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动态纹理和粒子系统的喷泉模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喷泉效果可以大大增强虚拟现实系统的沉浸感.粒子系统是实现喷泉效果的有效方法,但该方法由于需要大量三角形单元的绘制,会降低虚拟现实系统的实时性.这里采用矢量控制法来建立粒子系统喷泉模型,然后渲染成一定幅数的连续图像,将这些图像作为贴图,同时采用billboard技术和动态纹理技术实现纹理喷泉的绘制,既保证了系统的真实感,又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对虚拟现实在煤矿安全尤其是煤矿突水方面的研究还很有限,并没有将虚拟现实在煤矿突水治理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发挥出来。本文讲述的是VR技术在煤矿突水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研究,主要是煤矿安全培训,水灾事故的原因分析、预防及抢险救援等方面。体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煤矿水灾事故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虚拟现实中自然现象的模拟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其中雨雪天气的模拟可以增加虚拟现实的逼真程度.本文在分析粒子系统实现原理的基础上,基于Direct3D技术,实现了雨雪天气的模拟.本文采用的实现方法比较简单,实现效果具有较强的真实感.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简称VR)的特点、发展现状及虚拟现实技术在煤矿安全中的应用领域:如煤矿生产系统展示、矿井火灾和瓦斯爆炸的研究、安全教育与避灾训练、救灾指挥决策等。通过矿井火灾模拟系统的开发说明了虚拟现实系统实现的方法及手段。  相似文献   

5.
VR技术在煤矿安全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的特点、发展现状及虚拟现实技术在煤矿安全中的应用领域:如煤矿生产系统展示、矿井火灾和瓦斯爆炸的研究、安全教育与避灾训练、救灾指挥决策等。通过矿井火灾模拟系统的开发说明了虚拟现实系统实现的方法及手段。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用计算机图形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对不规则物体进行模拟现今已经在国防、气象、网络架构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用粒子系统对云雾等不规则图形进行模拟可以极大地减小模型3D真实度对计算机配置的需求,降低平台架构难度。同时由于粒子系统建立模型的随机性使得建立的模型具有更加自然的视觉效果,更加合理的物理学结构从而能在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本文应用粒子系统与纹理过程函数相结合的方法对自然景物中的云雾模型进行模拟,在具体的模型绘制过程中应用纹理映射和Billboard技术来实现,从而提出了一种多种建模方式相结合的模拟不规则物体的全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虚拟现实和虚拟仪器技术的基本知识,依据煤矿安全现状,给出了基于虚拟仪器的矿井安全预测系统的生成原理和步骤,描述了系统实现可视化的方法、措施以及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实时显示河道流场的动态变化过程,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非恒定流的实时仿真模拟,开发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流场动态可视化系统.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中构建真实的三维地形地物,进行交互漫游;河道流场状态由二维水动力学模型提供;基于粒子系统思想,采用运动的矢量箭头模拟动态流场,并将该流场集成于三维场景中,实现了虚拟现实与科学可视化的有机结合.为解决三维虚拟仿真与数值计算数据量和计算量都很庞大的问题,采用基于网络的并行算法,使数值计算与三维显示在不同的PC上进行,计算结果通过网络传输进行交互,同时采用插值处理的方法解决计算速度与显示频率不协调的问题.系统用来模拟三峡工程与葛洲坝工程当前流量状态下整个流场的动态变化,具备直观性、实时性和科学性,是流场实时模拟显示的解决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9.
张天和  刘春 《科技资讯》2013,(30):13-15
本文介绍了粒子系统的基本原理,针对视景特效进行分析建模,而后利用面向对象技术与广告板技术使视景特效模块化,形成了一个简单易用、容易扩展的粒子系统视景特效模块,可方便地与游戏引擎模块整合。文中给出了粒子系统视景特效层次结构关系的建模实现,通过面向对象技术,对粒子系统视景特效进行集成与封装,最后使用XNA Game Studio对一些具体视景特效(如,雨水、雪花、喷洒等)进行生成并组件化。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煤矿企业安全现状、解决员工安全培训中存在的不足,研究了基于虚拟现实和协同工作的煤矿安全培训系统。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及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技术,提出了针对培训需求的技术融合方案,并设计了系统框架及功能结构。系统构建了煤矿虚拟培训场景,建立了安全培训专家知识库,并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了部署应用。用户反馈信息表明:系统具有新颖性及吸引力,能够调动受训人员的积极性,可以实现多人协同培训,提升培训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自然景物的模拟是计算机图形学领域和虚拟现实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不规则模糊物体的建模和实时绘制方面都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尤其是对动态自然景物如云、雾、烟、雪、水流、火花等的模拟,更具挑战性,这是由于传统的造型方法很难描述它们的形状和运动。总的来说,模拟自然景物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基于物理的造型技术,另一种是采用粒子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大规模粒子系统的实时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OD技术和硬件加速技术的混合加速技术.根据视点与景物间的距离建立粒子系统的LOD模型,并将该模型融入基于GPU的渲染流程中.整个实现流程采用FBO技术,通过两遍渲染方式完成粒子系统的绘制.虚拟海洋场景的船舶航迹实时试验表明,该方法可显著提高粒子系统的运算效率和绘制速度,与未采用任何加速策略而单纯基于CPU的绘制方法相比,其绘制效率提高近12倍.  相似文献   

