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杂文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和艺术特质要求呼唤变革思维1、变革的社会与杂文的使命中国社会的变革,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艺术上看,从变革的广度还是力度看,今天的变革都是前所未有的,这种社会变革的影响亦是全方位的.杂文这种集政论性和文学性、集新闻性和持久性于一身的文体所受的影响更是首当其冲.在这么一个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杂文的性质正如瞿秋白在《鲁迅杂感选集》的“序言”评价鲁迅杂文所揭示的:“鲁迅的杂文其实是一种‘社会论文’.”它的特点是“更直接的更迅速的反映社会上的日常事变,”当然这种独特的“社会论文”离不开特有的文学表现形式.但从现代杂文诞生之日始.杂文就与变革的社会血肉相连,陈独秀、胡适之、鲁迅、刘半农、钱玄同等新文化运动的骁将和现代杂文的代表人物,他们在《新青年》“随感录”专栏发表的杂文,便是抨击时弊和呼唤新时代的号角:历史推进到九十年代的今天,新世纪的曙光就在前头,迎接新世纪的中国社会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成熟的崭新巨人.然而,变革正如临盘的婴儿.充满对新生命临世的渴望、喜悦和穿过生命遂道的艰难痛苦,它需要助产士;需要呐喊扶助,需要涤除尘污还生命之清纯.从这个意义上说,杂文是今日变革社会的鼙鼓、号角.它是打开生命之门的手术刀,  相似文献   

2.
在诸多文体中,杂文是标题极富艺术性的一种,因而,探讨杂文的标题艺术,对杂文创作和杂文欣赏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而这一点,往往由于人们对杂文理解的片面——只见“论文”不见“艺术”——而予以忽略.本文着眼于杂文的文体特点,联系目前的创作实际,从标题的构建整体、指代整体的主要作用及读者阅读欣赏三个方面,对杂文的标题艺术做了全面深刻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拟题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聂绀弩的<韩康的药店>是中国杂文史上的经典名篇,立足于该杂文的历史背景,认为它具有"古为今用"、"影射"这两个显著特点,并以小说故事形式折射出杂文的理趣美,师承和发展了鲁迅先生战斗性杂文的风格.  相似文献   

4.
批评意识,是杂文与生俱来的文体特质。但杂文批评的文体特质,从文体确立至今,很多人也还有着这样那样的误解。有人把杂文批评等同于政治批评,或把杂文的批评性与建设性割裂开来,从而导致了历史上屡见不鲜的杂文悲剧,也妨碍了杂文创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主流话语与文学话语的矛盾冲突>课题的第三篇.课题的基本思路在于试图将王实味、萧军、胡风、"三家村"等人,从重重的政治、文化批判中剥离出来,通过对其杂文的创作动机、文本功用、重新阐释等方面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其杂文思想进行梳理与把握,从侧面勾勒出(1942-1976)年杂文被批判的原因、模式、教训的某些历史线索,窥探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文化心理与时代精神状态;把握其审美观念和文化心理结构的发展脉络;进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路向提供某种程序的反思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曲笔”艺术,是杂文的本质特点。早在先秦时期,“曲笔”就是古代论理杂文中常用的表现技法,并一以贯之至后来的唐宋明清时期。五四之后,随着杂文独立文体地位的确立,经鲁迅等现代作家的继承与创新,“曲笔”论理成为杂文根本的文学特征。杂文最常用的“曲笔”论理方法是象征、暗示、影射、类比、对比等。  相似文献   

