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董景景  林梅 《科技资讯》2011,(1):187-187
在社区护理教学中注重学生人文关怀意识的培养是现代医学发展、社区医疗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如何通过完善课程设计、加强人文关怀教育、加强教师自身人文素养、加强社区护理实践等教学措施来培养我们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吉林医药学院在护理人文关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强调关怀是护理的核心,是患者感受医者仁心的依据,培养优质护理人才的关怀能力,构建具有该校特色的人文关怀教学模式,为临床护理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提供较为科学有效的培养方法和管理模式的同时,为我国护理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和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3.
人文关怀品质对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要营造人文关怀品质培养氛围,在课堂教学、护理操作实训教学以及早期接触临床实践和临床实习教学中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措施,并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人文关怀品质培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以关怀为价值观,以关爱为先导"的人文关怀理念,认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内涵,内化人文关怀护理价值,不断提高人文关怀能力,同时掌握护理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适应临床护理岗位需求。  相似文献   

4.
叶灵优  林梅 《科技资讯》2011,(9):234-234
通过护理本科生开展社区健康护理实践的探讨,认为在社区护理学的教学中开展社区健康护理实践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人文关怀意识,提升人际沟通能力,同时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是我国未来护理事业的接班人,如何做好护生的人文关怀教育是当前护理研究工作的重点。通过调查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分析护生人文关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总结改进人文关怀教育的措施,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及未来护理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6.
以JeanWatson的人性关怀理论为理论指导,设计和开展了旨在培养护生优质护理服务能力的课内和课外实践教学活动,重点从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护患沟通能力及健康教育能力进行培养,提升了护生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及人文关怀精神。  相似文献   

7.
由于经济、社会、认识等各方面的原因,现代医学教育中人文关怀精神的教育走向式微。医学和社会的发展,要求现代医学教育不仅要重视医学技术教育,还需重视人文关怀精神教育,从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过程、校园文化、毕业生信息跟踪反馈处理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全过程、多途径地创新人文关怀精神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在《护理人文修养》课程改革前后,在校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培养改进策略,提升当代护生的关怀品质,为临床输送优秀护理人员。方法运用1+1实验课与理论课相结合的方法对2015级护生进行人文关怀品质培养。在《护理人文修养》课程结束后,采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对2015级护生和以理论课教育为主的2014级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2届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15级护生第1学期末人文关怀品质总分(3.99±0.92)高于2014级同期(3.73±1.03)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级护生的关怀理念、关怀能力、关怀感知维度得分高于2014级护生同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1+1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护生人文关怀品质。  相似文献   

9.
金晶 《科技信息》2011,(12):I0074-I007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医学模式已经逐步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教育的人文内涵提出了更高要求,医学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应该在高等医学教育中得到应有的体现。高等医学院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人文教育:在医学科学教育中培养人文精神和加强人文科学教育;整合人文教育内容,调整人文教育方法;组织具有人文精神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严华玉 《科技信息》2009,(17):184-184
护理是人性化的事业,需要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完善结合的从业人员。护理学专业普通化学实验教学应发挥课程特色,不仅传授知识、提高能力,还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自我关怀是一种能够让个体关爱自己的积极心理品质。研究采用整群取样法,抽取1 028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探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我关怀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我关怀能力中等偏上;大四学生的自我关怀水平最高,大二学生的自我关怀水平最低;自我关怀能力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正相关,自我关怀能力越强的学生,其生活满意度也越高。结合研究结论,提出培养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陈诗怡  温霞  沈慧 《科技资讯》2010,(9):192-192,194
护理专业是中等卫生学校的重点专业,护理专业学生不但要掌握系统的护理知识和过硬的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人文素养,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对护理专业学生必备的岗位能力及将来的职业生涯影响深远。本文对中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从语文学习兴趣的角度进行探讨,提出中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语文教学改革的措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与护理人文关怀要实现融合发展与协同创新,亟需在人才培养、技术合作等方面进行新的突破和探索。当前全球人口老龄化、环境改变和新发传染病不断暴发,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护士充分运用教育和培训的手段更新知识,提升能力,促进科技和护理人文关怀的融合,让更有人文关怀的最新、最强科技服务于人类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人文关怀应用于解剖学教学对培养学生专业精神及品格的作用。方法:选取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48名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4名。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引入人文关怀。对两组学生专业精神及品格进行量化评定,并比较其评分及解剖学期末考试成绩。结果:观察组学生专业精神及品格量表各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解剖学期末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关怀应用于解剖学教学中,有助于学生专业精神及品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将人文精神融入社区护理教学,将知识的讲授与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是由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和整体护理模式所决定的。本文从社区护理教学中如何利用课堂与课外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作了有效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高职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社会的就业岗位缺乏,而在于高职学生的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其具体原因在于企业素质提升对高职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教育发展不到位、高职学生自身能力不强、企业工作待遇低和环境差等。解决的对策主要有面向市场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改善高职院校的实训条件、改变国家对高职学生的教育经费投向和高职院校实施人文关怀教学等。  相似文献   

17.
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言理解与应用能力的关键环节,理应弘扬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而要在阅读教学中体现人文关怀,教师就应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体验和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薇  蒋燕 《科技信息》2013,(16):470-470,471
目的:将人文关怀教育融入《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探讨有助于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教学方法。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2009级护理本科生12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在操作学习基础上融入人文关怀教育的方法,教学结束后对两组护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关怀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生对人文关怀实验教学持肯定态度。结论:将关怀教育与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加强护生对人文关怀知识的掌握,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现代学徒制为突破口的高职院校养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顺应了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发展.通过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系统评价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有效提升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照护中的临床沟通能力,增强对长辈的人文关怀,显著改善自我导向的学习能力,对培...  相似文献   

20.
医学生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后继者和接班人,必须重视人文关怀素养的培养,才能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下对患者进行和谐的诊疗活动。本文从医学生人文关怀素养现状出发,提出了医学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意识的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