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采用室内生物监测法研究了三叶鬼针草植株水浸提液对白三叶、紫花苜蓿两种牧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低浓度(≤20 mg/mL)的水浸提液对两种牧草种子幼芽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100 mg/mL)的水浸液能够对其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种子的发芽势和萌发率下降,幼芽和根生长的长度缩短,芽长和根长抑制指数上升,且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其抑制效应不断增强。说明三叶鬼针草具有较强的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2.
三叶鬼针草和胜红蓟的叶浸提液对旱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旱稻种子萌发率、根长、苗高、根系活力、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6项生理指标,研究了三叶鬼针草和胜红蓟的叶浸提液对旱稻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叶鬼针草和胜红蓟的叶浸提液对旱稻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在较低浓度下,两种植物的叶浸提液降低了旱稻种子的萌发率,抑制了幼苗根和茎的生长,降低幼苗的根系活力,提高了POD和SOD的活性,从而抑制旱稻种子萌发及生长。综合各项指标,在相同浸提液浓度下,胜红蓟对旱稻种子萌发及生长抑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3.
以三叶鬼针草、稗草和莲子草3种杂草为受体植物,测定三裂叶蟛蜞菊茎叶挥发物对3种杂草种子萌发时的化感作用活性。结果表明,三裂叶蟛蜞菊的茎叶在密闭系统中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三叶鬼针草、稗草和莲子草的幼苗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所得的三裂叶蟛蜞菊茎叶挥发油对稗草、三叶鬼针草和莲子草的幼苗生长也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实验结果表明三裂叶蟛蜞茎叶挥发物是其产生化感作用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将黄顶菊植株根茎和叶片通过浸提方式提取获得其水浸液,用以培养玉米、小麦、大豆、白菜种子和幼苗,测定种子发芽和幼苗生物量,另外还将4种作物种子播种于采集的黄顶菊根部土壤中观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情况.测定结果表明:黄顶菊植株水浸液和其根部土壤对4种作物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度降低;种子萌发后的幼苗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幼苗高度降低而根系长度和鲜质量增长.同时经处理的作物植株出现叶片数减少,叶色发黄,茎秆弱小等异常症状,说明黄顶菊对测试的几种作物生长有明显的阻碍性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不同浓度(0、0.1、0.5、1.0、5.0 g/L)的1年生、2年生丹参和白花丹参根及根茎水浸液对黄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 丹参和白花丹参根及根茎水浸液对黄芩种子萌发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表现出相似的影响趋势,即低浓度时促进种子萌发,随浓度增加化感抑制作用增强,浓度为5 g/L时抑制作用强烈。白花丹参根及根茎水浸液对黄芩种子萌发率的化感指数绝对值小于丹参。丹参和白花丹参根及根茎水浸液对黄芩幼苗苗高和根长表现出相似的影响趋势,高浓度时对幼苗鲜重的抑制作用较为强烈。白花丹参根及根茎水浸液对黄芩幼苗苗高和鲜重的化感指数绝对值小于丹参。丹参和白花丹参对黄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表现出低促高抑的双重效应,且白花丹参对黄芩的化感潜力小于丹参。该研究比较了丹参和白花丹参对黄芩的化感效应,可为优化复合种植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 Franch.var.integrifoliola Merr.T.Chen)不同器官水浸液对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了5种不同浓度(0.00、12.50、25.00、50.00和100.00mg·mL-1)栾树根、茎、叶水浸提液对白三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栾树根水浸液(12.5和25.0mg·mL-1)对白三叶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和单株重没有显著影响,高浓度(50.00和100.00 mg·mL-1)有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栾树叶水浸液对白三叶种子萌发的影响与根水浸液基本一致;栾树茎水浸液对白三叶种子萌发率和萌发指数没有显著影响,高浓度处理(100.00mg·mL-1)显著降低单株重.不同器官水浸液对白三叶种子萌发的化感抑制作用强弱依次为叶根茎.  相似文献   

7.
