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武术搏技大众化、国际化的研究与实践,让中国和世界更多的人都能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并且也能够参与并体会到武术搏技带来的康乐。首届中国武术搏技精英赛、首届独立学院武术搏技精英赛、中俄武术搏技交流赛和第二届中国武术搏技精英赛暨首届世界搏技论坛的成功举办,证明了武术搏技大众化、国际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长春首届武术搏技精英赛的实践过程是中国传统武术竞技化的一次重大探索。参赛双方可以使用各门派的传统武术,甚至可以使用散打、跆拳道、空手道、柔道等,但选手只允许去击打对方躯干护具的正中,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武术凝聚在擂台上,并利用比赛规则将原本复杂的元素简单化,同时确保选手技术的多元化。本次比赛对中国武术继承传统、开拓创新、走向世界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长春首届武术搏技精英赛的实践过程是中国传统武术竞技化的一次重大探索.参赛双方可以使用各门派的传统武术,甚至可以使用散打、跆拳道、空手道、柔道等,但选手只允许去击打对方躯干护具的正中,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武术凝聚在擂台上,并利用比赛规则将原本复杂的元素简单化,同时确保选手技术的多元化.本次比赛对中国武术继承传统、开拓创新、走向世界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首届世界武搏运动会,以继续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为推动武搏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也给予了中国武术史无前例的殊荣。在这具有历史转折性的"拐点"上以何种方式推进中国武术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命题。本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武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养生武术等方面对武术发展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论跆拳道运动的推广策略对我国武术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跆拳道发展的历程、推广策略以及所取得的成功之处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对中国武术发展有益的启示.旨在促进世界人民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的了解,完善中国武术的发展机制,增强武术运动的竞争力,加快武术的国际化步伐.  相似文献   

6.
中国武术伴随现代体育的传播与发展,已经或正在被世界人民所接受.但是,武术作为具有中国民族显著特征的一种体育文化,如果只满足于目前发展状况,则会严重影响向国际化迈进的步伐.本文从武术国际化现状为出发点,分析了影响武术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并提出武术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武术最终走向世界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7.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地区"功夫"最为盛行的国度之一,早期主要流行的是中国传统拳术,1978年马来西亚政府承认的武术团体的最高机构马来西亚武术总会成立.武术发展方向转为国际化方向,与其他国家一道努力把中国武术推向国际体育舞台,使中国武术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运用文献资料、查询、专家访谈等方法,系统研究马来西亚武术总会为推动和发展武术所采取的种种措施,分析马来西亚武术能在短时间内,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的原因做深入的探讨,进一步说明马来西亚的华人华侨及马来西亚武术总会对推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向海外及国际化竞技运动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国家人才战略及武术国际化的实践,对我国武术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性、现状和培养策略进行了思考.认为:我国武术国际化的人才匮乏成为制约中国武术国际化的重要瓶颈问题;武术国际化人才须具备国际化的基本素养、武术技术知识的核心素养和其他专业的专项素养;国家相关部门及培养武术高层次人才的高等院校应为提升各类各层次武术人才的武术国际发展能力提供政策便利、教育培养和大力扶持.  相似文献   

9.
着眼于传统武术发展的途径与方法,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历史、现状、趋势作了研究,总结出中国武术发展的几大趋势:保健养生与竞技技击双轨不断发展、竞技套路观赏性水平不断提高、武术研究科学化、武术运动国际化和武术运动与经济结合产业化.  相似文献   

10.
马晓龙 《科技信息》2010,(34):I0282-I0283,I0285
中国武术的发展,保持特色,突出个性是必须的,但更新观念,求实创新又是中华武术的活力所在。而坚持科学和谐发展观是有利于中华武术发展的最好方略。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检索、比较分析等方法,以当代中国价值哲学的理论为依据,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体育文化、中国武术文化的深层结构。通过与西方相应层次文化的比较,不断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寻找中国武术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相似之处;分析中国武术进奥及进奥未成的利弊,促进中国武术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1.
王雷涛 《科技信息》2011,(3):167-167,214
武术与影视两者结合的成功使中国武术电影走向了世界,让更多的人深深爱上武术,体验她的魅力。武学精神、武术内涵给电影注入了东方神韵,中国武术与电影结缘后,不光使武术得到了宣传更主要的是对电影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拓宽了电影的影视道路。  相似文献   

12.
赵云伟 《科技信息》2009,(33):T0120-T0120,T0134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通过对韩国跆拳道的成功推广经验的分析,结合武术的武德教育、“神形”特点、技击功能以及民族性四个方面简要地谈了武术的推广途径,为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发展带来方向性启示。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中国武术至今仍被拒之门外,中国武术已具备了一定的世界基础.但要列入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必须在项目、理念、动作、竞赛制度和规则上进行改造,同时,还要增强武术的凝聚力.对于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困难,我们必须有充分的准备,进一步作好工作,力争使武术早日步入奥运殿堂.  相似文献   

14.
促使武术进入奥运会的策略是抓住机遇、继承传统、改革创新,以北京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成功为契机,向世界展示中国武术的风采和魅力,搞好武术创新和竞赛体制、规则及裁判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以适应奥运的要求,促使武术早日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以全面反映中国武术的面貌和特色为项目设置构想的出发点,综合考虑项目的代表性和可行性,确定设项方案为武术大项下设6个小项。  相似文献   

15.
武术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也是一种文化形态.中国武术承载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折射了深厚的民族精神光彩.然而由于中西方体育在源流上的差异,至今中国武术也未完全融入世界体育的殿堂.笔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入手阐释了中国武术的内涵,以期向着打破封闭、促进交流、最终求得和世界体育和谐共处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6.
从武术段位制入手,对学校武术段位制推广提出以下策略:完善学校武术段位制课程设置,加强学校武术段位制管理和师资培训,规范学校武术段位考评,提升武术段位制的文化品位,加快中国武术段位制信息化进程,扩大中国武术段位制品牌宣传.  相似文献   

17.
马亚萍 《科技信息》2013,(18):318-319
本文通过散打与跆拳道在推广模式、文化内涵、礼仪规范、技术规范等进行分析和比较,深层剖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旨在促进世界人民对博大精深的武术的了解,扩大中国武术的对外宣传,加快武术走向世界提出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日本武术文化的保护、发展和弘扬现状是日本民族强劲尚武精神最直接的写照。在文献考察的基础上,依据王涛赴日采访调查日记,对日本武术文化的遗存现象及发展启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日本武术与中国武术有着休戚相干的关系,日本的空手道、太极拳、相扑等武术运动的源头直接可追溯到中国古代、近现代的武术足迹;缘于日本民族对尚武的重视及发展措施的得当,其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发展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传统武术的校园传播、世界传播及K-1赛事的品牌特色、开展理念、定位独到等方面的成长路径及成功经验为中国武术实现更快发展、增强辐射面、创造更好发展轨道提供了一定的可考之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任何文化首要的都是民族文化,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冲击的浪潮下,武术该如何构建自己的文化软实力,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以文化软实力为理论支撑,深入挖掘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在不断发展提高武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建立健全武术的对外传播体系方面提出建议,对强化武术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梁海龙 《科技信息》2011,(12):262-262
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与文献资料法,论述了跆拳道以奥运会为发展目标,进行文化改革和文化传播获得成功的因素,指出散打在恢复发展过程中,严重脱离了中国武术文化的衣钵,提出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符号特征,是武术散打国际化发展与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