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时病原菌的菌群分布、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及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糖尿病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及其耐药性的特点;住院天数、病程、血糖水平、有无接受侵入性医疗操作等危险因素与糖尿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关系.结果:108例糖尿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微生物116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0.34%,主要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属占34.48%,以葡萄球菌属为主;真菌占5.18%;两种细菌混合感染占6.48%,细菌与真菌并存占0.93%.药物敏感试验提示:革兰阴性杆菌对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敏感性较高,但对氨苄西林的敏感率很低.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有较高的敏感性.血糖控制不好、住院天数长、接受侵入性医疗操作的糖尿病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增多,且预后不良.结论:控制血糖,缩短住院时间,重视病原学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糖尿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102-201412期间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100例及2型糖尿病无脑梗塞的120例进行临床资料的比较,包括年龄、BMI、HbAlc等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组年龄、吸烟史、收缩压、甘油三脂、胆固醇、空腹及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升高。为排除各因素的相互作用,以脑梗塞发病与否为应变量,其他因素为自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餐后2 h血糖、收缩压、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收缩压、餐后2 h血糖为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最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行MHD患者临床资料100例,记录患者原发病、年龄、血液透析(HD)次数、血清白蛋白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对所有收集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例MHD患者中出现48例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率为31.25%以及血液系统感染率为22.91%较为常见;数据分析显示,原发病是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较其他原发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医院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的年龄、患者透析次数、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也是影响患者感染的因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MHD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出现感染的几率较大,因此诊治过程中应积极控制原发病,注意无菌操作,针对感染相关因素进行预防,降低患者感染,保证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对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对177例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的病程、收缩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血尿酸2、4 h尿微量白蛋白、HOMA-IR指数、HOMA-β指数均高于糖尿病非视网膜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低于糖尿病非视网膜病变组(P0.05),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MS组分越多,发生DR的危险性越高;病程、吸烟史、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微量白蛋白、收缩压、舒张压、HOMA-IR、HOMA-β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由此可知,代谢综合征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EA质量浓度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C肽、脂类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202例作为糖尿病组,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的健康人20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CA19-9、CEA及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C肽(C_0)、餐后2hC肽(C_2)、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HOL)、甘油三酯(TG)的检测结果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糖尿病组CA19-9、CEA、FBG、HbA1c、TG高于对照组,HDL低于对照组(P0.05).(2)糖尿病组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A19-9、CEA与HbA1c、FBG呈正相关(P0.05);CEA与2hPG呈正相关,与C_0、C_2呈负相关(P0.05).(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和C_0是影响血清CA19-9水平的因素, HbA1c是影响血清CEA质量浓度的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CEA质量浓度较正常人高,且与HbA1c、血糖、C肽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病人驾驭"五驾马车"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7月至11月在南阳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75例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总结原因,针对个体特点进行健康教育、饮食、运动、药物、自我监测行为的合理干预。结果:患者出院5个月后糖尿病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36.0%上升到96.0%,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空腹血糖浓度、餐后2 h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百分率均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五驾马车"式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帮助病人建立健康的行为模式,提高病人饮食、运动以及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改变病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控制或延缓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将5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根据HbA1c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测定餐后血糖HbA1c,β2-微球蛋白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结果 HbA1c及餐后血糖偏高组β2-MG高于对照组.结论 Ⅱ-DM肾病发病机制很多,长期高血糖是最重要的因素.HbA1c是血红蛋白非酶促糖基化的早期产物,与血糖升高有关,不仅是高血糖变化的判断指标,可能也参与了微血管的损伤过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是胰腺β细胞功能损伤的一个预测指标,结合HbA1c测定有助于对糖尿病的诊断与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治疗方案选择的参考指标.方法选择血糖控制不佳的31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入院后行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血糖稳定后检测胰岛功能,空腹C肽≥1 ng/m L的患者改为口服促进胰岛素分泌类药物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方案1),空腹C肽1 ng/m L的患者继续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4次/d(方案2);接受方案1的患者连续治疗7 d后若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未达标,则改行方案2.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空腹C肽、餐后2 h C肽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案1组患者体质量指数、空腹C肽、餐后2 h C肽、Δ空腹C肽明显高于方案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方案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稳定后分组,两组患者胰岛素剂量、低血糖发生率、空腹血糖达标率、餐后2 h血糖达标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门诊随访,方案1组胰岛素剂量、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方案2组,空腹血糖达标率、餐后2 h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方案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Δ空腹C肽为选择方案1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体质量指数、餐后2 h C肽可作为降糖方案选择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严重腹腔感染病人低白蛋白血症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影响腹腔感染病人血清白蛋白浓度的因素,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收集693 例肠外瘘病人入院后72h 内第一次的临床资料,将血清白蛋白浓度与其他临床指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和直线相关分析,并比较262 例感染组和431 例非感染组病人的血清白蛋白浓度和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率.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血容量因素、感染因素、病情严重程度、病程及营养因素是影响病人的血清白蛋白水平的重要因素.感染组病人的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率(92 .4 % )明显高于非感染病人(39 .0 % ) ,其平均血清白蛋白浓度((31 ±6)g/L) 明显低于非感染组((35 ±6)g/L,P< 0 .01) .腹腔感染病人的血清白蛋白浓度与死亡率显著相关(r =0 .36 ,P< 0 .01) .感染是影响血清白蛋白水平的重要因素,腹腔感染病人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是预后和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相关危险因素.