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金芹先生在1987年第6期的《郑州大学学报》上发表了《关于<孔乙己>写作年月与主题思想的探索》一文。这篇文章,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复印的《鲁迅研究》1988年第1期曾予以收录。该文大致观点是这样的:鲁迅的《孔乙己》不是写于1918年冬,而是写于1919年3月;因此,《孔乙己》的主题思想应是“不仅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吃人本质,而且辛辣地  相似文献   

2.
《大正藏》是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的简称。由于传抄等诸多原因,《大正藏》中存在文字缺失、遗漏、标题与正文混同、正面文字与反面文字混同等问题,从而导致对佛教经典的理解上出现偏差。文章以《大正藏》第八十五册第2857条以及第2848条存有的讹误为例,对它进行了研究与勘误。  相似文献   

3.
长篇小说“三部曲”《两宫之间》(1956)、《向往宫》(1957)、《甘露街》(1957)的作者纳吉布·迈哈福兹(1912——)是当代埃及文坛颇负盛名的作家,经过半个世纪的幸勤耕坛,迄今已创作出二十多部长篇小说、二十多部短篇小说集和三十多部话剧、电影剧本。这些作品以宏阔的视野、出色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创作风格,从不同侧面真实地展示了现代埃及的历史进程和社会风貌,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不同时期埃及  相似文献   

4.
《庄子》一书中多次出现诋訾黄帝、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等古代圣贤的文字,有的措辞激烈,读后让人觉得过分。这些诋訾行为难道就是庄子所为吗?庄子及其后学采用“三言”的语言形式,乃是他们的行言方式;《庄子》一书分为内、外、杂三部分,内篇乃庄子所著,无措辞激烈的诋訾圣贤的文字;至于诋訾圣贤一事多发生在外、杂篇,而外、杂篇多为庄子后学者所著。  相似文献   

5.
笛福和他的《鲁滨逊漂流记》经历了几百年的译介传播与阅读,也经历几百年的学术研究批评,国内近二十年的研究情况表明这部文学经典常读常新,艺术魅力恒长久远。  相似文献   

6.
《孔乙己》的主旨并不是反对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教育制度,不是表现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凉薄,也不是表现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孔乙己》中最基本的情感体验是孤独与虚无,它是困扰了鲁迅一生的森森鬼气的形象化。  相似文献   

7.
方媛  王涛 《科技信息》2013,(11):493-493
元杂剧经典名篇《赵氏孤儿》一直传唱至今。从《左传》到《史记》,从刘向《新序》、《说苑》到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徐元的传纪《八义记》、《搜孤救孤》,从中国各个剧种的地方戏到法国伏尔泰版《中国孤儿》,从现当代排演的话剧到陈凯歌电影,经历了不同时代各具特色的艺术家的演译,其中的经典历史人物形象早已被广泛熟知。2011年初,电影《赵氏孤儿》公映,又给这传统历史名剧注入了新的元素,相应的人物的塑造必定有其独特的阐释。  相似文献   

8.
《诗经》是周代的作品。秦始皇焚书时,《诗经》作为儒家经典,也遭到毁灭。汉初人根据口头讽诵,又把这部伟大作品用文字记录下来。但由于师传的不同、语言的时代差距和记忆的差错,很多地方用的只是同音字。当时流传的有《鲁诗》、《齐诗》、《韩诗》三种本子,合称为《三家诗》。它们的文字和说解互有出入。西汉中期,又有《毛诗》传世,《三家诗》便逐渐先后湮灭。所以《诗经》中出现大量的假借字是不  相似文献   

9.
《孔乙己》这篇课文虽然教了多遍,但随着学法、教学的不断深入研究,反思以前的教学,深感欠意,美中不足。怎样才能弥补这点,在“活”“效”二字上用功呢?笔者偶然受到反弹琵琶的启发,将《孔乙己》的教学思路和策略作了如下整改。  相似文献   

10.
针对《孔乙己》叙述说法不一的情况,我们认为《孔乙己》作为第一人称回忆性叙述本,其中小伙计“我”必然包含两个自我,即叙述自我和经验自我。真正的叙述应为叙述自我,而且是可靠的。由此,我们还可以看到本体现出的对孩子的关注意识和作强烈的自省意识。  相似文献   