7.
作为“五四文学巨匠”之一的郁达夫,是一位激进的新民主主义战士和真诚的爱国主义者。他以小说蜚声中外,也以散文驰名文坛。事实上,他的散文创作成就,并不在他的小说之下①。他的散文数量较多,体载纷杂,主要有小品、随笔、杂文、游记、日记、自传,以及某些创作谈和评论。凡读过他的散文的人,不能不被他的优美的游记所吸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主流话语与文学话语的矛盾冲突>课题的第一篇.课题的基本思路在于试图将王实味、萧军、胡风、"三家村"等人,从重重的政治、文化批判中剥离出来,通过对其杂文的创作动机、文本功用、重新阐释等方面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其杂文思想进行梳理与把握,从侧面勾勒出(1942-1976)年杂文被批判的原因、模式、教训的某些历史线索,窥探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文化心理与时代精神状态;把握其审美观念和文化心理结构的发展脉络;进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路向提供某种程序的反思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评析了《贾永生杂文三百篇》,认为该书是“贾永生精神世界的折光,是这位终生以创研为业的大学教授、学刊编审的心灵写照”。指出贾永生杂文有着特有的生命价值与道德直觉,既沉郁雄浑又清晰刚健,既博宏壮美又冷峻凄艳;贾永生杂文的另一特质是力图作出对中国杂文的现代阐释,作好中国杂文现代性的学理设计。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散文发展历程中,始终伴随着“纯文学”与“杂文学”的对立与交融。欧阳修能会通诸文体,汲取“杂文学”的营养,对属于“纯文学”的散文进行改造,有助于中国“纯文学”与“杂文学”的相互补充,促进了中国散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杂文是鲁迅的文体。文章仅从鲁迅杂文的修辞着手,谈谈鲁迅杂文中常用的主要修辞以及鲁迅杂文修辞运用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鲁迅是杂文曲笔艺术的倡导者和躬亲实践者。曲笔艺术的确立促成杂文作为一种独立文体跻身于文坛。杂文的曲笔艺术不仅能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还能为进步作家利用杂文参加战斗,逃避政治迫害。鲁迅杂文主要从思路构建和语言表达两方面运用了曲笔,这两方面相辅相成,将鲁迅杂文的“形象化”说理推向极致。  相似文献   

13.
"爱是人间最美好的语言."只要有爱,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和谐美好.从教以来,我一直在付出与收获中体味着爱的感动. 一、真诚之爱 老师的爱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与特点.真诚之爱让我迈出了做好班主任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4.
在泰安的本土作家中。蔺时工是钟情于杂文并在杂文创作上卓有成就的一位。他的那些“感而能谐,婉而多讽”的杂文作品。常给人留下深刘的印象。他的杂文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体式多样。蔺时工在杂文体式的创新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其二,“杂”而有“文”。蔺时工的杂文题材广泛。又善用刻画形象、活用语言、说“闲话”的方式突出杂文的艺术性。其三,由笔论理。刻时工的杂文在论理上,很少直来直去,多通过影射、类比、暗示手手法,让读者的思维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通过茅盾、鲁迅三十年代杂文的比较,探讨他们的杂文在思想内容上和表现形式上的异同。敏锐地反映现实,是茅盾和鲁迅的杂文在思想内容上的第一个共同特征。三十年代是民族危难深重的时代,侵略与反侵略,投降与反投降的斗争尖锐激烈。茅盾和鲁迅一样站在时代的最前列,抨击日本侵略者。他的许多杂文控诉了日寇的血腥罪行,喊出了人民的愤怒吼声,如《血战后一周年》,《紧抓住现在》,《惊人发展》等。他的《把握住几  相似文献   

16.
在经过长期的探索之后,蒋勋功郑重地推出了他的杂文选集《花儿不只为春开》。这部著作不仅集中地展示了他对杂文文体的独特思考与创造,  相似文献   

17.
秦似是抗日战争初期开始杂文写作的作家。1940年他在桂林文化城和夏衍、宋云彬、聂绀弩、孟超等编辑出版杂文刊物《野草》,发表了许多杂文作品,出版有《感觉的音响》(1941)、《时恋集》(1943)等杂文集,在中国人民的抗日图存斗争和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中,起了积极的战斗作用,在我国现代杂文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18.
李敖杂文成功地继承和发扬了鲁迅杂文优良的战斗文风,他善于取类型贬锢弊,敢于倡直书用直笔,长于寓在于谐化俗为雅,使其作品在当代杂文界尤具杂文本色,堪称中国当代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9.
杂文这朵文学园圃中的花,她的品系是纷繁驳杂的。但不管哪一种,都应具备一个重要的美学特征,那就是散发着浓郁的“杂文味”。而当前报章杂志上刊载的杂文,优秀的、打有地道杂文印记的固然不少,但冠以“杂文”,而实际上是患有严重贫血症——缺少“杂文味”的“病儿”,也比比皆是。有人作打油诗云: 名曰杂文味却淡,恰似绍酒把水渗, 今日何寻“鲁迅风”?还须心血注笔端。 这样的写照,确是一针见血的。当然,要使杂文充溢着“杂文味”,不是件容易的事,是“须心血注笔端”的。那么,怎样用心血去“灌注”呢?  相似文献   

20.
撇开非此即彼的二元论观念,杂文可以定义为一种兼容现实功利性和文学审美性的独立文章样式,它既非单纯的文学文体,也非纯实用的应用文章。杂文的文学性可以通过杂文艺术形象的真实存在得以佐证,但并不因此就证明杂文是文学文体。杂文区别于他种文体的突出特点有二,一日重“胆”,二日杂文创作的思维品质具有二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