党参自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党参地上和地下部分水浸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以及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党参根系和茎叶水浸液处理对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处理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其中根系水浸液的抑制作用强于茎叶水浸液.0.1 g FW.mL-1的根系水浸液完全抑制种子的萌发,显著抑制幼苗的生长.党参根系水浸液处理显著抑制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根系活力、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同时增加了幼苗丙二醛含量、促进过氧化物酶活性.研究表明党参具有明显的自毒作用,自毒作用是导致党参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杂交鹅掌楸为优良的珍贵阔叶树种,本研究旨在探明杂交鹅掌楸叶水浸提液对丹参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为杂交鹅掌楸人工林林药复合种植模式建立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培养皿滤纸法以及室内模拟盆栽,对丹参种子发芽率、发芽势以及幼苗生长生理指标及根系发育等进行测定,研究杂交鹅掌楸叶不同浓度的水浸提液对丹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鹅掌楸叶浸提液可以显著影响丹参种子萌发率,浸提液浓度在5~20 g/L时,对丹参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高于20 g/L),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强,除茎长外的所有指标均低于对照.浓度为40 g/L的杂交鹅掌楸叶水浸提液对丹参幼苗叶总鲜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根系的长度、表面积、体积和根尖数的正影响均是最大的,说明其最适宜丹参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以细叶亚菊(Ajanna tenuifolia)、火绒草(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a)、南美蟛蜞菊(Wedeliatrilobata)、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下田菊(Adenostemma lavenia)5种菊科植物4个浓度的水浸液为供体,对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种子萌发进行了生物测定,同时选择了同域分布的常见牧草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进行了相关指标的测定,比较了供体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强度.测试结果用化感作用效应指数(RI)评价,RI的相加平均值(M)评价供体对受体在萌发期的化感强度.结果表明:不同水浸液对受体种子萌发的影响依供体种类和水浸液浓度而有差异,下田菊对黄帚橐吾萌发期的化感作用最强,火绒草对垂穗披碱草萌发期的化感作用最弱.权衡每种供体对两种受体的M值,发现0.0500 g/mL南美蟛蜞菊、三叶鬼针草和0.0250 g/mL下田菊水浸液对黄帚橐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牧草种子抑制作用较弱,其活性成分可作为植物源除草剂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白三叶化感作用的物候特征和主要部位。在白三叶返青、开花、种子成熟与枯黄4个物候期,用其叶、根-匍匐茎与根际土壤制备成水浸提液,而后处理受体(高羊矛)种子。种子成熟期提取液使受体种子萌发能力与幼苗形态最小。返青与枯黄期提取液使受体幼苗生物量显著降低。叶片提取液显著削弱了受体种子的萌发和生长。根-匍匐茎与根际土提取液抑制作用较弱。当RI0时,RI_(叶片)小于RI_(根-匍匐茎)和RI_(根际土)。白三叶化感作用效应依赖于物候期,生殖生长期白三叶化感作用对受体种子萌发与幼苗形态抑制作用最强,营养生长期对受体幼苗生物量抑制效应最大;叶片可能是最主要的化感物质储存部位。  相似文献   

11.
五爪金龙化感效应研究Ⅱ.凋落物的化感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萝卜、莴苣和微甘菊种子为受体,比较测试五爪金龙凋落物(叶和花)及其鲜枝叶水浸提液的化感潜力,结果表明:五爪金龙凋落物及其鲜枝叶的水浸提液具有明显的化感作用。在高质量浓度0.1 g·mL-1浸提液处理下,受体植物种子的萌发和根长生长均受到极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浸提液质量浓度的降低,其抑制作用逐渐减弱。当浸提液质量浓度降到0.005 g·mL-1时,萝卜和莴苣的种子萌发仍受到轻微抑制,而对薇甘菊种子萌发则表现为轻微促进;除凋落叶浸提液对萝卜受体根长产生轻微抑制作用外,其它浸提液对受体植物根长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各浸提液综合化感效应为:凋落花的综合化感抑制强度较大,促进作用较小,而凋落叶的综合化感促进作用较大,抑制强度较弱;鲜枝叶的综合化感抑制或促进强度则介于相应质量浓度下凋落叶与凋落花的之间。  相似文献   

12.