11.
一要探讨《乐记》的音乐教育思想,必须首先明了《乐记》的作者和其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一般认为,《乐记》系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所作。然而从《乐记》的内容看,今有《乐记》不全是公孙尼子的东西,它经汉儒的杂纂杂抄混入了不少东西,但主要的文字仍采自公孙尼子。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的动荡时期。各阶级的代表人物,各持不同政见,对社会上的问题,展开了激烈  相似文献   

12.
当代楷书大家、湖南省著名书法家邬惕予先生书法集《邬惕予书法》近日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邬惕予先生近二十年的精品力作,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邬惕予先生自作诗文,反应邬惕予先生的书学成就。是一本值得珍藏的书学经典。  相似文献   

13.
新版《辞源》系以旧《辞源》基础大加修订而成。修订开始于1958年,至1983年四册全部出版(称“修订本”)。在此期间,虽也曾受到一些干扰,但工作一直坚持下来,计前后历时二十余年。新版删去旧《辞源》中的百科词语和一些过于冷僻的词目,增补了大量的新词语和书证;并在单字下注出汉语拼音、注音字母及《广韵》反切,标明声纽;释义力求简明确切,源流并重;书证文字都作了复核,注出作者、篇目和卷次,有  相似文献   

14.
鲁迅、毛泽东都读过“上大人孔乙己”25字描红纸上的歌诀,并且都与这段歌诀结了缘。鲁迅源自这段歌诀创作了著名小说《孔乙己》;毛泽东留下了这段歌诀的珍贵手书,两人都通过歌诀获得启蒙教育,并对歌诀产生浓厚的兴趣,被后人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5.
邓盛存 《海峡科学》2006,(12):93-94
中学课文《范进中举》、《孔乙己》中,吴敬梓笔下的范进,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早已是人们熟悉的文学形象,谈到范进、孔乙己便自然想到封建科举制度对人们思想的毒害,不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不厌其烦地不断重复讲述着科举制度毒害人们思想这一似乎不变的“真理”。于是,在废除科举制度后的百年来,在学生乃至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科举”便成了封建帝制时代一种“腐朽落后的、扼杀人才并对人们思想造成深刻毒害”的一项代名词并加以批判,长期以来科举制也正是做为一种批判对象而在课堂上被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6.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是孔子弟子及后人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全书约编定于战国初期,共有二十篇,每篇各有若干章。我们将选取《论语》中的部分章节,在本栏目内分几期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课文鲁迅作品共有十六篇,其数量位居所有作家之首。因而能否讲好鲁迅作品,事关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劣。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鲁迅作品,最早的写于1918年(如《孔乙己》),晚一点的也是1934年(如《拿来主义》),尽管都是现代白话文,但几十年的间隔难免会在作品语言中留下印迹,  相似文献   

18.
二十年前,偶读清马俊良所编《龙威秘书》(以下简称“龙”本),发现该书所选的传奇文在篇目以及内容上,虽与《唐宋传奇集》(鲁迅先生校录,以下简称“鲁”本)、《唐人小说》(汪辟疆先生校录,以下简称、“汪”本)差异不大,但在文字上时有出入。“鲁”“汪”本采用“善本”,诸如《太平广记》、《文苑英华》、  相似文献   

19.
读《说文解字》第一部叶斌东汉许叔重所作之《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一书,千百年来被文字、训诂学者视为经典。由于此书没有详细交代编写体例,加之流传中产生的讹误、改易,使得此书有许多的“奥秘”。要充分利用此书,就必须揭开它的奥秘,这就形成了对《说文...  相似文献   

20.
纳西东巴文主要是纳西族东巴用于记录东巴教经典的文字,东巴文是自源型文字,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分析《纳西象形文字谱》,得出异体字共489组,具有字形1172个,约占整个文字体系的一半。文章从三个方面对东巴文异体字关系特征进行归纳,梳理记录同一个词的异体字之间的关系类型。并旨在通过这些探讨对东巴文异体字以及东巴文体系的特点、性质、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