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服饰记载了时代的发展与人们思想意识的颤动,透过服饰的变迁可以解读着装者服饰心理的变化。民国时期旗袍的改良反映出近代女性着装心理的求简趋向。具体表现在:服饰审美上追求自然、简洁;穿着搭配上追求简便、随意;而服饰用材方面则以朴素、实用为主。  相似文献   

2.
程晓英 《科技信息》2007,(18):145-146
服装艺术风格体现在服饰作品的诸要素中即表现为主题选择的独特性,色彩表现手法的独到运用,材料的选择运用,塑造形象的方式、对艺术语言的驾驭等的独创性。它的本质在于,既是设计师对穿用者独特而鲜明的表现结果,也是穿用者对服饰艺术品进行正确的欣赏、体会、品味的结果,这也从某种更深刻的意义上揭示了艺术创作与欣赏的本质特征之一—现实世界与审美客体的同一性与无限丰富性的统一。真正具有独创风格的服饰艺术品能够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从而成功地实现设计师个人特有的思想、情感、审美理想与穿用者在情趣、智慧上发生交流,这种交流的持久性和文化性的延伸性必将形成愈久弥坚的服装文化。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的女衫?袄和褂在近代中国服装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民国时期女上装的主体之一.从东华大学服装艺术博物馆收藏的民国女衫?袄和褂藏品中选出6件具有代表性的实物,在讨论实物分析模式的基础上,分别从其款式?面料?色彩、裁剪结构?工艺、穿用人群和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总结其所反映的民国时期女上装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旗袍作为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瑰宝,被国际公认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象征.本文通过对其款式发展演变的研究探讨,挖掘其演变规律,从款式设计、结构设计、面料创新等方面对进行探讨研究,为现代旗袍的发展提供研究方向和设计思路.让这枝服饰奇葩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  相似文献   

5.
论晚清上海服饰时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上海服饰时尚在中国服饰史上具有特殊地位。通过对文献、画报和照片以及来自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实物的分析及相互印证,对时尚中心的形成和发展、男装服饰时尚和女装服饰时尚等主题,就流行风貌、款式、面料、色彩、装饰和服饰配伍等展开研究,有关服饰流行心理以及时尚领袖等也一并加以讨论,并得到如下结论:(1)从1860年代起,上海逐渐居于晚清中国的时尚中心地位,“时髦”是当时上海服饰流行的集中写照。追求时髦成了上海的城市特性。(2)传统服饰时尚可以概括为高度风格化、精致化、多主题、多色彩,追求华丽,讲究细节,强调新奇。(3)西式服饰体系的影响逐步上升,这种趋势在上海远较中国其他地区明显,对西式因素的运用在男装中远较女装普遍。(4)上海服饰时尚开始形成所谓“海派”的包容古今兼蓄中外、讲究炫耀追逐时髦、标亲立异变化迅速的独有风格,并拉开了中国服饰流行逐步与西方服饰体系并轨的序幕。  相似文献   

6.
接受与再生:民国时期浙江地区女性服饰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是中国服饰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是近代服饰大变革的历史舞台。在此期间女性服饰的变化尤为显著,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并呈现出多元化、时装化、个性化、自由化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出现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具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其中无论是西学东渐的影响,还是社会走向文明开化趋势,都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民国时期女性服饰的变迁。  相似文献   

7.
裘皮服饰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曾是最重要的服饰类别之一。裘皮服饰不但是古代冠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象征。本文根据各种历史文献和绘画等形象资料,论述了中国古代裘皮的种类、名称和加工保养方法,裘皮服饰的品种和穿着配伍,以及裘皮服饰的审美。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民国时期特有的月份牌广告画中的女性形象来分析民国期间女装的流行趋势,从衫袄裙装到改良旗袍到新潮摩登的西式洋装逐一进行流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从民国美人的衣香鬓影,到纽约大都会的T台,褚宏生制作了无数件可以传世的经典旗袍作品。他被誉为"百年上海的旗袍传奇",仅看一眼照片就能清楚一个人的身材尺寸,做出完美贴合身型的旗袍。2016年,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中国:镜花水月"大展上,一件蕾丝旗袍美得让人失神。这件旗袍是上世纪30年代为"电影皇后"胡蝶特别定制的,而制作这件旗袍的人正是被誉为"百年上海的旗袍传奇"的褚宏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上海七浦路和首尔东大门两大功能类似的集聚型服饰批零市场进行调研,依据假设模型,采用多种验证方法,对商品策划诸要素进行量值分析,由此探索集聚型服饰市场消费者的购买要因,并比较两城市服饰市场的商品策划要素与消费者消费认知和偏好等相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The goal of the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mix and match of Qipao to reveal the dressing conditions and fashion during Republic Period in Shanghai by comprehensively its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history and aesthetics. The photographs of women at that time are the main materials to study on. Four aspects including Qipao combining with clothes, the hairstyle, footwear a1d accessories will be discussed. The conclusion will be drawn on the analysis of its mix and match, appearance, image identity and the group of people who. liked to wear it.  相似文献   

