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酸析-混凝-微电解组合工艺预处理精制棉黑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酸析-混凝-微电解组合工艺预处理精制棉黑液, 研究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组合工艺对精制棉黑液成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各阶段最佳pH条件为: 酸 析pH=2; 混凝pH=12; 微电解pH=4~5。通过组合工艺预处理, 精制棉黑液的COD由5400 mg/L降至1900 mg/L, 去除率为65%; BOD5由2860 mg/L降至1080 mg/L, 去除率为62%; TOC由2080 mg/L降至906 mg/L, 去除率为56%; 黑液色度由原水的4500降至50, 去除率为99%; 50%抑光率稀释比(LIR50)由250降至17, 急性毒性降低9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果显示, 部分含共轭双键和苯环的难生化降解物质得到析出或转化。酸析-混凝-微电解组合工艺预处理精制棉黑液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为后续的生化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内电解和混凝沉淀法预处理酵母废水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经两种方法预处理后废水的可生化性(BOD_5/COD)均有所提高,但混凝出水总铁浓度大于100 mg·L~(-1),可能会影响后续生物处理。预处理对后序厌氧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内电解处理后的废水厌氧处理效率(COD去除率81.9%)明显高于混凝处理(COD去除率72.8%),说明内电解处理能更有效地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探究内电解法在提高废水可生化性方面优于混凝沉淀法的可能原因,主要是内电解后生成的产物结构趋于简单化;分子量减小,而混凝沉淀出水中有机物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同时内电解预处理运行成本也低于混凝沉淀法。  相似文献   

3.
染化废水污染物种类多,毒性大、化学需氧量,ρ(CODcr)高,且大部分是生物难降解的污染物质,严重污染环境;利用铁炭在水中发生的微电解过程可有效去除染料生产废水的色度和化学需氧量ρ(CODcr),同时提高污水的后续可生化性.试验结果表明,微电解处理效果受填料组成、pH值、停留时间和混凝曝气等因素的影响;废水经过微电解处理后,ρ(CODcr)和色度分别从2 000 mg/L和2 048下降为860 mg/L和256,去除率可高达56%和75%;采用微电解-混凝法出水与采用单纯的石灰乳中和混凝沉淀法出水相比,ρ(CODcr)降低22.5%,可生化性提高18%.  相似文献   

4.
微电解-生化组合处理DCB染料废水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微电解-生化组合处理高难度DCB染料废水的中试研究.当进水平均COD 22 480mg/L,NH4 -N 1 247.9 mg/L,SS 1 700 mg/L时,微电解-生化组合工艺对COD的去除率达到99.6%,NH4 -N去除率98.2%,SS去除率95%,可以达标排放.中试研究表明:该微电解-生化组合技术具有废水处理效果好、结构紧凑、运行操作简便、维护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采集福州市某化工厂酚醛树脂生产废水,用微电解-Fenton试剂氧化-混凝沉淀工艺预处理,考察各影响因素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工艺优化条件。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浓度为56920 mg/L,pH为2.30,挥发酚浓度为1279 mg/L,甲醛浓度为12951 mg/L的条件下,Fe/C质量比4∶1,微电解反应时间1 h,H2O2投加量4 g/L,Fenton试剂氧化反应时间为1 h,混凝剂PAM的投加量为800 mg/L,pH为8.5的条件下,废水的CODcr总去除率为89.6%,挥发酚去除率为84.3%,甲醛去除率为98.5%,经过预处理后,酚醛树脂废水达到生化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内电解-两级生化法处理化工制药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常华  林波  周百林 《江西科学》2006,24(5):337-339
介绍了铁屑内电解-中和混凝-兼氧-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高浓度、高色度、成分复杂的有机废水的实验研究。以铁屑内电解和中和混凝作前处理,降低了废水的色度,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再利用两级生化处理,使废水达标排放。工程实践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耐冲击负荷。  相似文献   