将16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根据MoCA北京版量表分为Ⅱ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组95例及Ⅱ型糖尿病认知功能正常组7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与对照组比较,MCI组较对照组糖尿病病程长(P0.05),HbA1c、空腹胰岛素水平、TC、LDL-C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BMI、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TG、HDL-C、肌酐、血尿酸、收缩压、舒张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病程长、高血压病史、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均是Ⅱ型DM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诊断有助于预防和减少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受检对象100例,其中单纯糖尿病组33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31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36例,测定3组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及VEGF。结果: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VEGF水平依次上升(P0.05),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水平与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血脂水平有关(P均0.05),VEGF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CRP有关(P均0.05),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水平与VEGF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VEGF水平升高,并与尿蛋白及血肌酐水平的升高是同步的,说明炎性反应因子以及炎性反应因子的相互作用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VEGF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吴红  殷春 《甘肃科技》2011,27(13):154-155
了解不同血糖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住院死亡率的影响。收集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人127例,根据入院时空腹血糖值、葡萄糖耐量值分为5组,第1组:血糖正常组;第2组:空腹血糖异常及葡萄糖耐量减低组;第3组:糖尿病血糖轻度升高组;第4组:糖尿病血糖中度升高组;第5组:糖尿病血糖重度升高组。分别统计出各组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住院死亡率,并进行了统计学比较。随着血糖水平的升高急性心肌梗死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住院死亡率则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早、晚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早、晚注射预混胰岛素治疗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口服降糖药,分别测定治疗3个月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C肽、餐后2小时C肽、血脂、体重、血压.结果:加用口服药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餐后2小时C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对血压、血脂影响不大.结论:对单用胰岛素治疗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联合应用二甲双胍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type 2 diabetescomplicated with hypertension)患者的踝肱指数(ankle brachail,ABI)、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分析影响踝肱指数、脂联素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分型标准及高血压诊断分级标准的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8例,以血压(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分为两组;测血压、踝肱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踝肱指数值低于2型糖尿病组踝肱指数值,P<0.05。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2型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肱指数及血清脂联素水平对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有预测意义,脂联素具有延缓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临床危险因素,探讨糖尿病对冠状动脉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05年11月~2008年11月在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女性患者168例,按有无2型糖尿病(DM)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非糖尿病组(nonDM组),对其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冠状动脉受累血管及严重程度DM组比nonDM组显著高(P〈0.01)。临床危险因素: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GHbA。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DM组比nonDM组高(P〈0.05),且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 A1)DM组比nonDM组显著低(P〈0.01),且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P〈0.05)。两组年龄、体重指数(BMI)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重,除糖尿病外,常与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参与全民健身广场舞前后血糖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全民健身广场舞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对全民健身广场舞概念进行界定,阐述广场舞在运动负荷和节奏的变化、身体参与部位、编排上的特点。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受试者分为广场舞实验组(15人)和对照组(15人);实验组每周5次广场舞练习,每次1h,强度由小到大,共进行24周的干预;对照组饮食和服药习惯不变,实验前后两组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BMI等指标。结果:24周干预后,实验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下降(p<0.05),体重和BMI变化不明显(p>0.05);对照组各指标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全民健身广场舞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HbA1c水平。  相似文献   

17.
宋艳丽  赵瑞琴 《科技信息》2010,(27):I0397-I0397,I0373
目的:分析我院脑外ICU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防范和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中日联谊医院脑外科ICU148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重症监护室为医院感染高发科室,患者病情危重、免疫低下,肺部感染发生率24.3%。结论:加强ICU病房管理和感染监测,强化ICU工作人员培训教育,树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观念,加强呼吸道管理措施。重视ICU患者肺部感染的易患因素,避免和控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病房管理、改善ICU工作环境是降低肺部感染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自我管理干预式教育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糖尿病自我管理干预式教育在控制血糖方面的作用。方法 :将10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 ,自我管理教育干预组 (50例 )和非干预组 (50例 )。两组指定相同的读物 (教材 ) ,受过相关知识培训的医务人员与干预组患者建立固定关系 ,以多种方式给予具体的自我管理教育 ,非干预组则以自学为主。每例患者在教育前及教育后测试糖尿病相关知识 ,随访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了解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情况 ,分析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干预式教育对糖代谢的影响。结果 :干预组空腹血糖控制不良占10% ,低于非干预组 (24% ) ,餐后2h血糖控制不良占6% ,低于非干预组 (10% ) ,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不良占2 % ,低于非干预组 (8% )。结论 :糖尿病自我管理干预式教育能更有效地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 ,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 ,主动配合治疗 ,对控制血糖 ,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探究早期营养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观察。选取武威肿瘤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观察组采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表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并给予早期的营养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体内外周血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胆固醇(CHO),体重指数(BMI),腰围(AD),上臂围(MAMC),腹部皮褶厚度(Skinfold thickness),NISS评分的变化情况。观察组体重指数、腰围、上臂围、腹部皮褶厚度、胆固醇、NISS评分、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P0.05),总蛋白、白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营养干预可有效改善病人体质、营养状况,安全可靠,有利于预后,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了住院天数,减低了患者的经济费用,提高了生活质量,改善了患者的免疫功能,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分析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作用。病例来源: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临潭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4例,分组依据:严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共分成2组,对照组:47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对比两组血糖指标、遵医行为。(1)与干预前相较,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较,干预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更低(P0.05);(2)与干预前相较,干预后对照组5个维度相应的完全遵医率均升高(P0.05),完全不遵医率均下降(P0.05),干预后研究组5个维度相应的完全遵医率均升高(P0.05),部分遵医率、完全不遵医率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5个维度相应的完全遵医率更高(P0.05)。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降糖效果,促进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