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对平原移居高原(海拔3900米)实验家兔骨髓内各级红系细胞电镜照片的费莱特直径(Feret)进行了研究,实验分平原对照组,高原给药及高原对照三个组,实验结果:高原给药组骨髓原红,早、中,晚幼红细胞Feret直径均低于高原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结果提示白花夏枯草可降低由低氧引起的各级幼红细胞胸体增大,从而降低血液的粘滞性,改善血循环。  相似文献   

2.
异叶青兰对高原实验家兔红细胞作用的形态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技术及形态计量学方法,对平原移居高原(海拔3900米)实验家兔外周血红细胞进行了研究。实验分为平原组,高原给药组,高原对照组。结果发现:高原给药组家兔红细胞的直径和体积均小于高原对照组,有显著意义,(P<0.01)。高原给药组的红细胞体积与高原对照组相比,平均减少8.4%左右.高原给药组红细胞直径(Y)与高原对照组红细胞直径(X)呈正相关,Y=0.58,P<0.05。另外高原给药组红细胞直径(Y)与红细胞计数(X)也呈正相关,r=0.67,P<0.05。结果提示异叶青兰不仅可降低由缺氧引起的红细胞体积增大,而且还可降低红细胞的数量,从而降低血液的粘滞性,改善血循环。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比较高原和平原自然条件下家兔肠系膜微循环的改变,进而了解高原缺氧条件下家兔器官和系统形态和功能的改变,了解高原缺氧条件下家兔器官和系统形态与功能改变的微循环基础,为如何更好的适应高原缺氧环境和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比较高原和平原自然条件下家兔肠系膜微血管开放数目、血管内径、血流速度及血流流态等微循环的改变等情况。结果:高原条件下家兔肠系膜微血管开放数目减少(P〈0.01),血管内径缩小(P〈0.05),血流速度变慢(P〈0.05),血流流态与平原有差异(P〈0.01)。结论高原条件下家兔肠系膜微血管开放数目、血管内径、血流速度及血流流态有改变。  相似文献   