7.
糖精生产废水的混凝-生化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化学混凝法和生化处理糖精废水,考察了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合硫酸铁(PFS)的用量、pH值和羟乙基田菁胶等对混凝处理糖精废水的影响,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pH=3.7左右,PFS用量为930mg/L,羟乙基田菁胶为10mg/L,处理效果较好。用CaO MgO为中和剂和助凝剂可以加快沉降速度,缩小沉降比,并能有效控制体系的pH值和降低Cu^2+浓度。经混凝-中和处理后的糖精废水,CODCr去除率达91.5%,脱色率达73.0%,Cu^2 去除率达100%,再经过生化处理可实现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8.
赵宁  周济海 《科技信息》2013,(7):458-459
利用混凝法、氧化法对印染废水进行了以达标排放为目的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色度为125倍、CODCr为804.4mg/L的印染废水,当絮凝剂用量为3.000g/L,次氯酸用量为10mL/L,在反应时间为1 min,pH为6的反应条件下,可使处理后水的色度达到2倍,CODCr降为118.5mg/L,能够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结合Fenton试剂及PbO2电极电解处理糠醛废水。研究结果表明,原水COD值为4 152 mg/L,经过投放适量的Fen-ton试剂,COD去除率达到63.4%;再通过电解处理,COD值降到88.5 mg/L以下,去除率为91.8%,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某洗漂厂设计处理废水量4000m3/d,平均时处理废水量167m3/h(24h运作);进水COD为800~1100mg/L,BOD为200~300mg/L,SS为300~400mg/L,色度为400~600倍;要求废水经处理后出水达到《广州市污水排放标准》DB4437-90中"新扩改"一级水质排放标准。尝试采用酸化水解-接触氧化-混凝沉淀过滤工艺处理该洗漂厂废水。实践证明所采用的工艺是合理的,能达到很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中水回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水资源日益紧缺,一方面城市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大,缓解该矛盾的最佳选择是实现城市污水资源化——中水回用。本文从政策、经济、技术等方面综述了中水回用的紧迫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酸化—Fenton—混凝工艺、水解酸化—好氧处理工艺及湿式氧化法—催化湿式氧化法等处理工艺在显定影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滑石是一种具有特殊层状结构的镁质硅酸盐,其化学性能稳定,具有独特的孔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在造纸、涂料、汽车制造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粉末状滑石具有亲油疏水性和优异的吸附性,且储量丰富,成本低廉,近年来,滑石粉成功应用到污水治理领域,已有将其作为混凝剂、助凝剂、助滤剂、吸附剂、吸油剂的相关研究。介绍了滑石的理化性质,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滑石粉应用于造纸废水、含油废水、染料废水、芳香族有机废水及重金属离子废水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滑石粉在水处理中的改性方法,评价了滑石粉应用在各种废水处理中的优缺点,并对今后滑石粉在水处理中需要开展的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微电解法在油气田废水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铁屑-焦碳微电解法对治理钻井废水、气田废水进行处理,筛选出最佳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微电解法能有效地降低CODCr,且完全除去废水的色度。该法与混凝沉降、催化氧化、吸附等方面一起,形成了处理高CODCr,高色度油气田废水的有效工艺,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某机械加工企业乳化液及清洗液废水为研究对象,对乳化液基本性质及前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清洗液处理混凝剂的选择及最佳用量进行了讨论;通过现有工艺与改造工艺的对比,得出了合理的含油废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6.
采油污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目前采油污水处理技术。指出回注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混凝法、隔油法、过滤法等物化方法,重点是去除污水中的颗粒物质;另外指明,外排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是生化法及化学法,重点是降低水中的 COD。对目前存在的处理难点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采油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浅谈城市废水回用的处理流程和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废水是城市附近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严重的水污染和水资源的短缺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介绍了城市废水的污染现状和废水回用的目标,阐述了传统的废水三级处理流程、改进的废水再生处理流程和全新的废水再生处理流程等有关污废水处理的流程和技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验室小试,研究了合硫废水、含磷废水的处理,确定了最佳投加量和最佳pH值,分析了有机物、乳化油对去除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采用厌氧酸化-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甲醛废水。在反应期缺氧段, 采用中高温生物催化酸化,对季戊四醇、甲醛废水进行初级降解;在反应好氧段,进一步降解上一阶段的水解产物。运行结果表明,BOD5负荷0.04~0.08kgBOD5/ kgMLSS.d,甲醛负荷0.011~0.022kg/kgMLSS.d.当反应期缺氧段为20h,好氧段为 11h,甲醛去除率可以达到98%,CODcr去除率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浓度含油乳化废水,使用无机和有机复合絮凝剂进行了复配絮凝预处理研究。考察了PAC和PDA在不同用量时对高浓度含油乳化废水的COD的去除效果。其预处理最佳复配絮凝剂用量为:PAC960mg/L,阳离子度10%,η=9.4dL/g的PDA96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