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聚2,5-二甲氧基苯胺(P25DMAn)薄膜电极用电聚合的方法制得.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酸性溶液中抗坏血酸(AH2)在P25DMAn薄膜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该薄膜电极对抗坏血酸的氧化有很好的电催化活性.讨论了不同种类负离子存在的情况下制成的薄膜对AH2氧化的催化特性的影响.光电子能谱图所得的结果也证明了P25DMAn薄膜电极上有AH2反应的物种产生.用旋转圆盘电极研究了催化过程动力学.  相似文献   

2.
聚2,5-二甲氧基苯胺薄膜电极对儿茶酚的电催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电化学方法制备的聚2,5-二甲氧基苯胺薄膜电极(P25DMAn/Pt)对水溶液中儿茶酚的电催化作用,以及影响催化作用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酸性较强的水溶液中,在较充的浓度范围内(儿茶酚的浓度为1×10 ̄-1~5×10 ̄-5mol/L)均有很好的电催化作用,催化电流与儿茶酚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采用二甲基甲酰胺、水杨醛、氨基乙酸、乙酸改性的聚邻苯二胺膜电极(PODB)配合Ni(Ⅱ),形成PODBd-Ni(Ⅱ),PODBh-Ni(Ⅱ),PODBe-Ni(Ⅱ),PODBa-Ni(Ⅱ)电极。红外光谱显示,Ni(Ⅱ)是由于改性物质和PODB以酰胺的形式结合,从而引入更多的含孤对电子的元素,配合到PODB膜中去的。在HCl溶液中(pH=3),PODBa-Ni(Ⅱ)的配合稳定性最好。掺杂Ni的PODB对O2和抗坏血酸(H2A)有电催化还原和氧化的作用。对H2A的催化氧化属于平行催化机理,电极反应受H2A向电极表面扩散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多巴胺(DA)在铁氰酸钴膜(CHCF)修饰电极上的伏安行为,讨论了各种因素对DA伏安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该电极对DA的氧化有电催化作用。该电极可用于DA的测定,线性响应范围为4.0×10-6~2.0×10-4mol/L,电极寿命达30天。  相似文献   

5.
杨生恕  俞征 《贵州科学》1995,13(3):35-39,34
O2在变质Pb-Ag-Ca阳极(PAC阳极)分别在20%H2SO4及/Mol/L MnSO4-20%H2SO4体系中过电位ηO2测定的结果(298K)及热力学的计算,讨论承PAC阳极上的两个主要竞争反应即MnO2(EMD)电沉积及O2的析了在不同条件下的变迁。  相似文献   

6.
采用稳态极化曲线和电势扫描方法探讨了醋酸-醋酐有机体系中Mn(Ⅲ)在铂电极上阳极氧化生成Mn(Ⅲ)的电化学动力学和电化学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当Mn(Ⅲ)主要以Mn(OAc)2形式存在时,Mn(OAc)2在铂电极上阳极氧化生成Mn(OAc)3;电化学反应的特点是低电流密度为电化学反应步骤所控制,而高电流密度为混合过程所控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使用瞬变应答技术,研究了C2H6在Mn2O3催化剂上的氧化反应。根据产物CO2分别对反应物C2H6和O2的浓度阶跃变化结果,证实C2H6的催化氧化反应,必须经历催化剂表面上O2(吸附态)和C2H6(吸附态)的反应步骤,总反应的RDS是催化剂表面上吸附态C2H6分子的形成。实验还证实了CO2不影响C2H6氧化反应的速率,而H2O对此反应有禁阻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瞬变应答技术,研究了C2H6在Mn2O3催化剂上的氧化反应。根据产物CO2分别对反应物C2H6和O2的浓度阶跃变化结果,证实C2H6的催化氧化反应,必须经历催化剂表面上O2(吸附态)和C2H6(吸附态)的反应步骤,总反应的RDS是催化剂表面上吸附态C2H6分子的形成。实验还证实了CO2不影响C2H6氧化反应的速率,而H2O对此反应有禁阻作用。  相似文献   