4.
游泳运动员赛前高原训练的阶段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训练作为一种提高运动员成绩的手段和方法,目前在很多项目中进行了尝试。为了探讨高原训练的实效性,以3个阶段完成了1次高原训练。高原训练划分及要求:第一阶段以大运动量的低有氧耐力训练为主,要求血乳酸控制在3-4mmol/L;第二阶段以无氧阈训练为主,要求血乳酸控制在4-6mmol/L;第三阶段以血乳酸耐受能力训练为主,要求血乳酸控制在8-12mmol/L。在高原训练3周后的比赛中,3名运动员提高了个人最好成绩,2名运动员接近个人最好成绩,证明此次高原训练较好地利用了高原效应,防止了缺氧引起的过度疲劳,在短期内使运动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5.
高原鼠兔和血液生化正常值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驯化的高原鼠兔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并与实验家兔,大鼠和人的相应指标作了比较。高原鼠兔的血清白蛋白的百分含量高于人,大鼠及实验家兔;血清胆固醇明显低于人、大鼠及实验家兔。可为应用该实验动物进行科学研究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亚高原训练既有一定程度的缺氧刺激,又可以保持平原的训练强度.使得运动员得到足够的强度刺激的同时,又避免了传统高原训练中的运动能力退化的问题,对运动成绩的提高将是非常有利的.本文就如何科学地利用亚高原独特的环境进行训练,提高运动员成绩进行了研究.在综合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对甘肃省马拉松运动员亚高原训练期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监测并做了比较分析,通过对亚高原训练期间及其后续平原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指标和运动能力的变化,探讨了亚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和亚高原训练的特点及规律.以期为亚高原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交替训练对运动员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长期生活在平原的男子运动员19人,分为两组:高原-平原交替训练组和高原-亚高原交替训练组。采用德国产Cortex MetaMax 3B心肺功能遥测仪同步实时检测运动员在进行1500m测试过程中的各项气体交换参数。结论:(1)高原-平原交替训练组运动员在高原期间峰值摄氧量水平要低于在平原时,运动强度很难保持和在平原一致;运动员训练水平提高后更易受缺氧的影响,峰值摄氧量水平下降更快;运动员在平原进行相同负荷运动时,更易达到更高的运动强度;(2)高原-亚高原交替训练组在亚高原训练后可以更好的过渡到高原进行训练,减少高原训练的适应期,容易保持较高的运动强度;(3)同等负荷运动时,在高原期间运动员的每份通气量水平要低于在平原或亚高原,下到平原或亚高原后显著升高;(4)通过两阶段交替训练,运动员肺功能适应性增强。教练员应根据训练计划和比赛情况选择不同的交替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选用纯种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平原组(海拔397米),高原组和高原给药组(海拔3900米),分别检测实验动物外周血液的三项指标。得知;高原给药组的红细胞(RBC)计数,明显低于高原组(P<0.05)。此外,高原给药组血红蛋白(Hb)含量、红细胞比积(Hct)均值都低于高原组。结果提示:异叶青兰对家免造血系统的低氧性改变有肯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国家赛艇队女子双桨组8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记录高原训练中每日训练负荷,测量两次高原训练前后有氧运动能力的变化及循环血红蛋白、铁蛋白和皮质醇浓度,用以比较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奥运会年两次高原训练负荷特征及有氧运动能力变化.结果发现:1)两次高原训练的训练量相近,均以水上训练为主,低强度有氧耐力训练占比95%以上;无氧阈及以上强度的训练第一次高原训练约占1%,而第二次高原训练增加至3.6%.2)第一次高原训练后多级递增负荷测试同级强度下即刻心率均升高,而第二次高原训练后均下降;第一次高原训练后仅250 W功率对应的即刻血乳酸浓度降低,但第二次高原训练后血乳酸浓度均下降,且组间150 W和200 W功率对应的即刻血乳酸浓度的变化存在显著差异.3)第一次高原训练后循环血Hgb、Fer均升高,Fer显著升高,但第二次高原后Hgb、Fer均下降,Hgb显著下降,组间Hgb、Fer的变化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以低强度有氧训练为主的两次高原训练相比较,无氧阈及以上强度训练占比更高的第二次高原训练后有氧运动能力得到了更大幅度改善,并伴随有循环血血红蛋白和铁蛋白浓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光镜、电镜技术及血清学检查方法观察氯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对家兔肝、肾及骨髓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含0.175%氯霉素的眼液,滴眼半月后即造成肝脏肿大,肝肾功能异常及骨髓组织的毒性反应。且随用药时间延长而反应加重。实验还证实,氯霉素地塞米松眼液与氯霉素眼液对家兔有基本相同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比较初进高原(1周之内)的汉族与高原世居藏族的血常规18项指标及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研究低氧对机体代谢功能的影响,尤其是低氧对机体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指尖采血的方法,利用Sysmax的Poch100i型血液自动分析仪(日本产)进行血常规18项指标的检测;使用水银血压测量仪进行静息状态下右上肢肱动脉血压的测定;测定静息状态下的心率;使用NP-40型血氧饱和度测定仪(日本)检测血氧饱和度。采集的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①进藏1周之内的汉族,其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白细胞计数均小于世居高原的藏族(P〈0.05),而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与世居高原的藏族无差别(P〉0.05);②进藏1周之内的汉族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高于世居高原的藏族(P〈0.05),而血氧饱和度却低于世居高原的藏族(P〈0.05);结论:进藏1周之内的汉族在红细胞系统指标(HGB、HCT、MCH、MCHC)及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与世居高原的藏族青年存在明显差异。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阐明汉族在高原习服过程中上述指标的变化程度和变化规律,为更好地了解高原习服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崔晓倩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2):2925-2928
[摘要] 目的 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不同时期的康复介入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评价术后康复的最佳时间。方法 75例单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实验1组(T1组)和实验2组(T2组),每组各25例。C组:仅施行手术,自行康复;T1组:术后第1天即进行系统康复训练;T2组:术后2周开始进行系统康复训练。三组髋关节置换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T1组和T2组按统一制定的康复训练计划实施。分别于术前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Harris评分。结果 和C组相比较,T1组和T2组Harris评分在术后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在术后第2周、1个月和3个月,T1组和T2组Harris评分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6个月,统计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系统的康复训练能够有效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康复介入时间控制在术后2周以内可有效地加快康复进程和提高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补骨脂、补骨脂水提物及水提后剩余部分(下文简称药渣)对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用维甲酸70 mg/kg体质量灌胃14 d造模,然后补骨脂生药、补骨脂水提物及药渣连续灌胃8周。给药结束后用CT扫描进行骨密度分析,给药8周处死动物并进行血清生化检测。结果 给药8周,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血清生化指标ACP显著下降,骨小梁数升高、骨小梁分离度降低。结论 补骨脂对维甲酸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有治疗作用,其中等剂量补骨脂药渣作用效果优于水提物和生药。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前言鲤科鱼类以发达的咽骨和咽齿著称。关于鲤科鱼类咽骨咽齿的比较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具一定意义,对于研究鲤科鱼类分类是极其重要的依据,研究肉食性鱼类胃内容物时,一般饵料易被分解,不易辨认,而咽骨咽齿不易被消化,根据咽骨咽齿的特点可以较精确的判别各种鲤科鱼类。Shepherd氏(1912)简述17种鲤科鱼类咽骨咽齿的形态与食性的关系;朱元鼎氏(1935)对我国鲤科鱼类咽骨咽齿的形态曾作过软详细的研究;Istvanvasarhelyi氏(1958)作过利用咽骨判别鲤科鱼类的报告;小林久雄、前田孟等氏(1962)对日本产的鲤科鱼类也作过比较研究,曾编有详细的检索表作为鉴别标  相似文献   