13.
分形算法的仿真“竹”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形理论适于解决不规则形态物体的建模仿真问题,分形理论和虚拟现实技术结合起来可以生成逼真、复杂的自然景物。针对研究者少有涉及的仿真"竹"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主要运用了分形理论中的2种模型方法来研究"竹"的计算机模拟。首先根据"竹"是单轴分枝植物的特点,对分形算法中的L-系统建模方法作了相应的改进,并采用位移映射技术对竹节进行高效真实绘制;在逼真实现"竹"的三维建模后,利用分形算法中粒子系统模型的基本思想,对原有粒子系统模型的随机分布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一种模拟"竹"群分布形态的仿真算法。描述了对"竹"仿真过程中各方面所涉及的问题,逼真的模拟出"竹"在自然界中的形态、特质以及"竹"群的不同分布形式,这在"竹"的仿真方面给出了一种新颖且相对全面的解决思路,并实验了虚拟场景中的竹林构造。  相似文献   

14.
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虚拟现实是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和融合 ,被认为是 2 1世纪信息科学领域最有发展前途的技术 ,目前已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该文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概念 ,论述了虚拟现实技术理论、构成虚拟现实系统的软硬件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关键技术 ,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5.
何天龙  金亚婷  杨琳 《江西科学》2009,27(5):737-741
在介绍虚拟现实技术的构成与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虚拟现实系统在遥现技术、仿真技术、交互操控技术、对象可视化技术等方面的应用现状,重点论述了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完成的计算机数字图形的特性,强调了在图形设计与制作中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必要性。与传统图形表现效果进行对比,突出显示虚拟现实技术的可交互性与动态实时表现效果,简述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对生产与教学活动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烟花的仿真对于烟花燃放编排、动画游戏、影视特效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基于粒子系统可以进行烟花的模拟,但粒子数较多时常常绘制速度较慢.引进最新发展的图形硬件加速绘制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GPU(GraphicProcess Unit)粒子系统的烟花绘制技术,并构架实现了一个实时的烟花仿真系统,实现了不同烟花燃放场景的真实感仿真.  相似文献   

17.
虚拟现实技术是国内外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它在教育领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军事院校教学、体育专项训练、飞机操作、汽车驾驶、机床操作等教学。通过对国内外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状况的研究,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主要应用方向、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教育的现实意义,从而体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但它还需要长期的发展,我们相信虚拟现实技术必将为人类的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产生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安全评价中的应用。通过介绍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的概念、基本原理、应用范围,结合虚拟现实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安全评价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体系结构、方法及关键技术。最后应用实例,证明虚拟现实系统应用于化工安全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粒子系统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粒子系统方法的基本思想、生成粒子系统某瞬间的画面的基本步骤,并讨论了3D Stu-dio MAX3.0中的粒子系统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20.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门崭新的综合性信息技术,它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并能利用internet进行交互式的信息传递。本文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及基本特征,阐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楼宇展示中的意义,及虚拟现实技术在楼宇展示方面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