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撇开非此即彼的二元论观念,杂文可以定义为一种兼容现实功利性和文学审美性的独立文章样式,它既非单纯的文学文体,也非纯实用的应用文章。杂文的文学性可以通过杂文艺术形象的真实存在得以佐证,但并不因此就证明杂文是文学文体。杂文区别于他种文体的突出特点有二,一日重“胆”,二日杂文创作的思维品质具有二重性。  相似文献   

2.
鲁迅是杂文曲笔艺术的倡导者和躬亲实践者。曲笔艺术的确立促成杂文作为一种独立文体跻身于文坛。杂文的曲笔艺术不仅能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还能为进步作家利用杂文参加战斗,逃避政治迫害。鲁迅杂文主要从思路构建和语言表达两方面运用了曲笔,这两方面相辅相成,将鲁迅杂文的“形象化”说理推向极致。  相似文献   

3.
批评意识,是杂文与生俱来的文体特质。但杂文批评的文体特质,从文体确立至今,很多人也还有着这样那样的误解。有人把杂文批评等同于政治批评,或把杂文的批评性与建设性割裂开来,从而导致了历史上屡见不鲜的杂文悲剧,也妨碍了杂文创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于鲁迅的叙事散文《朝花夕拾》过去研究界一致认为是“回忆性散文”。但实际上“回忆”并没有成为笼罩“叙述”的一种氛围.而只是一种对“今天”进行观照的距离移动。“过去”在鲁迅的艺术创造过程中,是一种对现实的观照物,是对未来的警示,因而“回忆”与“杂文”是交织互渗的。《朝花夕恰》的文体核心正是这种“杂文方式”:一是“回忆”的功能是在“杂文方式”中显示的;二是主体的叙述性是在“杂文方式”中展开的。这也同时构成了鲁迅叙事散文的文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曲笔”艺术,是杂文的本质特点。早在先秦时期,“曲笔”就是古代论理杂文中常用的表现技法,并一以贯之至后来的唐宋明清时期。五四之后,随着杂文独立文体地位的确立,经鲁迅等现代作家的继承与创新,“曲笔”论理成为杂文根本的文学特征。杂文最常用的“曲笔”论理方法是象征、暗示、影射、类比、对比等。  相似文献   

6.
鲁迅杂文形象艺术的三大特点:第一,最高艺术成就不只是典型形象,也不只是类型形象,而是典型形象和类型形象两种;第二,形象化的最主要也是最好的方法不是“点睛法”而是“钩魂法”;第三,寻找出了使杂文产生最大魅力的艺术途径——理情趣化.  相似文献   

7.
创作构思是创作主体围绕文体审美规范所进行的定向思维过程。不同的文章样式,构思的形式和方法会有所不同。杂文的构思,并非简单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结合”,而以中国传统的悟性思维为主。这种思维形式有两个对立统一的鲜明特征:一是其内倾的心理活动方式;二是其类比推演的思维活动方式。悟性思维在杂文的艺术构思中,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真实自我的直接出场;其二,外在随感性表达体式;其三,内在隐喻性论理形式;其四,类型化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散文发展历程中,始终伴随着“纯文学”与“杂文学”的对立与交融。欧阳修能会通诸文体,汲取“杂文学”的营养,对属于“纯文学”的散文进行改造,有助于中国“纯文学”与“杂文学”的相互补充,促进了中国散文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泰安的本土作家中。蔺时工是钟情于杂文并在杂文创作上卓有成就的一位。他的那些“感而能谐,婉而多讽”的杂文作品。常给人留下深刘的印象。他的杂文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体式多样。蔺时工在杂文体式的创新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其二,“杂”而有“文”。蔺时工的杂文题材广泛。又善用刻画形象、活用语言、说“闲话”的方式突出杂文的艺术性。其三,由笔论理。刻时工的杂文在论理上,很少直来直去,多通过影射、类比、暗示手手法,让读者的思维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10.
一、杂文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和艺术特质要求呼唤变革思维1、变革的社会与杂文的使命中国社会的变革,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艺术上看,从变革的广度还是力度看,今天的变革都是前所未有的,这种社会变革的影响亦是全方位的.杂文这种集政论性和文学性、集新闻性和持久性于一身的文体所受的影响更是首当其冲.在这么一个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杂文的性质正如瞿秋白在《鲁迅杂感选集》的“序言”评价鲁迅杂文所揭示的:“鲁迅的杂文其实是一种‘社会论文’.”它的特点是“更直接的更迅速的反映社会上的日常事变,”当然这种独特的“社会论文”离不开特有的文学表现形式.但从现代杂文诞生之日始.杂文就与变革的社会血肉相连,陈独秀、胡适之、鲁迅、刘半农、钱玄同等新文化运动的骁将和现代杂文的代表人物,他们在《新青年》“随感录”专栏发表的杂文,便是抨击时弊和呼唤新时代的号角:历史推进到九十年代的今天,新世纪的曙光就在前头,迎接新世纪的中国社会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成熟的崭新巨人.然而,变革正如临盘的婴儿.充满对新生命临世的渴望、喜悦和穿过生命遂道的艰难痛苦,它需要助产士;需要呐喊扶助,需要涤除尘污还生命之清纯.从这个意义上说,杂文是今日变革社会的鼙鼓、号角.它是打开生命之门的手术刀,  相似文献   