15.
采用球磨复合+烧结处理(BMS)及机械复合+烧结处理(MMS)两种方法制备了Zr0.9Ti0.1(Ni0.57V0.10Mn0.28Co0.05)2.1 X%Mg(X=10,20)锆基纳米复合储氢材料·经XRD、TEM SAED分析表明,BMS和MMS的复合储氢材料皆由MgCu2型立方结构的单一C15 Laves相Zr基合金和密排六方结构的Mg金属构成,未发现两者之间的合金化效应·电化学测试表明,在60mA/g电流密度下,复合材料(MMS、BMS)活化性能好·MMS电极的最大放电容量为410mAh/g(X=20),而BMS的放电容量为360mAh/g(X=20)·在大电流密度下(≥3000mA...  相似文献   

16.
探讨篮球运动训练对肥胖男大学生身体成分与骨骼密度的影响.选定16名肥胖男大学生随机分成两组:运动组8例,对照组8例.根据训练内容,每周5次,每次80分钟进行训练,总时间为12周.运动前后分别对两组参试人员进行身体成分与骨骼密度的测定.结果表明,参与篮球运动训练后,运动组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1),BMI、FAT%和WHR发生了显著变化(p0.01,p0.05,p0.001),同时运动组的骨密度也相应增加.结论:篮球运动训练对肥胖男大学生的身体成分与骨骼密度有明显的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大鼠脂肪干细胞( 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及糖氧剥夺下,细胞自噬和对诱导分化成脂的影响。 方法常规制备 ADSC, 设 置 对 照 组 ( G 组 ) 、 少 糖 组 ( SG 组 ) 、 缺 氧 组 ( G + CoCl2 组 ) 、 缺氧少糖组( SG+CoCl2 组)和自噬阳性对照组( EBSS 组) 。 设置不同培养时间,MTT 检测各组 ADSC 存活情况;Western blot 分析细胞自噬及成脂诱导油红“ O”染色与比色。 结果 不同培养时间,ADSC 细胞均可增殖。 培养 24 h,各组细胞之间无差别( P>0. 05) ,但培养 48 h 和 72 h,G 组细胞增殖明显高于其它三组( SG 组、G + CoCl2 组和 SG+CoCl2 组) ,P<0.05;Western blot 分 析, EBSS 组、G 组 和 SG 组 的自噬相关蛋白 Ⅰ 型 ( LC3-Ⅰ ) 明显弱于自噬相关蛋白Ⅱ 型( LC3-Ⅱ ) ,且 G+CoCl2 组和 SG+CoCl2 组的 LC3-Ⅰ 明显高于 EBSS 组;成脂诱导实验中,G 组油红“ O” 比色值最高,与其它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0. 05) 。 结论 ADSC 具有较强的细胞自噬作用,推测在缺糖缺氧条件下,通过抑制细胞自噬,降低 ADSC 存活率以及诱导分化成脂率。  相似文献   

18.
In order to study the physiological screening indexes for locomotive trainman on plateau railway and confirm the standard appraisal value of physiological indexes, 500 locomotive drivers at Xige section of Xining Railway Branch Bureau were selected for appraisal experiment of indexes system.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qualification rate of locomotive drivers at Xige section was 31.6%, which was influenced relatively great by age and altitude difference of train operation line. Study confirmed that the relatively sensitive physiological compensation indexes of plateau hypoxia included packed cell volume, leukocyte count, platelet count, saturation of oxygen in blood, blood sugar, glutamic oxalacetictransaminase, total bilirubin, bilirubin direct, urinary protein and urinary erythrocytic. These indexes could be used as physiological adaptability screening index. The sequence of physiologic indexes inducing checkup disqualification because of predicted inadaptable for plateau steering was heart function 〉 liver function 〉 saturation of oxygen in blood 〉 pulmonary function 〉 blood pressure 〉 blood sugar 〉 holding power 〉 routine urine test 〉 routine blood 〉 kidney function. The paper presented that the selection of locomotive trainman on Qinghai-Tibet Railway should adopt two grade structural model including fundamental checkup and plateau adaptability checkup. The paper also established medical standard for checkup appraisal of plateau locomotive trainman, testing method and judging standard of qualif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