9.
两性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KMnO4/H2SO4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首次将羧甲基纤维素(CMC)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进行接枝聚合,制备了一系列分子中同时含有阴离子羧甲基和阳离子季铵基团的两性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研究了CMC取代度、DMDAAC加量、KMnO4用量和H2SO4浓度对接枝共聚的影响,并对其聚合反应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用微盘电极研究了二茂铁衍生物的电化学行为及电催化氧化二氢烟酰胺腺嘌吟二核苷酸(NADH)。用微电极测定了二茂铁衍生物(磺酸基二茂铁,乙酰基二茂铁,羧酸基二茂铁,α-羟乙基二茂铁,α,α'-二经乙基二茂铁)的扩散系数(分别为3.4×10 ̄(-6),6.9×10 ̄(-6),1.7×10 ̄(-6).6.2×10 ̄(-7),1.5×10 ̄(-6)cm ̄2/s)及乙酞基二茂铁电催化氧化NADH的催化速率常数(4.68×10 ̄3(mol/L) ̄(-1))。探讨了温度、pH及β-环糊精的络合效应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玻碳(GC)电极为基体制备2∶18-硫钼杂多阴离子薄膜修饰电极(简称S2Mo18修饰电极),并探讨了其电化学行为和电催化性能为杂多酸催化体系在电化学特别是电催化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大气飘尘中硝基多环芳烃(NO2—PAH)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大气飘尘中硝基多环芳烃(NO2-PAH)的分析方法,在毛细管气相色谱-ECD(GC-ECD)上比较了冷柱头进样(On-Column)和不分流进样(Splitless)两种方法对NO2-PAH可能产生热降解的影响.用GC-MS化学电离负离子方法在线加入含氟试剂N(C4F9)3,使NO2-PAH衍生化或生成稳态负离子,从而大大提高其分析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3.
首次制得二乙基胺甲基膦酸锆-亚磷酸锆Zr(HPO_3)_(2-x)·(O_3PCH_2NEt_2)_x·H_2O(ZDEAMP-ZP,x=0.75,0.60,0.50).将ZDEAMP-ZP用溴化苄季铵化,得到部分季铵化的产物:溴化苄基二乙基铵甲基膦酸锆-二乙基胺甲基膦酸锆-业磷酸锆Zr(HPO_3)_(2-x)·(O_3PCH_2NEt_2)_(x-y)·(O_3PCH_2N ̄+Et_2·CH_2Ph·Br ̄-)_y·H_2O(Y<X,ZBDEAMPB-ZDEAMP-ZP).ZBDEAMPB-ZDEAMP-ZP用于进行液/固/液或固固/液三相催化的亲核取代成醚、卤代烃和羧酸盐合成酯及二氯卡宾加成反应,均得到良好的结果。催化剂易于分离和回收,通常回收70%~100%,催化剂重复使用10次以上无明显失活。  相似文献   

14.
MOPECVD法制备超微颗粒SnO2薄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SnCl4液体为锡源用MOPECVDE方法制备出了SnO2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TEM)分析了薄膜的晶体结构和SnO2晶体的颗粒度,优化出制备超微颗粒SnO2薄膜的最佳工艺,并给出此膜蒸发上电极,制成SnO2气敏器件,测量其对乙醇的气敏特性,实验证明减小SnO2晶体的粒度可以改进元件的气敏特性。  相似文献   

15.
以玻碳(GC)电极为基体制备2:18-硫钼杂多阴离子薄膜修饰电极(简称S2Mo18修饰电极)并探讨了其电化学行为和电催化性能,为杂多酸催化体系在电化学特别是电催化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V(V) - Mn( Ⅱ) - 二安替比林基( 间一羟基) 苯基甲烷(DAm HM) 显色体系中, Cu ( Ⅱ)具有阻化作用. Cu( Ⅱ) 量在2-0 ~8-0μg/25mL 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由此建立了测定痕量Cu( Ⅱ) 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在苯环2,5位带有不同取代基(CH3、CH3O、Cl、Br或H)的6种聚四芳基锰卟啉p-PolyT(2,5-2R)PPMnCl和m-PolyTPPMnCl,考察了它们催化PhIO氧化环己烷的性能,结果表明:这些聚四芳基锰卟啉具有显著的抗氧化稳定性,带供电子基的聚合物催化速度较快,选择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黄芩甙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以Fe^2+-H2O2和NADPH-Fe^2+作为氧自由基生成系统造成大鼠肝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研究了黄芩甙对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生成的抑制作用,以乙酰氨基酚和四氯化碳分别诱导脂质过氧化损伤,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活性,肝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肝中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研究了黄芩甙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芩甙对大鼠肝线粒体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生成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CO氧化活性测试,采用XRD、XPS、TPR等方法表征,研究了Cu-Mn-Pt/γ-Al2O3系列催化剂中组分间的活性增强效应,并对其固相结构和表面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氧化型CuMn/γ-Al2O3催化剂中Cu和Mn之间存在一定的活性增强效应,两种活性组分发生协同作用;(2)还原型Pt-Cu/γ-Al2O3和Pt-Mn/γ-Al2O3催化剂的氧化活性在系列中最高,Pt-Mn/γ-Al2O3的CO氧化活性增强效应最为显著.这与加人Pt后,Cu2+易被还原,Cu+明显增多有关;(3)同时含有Cu、Mn组分的几种催化剂中,催化剂表面上Cu均有一定富集,加人Pt后,表相以Cu+为主.由于Cu-Mn-Pt三元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不同,以致氧化活性相差很大,共浸制备较分浸制备的催化剂活性要好的多.  相似文献   

20.
手性膦(L)配位的钯化合物PdCl2L2,L=2-MBPA(1);L=3-MBPA(2),在DMF中的循环伏安法电化学研究表明,二个化合物的氧还性质相近,与膦在D-醣上的碳取代位置无关.化合物的氧还反应有一个还原峰和两个氧化峰.比较化合物(2)在乙氰和DMF中的CV图,显示两个氧化峰系由溶剂配位后的还原产物[PdL2(Solvent)2]1-氧化而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