11.
杂文是鲁迅的文体。文章仅从鲁迅杂文的修辞着手,谈谈鲁迅杂文中常用的主要修辞以及鲁迅杂文修辞运用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提起新旧文化剧烈斗争的二、三十年代,人们最不能忘记的还是那一篇篇出自鲁迅笔下的战斗杂文。鲁迅赋予了杂文以无愧于时代的文体精神——“鲁迅风”。这种文体在中国人民“篇离自己的疮瘤”,实现觉醒解放以及走向现代化的漫长过程中,包涵着深邃的政治历史意识,代表着当时最广泛的民众意见,是民族大众的代言载体。  相似文献   

13.
浅谈消息“一行题”的特点及其写作黄瑞春一般文体只有一行标题,有的文章还有一个辅助性标题,以对文章主题思想或论述范围进行限制或补充说明与主题有关的一些情况,但它是标题的附属物,不能独立存在,只能与主题相结合构成一个整体。唯有消息这种文体有一行题与多行题...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的报告文学创作从理论上突破了以往新闻性之时效性的框框,而把“冰冻新问题材”纳入自己的创作范畴,并在题材人物和情节的处理,艺术结构的革新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为推动报告文学创作及其文体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近代古代文学研究对碑铭文体的关注一直很缺乏,所以此文将对历代有关碑铭文体的论说进行梳理,以界定“碑铭”文体的范畴,进而为“碑铭”文体正名;回顾了碑铭文历代的实际创作情况,借用明代文体学家徐师曾将碑铭的实际创作分为正体、变体、变而不失其正体以及别体的理论,解说碑铭文创作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6.
詹琰 《科技潮》2009,(6):52-53
哲人有言:人创造了两种真正强有力的认识自然和自己的手段——科学和艺术。科学和艺术的创作是理性和感性的互相渗透;在科学和艺术创作中,感性的东西和纯理性的东西不仅并不相互矛盾,甚至还互为影响;而技术、科学与艺术之间,也往往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本刊新设栏目“科苑谈艺”的主旨,就涉及这方面的话题,即:以科学思维审视艺术,以艺术眼光欣赏科学。  相似文献   

17.
<正> 前言人类远古的音乐生活,由于生产力和意识水平的历史局限,基本上呈现出“创作、表演、欣赏”之“三位一体”的艺术审美范式。人类当代的音乐生活,基于生产力和意识水平的社会进步,大体上表现为“创作、表现、欣赏”之“系统分工”的艺术审美格局。从“三位一体”的音乐审美范式到“系统分工”的审美格局的确立,大约经过了数千年的时间。“舞台演奏艺术的最佳境界”之课题研究,即指向当代“系统分工”音乐生活中的器  相似文献   

18.
体育新闻标题的制作对于体育新闻的传播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大量实例,对汉英报刊体育新闻标题在词语和语法层面的文体特征进行探析,比较其异同。两种语言标题在体现体育新闻要求、特点、及作用方面有共性的一面,而在具体语言表现层面有各自独特的文体特征。汉语标题用词丰富,多来源,娱乐性强,句式多变,整体风格多样化;英语标题在词汇和语法上偏向简洁、精炼和客观,经济性原则占主体。  相似文献   

19.
杂文这朵文学园圃中的花,她的品系是纷繁驳杂的。但不管哪一种,都应具备一个重要的美学特征,那就是散发着浓郁的“杂文味”。而当前报章杂志上刊载的杂文,优秀的、打有地道杂文印记的固然不少,但冠以“杂文”,而实际上是患有严重贫血症——缺少“杂文味”的“病儿”,也比比皆是。有人作打油诗云: 名曰杂文味却淡,恰似绍酒把水渗, 今日何寻“鲁迅风”?还须心血注笔端。 这样的写照,确是一针见血的。当然,要使杂文充溢着“杂文味”,不是件容易的事,是“须心血注笔端”的。那么,怎样用心血去“灌注”呢?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节奏”在各种艺术中的内涵的分析,并探讨了以往电影理论中对“节奏”分析的失误,提出并探讨了“叙述性节奏”和“表现性节奏”的概念、内涵及在电影中的具体表现,由此揭示了它们的电影创作及欣赏中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