷双馈电机矢量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矢量控制策略的无刷双馈电机调速系统,其性能能够满足运行要求,但存在超调量大及动态调整时间长等问题.本文在无刷双馈电机矢量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将模糊自适应控制与PID控制器相结合,应用于无刷双馈电机矢量控制,并采用Matlab simulink 5.0对系统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动态特性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在大延迟系统中 ,史密斯预估器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如果系统动态模型不很理想 ,从系统模型中来的偏差会使控制性能恶化 ,甚至不稳定。因此 ,其应用受到限制。改进型史密斯预估器对原史密斯预估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使用两个控制器分别对给定量和扰动量进行控制 ,降低了对系统模型精度的要求 ,使系统设计简单 ,控制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抗干扰能力和改善动态性能, 设计了双闭环调速系统。 采用由电流滞环和转速外环构成的感应电 动机双闭环控制, 以进一步提高动态特性。 当 1. 5 s 时, 负载由 15 N·m 变为 30 N·m, 转速仍维持恒定的 1 400 r/ min, 同时加强磁链控制, 构建了基于动态模型的异步电动机的多重闭环控制的调速系统。 实验结果表 明, 该系统动态性能更好, 磁链轨迹更接近于圆。  相似文献   

16.
梁式自适应结构主动控制模型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结构对外部环境的抗干扰能力 ,构造了梁式自适应结构 ,并对其主动控制进行了研究。由传感器、作动器与梁主体结构组成梁式自适应结构。基于压电材料的本构关系 ,建立了传感方程和作动方程。根据有限元方法和现代控制理论 ,建立了梁式自适应结构的动力学方程和系统的状态方程。采用最优控制理论 (L QR) ,进行了控制器设计。建立了梁式自适应结构主动控制实验系统 ,并对这类自适应结构的动力学行为及主动控制进行了实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梁式自适应结构能够改善结构的动力学特性 ,对外界干扰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锅炉汽包水位模糊自适应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汽包水位常规的PID控制方式,采用了一种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使用常规模糊控制和带积分器的模糊控制两种控制策略作用于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器相比,模糊控制器取得了良好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能,实现汽包水位的自适应调节,而两种控制策略中的带积分器的模糊控制其动态和静态性能都较好。  相似文献   

18.
静态分析模型能在负载固定的情况下预期不同因素对缓存算法性能的影响,为解决该模型在动态负载下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该文结合实际用户访问行为研究,采用负载拟合的方法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种针对变动负载的间隔缓存类算法的动态性能模型。该模型可更准确估算系统实际性能,从而为用户控制等策略提供参考。实验结果表明,静态模型的缓存命中率预测结果比实际高70%以上,而该模型则能适应负载的变动,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差别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19.
时滞对高速铁道车辆悬挂系统半主动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多体动力学技术和联合仿真的方法及半主动开关控制和改进型开关控制中的时滞,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无时滞理想状态下,半主动控制对车辆横向动力学性能的控制效果明显,且运行速度越高控制效果越好;时滞对车辆横向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大,但并非随着时滞的增大而逐渐恶化,而是呈波浪形起伏,当时滞处于100~200 ms和400~500ms范围时,半主动控制效果最差,甚至失效;考虑时滞后,开关控制效果优于其改进型,这与没有考虑时滞因素时结论相反,证实了时滞分析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静态分析模型能在负载固定的情况下预期不同因素对缓存算法性能的影响,为解决该模型在动态负载下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结合实际用户访问行为研究,采用负载拟合的方法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一种针对变动负载的间隔缓存类算法的动态性能模型。该模型可更准确估算系统实际性能,从而为用户控制等策略提供参考。实验结果表明,静态模型的缓存命中率预测结果比实际高70%以上,而该模型则能适应负载的变动,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差别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