测试了尾叶桉叶片水提取液和叶片挥发物对8种乡土树种的种子萌发和幼苗根茎生长的影响,包括鸭脚木Schefflera octophylla,肖蒲桃Acmena acuminatissima,水翁Cleistocalyxoperculatus,三花冬青Ilextriflora,荷木Schima superba,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拐枣Hovenia dulcis和火力楠Michelia maclurei,结果表明:①水提取液的母液对这8种植物的种子萌发都没有显著影响,但在幼苗的根茎生长方面,对其中的鸭脚木、肖蒲桃和三花冬青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小叶青冈和拐枣则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3种水提取稀释液则对所有受体植物都没有显著影响。②叶片挥发物在150 g处理以下对所有物种的种子萌发均没有显著抑制作用,在较高浓度的处理中对部分植物的种子发芽率产生了显著或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如肖蒲桃在350 g处理时,荷木在250 g和350 g处理时都受到极显著抑制;在幼苗根茎生长方面,肖蒲桃、三花冬青、荷木、拐枣和火力楠都受到了挥发物的显著抑制作用,而鸭脚木和水翁在250 g和350 g处理中受到了显著抑制,小叶青冈只在350 g处理中受到显著抑制。总之,尾叶桉叶片挥发物的化感作用强度比水提取液的高,而幼苗根茎生长比种子萌发更易受化感物质的抑制。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艾蒿对冰草和披碱草生长的化感作用,采用培养皿滤纸法,以蒸馏水作对照,研究3种不同梯度(50,100,200g/m2)的艾蒿茎、叶水浸提液对冰草和披碱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子萌发时期,艾蒿茎、叶水浸提液对冰草和披碱草的化感作用不明显,只有冰草的萌发指数受到艾蒿茎不同处理水浸提液的影响显著;在幼苗生长时期,艾蒿茎、叶水浸提液对冰草和披碱草幼苗芽长和根长的化感作用显著,其中冰草和披碱草的根长受到了艾蒿水浸提液的显著抑制,且抑制作用随水浸提液梯度升高而加强,另外发现冰草的干重随水浸提液梯度升高而增加,随水浸提液梯度降低而减少.这说明:艾蒿茎、叶对披碱草和冰草存在一定的化学抑制作用,有可能会通过雨水淋溶后抑制受体植物幼根的生长,从而来扩大自身种群而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因此,为了恢复和扩大天然草地优良牧草的比重,建议在天然草场中应尽量减少艾蒿凋落物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14.
以3个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自交系材料S26,S77和S4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菠菜萌发期和幼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浓度范围内,低浓度(50 mmol?L-1)NaCl处理可以促进菠菜种子的萌发,但高浓度处理则抑制萌发;与S4相比,S77和S26在NaCl胁迫下...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2,4-二氯苯氧乙酸(2,4-D)和不同浓度的PEG4000、PEG6000、PEG8000和PEG10000对华重楼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培养皿培养法,用不同浓度的2种激素和4种PEG浸种处理,观察记录了种子萌发率和萌发开始时间(胚根突破种皮所需的天数)、第120 d时胚根长3 cm的种子所占的比例,筛选了促进华重楼种子萌发的最适浸种试剂和浓度.结果表明:500 mg/L GA3,0.5 mg/L 2,4-D,25%(质量比)PEG4000和25%PEG8000浸种能有效打破华重楼种子休眠并促进种子萌发,其中500 mg/L GA3效果最佳.这是国内首次关于华重楼种子萌发条件的全面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因素对药食两用植物赤苍藤(Erythropalum scandens Bl.)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当年采收的赤苍藤种子为材料,探讨浸种时间(0 d、1 d、2 d、3 d、4 d、5 d)、基质含水量(70%、50%、30%)、播种深度(0 cm、1 cm、3 cm、5 cm)、光照条件(全黑、自然光)、基质(沙土、肥土、黄土、混合土)、赤霉素浸种处理及破壳处理(全破、少破、不破)下赤苍藤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特性,为其规模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浸种时间、基质含水量、播种深度、赤霉素处理均对发芽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基质和破壳处理对发芽率有显著影响(P<0.05),浸种5 d、50%和30%的基质含水量、播种深度1 cm、混合土基质、50 mg·L-1赤霉素浸种12 h以及全破处理的发芽率在各对比的处理中均最高。浸种时间和基质含水量对幼苗叶长和枝高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他处理对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综上可知,赤苍藤种子育苗时,可先浸种5 d或用50 mg·L-1赤霉素浸种12 h...  相似文献   

17.
