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加强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问题的加重、大学生环境道德的现状、素质教育的不健全和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等,都要求我们加强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为促进其环境道德发展奠定基础;加强大学生的环境责任教育,增强其环境责任;加强大学生的环境规范教育,为环境保护行为提供基础和保证。这三个方面的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加强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与道德责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梳理了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表现,反映出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的低迷。为提高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提出了以学会负责为基点,以教会选择为途迳的道德责任教育。  相似文献   

3.
科学道德是指科学共同体内形成的行为的基本准则;科学道德失范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个在科学道德教育方面还存在严重欠缺的国家不可能建成一个科技强国。科技人员的道德自律和他律是保证科技人员行为规范所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和科技工作者的摇篮,加强对大学生的科学道德教育,使其在科学研究和技术运用中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担负起社会道德责任,对于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可以说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问题。责任感属于道德范畴,教育工作者需要从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实践四个路径努力来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网络道德负向偏离行为层出不穷。基于此,从“负向偏离行为的道德教育负效应,网络道德负向偏离行为产生的原因,控制网络道德负向偏离行为措施”等方面进行一定层面的解析,旨在为探索降低网络道德负向偏离行为对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带来的不良影响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胡彪 《科技信息》2009,(22):I0041-I0041
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的日常使用工具,其对大学生的认知、情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和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日益深远。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不仅会引发大学生的情感冷漠与信任危机,还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观模糊与人格扭曲,延缓大学生个体的社会化进程,是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构建中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深入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潘国廷 《科技资讯》2006,(18):179-180
针对部分大学生道德缺失的现状,本文把中小学的道德教育届界定在浅层次的“道德认可”,由“道德认可”引出新形式下的“道德教育”,提出道德教育的核心是责任感教育。本文分析了道德教育的本质,给出五种易被忽视的“道德教育”,提出转变过程中需要转变教育对象、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本文提出要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使学生知行合一、道德内化,就要强化道德责任教育,营造良好道德环境,注重拓展道德实践载体,形成社会、家庭与学校参与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对江西省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实证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政治信念迷茫、诚信品质缺乏、知行不一等问题,大学生道德水平急待提高。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道德教育“无能”,应当重新确定道德教育目标和内容、优化道德教育环境、改革道德教育方法以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闲暇道德教育具有教育时空的变化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教育对象的多层次性等特点,大学生良好闲暇道德的形成需要长期的过程。只有遵循大学生闲暇活动和道德教育规律,探索独具特色的大学生闲暇道德教育机制,才能为实现其闲暇道德教育高效的目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面对当前的网络道德伦理的缺失,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育中,应加强学生伦理道德的教育,将道德教育融入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当中,积极开展计算机安全和道德意识的讨论,对学生的兴趣要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他们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1.
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注重和体现德育,历史课就是活生生的德育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历史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因素,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尊心、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探索德育教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校学生的品德状况及德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前高校学生的品德状况的调查分析,探索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强调德育工作必须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着重发挥好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多样式、多渠道地开拓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课堂的有力补充,旨在培育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课堂教育的必要补充,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在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培育民族精神,提高道德水准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冯友兰先生撰写的《新世训》一书对我国当前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了《新世训》中的伦理思想以及对当今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社会人"的"非道德"的道德规律的提出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立场的确立;"旧邦新命"的学术追求与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的选择与处理;重"行为"轻"德性"的教育方法与大学生道德教育重心的转移。  相似文献   

16.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而道德冲突是学生道德发展的必经环节和内部动力。当前学生道德教育中漠视道德冲突主要表现在:知性道德教育目标导致道德冲突的僭忘;灌输性道德教育方式导致道德冲突的滞留;单一性道德教育途径致使道德冲突解决的断裂。本着"以人(学生)为本"的道德教育观,道德教育目标应由知性化到生活化;道德教育方式从灌输走向交往对话;道德教育途径由单一性走向整体性,以提高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浅谈高校学生德育状况及隐性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量西方思潮涌入,大学生的思想问题、道德问题日益增长,学校德育教育形式多样,隐性教育是一种与正面教育同样重要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对学校景物、音乐、气氛、风气和人的行为的耳濡目染或感受,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北京奥运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并在当代大学生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校可以利用这个时机大力开展奥运德育,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高校开展奥运德育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运用有效的方法开展奥运德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爱国精神、自强不息精神、互助精神、奉献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的特点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准确认识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的特点并加以分析,对高校的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其特点表现为:一是道德价值观的多维性;二是道德灵魂的浮躁与冲撞。这是由社会时代的大环境和校园内外的小环境决定的。它折射出时代与社会及高校教育对象的成熟与进步,同时也为高校德育教育者实现和完善德育工作任务提供了出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