12.
Origin of Qipao Fashion in Early Republic Period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origin of Qipao as women's fashionable wear in the early Republic Period (1911-1949). The origin of Qipao fashion will be discussed in three aspects; 1) discussion of the original time, place and consumer group of Qipao fashion; 2) analysis of initial style and wear combination of Qipao, 3) deduction of the origin of the name Qipao. Besides, the analysis will also be given about Qipao's aesthetic characters, its production, consumption guarantee as well as its social backgrounds. The research will be made on the basis of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history, social psychology of clothing and design, and will use many materials especially historical writings and publications to give a more detailed discussion.Here are some tentative conclusions. Firstly, Qipao as a kind of one-piece dress was not inherited directly from the robe of Banner Style. It was a new fashion in the 1920s, which combined the elements of long vest called Qipao Majia, Wenming  相似文献   

13.
Shanghai''''s Fashion During Republic Period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Introduction ThepaperisgoingtodiscussShanghai sfashioninRepublicPeriod,from1912to1949,withanemphasison thefashionableclothingwornbyadultandthewayin whichtheywerecombined.Ithasbeennoticedthatthere aremanyresearchesonShanghai ssocietyandeconomic historyandfeweronfashioninRepublicPeriod.Ithasalso beennoticedthereweremorestudiesonfashioninChina oronekindofcostumesofShanghaibutfewintegrated studiesonShanghai sfashionamongtheresearchesdone relati…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不仅是词体创作的辉煌阶段,也是词话史发展的蓬勃阶段,民国词话也是词话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是研究民国词及其词学不可忽略的文献与史料。本人通过考索发现,民国时期出现的词话数量多达450余种,如此丰富的词话文献,值得我们进一步地全面整理与深入研究。为编纂《全民国词话》,必须对与"民国词话"相关的术语进行界说,在此基础上搜辑、考索词话,进而辨别、体认、判定之。  相似文献   

15.
从旗袍的变革看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旗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服装,也是各区域华人共同拥有并引以为自豪的服装,又是深受世界人们喜爱的一种特色服装。对于它的优雅形象已经不仅仅为中国人民所熟知,更得到了世界人士的爱戴和赞誉。旗袍这种具有十分典型东方色彩的衣装,深得众人的珍爱,这已经是公认的事实。许多人对它的起源、发展、过去、现在与未来均抱着极大兴趣,渴望在欣赏、穿着的同时,能对它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应该自觉起到弘扬与传媒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详细分析临南洼陷油气运移的动力系统、输导条件、运移方向以及运移时期的基础上,对临南洼陷内油气运移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 临南洼陷油气运移系统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在3000m以上地层为正常压力系统,3000m以下地层为混合压力系统,浮力和异常压力构成了临南洼陷内油气运移的主要动力;(2) 近东西走向的断层和相互连通的砂体共同组成了油气由洼陷中心向边缘运移的通道;(3) 油气由洼陷中心向边缘运移共有4个优势运移方向;(4) 油气运移时期出现在渐新世东营期。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的遗民,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是明遗民,而相比之下,清遗民显得过于平淡.清遗民在民初上海租界中的聚集空间可以视为一种福柯所谓的异质空间.遗民圈是存在于租界和民国两个主流社会中的反空间,遗民们在上海租界中建构的地理空间和心理认知空间,如镜像般反映出作为生产对抗话语的"第三空间".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服务匹配精度,语义Web服务的非功能性匹配成为语义Web服务匹配的关键。主要对当前语义Web服务的非功能性匹配研究进行综述。介绍了语义Web服务匹配的基本概念;分别从5个问题对近年来语义Web服务的非功能性匹配的研究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分析;指出了语义Web服务的非功能性匹配研究还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对于火电厂汽轮机组并网运行阶段的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igital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DEH)的不足,进行了逻辑优化。进而需要对优化后DEH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目前可靠性评价中,大都假设设备运行于偶然失效期,失效率假定为常数。然而,实践证明当设备运行于耗损失效期时,失效率服从威布尔分布。因此,将威布尔分布和马尔可夫模型相结合,建立了优化后DEH控制系统失效的动态故障树(Dynamic Fault Tree,DFT) 模型。对运行于耗损失效期的DEH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验证了优化后DEH控制系统可靠性的提高,为设备长时间运行后的可靠性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