以剑叶金鸡菊种子为材料,分析不同光照强度(100%光强、30%光强、黑暗)和剑叶金鸡菊的凋落物及根茎浸提液3个浓度梯度(0.005、0.025、0.125g·m L-1)处理下的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差异。结果表明:剑叶金鸡菊种子无论在全光照还是黑暗条件下,发芽率无显著差异。但是与全光照条件相比,30%光照和全黑暗培养条件下对幼苗的生长抑制作用极显著影响。剑叶金鸡菊凋落物和根茎浸提液均极显著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在种群郁闭作用、凋落物分解物和根茎分泌物的自毒作用综合效应下,剑叶金鸡菊种群内种子萌发和实生苗的生长受到抑制,种内竞争减少。  相似文献   

18.
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是一种生长快速且肉质鲜美的经济型海水养殖鱼类,但是近些年为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在不断扩大养殖的同时病菌也逐渐泛滥。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是华南沿海地区海水养殖鱼类细菌性鱼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给水产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本研究对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的抗菌作用进行系统研究,目的是为由溶藻弧菌引起的爆发性细菌性鱼病的高效防治提供科学的用药依据。本研究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黄连水提物对卵形鲳鲹源溶藻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和半数致死量(LD50),并使用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测定细菌超声破碎上清液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黄连水提物对溶藻弧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对溶藻弧菌的MIC、MBC和LD50的值分别为7.800mg/mL、31.250mg/mL和15.625mg/mL。胞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的结果提示:黄连发挥抑菌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损伤细菌的细胞壁导致细菌内容物的释放并引起菌体裂解死亡。黄连具有发展成为一种高效抗水产病害中草药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蓝桉叶水提液(2%、5%、10%)、抽提后的蓝桉叶(2g、5g、10g)和阴干蓝桉叶(2g、5g、10g)对紫茎泽兰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蓝桉叶水提液能降低紫茎泽兰种子发芽率、发芽速度、胚根和胚轴长度及幼苗生长,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2%水提液对发芽率的作用除外),但低浓度有时会促进紫茎泽兰种子的萌发和幼苗新生叶片数;以蓝桉作为竞争植物与紫茎兰竞争以抑制其生长,且蓝桉不会对当地其他植物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20.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入侵植物鬼针草和肿柄菊的水浸液和菌浸液对小白菜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鬼针草、肿柄菊浸提液对同种受体植物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不同,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大,其抑制作用越明显,其中鬼针草菌提液抑制效应最强。在根系生长方面,2种植物浸提液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效应,最适促进质量浓度为5 g·L-1,化感指数为047~058;最大抑制质量浓度为100 g·L-1,化感指数为-1。在株高生长方面,处理质量浓度25~50 g·L-1对小白菜株高的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大而递增,其中肿柄菊菌浸液对株高的促进作用最强。可见,2种入侵菊科植物不同浸提液处理对同种植物不同器官的化感作用存在差异。小白菜发芽指数结果表明,4种浸提液化感抑制的强弱依次为:鬼针草菌浸液>肿柄菊水浸液>肿柄菊菌浸液>鬼针草水浸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